《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时间:2023-12-31 09:14:09 设计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通译全文。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

  4、学习本文虚景实写、实中有虚的写作手法及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的特点。

  5、了解作者笔下的理想社会,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疏通文意。

  2、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淳朴的人情,和平安定、丰衣足食的生活,民主平等、其乐融融的`人际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陶渊明虚构这一扑朔迷离的桃源胜境的目的,正确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教师播放情景动画,并导入。

  同学们,我国湖南省有一处风景独特、备受世人青睐的旅游胜地,她因东晋时期一位诗人的名作而闻名天下。

  大家知道是哪儿吗?那位诗人又是谁呢?你去过没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桃花源记》,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作者:

  二、诵读和复述

  1、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读,从而熟悉字词读音、朗读节奏。

  2、请一位同学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咬准字音。

  (读完后由同学做适当评价。)

  3、全班同学结合注解默读课文,准确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

  五分钟后请同学复述大意,复述时可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

  复述不完整可由其他同学补充。

  4、全班同学齐读课文,然后反复自由朗读。

  三、疏通词句

  1、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难解的、注解中没提到的、应特别予以重视的字词。

  2、教师可适当给同学讲解词语古今异义现象、词类活用现象等,但不宜细讲。

  有些词语应尽可能联系以前所学知识及相关知识,展开联想、加深理解。

  3、请同学找出难译的语句,寻找优秀同学作答。

  (此项活动意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激发敢于直面疑难、大胆探索的热情。)

  4、请同学逐句翻译,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重点讲解部分”进行点拨。

  第二课时

  一、理清思路

  划分课文段落层次,并归纳其大意。

  第一段:开端,写渔人发现桃花林。

  第二、三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的见闻和经历。

  第四段:结局,写太守派人寻找桃花源未果。

  第五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

  教师播放媒体资源中的视频――音乐电视片《桃花源》,从而加深学生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理解。

  二、深入研读

  1、揣摩语言。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从而体会陶渊明文章的语言技巧。

  ⑴“忽逢桃花林”,“忽”表现渔人怎样的心情?

  ⑵“渔人甚异之”,“之”在此指代什么?

  ⑶“欲穷其林”,“穷”与前文哪个词照应?表现作者怎样的心理?

  ⑷前文与“豁然开朗”相对应的词语是什么?

  ⑸为什么桃花源人“见渔人,乃大惊”?

  2、主题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讨论结束后每题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明确:

  ⑴

  ⑵

  ⑶

  三、拓展思考

  独抒己见(根据立场、观点相同或相近的特点,将全班同学分成两至三派进行讨论,然后以自由辩论会形式发表各自见解。)

  ⑴渔人为何“停数日”就“辞去”?为什么不留下来?

  ⑵这种理想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否成为现实?

  ⑶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种社会理想?

  四、教师总结

  我们学习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不仅学到了一些相关的语文知识,也进一步了解了封建社会的一些社会状况,了解了陶渊明其人。

  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应当关注社会,关注历史,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五、布置作业

  你认为陶渊明笔下的理想社会会不会成为现实?为什么?请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

  一 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掌握“皆”、“咸”、“具”、“俱”、“并”等副词,辨认“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

  二 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

  三 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一 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容易掌握,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

  二 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

  三 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安排两教时。

  教学要点:

  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导入 新课

  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

  2.教师介绍课文。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理想,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

  二 导读课文

  1.对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垂髫() 要() 俨然() 邑人()

  阡陌() 骥() 怡然()

  3.教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对照原文。

  4.散读课文后,讨论线索,各段段意。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板书。

  (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

  (2)段意:

  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

  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现桃源景。

  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

  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

  5.导读第1段。

  (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

  (2)讨论:课文是怎样交代发现桃花源的原因、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

  原因:忘路之远近(迷路)

  时间:晋太元中

  人物:渔人

  “忽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

  “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现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

  (3)理解有关词语:

  “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

  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实“行”的解释。

  “鲜美”:鲜艳,美丽。(今义:新鲜、可口)

  “异之”:异,诧异;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

  6.导读第2段。

  (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

  (2)讨论:

  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

  教师点拨:

  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

  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

  三 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

  2.背诵全文。

  3.预习第3、4段。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由湖南的风景区“桃花源”引出课文

  二、指导阅读“阅读提示”,简介作者作品。

  陶渊明,名潜,字子亮,别号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是田园诗的创始人。他出身于没落的官僚家庭,得不到当时社会的重视。少时虽颇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但社会动乱不安,有志难酬。先后作过几任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终于在41岁坚决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作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优美的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

  本文大约写于宋永初二年(421年),陶渊明约57岁。他既拒绝过东晋政权的征召,又复拒绝同刘裕的宋政权合作,而以《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自己的社会理想。“诗”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记叙了武陵人偶入桃花源的`见闻,富于小说色彩。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农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选作课文的,就是这篇有新奇情节、有优美环境、有人物、有对话的《桃花源记》。

  三、教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课文。

  1、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豁然 俨然 阡陌 垂髫 怡然

  便要还家 邑人 语云 郡下 诣 骥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3、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A、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朗读时出现的错误

  B.齐读课文,注意刚才同学朗读时出现的问题。

  四、学生结合相关注解自主阅读课文,并讨论文章的内容与结构

  1、 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来安排材料的?

  2、 标出文中能表现渔人行踪的词语。

  3、 据此划分课文的层次。

  (学生分小组讨论并完成题目)

  总结明确:

  1、 以渔人行踪为线索 安排材料。 (行踪可以理解为地点的转移)

  2、 表示行踪变化的词句:

  缘溪性 忽逢桃花林 复前行 便得一山 从口入 复行数十步 停数日 既出 及郡下 遂迷,不复得路

  3、 根据以上的总结,将课文分层:

  ㈠、(1)发现桃花源。

  ㈡、(2—3)进入桃花源。

  ㈢、(4—5)离开而复寻桃花源未果。

  五、学生按照老师要求自主完成相关字词的学习。可分组练习讨论 (在文中相应位置做好笔记)

  六、布置作业。

  1、将课堂所做练习完成在作业本上

  2、用现代文复述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相关词语

  2、请同学复述课文

  二、精读课文,体味品评

  1、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何作用?

  “忽逢”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桃花源是如此的美丽,如果你是一位桃花源中的人,请你用下面的句式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家乡:

  这里的 美(景色、民风、生活),你看 。

  (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还可加入自己的细节创造)

  例:这里的桃林美,你看,长达二三里,中间没有一棵别的树,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粉红色的彩霞。地上花草鲜艳美丽,在阳光下闪烁摇曳,像眼睛,像星星。树上花瓣纷纷落下,像是一只只飞舞的粉蝶……

  3、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与后文中哪句相话相呼应?

  “大惊” ,“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4、人们听完渔人述说后“皆叹惋”,请你猜想一下渔人述说的内容。

  外界人们在改朝换代中所受的苦难

  5、介绍到这里,相信你们已经对桃花源有了全面的认识了,那么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所认识的桃花源的特点。

  参考:我们桃源的风景优美/我们桃源的民风淳朴/我们桃源人民的生活幸福…

  三、齐读全文,探讨主题

  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为什么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这样安排结果有什么好处?

  明确:照应开头;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说明这是一个理想的社会,现实生活中没有;增强神秘色彩,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

  2、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你觉得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天我们应该怎样来看待这样的理想?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这样的理想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人们所渴求实现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神州大地,山川锦绣,人民富足,陶渊明若是地下有知,一定会感到无比欣慰。

  五、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外练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4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掌握本文的重点字词,能读懂课文大意。

  3、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释读懂课文大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一义多词、古今异义、省略成分等复杂的语言现象。

  〖教学设想

  通过读课文,根据书下注释读懂课文、同学间互相进行试讲的方法,学生基本在指导下自学课文。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了解作者陶渊明

  教师介绍:

  今天咱们来认识中国古代东晋时一位杰出的诗人──陶渊明。他生于东晋后期,经历了晋宋易代的变迁,当时政治黑暗,兵连祸结,民不聊生。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少年起就经历了许多政治上的纷扰,出仕到辞官归隐更是遇到了晋宋易代的变迁,他对社会的动乱和官场的丑恶的和不满的。“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归隐后,安贫乐道,乐天知命,清高自赏,消极遁世,多写田园风光,文风清新质朴,恬淡自然,简洁含蓄而又富有韵味。历代都有很多人为陶渊明的诗文作注,其人数仅次于杜甫。

  二、解题

  《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小序,诗和序的内容是一致的,序又可以看成是对诗的说明,用客观记叙的方法,有人物、环境、和故事情节。

  三、朗读课文

  朗读要求:

  1、读得清楚:句读分明,节奏合理。

  2、读得流畅: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四、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强调部分字词的读音

  生字:俨然、阡陌、垂髫、怡然、邑人、郡下、诣、骥、津

  多音字:豁然、衣着、间隔、舍、语、属 答 还 遂

  通假字:要—邀

  一词多义:志、寻、遂

  一义多词:悉、并、具、咸、皆

  古今异义:妻子、无论、交通、绝境、间隔

  五、学生两人一组,参照书下注释疏通文意,之后请几位学生起立说课文大意,老师和其他学生倾听并纠正他们翻译得不够准确的地方

  六、作业

  1、读课文三遍;

  2、整理课堂上找出的几种文言文的语言现象,写在作业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以渔人的行踪为顺序,详略得当地叙述他的所见所闻的记叙方法。

  2、学习巩固关于句子成分的省略、古今异义的区别以及一词多义等古汉语知识。

  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社会理想,认识这种社会理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和历史局限性。

  〖教学重点

  1、从分析作者所描绘的桃花源这一社会入手,理解作者这一理想的进步意义和消极意义。

  2、巩固古汉语知识。

  〖教学难点

  理解桃花源这一社会理想 的现实意义。

  〖教学设想

  用指导自学、学生试讲、启发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一、集体朗读课文

  二、逐段分析课文

  分析第一自然段:

  1、朗读。

  2、说本段的大意,注意几个地方的准确翻译:

  ⑴ 武陵人:五陵郡有一个人,二不是指整体

  ⑵ 缘溪行:行,指乘船行

  ⑶ 忘路志远近:远近,偏义复词,实指忘了路多远

  ⑷ 夹岸数百步:指两岸数百步之宽,不是指沿河多长。

  ⑸ 甚异之:之,是指桃花林的美景,具体是指文中的句子“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⑹ 穷:走到头,穷尽

  3、讨论明确几个问题:

  ⑴ 找出交代渔人行踪的语句:缘溪行—忽逢桃花林—复前行

  ⑵ 本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哪些情况?(时间、地点、人物)

  ⑶ 描写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注:语言简洁,形象鲜明,是千古名句)

  ⑷ 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什么?(“甚异之”)

  ⑸ 总结:桃花林的突然出现和渔人的欲穷其林,使读者产生了悬念。这是故事情节的开端。

  分析第二自然段:

  第一、以自学为主,学生理解内容,进行试讲,教师引导学生弄清以下的语言现象,翻译本段文字的大意:

  1、句子成分的省略:

  林尽(于)水源,……(小口)若有光。(渔人)便舍船,从口入。(山口)初极狭,……(渔人)复行,……(山口)豁然开朗……其中(人们)往来种作……

  2、一词多义:

  舍:舍船(舍弃);屋舍(房屋)

  3、古今异义:

  交通:今义指交通运输,而在文中指交错相通

  4、然:做形容词的词尾,可译为“…的样子”

  5、同义词:

  悉、全、都、并、一齐、都

  第二:讨论分析:

  1、这一段写了几层意思?

  明确:先写进入桃花源的过程;再写初入桃花源的所见所闻。

  2、文中写初入桃花源 所见所闻,主要写了哪些事物?

  明确:

  ⑴ 写桃花源中的环境: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犬之声。

  ⑵ 桃花源中的人从事的工作、衣着和神态。

  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学生自由发言,明确:

  土地、屋舍、鸡犬之类的描写──和平宁静,社会安定

  人们往来种作──人人辛勤劳动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安居乐业,过着丰衣足食的愉快生活

  4、作者写桃花源的初步见闻,有何意义?

  明确:

  与现实生活能形成鲜明的对比:

  现实──桃花源

  人剥削人,人压迫人──人人劳动,没有剥削压迫

  人们生活困苦,谋生艰难──怡然自乐,生活快乐幸福

  战祸四起,民不聊生──一派优美、宁静、安定的景象

  作用:明写桃花源,暗在讽刺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第三、齐读第一、二段,熟读成诵。

  学习第三段:

  第一、引导学生弄清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和一些词句的理解。

  1、着重注意几个省略宾语的句子。

  ⑴ 问(渔人)所从来,便要(渔人)还家

  ⑵ 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

  ⑶ 余人各复延(余人)至其家

  ⑷ 辞(村中人而)去

  2、古今异义:妻子(妻子儿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无论(更不必说)

  3、一词多义:

  乃:乃大惊(就,表前后两个动词的连接)、乃不知有汉(竟,表出乎意料之外)

  4、同义词:

  具:详细、一五一十地,表无所遗漏。

  咸:全、都,指热闹的全体。

  皆:都,指人、物、事的全数。

  要:邀请。

  延:迎接、邀请。

  5、翻译段意。

  第二、讨论分析:

  这一段是故事的进一步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遇所谈

  1、村中人是怎样对待渔人这个不速之客的?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这些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⑵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这说明民风淳朴,人们热情好客,慷慨大方;且家家备有酒食,生活富足。

  2、文中写村中人自云一段话,含有什么意思?

  明确:通过自述,补充交代了他们的来历和长时间与世隔绝的原由。作者还有意用秦末暴政影射当时东晋社会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似乎想给人指出一条出路:要想摆脱黑暗统治,可以像村中人“避秦时乱”一样,去找一个绝境过男耕女织、安居乐业的社会。但这仅仅是作者的幻想,在封建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

  3、皆叹惋是内容是什么?

  明确:外世人们的生存境况

  4、这段话结尾写“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句话在情节发展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此话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社会。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人们无法找到桃花源埋下伏笔。

  5、小结:第二、三段是课文的主干,通过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所见所闻所遇、所谈,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学习第四段:

  第一、着重弄清以下词句的解释。

  1、便扶向路:向,从前。

  2、处处志之:志,做标记。

  3、寻向所志:寻,寻找;志,标记。

  4、及郡下,诣太守:及,到达;诣,拜见。

  5、遂迷:遂,竟然,终于。

  6、寻病终:不久。

  第二、讨论明确:

  1、这段话是文章的结尾,交代渔人出桃花源后的情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具体地写渔人回来路上“处处志之”,“诣太守,说如此“,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或迷路或病终,未能找到这个桃花源呢?

  明确:

  ⑴ 目的是给人真实的感觉,似乎真有其人、真有其地、真有其事、不厌其烦地写,为了使人产生真实感。

  ⑵ 太守想寻找却遂迷,不复得路,刘子骥也因病而未果,结局的巧妙安排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更能激起读者 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世外桃园。

  ⑶ 作者自己也明确这样的桃源是不存在的,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第三、小结:

  作者写出了对现实 的强烈不满,对理想社会的无比向往,反映了东晋人们希望摆脱苦难过上 丰衣足食的幸福社会的要求,因此,本文既有逃避现实的局限性,又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1、体会本文记叙详略得当的特点。

  2、理解作者怎样描绘出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教学重点

  教学目的2。

  〖教学难点

  教学目的2。

  〖教学过程

  一、理解作者怎样描绘这个虚幻的世界来寄托他的理想的

  桃花源是一个怎样美好的社会?

  学生讨论明确:

  1、环境美好: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宁静和平,人们社会富足,安居乐业,气象升平)

  2、人美:

  ⑴ 热情款待外人,民风淳朴,热情待客,和睦友好

  语句: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⑵ 交谈: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追求自由和平的社会,厌恶战争,这也是作者精神的寄托和向往)

  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但是这样的社会别说在东晋这个兵连祸结、民不聊生的社会中不能存在,就是现在也找不到这样的世外桃源。咱们就从作者的写法构思上考虑陶渊明怎样描绘这个他渴望的又明知不可能存在的理想境界。

  1、始终注意在虚构故事的同时结合逼真的情境,即以实写虚:

  如:开头点出时间、地点、人物的身分和职业,结尾写到刘子骥欲寻访,而 刘子骥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晋太元年间的名士,与陶渊明为同时代人,这样渲染真真假假的气氛,似乎确有其人其事。

  2、曲折回环,层次分明,写出似有似无的仙境。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但没有指出明确的年份、地点和人物的姓名。

  接着写桃花林的无确切地址,仅仅写忘路之远近,小山通桃源,更为奇特,另有一番洞天,而复寻桃源时,标记消失,无迹可寻,虚无缥渺。刘子骥的寻而未果,似带来一丝希望又破灭,成了千古之迷。这个情节可以概括为一喜一疑一惊一迷,极大地激发了读者的兴趣。

  3、为什么作者要虚构出这样的一个虚幻带有理想色彩的世界?

  明确:联系写作背景。东晋统治者的奢侈、残酷剥削,政治濒临崩溃,作者的抱负无法实现;当时实行的门阀制度,保护高门氏族贵族官僚的利益,而出身中小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却走不上仕途。再加上陶渊明本身不愿攀附权贵,与统治者格格不入,三次辞官,41岁归耕田野,面对纷乱的世道他无力改变,只好创造一个理想的境界,寄托他的政治理想及美好的情趣。

  二、体会本文叙述详略安排的特色

  找出详略的安排,分析原因。

  明确:详写:渔人在桃花源里的见闻,来介绍美好的世外桃源。

  略写:渔人进村前和出村后的情形。

  原因:要寄托理想化的社会理想,只能通过多介绍桃花源里的情形,因此要具体详写地描述。而其余的只能是辅助地叙述事件,只需简单介绍。

  三、了解其他的写作特色

  语言简洁生动。如:“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5

  一、导入: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陶渊明)在作品中,诗人为人们虚构了一个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的“世外桃源”,寄托了自己的政治思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记》。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二、简介作者:

  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东晋末年的伟大诗人,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曾几次退离仕途,最后,从彭泽令职位上隐退,这一年他41岁,以后终老农村,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笫烙泻艽蟮挠跋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一体,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三、分析《归田园居(少无适俗韵)》的思想内容

  1、教师范读

  2、学生朗读,并参看注释,了解大意。

  思考:①这首诗可以分为哪几层意思?

  ②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③诗人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对哪些事和景物的具体描写表达出来的?

  3、提问并订正;

  师明确:本诗可分为三层:第一层1—6句,.写作者的个性和思想,表达对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第二层7—18句,绘声绘色地描写了田园生活的喜人情趣;第三层19—20句,回答人们的疑问,收束全文。

  4、研习第一层:

  ⑴释“韵”与“误”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d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尘网”、“羁鸟”、“池鱼”、“樊笼”等词语各比喻什么?作者运用这些比喻,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A.“尘网”、“樊笼”,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极大嫌弃。“羁鸟”、“池鱼”是陶渊明自比,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B.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四、小结:

  1、《归天园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2、艺术上,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xxx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四是语言朴素自然。

  如:“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五、解答问题。

  文章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理解xx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xx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xx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小组内讨论:xx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xx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世外桃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

  2.理解作者寄托的社会理想;

  3.掌握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的理想社会;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予的社会理想;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桃花源记,导入新课

  课堂开始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内容。具体导入语如下:

  同学们,“桃花源”真的存在吗?陶渊明虚构这样一个故事,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怎样的社会理想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读课文,并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

  1.描写桃花林景色的句子;

  2.描写桃花源自然景色的句子;

  3.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的句子;

  4.描写桃花源人衣着、劳动、精神状态的句子;

  5.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三)深入研读,体悟情感。

  上环节画出句子后,引导学生思考:桃花源的`人为什么会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当渔人说了外面的情况后,桃花源人为什么“皆叹惋”,又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课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小组内讨论:文章的结尾写道渔人复寻桃花源而不得,刘子骥“欣然规往”“未果”“后遂无问津者”,这样的结尾说明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1.找出出自本文的四个成语,并写出它们的意思;

  2.熟练背诵课文。

  五、板书设计。

  略。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8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有关陶渊明的文学常识。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翻译课文。

  3、掌握相关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及古今异义现象和xx出现的

  成语。

  4、理清xx的叙事线索,理解课文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诵读的基础上,落实字词,疏通xx,熟知课文内容。

  2、通过讨论、交流,辨证地看待作者在xx中寄托的理想社

  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熟练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特别是出自xx的几个成语如:世外桃源、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等,以及xx出现的几个古今异义词如:交通、妻子、绝境、鲜美、无论等。

  教学难点:

  1、感受桃花源的美境,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2、理解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并正确评价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吧?我们只是大体知道那是形容美好的地方,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世外桃源”到底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美在什么地方?为什么长久以来一直令我们向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晋代陶渊明写的《桃花源记》,来一一揭开这些谜题,并探寻一下xx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我们该如何看待这种理想。

  二、明确学习目标:

  1、熟读背诵、默写全文。

  2、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感受桃花源的美境

  3、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好理想。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第一步:初读课文,朗读指导。完成教学目标中的“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读准每一个字音;2、注意正确断句;3、尽量读出感情。)

  2、学生初读课文,边读边用笔画出不能读准的字音、不能正确断句的地方及不好把握感情的语句。并结合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解决。

  3、读给同桌听或在小组内交流,互相指证。

  4、随机抽查学生朗读,以检查对目标的完成情况,全班同学当评委,从字音、断句和是否读出感情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二步:再读课文,疏通文意,整体感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准确地翻译全文,并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 1、教师进行学法建议(1、字词句一一落实,尽量做到对译;2、尽量翻译出原文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读,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或者查资料书去自行将课文逐句翻译高山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9

  一、教材概述

  《桃花源记》是唐代大文学家陶渊明所著的一篇隐逸小说,通篇描绘了一个幸福美满的世外桃源。故事主要讲述了赵氏从世外桃源回来,告诉大家那里的生活情况,并试图重新回到世外桃源的故事。

  《桃花源记》是一篇富有深刻哲理的小说,读之令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本质。它具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篇充满了人文情怀和关爱之心。把这篇小说选作高中语文教学内容,有利于开阔学生的思维视野,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与审美意识。

  二、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哲理思想。

  2.能够运用现代文学观点分析抒情作品的审美价值。

  3.了解传统文学中的构思、文化隐喻及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培养学生对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的认知力。

  三、教学方法

  1.导入法:老师采用心理启发、文化迷思、生活案例等方式引入文本核心。

  2.讲授法:讲授篇章内容及构思、文化隐喻等。

  3.互动法:以导读、情感分享、小组讨论等方式开启多元的思考和哲学感性的交流。

  4.讨论法:学生阅读文本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互相交流分析。

  四、教学内容

  1.内容导入

  引导学生进入桃花源记的世界:老师让学生回忆春游时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引进世外桃源、自然美好等关键词,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观产生共鸣。

  2.讲授核心内容

  教师分析文本中的情感、文化符号、细节描写等,分析作者的文学手法和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审美趣味。

  3.互动研读

  教师在讲解文本情节及内蕴时,带领学生进行多元的研读实践和思考。如学生可以分小组讨论事件发生的原因、情感表达的意义等,或者采用小组展示、模拟情景等互动方法来体验文学的魅力。

  4.小结与评价

  教师对这篇小说进行评价和概括,让学生对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学手法有一个全面的、深入的认识。

  五、教学计划

  第一次课:导入篇章主题,引出阶段性的学习目标。

  第二次课:解读图像——人物关系、文化故事背景,对文本整体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第三次课:关注情感——情感与压抑,描写手法,情感表达手法解析。

  第四次课:评判价值——审美评价和价值判断,文化与生活交织的难辨梦境。

  第五次课:互动分析——学生提出问题后小组活动讨论,组员之间会出现分歧,在交流的过程中各自梳理了自己的思路。

  第六次课:讲评总结——教师展示学习总结的内容,分享文学的思考和认知表达,对学生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六、总结感悟

  《桃花源记》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人生中自我追求、对美好事物的憧憬与向往,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追思能力和文学交流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读书思有用”理念落实到课堂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种方式,开启学生的心灵之扉,传达出文学的价值与意义

  综合来看,《桃花源记》的教学具有很高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文化和文学作品,还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对当代生活的影响和启示。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授相结合,让学生受益终身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的

  1.明确作者所描写的理想境界,恰当地评价课文所表达的社会理想。

  2.了解课文的叙事线索,理清结构层次。

  3.体会精练生动的语言,积累文言词语。

  4.加强朗读训练,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语句流利,音韵铿锵。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曲折回环、悬念迭起的写作特点。

  2.古今词义辨析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

  教学难点

  1.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2.辨认“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词语古今意义的不同。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想

  利用多媒体教学,教学中以教师引导、学生互动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1、引子(激发兴趣)

  有一个成语——“世外桃源”,谁能解释一下?

  明确:比喻与外界隔绝的幽静美好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谁知道这个成语从那里来?

  明确: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是怎样的一个地方?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吗?就让我们学习这篇课文,从中找到答案。

  (这一设计能激起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新课的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起步好,就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2、由《桃花源记并诗》的影响,引入课文学习。

  屏幕展示:

  在中国,素有“山川以人而胜”的传统,所谓“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地不自胜,惟人则名”。武陵桃源,原是鲜为人知的荒僻之地,自陶渊明作《桃花源记并诗》以后,始为文人墨客所重,梁陈之际已有诗人涉足山溪,探寻灵秘。至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桃花源忽名声大噪,甚至引起朝廷的关注。天宝七年,诏令“三十户亦免税赋,永充洒扫,守备山林”。此后,游者日众,成为人皆慕趋的风景胜地,吟咏之作也历代赓续不绝。

  《桃花源记》如此佳妙,让我们诵读欣赏,享受这篇课文的艺术美吧。

  屏幕展示:

  教学要求

  (1)、分析、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2)、了解、学习文章的写作特点。

  学习方法及步骤:

  ⑴把握整体、分析结构;⑵提问朗读、重点分析;⑶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上课之初,让学生知道教学要求、学习方法及步骤。这一设计的好处:从教的方面说,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的目的;从学的方面说,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朗读训练

  1、教师范读,指点

  朗读,一是要求句读分明,节奏合理。如“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不能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应该读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二是要求读出感情。如,读出渔人发现桃源时的“异”,桃源人见渔人时的“大惊”,听渔人介绍后的“叹惋”。

  (朗读前的指导十分重要。这里,对朗读课文应掌握的节奏、感情作了提示。这样,就能启发学生在朗读时去体会、去感悟。)

  2、学生朗读:(略)

  三、把握整体,分析结构

  1、学生先对照注释阅读课文,阅读时正音正字;再全班朗读

  髫tiáo诣yì骥jì豁huò然俨yǎn然阡qīan陌mò

  2、讨论:文章以时间为序,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和结局,课文可分为哪几部分?学生讨论后明确:屏幕展示:

  故事的开端:发现桃林——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1段第一部分)

  故事的发展:进访桃源——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第二部分)

  故事的结局和尾声:离开、再寻——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4—5段第三部分)

  四、提问朗读,重点分析

  1、学习第一部分

  (1)、提问朗读: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朗读思考:这一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突出桃花林奇美的特点,渲染一种神秘色彩,铺垫下文。

  (提问朗读是带着问题去读有关片段。学生寻找有关片段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2)、推敲字词。

  A 、“忽逢桃花林”中的“忽”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

  明确:不可以,因为“忽”说明是“偶然”的。

  B、“芳草鲜美”中的“鲜美”作什么解释?

  明确:“鲜美”,鲜艳美丽。

  C、渔人甚异之”中的“异之”作什么解释?

  明确:“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是“以之为异”,即对看到的景象感到诧异。

  D、“欲穷其林”中的“穷”字作什么解释?

  明确:“穷”,穷尽,走到头。

  (对文中难懂的字词进行推敲,也是一次阅读、积累的实践过程。这一环节在文言文教学中尤其比较重要。)

  2、学习第二部分

  (1)、提问朗读:渔人怎样进入桃源,文中是怎样描写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进入不容易:“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性数十步,豁然开朗。”(表明桃源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见到的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见到的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表明源中环境优美,人们生活美好,自由、快乐。)

  (2)、提问朗读: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用课文语句回答)

  学生回答后明确:

  “自云现世避秦世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3)、提问: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学生回到后明确: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4)、推敲字词。

  A、“屋舍俨然”中的“俨然”和“阡陌交通”中的“交通”,作什么解释?

  明确:“俨然”,整齐的样子;“交通”,交错相通。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是一个词吗?“绝境”作什么解释?

  明确:“妻子”不是一个词,而是两个词,指妻子,子女。“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C、“无论魏晋”中的“无论”,“不足为外人道也”中的“不足”,其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吗?

  明确:不同,“无论”,更不必说。(今义是“连词”)“不足”,不值得。(今义是“不充足”)

  (注意区别那些与现代汉语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符合文言文教学的特点,从而让学生掌握这一古今词义。)

  3、学习第三部分

  (1)、提问: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明确:

  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地方,暗示桃花

  源是虚构的。

  提问:这部分与哪句话照应?

  明确:“不足为外人道也”。

  (2)、推敲字词

  A、提问:“处处志之”中的“志”和“寻向所志”中的“志”,意思是否相同?作什么解释?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志”为动词,做了标记,后一个“志”为名词,指做的'标记。

  B、提问:“寻向所志”中的“寻”和“寻病终”中的“寻”,意思是否相同?作什么解释?

  明确:不相同,前一个“寻”是动词“寻找”,后一个“寻”是副词“不久”。

  (3)、积累词语

  鲜美俨然交通妻子绝境无论不足如此

  (积累文言词语是文言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教学中,让学生边学习边积累,如此日积月累,学生就能掌握大量的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积累成语: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怡然自乐无人问津世外桃源

  五、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

  讨论:本文语言简练生动,全文不过三百来字,却写出了一个有头有尾,情节完整的故事,而且写的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试分析一下,曲折和悬念迭起表现在那些地方?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后明确:

  屏幕展示: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穿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花林”,为之一喜(一折)。接着写桃林美景,“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又设下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是什么地方?“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又为之生疑(二折)。接着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初极狭,才通人”,又设下悬念:里边有什么,能走得通吗?“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又为之一惊(三折)。接着写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绍了桃源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渔人辞去时,“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又设下悬念:渔人出去后给外人说了吗?“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又为之遗憾(四折)。“太守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又设下悬念:找到了吗?“不复得路”,又为之迷惑不解(五折)。

  (这一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确写作上的特点,不仅明确了故事情节曲折的原因,而且便于在写作中运用这一技巧。)

  六、分析,评价文章主旨

  (1)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以上的分析是自始至终扣住作品本身的,几乎没有考虑联系作品之外的因素,我们把这种只重文学作品本身,基本不考虑作品之外因素的阅读称为主观性阅读,而把那种既考虑作品又注重作品写作背景因素的阅读叫做实证性阅读。我们已经成功的进行了一次主观性阅读,大家一定有兴趣再作一次实证性阅读。同学们请看陶渊明写作本文的相关背景资料。

  屏幕展示:《桃花源记》写作背景:

  《桃花源记》是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他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他有志不能施展。他也曾任彭泽令等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义熙元年(405),愤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

  他虽“心远地自偏”,但“猛志固常在”,仍就关心国家政事。元熙二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他从固有的儒学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本文原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桃花源记》与《桃花源诗》有密切联系,请看《桃花源诗》。

  屏幕展示:

  桃花源诗

  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

  (教师提供有关资料,让学生学会自己去思考,去寻找答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想想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互相补充。

  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共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

  七、布置作业

  (1)、掌握文言词义:通假字“要(邀)”;古今词;一词多义等。

  (设计本题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并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

  (2)、用现代汉语把《桃花源记》改写成故事。

  作业提示:

  解题时,可以根据课文的内容合理的补充一些细节,如:“此人——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上下文推想,渔人说了些什么?桃源人为什么“叹惋”?使得故事更加丰腴。

  文章不求统一,但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要忠于原文的思想内容;二是要用自己的语言,不能变成翻译课文。

  (本题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顺畅地诵读课文,借助课文中的注释理解课文第1、2节中的字词并翻译

  过程与方法: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1、2节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听说过“世外桃源”这个成语吗?它是晋朝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描述的一个与世隔绝的、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就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

  (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与背景

  (先让学生互相交流搜集到的相关资料,然后明确)

  陶渊明生于东晋末年,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这时他四十一岁,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忧愤、饥寒、劳累、疾病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了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本文写作年代大约是宋永初二年(421年),其时陶渊明已经五十七岁了

  三、检查预习情况

  1.听写生字词并给加点字注音

  豁然开朗俨然阡陌交通垂髫诣太守(指名学生上黑板听写,并让其它学生进行订正)

  2.学生展示朗读情况

  四、学生分组自由阅读课文,力争达到背诵的程度

  (背一段时间后,指名学生自由背诵自己背上的句或段)

  五、理解课文第1、2节

  (一)理解加点的字词

  1.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2.缘溪行:沿着

  3.芳草鲜美:鲜艳美丽4.落英缤纷:花

  5.渔人甚异之:对……感到诧异6.欲穷其林:尽

  7.夹岸数百步:溪水的两岸8.仿佛若有光:隐隐约约

  9.便舍船:离开10.豁然开朗:开阔敞亮的样子

  11.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1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13.阡陌交通:交错相通14.鸡犬相闻:听到

  15.其中往来种作:来来往往的人16.悉如外人:都、全

  17.黄发垂髫:指老人;指小孩

  (二)句子翻译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翻译: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划着小船沿着小溪往前走,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翻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溪水岸几百步以内,中间没有别的树木,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地上的落花繁多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翻译:渔人对这种美景感到非常惊异渔人又向前划去,想走到那片桃林的尽头

  4.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翻译:桃花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在那里)便看到一座山,山边有个小洞口,里面隐隐约约好像有光亮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翻译:只见那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

  6.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翻译:村里面来来往往的.行人和耕种劳作的人,男男女女的衣着装束,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自得其乐

  六、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自由地背诵课文1、2节的词语注释和句子翻译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已学课文部分的字词解释和课文翻译

  2.预习课文第三、四、五段

  板书设计: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弃官回乡

  隐居

  后称靖节先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通过继续学习,扫清阅读障碍

  2.能够顺畅地诵读并翻译课文3、4、5节

  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能够顺畅地诵读课文

  2.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第3、4、5节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耐心阅读文言文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顺畅地诵读课文

  难点:借助注释,疏通并翻译课文3、4、5节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

  1.听写1、2节中字词的注释

  2.抽查1、2节中重要语句的翻译

  二、继续疏通课文,理下列解加点的字词的意思

  1.乃大惊:竟然2.具答之同:“俱”,完全,详尽

  3.便要还家:同“邀”,邀请4.咸来问讯:全、都

  5.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外界隔绝的地方

  6.不复出焉:从这里7.遂与外人间隔:不通音信

  8.无论魏晋:更不必说9.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10.皆叹惋:惊11.寻病终:不久

  1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3.此中人语云:告诉

  14.不足为外人道也:值得15.便扶向路:沿着

  16.处处志之:做标志17.及郡下:等到

  18.诣太守:拜见19.寻向所志:先前

  20.欣然规往:打算21.未果:实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翻译:(桃花源中人)一见渔人,竟然大为惊奇(村人)问渔人是从哪里来的(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

  2.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他们自己说他们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与外界隔绝的地方,不再从这里出去,于是就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翻译:他们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他们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翻译: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渔人他们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结果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原来的路了

  5.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翻译:南阳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

  6.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翻译:没有实现,不久就病死了从此以后,就不再有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四、解释下列一词多义的文言虚词

  第一组: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给

  不足为外人道也:对

  第二组:之闻之:这件事

  忘路之远近:的

  渔人甚异之:这种景色

  具答之:他们

  第三组:其欲穷其林:那

  其中往来种作:桃花源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他们的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渔人

  五、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描写桃花林景色优美的句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美景的句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的人们辛苦劳作的句子: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4.描写桃花源中的人们幸福生活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描写村里人热情风尚的句子:便要还家,设酒杀鸡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写桃花源的人不屑与外人交往的语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7.《桃花源记》中与陆游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意境相似的一个成语是:豁然开朗

  8.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

  (1)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2)未果,寻病终

  六、总结本课内容

  1.字词;2.翻译句子;3.理解性默写

  七、布置作业

  1.速读、背诵课文;

  2.记忆书下重要注解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的

  1.朗读、背诵文育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课文,教给“钥匙”。

  成语“世外桃源”也许众所周知,因为它描写的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人人平等、人人富足、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它出自我国田园诗派创始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的主体本是“诗”,而“记”仅是诗的一个序言,一个注脚,原题是《桃花源诗并记》。但因为这个“记”有着生动的故事,完整的结构和完美的表达形式,所以它不但独立成篇,而且比“诗”流传更为广泛,更为人们所喜爱,于是就终于“喧宾夺主”了。

  《桃花源记》描写的桃花源是作者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是在丑的面前高举起的一面美的镜子。“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些对宁静的田园生活的描写,实则是对丑恶黑暗现实社会的憎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这些又是对虚伪,狡诈、勾心斗角的残酷现实的无情批判。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源到访问桃源,再到离开桃源。第一部分,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缘溪行,望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复前行,欲穷其林”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在此设下了悬念:走完桃林了吗?桃林前面又是什么地方?第二部分,写渔人舍船而入的探险行动和随后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主体的核心。然而渔人辞去时又留下悬念:“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三部分,写渔人离开桃花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复得路”的种种情景。这样一波三折,将读者带进了那个奇妙无比的世外桃源,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

  读《桃花源记》你会发现其构思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其情节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其语言用词精到,生动可感,耐人寻味。叙写情事,如口说家常,描绘人物,如面对朋友。想《桃花源记》,它会使你“喜→疑→惊→迷”;评《桃花源记》,你会被“记”中所表现的高尚的理想境界,美好的道德情操,高雅的精神文明所叹服。这也正是作品千百年来征服人们心灵的艺术魅力。

  二、阅读“提示”,了解常识。

  ①陶渊明,名潜,字子亮,东晋著名诗人,诗歌多以表现田园山水、归居之乐见长。

  ②作者生活的朝代,战乱频繁,生灵涂炭。陶渊明曾做过几任小官,因不满现实黑暗,辞官归隐,躬耕僻野,寄情山水。

  ③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篇。

  三、教师引领,诵读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落实下列字词的读音:俨然豁然阡陌垂髫恰然邑人便要还家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

  要求:1)基本读准断句,注音语气节奏。

  ②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四、检查自读,落实字词。

  1.请三位同学读完全文。

  教师要纠正读音错误,不明显的句读错误暂时不予纠正,留待下面的教学环节。

  2.疏通课文中重要、疑难的字词句。

  可让学生发言提出.也可让学生自由上讲台写在黑板上。教师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要求学生领会掌握以下加点字同的含义:

  ①武陵人捕鱼为业:作为为具言所闻不足为外人道也:对,向

  2)乃不知有汉:竟:乃大惊:竟

  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都 两两狼之并驱如故:一起

  4)一为具言所闻:详细地 具答之:详细地

  5)甚异之:对……感到惊异 欲穷其林.穷尽,走到尽头

  咸来问讯:都 黄发垂髫:用特征来指代老人和小孩

  复延至其家:请 处处志之:同“誌”,作标记

  谐太守:到…去, 寻病终:死

  6)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现在指神情庄重或假装正经的样子。

  阡陌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率妻子邑人…:妻子儿女。现在指男子的配偶。

  无论魏晋:更不用说。现在用作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说如此:像这样。现在指“这样”。

  芳草鲜美:鲜嫩美丽。现在指食物味道好。

  7)完成练习五,了解文言文主语、宾语的省略情形。

  五、加强诵读,教给方法。(锻炼朗读能力,加深课文理解。)

  教师应进行朗读指导,可从以下几方面要求:

  ①字音要读准。如“便要还家”中“要”读“邀”,不读“耀’;‘“骥”读记”,不读义”;“此中人语云’中“语”旧读玉,现不作要求。

  ②句读要分明,课文中有许多对偶句和四字句,应读出对衬感来。如“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语调、节奏要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如:“①问今是问世,②乃不知有汉.

  (3)无论魏晋、、、加着重号的调应重读,语调稍慢;第①句读得略平缓.②③句读得有起

  伏;第①句与②③句间停顿略久,②③句连接要紧凑。这样能较好地读出感情意味。

  1.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自己朗读。教师点评,表扬优点,指出不足。

  3.自由朗读,鼓励学生力争有所提高进步。

  4.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背出第一自然段。

  六、布置作业,巩固迁移。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豁然开朗恰然自乐世外桃源无人问津

  2、“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根据这段文字,充分发挥想象,以“奇遇”为题,作一番场景描写(300-400字)

  3.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

  二、结合课文讨论分析下列问题。

  1.课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了哪些情节?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2.齐读第1段,思考: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桃花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3.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

  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

  4.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 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5.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处处志之”,目的是想今后再访桃花源,可人们再去寻找时,却“迷”、“未果”,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

  ②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品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逆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这一理想社会表现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人人生活平等、幸福的向往和憧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寄托。(可不必引导学生去认识“它只是一种空想”之类的方面。)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 (见“练习设计”)

  《桃花源记》练习设计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给带点的字注音

  ①往来种作( ) 男女衣着( )

  ②黄发垂髫( ) 便要还家( )

  ③率妻子邑人( ) 遂与外人间隔( )

  ④此中人语云( ) 诣太守,说如此( )

  2、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

  ①.交通(古义 今义 )

  ②.妻子(古义 今义 )

  ③.绝境(古义 今义 )

  ④.如此(古义 今义 )

  ⑤.无论(古义 今义 )

  ⑥.鲜美(古义 今义 )

  3、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缘溪行( ) ②渔人甚异之( )

  ③欲穷其林( ) ④便要还家( )

  ⑤便扶向路( ) ⑥欣然规往( )

  4、比较下列各组加点词的词性和意义。

  A、便舍船,从口入(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

  B、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C、见渔人,乃大惊( )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

  D、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E、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5、“然”常常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地”、“……

  样子”等,有时也可不译。分别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A.豁然开朗( ) B.屋舍俨然( )

  C.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 D.欣然前往( )

  二、阅读课文回答

  6、将下列句子的正确释文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①.复前行,欲穷其林。( )

  A.又往前走,要找到那边树林。

  B.再往前走,想走到树林的边缘地带。

  C.又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D.又往前走,想找到那树林的最远的地方。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A、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及乡邻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B.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子来到这没有出路的境地。

  C.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与儿女来到这荒无人烟的境地。

  D.他们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与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7、填空

  ①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发出“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的疑问,在《桃花源记》中与此类似的句子是 。

  ②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句子是

  。

  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练习。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①.上面语段出自 (朝代) (作者)写的《 》,由本文流传下来的一个成语是 。

  ②.写出描写桃花林的句子。

  答:

  ③.请写出描写桃花源内景物的句子。

  答:

  ④、“黄发垂髫”用的修辞手法是 “黄发”指

  “垂髫”指 。

  ⑤、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缘溪行( ) ②阡陌交通( )

  ③芳草鲜美( ) ④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9、《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0、作者生活在东晋末年,当时社会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说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对这种社会理想,你有什么看法。

  。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

  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人。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①.如果请你根据上述语段为“桃花源”旅游开发公司写一篇广告词,并配一段风光录像,你怎么设计呢?

  。

  ②.体会加点词的意思,选出相同的一组( )

  A.初极狭,才通人 B 欲穷其林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欲与天公试比高

  C、便舍船,从口人 D 渔人甚异之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或异二者之为

  ③.翻译下列句子。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答:

  B、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

  ④.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

  ⑤.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豁然开朗”这一词语,写出了渔人进入桃花源后的感受。

  B、选文第②段主要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环境和桃花源人的幸福生活。

  C、桃花源人见了渔人“大惊”,说明桃花源人一向以耕作为业,从未见过捕鱼的人。

  D.“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和运用

  1、① zhng zhuó ② tiáo yāo ③ shuài jiàn

  ④ yǔ yì

  2、①、古今:交错相通 今义:交通运输

  ②、古今:妻子、儿女 今义:妻子

  ③、古今: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毫无出路的境地

  ④、古今;像这样 今义:这样

  ⑤.古今:不用说 今义: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

  ⑥ 古今: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好

  3、① 沿着 ② 觉得奇异 ③ 尽 ④ 同“邀”、邀请 ⑤ 原来 ⑥ 计划

  4、A、舍:动词、舍弃/ 名词、房屋 B、志:动词、做标志/名词、标志。

  C、乃:副词、就/副词、竟然 D、寻:动词、寻找/副词、不久

  E、为:动词、作为/介词、对

  5、A.开阔、敞亮的样子 B、整齐的样子

  C.悠闲、安详的样子 D.高兴、愉快地……

  二、阅读回答:

  6、① C 、 ② D、

  7、填空 ①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②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① 东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世外桃源 ② 中无杂树,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③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④ 借、老人、小孩 ⑤缘(沿着) 交通(交错相通) 鲜美(鲜艳美丽) 属(类)

  9、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

  10、本题意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答案不求统一,但要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社会现实相对照的。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这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争的愿望,也是对当时黑暗现实的批判。但它又带有原始农耕的痕迹,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只能是一种空想。学生更不可盲目的离家出走,去寻找这并不存在的世外桃源。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2.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的用法(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

  3.理解作者笔下的社会理想及作者寄托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对照书下注解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

  2.查找有关作者资料及相关时代背景。

  第一课时:

  一、整体感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以“世外桃源”成语导入。

  明确:世外桃源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争、没有剥削,和平安宁的理想之地,它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学生谈过去对“世外桃源”这个成语的理解。

  2作者简介: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他少时颇有壮志,博学能文,任性不羁。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做过小官,由于不满官场的丑恶,弃官回乡,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后人称“靖节先生”。他所作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务农生活、田园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

  代表作有诗《饮酒》、《归园田居》,散文《归去来兮辞》等。

  本文选自《桃花源诗并记》,寄托了诗人的社会理想。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

  学生先根据课前查找的资料发言,教师归纳总结。

  3诵读课文:

  1.听读,注意字音、断句及节奏;2.跟读;3.朗读,读准字音,掌握节奏;4.选部分学生在全班读,大家评。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点拨

  二、自主学习,收集、归纳、整理问题交流。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对照书下注解,小组合作翻译全文,了解文章大意。

  自主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2将产生的问题汇总,在全班提出寻求帮助。

  学生提问,学生回答,教师适当点拨,板书要点。

  3剩余时间自读课文。

  自由朗读。

  三、布置作业:

  1.尝试背诵课文。

  2.整理文中词类活用现象。

  3.归纳源自本文的成语。

  板书:

  1.古今词义

  芳草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味道)新鲜

  阡陌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交通运输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方的配偶

  来此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魏晋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为外人道也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够

  2.一词多义

  舍:舍弃便舍船房子屋舍俨然

  寻:寻找寻向所志不久寻病终

  向:以前寻向所志对着眈眈相向

  志:做标记处处志之标记寻向所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复习导入。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读课文,解词

  2请个别学生复述文章主要内容,其他学生补充

  复述文章内容

  二、解析文章思想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桃花源有哪些特点?从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景色优美,与世隔绝,环境宁静。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2桃花源的'村民是些什么样的人?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世隔绝、与世无争。

  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3综上所述,你认为桃花源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存在吗?从文中哪些地方已经透露出了这些信息。

  明确:是一个宁静安乐,虚无飘渺的理想社会。不存在。

  这些描写表面上为桃花源增添了神秘色彩,实际上,则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的一种理想的境界。

  集思广益,教师总结

  4作者为什么要为我们描述这样一个地方?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在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东晋末年。生性热爱自然、飘逸洒脱的陶渊明,因不满当时的黑暗政治和社会现状,远离官场,隐居田园,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本文所表现的正是作者的社会理想。它表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联系作者生平及当时社会背景进行回答。

  5根据你的理解,说说桃花源在哪里?

  明确:不在人世间,在世外,所以才会说是“世外桃源”。它在陶渊明心里,是陶渊明社会理想的寄托,也许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桃花源。

  言之成理即可,不设统一答案。

  6背诵课文

  三、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雷同。②400字左右。

  板书: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花源的特点:景色优美,与世隔绝,环境宁静

  桃源人的生性:生活幸福、民风淳朴、热情好客,与世无争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通过朗读讨论,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情感目标

  从中获得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教学重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引导学生感受桃花源优美的环境和描绘的美好社会生活。

  3、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再现桃源,理解陶渊明创作目的。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学生准备:

  1、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根据注释,试着翻译课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疏通课文,理清结构。

  2、感受桃花源美好社会生活,讨论陶渊明写作目的。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桃林”图片(播放PPT1-6),让学生欣赏,问:大家有怎样的感受?联想到一个什么成语?(世外桃源)它有什么含义呢?投影明确:这个成语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现在我们一起跟着渔人到这个世外桃源去看看。出示课题目和作者。(播放PPT7)

  二、资料助读

  1、作者简介(点击“陶渊明”链接到PPT13);

  2、写作背景(点击“桃花源记”链接到PPT14-15)。

  三、明确本文的学习内容(播放PPT8)

  共六方面:课文朗读、字词释义、课文结构、思考讨论、写作特色、文言知识。

  四、课文朗读

  点击播放“课文朗读”课件,学生跟读,注意重点字词的读音,领会语气节奏。

  五、字词释义

  点击播放“字词释义”课件,结合学生课前预习,对各段中的重点字、词、句进行解释。(学生汇报)

  六、课文结构

  引导学生归纳课文的结构。

  课文以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l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花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发展)

  第三部分(第4、5段):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派人先后探访桃源未果的情形。(结局和尾声)。即: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离开桃花源

  七、思考讨论

  1、渔人怎样发现桃花源的?(曲折、隐蔽、幽深)

  2、渔人看到什么景象?(所见:环境优美宁静;生活安乐幸福)

  3、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地方?哪些语句写出了桃花源人与世隔绝的久远?

  (所闻:厌恶战争、不满外界生活与世隔绝)

  4、在与桃花源人的交往中,哪些语句写出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所历:民风淳朴)

  5、渔人出桃源时,“处处志之”,可是再往时,“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这些说明了什么?(暗示桃源是虚构的。)

  6、文中的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是虚构的一个风景优美、民风淳朴、宁静安乐的理想社会)

  7、作者为什么要虚构这么一个世外桃源呢?(联系写作背景理解)

  8、我们今天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讨论归纳)

  八、总结全文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相对照的美好社会,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

  九、布置作业

  1、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2、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归纳文章的写作特色。

  2、总结并积累本课的文言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课文的结构、主题等)

  二、写作特色(点击“写作特色”链接到PPT24)

  (1.详略得当;2.语言优美,通俗易懂;3.想象丰富,曲折回环; 4 .虚实结合 )

  三、文体知识(点击“文体知识”链接到PPT25-31)

  (从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文言句式、精华集萃五方面举例说明。)

  四、课堂总结(播放PPT32)

  这节课,我们走近了陶渊明,了解了陶渊明。虽然陶渊明向往的理想社会还带有这样那样的局限性,但他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现实的否定,还是值得肯定的。岁月流逝,沧海桑田。多少年过去了,于东晋时代相比,如今的中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毛泽东同志有这样的诗句:“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原来自认为遥不可及的愿望,经过百般付出和努力是可以实现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建设自己心目中和谐的、理想的桃花源而努力吧!

  五、课外拓展(播放PPT33)

  想象训练:(任选一题)

  1、我来到桃花源;2、 今日桃花源;3、我心中的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