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时间:2023-12-16 08:39:11 报告范文 我要投稿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经典9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经典9篇]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

  一、主题简介

  家乡新农村建设考察

  二、活动日程

  7月25日

  参观孙家村农田

  7月26日

  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7月27日

  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7月28日

  至冈镇财政所

  三、调查情况

  1、调查背景

  家乡近年来发展变化较,新农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果

  2、调查目的

  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的祖国。假期来了,我们何不利用暑假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一片叶子属于一个季节,我们拥有绚丽的青春年华。谁说意气风发,我们年少轻狂,经受不住暴雨的洗礼?谁说校园里的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走出校园,踏上社会,为自己书写一份满意的答卷……

  因此我利用暑假时间和一些家乡的同学组队进行了暑期社会实践,我们的暑期实践因地制宜,深入农村去了解新农村建设。

  3、调查对象

  (1)7月25日参观孙家村农田

  盐都区位于苏北黄海之滨,境内气候环境特,为海洋性湿润气候,江苏“冷窝”,江淮气旋入海口,夏季冷暖空气交汇频繁,九、十月光照充足,无霜期长;水土资源丰富,成陆较晚,为黄淮海相沉积平原,盐渍型水稻土,速效钾含量丰富;生态环境优越,尤宜水稻种植。

  很高兴来到冈镇孙家村,充分感受到这里安定和谐的氛围。正值七月,田里水稻绿油油一片,长势尤为喜人。夏日里难得的舒爽天气,乡间清新的气息,给我们带来舒畅的心情。在这个面积不,人口不多的小村庄里,处处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规整清洁的水泥道路贯穿村庄,路边紫薇花烂漫地开着,远方的树林间的微风带来丝丝清凉。

  与该村书记及村主任的一番亲切朴实的谈话,让我们为该村近年来在行政体制和农业生产上取得的成就感到敬佩和高兴。

  此行让我们真切地认识到,建设新农村真正可以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状况的改善,教育医疗住房条件的提高,农民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这一切的一切,给我们展现了发展中的中国农村的新形象,真的感觉不虚此行。

  (2)7月26日至调查郭猛生态农业的发展

  今年以来,xx市盐都区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发展生态农业,优先资金投入,1至4月份,全区累计吸纳和投资6500万元,建设生态农业园项目5个,区、镇两价计投入1600万元,用于生态农业项目园区内路桥、水电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为招引生态农业项目创造良好的条件。

  由江苏禾嘉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生态农业项目在郭猛农业示范园区成功签约。

  该项目投资4000万元,租地400亩,征地7亩,将用两年左右时间,建成集名贵苗木、绿色果蔬、畜禽水产及餐饮娱乐、健身休闲、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种养基地和旅游度假胜地。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千万元以上、利税超百万元,可为地方农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

  (3)7月27日至xx市盐都区顺雨生态养殖有限公司

  一般鸡与鸡蛋都是采用米糠等一些饲料饲养这家公司引进外来技术以其特的配方饲喂的地方草鸡,加上人工喂养的昆虫,其鸡肉肉质细嫩爽脆有弹性,汤质浓郁,鸡蛋蛋清粘稠,蛋黄饱满有弹性,口感清香,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已取得自己的品牌优势。工作人员带领我们来到了他们的养蝇房,还没进去就被一阵扑鼻的臭味所吓住了,捂住鼻子进去之后,就看到成千上万的苍蝇被养在一个个的纱盒子里面,康总对我们说:“这些苍蝇就是鸡的饲料来源之一,也是他们的饲养场有别于其他饲养场的特色。”可是家就又有疑惑了,要说苍蝇是昆虫给鸡吃固然能加蛋白含量,但是苍蝇是有翅膀的是会飞的,那鸡怎么吃的呢?康总又再一次解决了我们的疑惑,他说:“鸡吃的实是这些苍蝇的幼虫。”(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蝇蛆)。

  (4)7月28日至冈镇财政所“家电下乡”让冈农民生活更精彩

  在冈镇文昌家电商城里,家电以旧换新的海报前,挤满了来自该镇各村居的农民,邻近兴化市安丰镇也有部分农民前来选购家电,他们细致地挑选着自己需要的电器,不时地合计着价格。据统计,“家电下乡”政策实施以来,冈镇累积销售指定商品XX余件,已发放补偿资金达20余万元。

  从冈镇财政所负责人了解到,该镇经过深入的调研后,制定了“家电下乡”实施方案,加宣传力度,将涉及优惠政策、补贴标准、申报程序的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民手中,使家电下乡“家喻户晓”。财政部门会同工商等相关部门,积极做好销售网点备案工作,认真执行中标价格,保障产品质量,强化售后服务。全力做好补贴资金的审核与兑付工作,提高补贴办理效率,补贴资金以“一折通”方式直发给购买农户,确保及时、全额发放到农民购买者手中。随着“家电下乡”的不断深入,指定商品种类的不断增多,产品限购台数的增加,最高限价的调整,富裕起来的农民可选购的商品也越来越多,冈农民的生活将越来越精彩。

  新农村建设在当前是个很热门的话题,然而身在象牙塔的我们,要开始学会走进社会,走进我们的农村,掌握最直观的信息,体验新思维新气象,丰富我们自己的视野。亲近最广的.人民群众,亲近我们伟的祖国。

  4、调查方法或工具

  实地观察、采有关人员、上网查询资料。

  5、现状与问题分析

  在这次活动中,农村的日新月异让我有了很的触动。虽然我也生在农村,但是近一年的时间,家乡的变化确实很。

  相关政策不适合本村发展:

  比如我们在孙家村调查时,他们的党支部书记坦言有时国家的政策和规定并不是很适合自己村组织的现状,需要自己回来研究进行一些补充。

  在实施“家电下乡”政策中,如何做好宣传工作,如何与百姓沟通。

  农业生产技术落后:我们看到的生态养殖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而有些地方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6、解决方法

  (1)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

  (2)加强基础,用科学的理论为生产铺平道路,科学生产发展生态经济。

  (3)加强头筹操作:协调各部门工作上下齐心。

  四、结语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了解到,新农村建设时是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提高农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在某个小的方面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家乡今年的成绩来源于管理优化、实事求是落实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改进农业技术。

  我们这次的社会实践对xx地区的新农村建设现状进行一些考察,掌握一些第一手资料,从而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这一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实行的国策。通过这次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我们可以对新农村建设有更深层次更全面的认识,因为通过我们自己的实践调查,可以补充仅仅在理论方面的了解,同时,我们对新农村建设理论的理解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实在。另外,通过实地的走调查,我们可以对目前江苏xx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可以使得我们对家乡的了解,对新农村建设的落实情况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最后,我们也可以在调查中去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毕竟新农村建设起步也没太久,有很多它不成熟的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调查情况去探索出一些问题并且加以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2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1号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根据工作安排,从4月下旬开始,县人分成四个调查小组,在常会四位副主任带领下,深入到各镇和相关部门听取了工作汇报,召开了多个层面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建议和意见,并视察了部分农村水利建设现场。5月上旬,县人常会领导带领部分组员到县水务局调研,就相关水利建设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认真的探讨。5月14日,四个调研组进行了情况汇总。5月21日,县人常会第3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调研情况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农村水利作为“三农”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加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水利,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去年10月,县政府专题召开了以农村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惠民工程动员会。去冬今春,全县上下结合各自实际,早规划、早部署,统筹抓好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我县先后被评为省农村河道疏浚先进单位、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县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编制农田水利规划、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完善了政府投入、部门融资、农民投资屯和社会筹资相结合的水利投资模式。以来,全县农村水利投入幅度增加,累计投入资金达到3.99亿元。县水务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想方设法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向银行融资近4亿元,其中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1.6亿元,力度实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八惠民工程,强势推进河道疏浚整治、农田丰产沟整治、全县立水系配套更新改造和泵站维修改造。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县政府把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农村环境作为重要的农村实事工程来抓,认真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至用两年时间率先在全市完成了三年目标任务。在沟河疏浚和整治的基础上,县政府积极探索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建立了以河道保洁和治理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各镇都成立保洁中心,组建保洁员队伍,制定管理措施。通过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全县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二)突出民生水利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水利工程。一是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实事工程,以来,县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先后完成了三期六个镇以及掘港、豫、茶三镇(10个村)的增补工程和35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投资1.5亿元,累计铺设和改道供水管网近1550公里,受益人口46.6万人,项目受益人数和工程建设质量评比全市第一。二是实施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水利工程和九洋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共新建改建泵站171座,建设防渗硬质渠521公里。三是成功跻身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来共争取省级以上资金2.92亿元,有效地缓解全县水利建设资金制约问题,扭转了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衰减的被动局面,极地改善项目实施区域基础条件。

  (三)落实科学防控措施,防汛抗灾能力得到增强。我县靠江临海,每年台风、潮汛较为频繁,是灾害多发性区域,防汛抗灾任务十分繁重。县政府根据我县的汛情、雨情和水情,全面做好防汛抗灾工作。一是加强防汛减灾工程建设,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基本建立。近几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跑部跑省力度,争取水利项目和资金,完成了掘苴闸、东安闸下迁的任务,同时实施了如泰河整治,恢复了引排功能。二是加强防汛减灾组织领导。坚持防汛抗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县、镇都建立了防汛抗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各镇,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强防汛抗灾监测、处置工作。根据每年防汛工作新形势,做好防汛抗灾预警工作,修订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汛前检查,备足防汛物资,及时做好汛情通报、水情调度等工作。几年来,我县未发生重水情灾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省、市对水利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县各级干部对水利事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但全县发展水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兴水利、主动参与水利建设的意识还未高度统一,对水利的基础地位感受不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园区建设、道路建设改造中,主动邀请水利部门提前介入水系规划和评估的意识不强,影响原有水利布局的情况时有发生。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3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

  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我县精深的红文化、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

  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胜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操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抒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四)建好阵地,把握“三个关键”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重在持之以恒。好的创意,好的创新举措,只有坚持下来,才能产生实效,才能真正发扬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人员配备。乡镇党政府要安排得力人员分管宣传思想工作。建立乡镇文化站,选配合适人员担任文化站长。面向群众挖掘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加强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二是挖掘民俗文化。积极传承“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等民俗文化,力开展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奋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充分挖掘“三国文化”、“巴人文化”、“红文化”,不断丰富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在巩固和完善已建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加已规划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力度,抓好“三馆”建设项目及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工作,形成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配套科普书籍、健身器材和文化设施,让群众忙时有用处、闲时有去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4

  一、基本现状

  近年来,吉林市文明高度重视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全市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点,开展各种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优化文明环境,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要求,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近3年来,全市78个乡(镇)、1400多个行政村中,曾创建全国文明(乡)镇4个、全国文明村5个、省级文明镇39个,省级文明村58个,市级文明村138个。

  一是文明素质不断进步。随着村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行为习惯在不断向好,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不断增多,休闲方式逐渐多样化。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唱歌跳舞、健身娱乐成为了一道风景,农村的“文化院”、农家书屋等村级文化场所扎实开展。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政策法规宣传及市直各部门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使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是创建活动日趋多样。各地因时而动,顺势而为,形成了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农村文化活动,比如红叶文化活动、金色文化活动,各民间文艺团体创作编排的舞蹈、戏曲、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深入人心。星级文明户评比、好媳妇、好婆婆、好儿子等系列创建活动载体,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进村入户,深得人心。运用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我们的节日”,组织开展花会、灯会、庙会、歌会、社火等民俗文化活动,让节日更富人文情怀,让农村更具情感寄托。

  三是阵地建设更臻完善。各地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院建设,90%的村建起了农家书屋。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一些村镇设立了“好人榜”,各中小学校建起了“文化墙”或文化长廊,以优美的方式,充分表达了农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同时,一些村子建起了“百姓讲堂”,以身边人的感人事迹,传播崇德向善的道德力量。整合电视、广播、手机、宣传栏、小广场等各种有效的载体,开展宣传活动,形成文明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是文明卫生意识渐浓。农村经济条件的好转带来外部环境的极改善,近十多年农民建房多数是砖混结构,公路沿线结构房屋比例约占90%左右,即使在最偏远的村,农民的居住条件也有了很变化,农民改水、改厕等成效较明显,农村“脏、乱、差”的形象得到扭转,涌现了不少美丽乡村。村民着装、饮食、习惯逐步向城市化转变,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文明卫生意识与城市居民越发接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影响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覆盖。很多青壮年进城务工,长期不在村子里,留守的老弱病幼人员居多,老年人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学习,休息时间往往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村社活动室因活动主体缺乏而有闲置现象。

  二是受物质利益的影响,一些村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度不高。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潮影响,有些村民往往唯金钱论长短,认为精神文明建设是虚的、空的,即不顶吃又不能喝,没什么用,搞不搞都行,不如有时间挣点钱来的实际。同时,势力在有些地方向农村蔓延,争夺精神文明建设阵地的现象不容忽视。

  三是文化队伍比较匮乏,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持续动力不足。现阶段抓精神文明建设的队伍编制不够,从事精神文明建设的专职人员特别少,而且交流学习机会不多,综合素质不高。同时,部分乡镇宣传员不固定,处于经常换、经常走的状态,使文化阵地宣传、教育、辅导、娱乐得不到充分发挥。

  四是受一些历诗统中的不良因素影响,一些村民的陋习仍然存在。部分人的文明素质差,不愿意遵守道德规范,婚丧嫁娶时,操办、“厚葬薄养”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封建习俗沉渣泛起,盖房出殡要选择风水宝地,娶媳嫁女要选择黄辰吉日,占领着一部分农村、农民的思想和精神文化领域。

  五是经费保障力度不够,制约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目前,文化阵地建设有较的提高,但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专用资金有限。比如,有的村虽有文化活动室、图书室等场所,但设备不全、图书更新不及时,满足不了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部分边远乡村没有文化活动室,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三、下步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一是突出宣传教育内容普及。要用好县乡媒体和农村喇叭,评身边好人、讲好人好事,揭坏人坏事,具体生动宣传核心价值观。运用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和文艺活动,发挥“文化墙”、公益广告牌等宣传载体作用,营造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适应“新媒体”、“微时代”的要求,积极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传播核心价值观,加精神文明建设内容覆盖面。加强农民群众法律知识、文化科学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宣教,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是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善于发现群众身边的先进典型,精心打造“好人品牌”,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通过道德榜、百姓讲堂等方式,进一步激发农民群众的道德热情,培育和传播乡贤文化,凝聚起向上向善的强正能量。每年重点培育一批“美丽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文明庭院、星级文明户等,着力实现“十三五”期间县级以上文明村镇占全市村镇总数量50%以上的目标,示范引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

  三是建乡规民约,促移风易俗。发动农民讨论制定乡规民约,成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并依靠“一约四会”参与民间事务的调解、监督与服务,推动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遏制陈规陋习,倡树文明新风,整治农村封建迷信、婚丧嫁娶操办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黄、赌、毒等丑恶现象,四是培育骨干队伍,提高工作能力。要采取设立编制、横向交流、组织培训、内部挖掘等方式,建强县乡(镇)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骨干队伍。发挥村民代表、村民小组联络员和“五老”人员作用,构建群众认可度高的精神文明建设队伍。按照“找、请、推”相结合的办法,组建起乡贤队伍,力弘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队伍在道德示范引领、抵制不良风气、化解矛盾问题中的积极作用。积极推动城乡共建,鼓励引导群众文艺团体、文明单位与村子结对子共建,实现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

  五是落实保障措施,推动工作持续深入。各级党、政府要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全年重点工作,纳入年度考核目标,充分调动广干部投身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骨干作用、贤人能人带动作用,形成工作合力。将村镇精神文明建设和道德文化建设情况作为村镇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文明村镇评选重要依据。市财政落实专项资金对工作成效显著、群众满意度高,形成特色品牌的村镇给予资金奖补。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5

  一、基本情况

  隆德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在区、市、党宣传部的正确指导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育新农民、倡导新风尚、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建设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环境。

  二、创建内容和主要做法

  (一)力开展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普及工作,为新农村建设不断凝聚力量。

  一是准确把握,深刻认识其重意义。印发了《隆德县关于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通知》等文件,精心组织各级党组织、各单位深入开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学习,聘请市讲师团讲师深入各单位宣讲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涵、精神实质等,使广干部群众深刻领会其重意义和作用,进一步增强做好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动性、责任性和科学性。二是创建实践载体,在阵地建设上有特色。根据行业和各单位的实际、特点,通过对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内涵的解读,使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更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增强针对性和时效性。三是加宣传力度,深入实施“八进”工程。在乡政府所在地设型宣传牌和路牌,广泛宣传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张贴文明标语和图片,深入开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机关、进乡镇农村、进街道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场所,从不同层面、不同对象,全面宣传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进一步营造了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良好氛围。

  (二)深入实施思想道德建设“四工程”,不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一是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干部群众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知感和认同感。坚持以“四德工程”为重点,以建设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不断深化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工作。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报刊、网络等各类宣传阵地,采取举办理论学习培训班、上党课、理论宣讲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广泛开展理想信念和形式政策教育,引导广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力和影响力。另一方面,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解放思想讨论”、科学发展观,“思想解放,树立新形象”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及时传达区、市相关会议精神,举办各类报告会,使思想道德建设的具体内容渗透于理论教育的各项活动之中,不断为广干部群众所感知、所认同、所接受,增强了践行思想道德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不断培育树立良好道德风尚,努力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以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四工程”为抓手,坚持培育和弘扬,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未成年人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使荣辱观进一步深入人心。全面推进诚信建设工程,积极评选推荐区、市各级道德模范,组织评选“全县十佳工商户”、“青年文明号”使我县诚实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在各中、小学积极组织开展了“爱心颂”、“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等活动,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使广干部群众在道德实践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成为自觉、主动的'实践道德行为的模范。

  (三)加强农村社会文化环境净化工作,不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纳入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之中。在广农村广泛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把文明学校创建与全面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相结合,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与校风、教风、学风建设相结合,与开展文明家庭、文明职工、文明学生、文明宿舍、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相结合。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作为创建各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的重要考核内容,把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情况作为重要条件。二是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纳入未成年人法制教育之中。在农村中小学聘请法制副校长,定期或不定期到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受教育面达93.6%。组织开展青少年“法通行”主题实践活动。在中小学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活动,召开全县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暨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会,深入开展创建“平安校园”系列活动,有效预防了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广泛开展“拒绝进我家”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师生讨论”活动和“珍惜生命、噪毒品”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把净化社会文化环境工作纳入群众监督之中。建立和完善社会监督制度,同时,聘请家长、教师、“五老人员”担任网吧义务监督员,对网吧等热点文化市场进行有效管理。

  (四)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创建工作。

  为了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快提升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我们从“抓素质、抓建设、抓整治、抓载体”着手,着力开展“文明村镇”、“十星级文明户”、“文明集市”等创建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不断促进农村文明程度。一是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文明意识。制定“村规民约三字经”并在乡村主要街道刷写宣传,发放《隆德县村民文明公约》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引导教育广农民,遵纪守法、和谐相处、尊老爱幼,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二抒泛开展村镇创建工作。我县现有区、市、县级文明村镇分别为5个、4个、52个,区、市、县十星级文明户分别为13个、10个、60个,各级各类道德模范共230人。三是开展文明集市创建工作。共创建村级文明集市2个,采用电子屏幕、公示栏、广播、公益广告等形式,广泛普及法律知识,力弘扬诚信理念,表彰诚信典型,曝光失信案例,用身边生动的人和事教育广经营者。工商机关通过制定文明服务公约,把诚实守信的具体要求渗透到经营者的日常行为中,不断增强经营者的诚信自律意识,提高经营者的自我管理能力;通过积极推进集市信用分类监管,细化完善具体制度,实施定向有效监管,加快农村集市监管信息化工作进程,努力提高集市信用分类监管水平和效能;通过建立健全进货查验、进货台账、不合格商品退市、商品质量追溯、农药残留量检测、商品质量承诺等制度,营造良好的交易环境,保障商品质量安全;通过畅通申诉举报渠道,切实维护广农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农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断加强,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丰富。

  一是实现了“农家书屋”在行政村的全覆盖。投资244万元先后建成了118个“农家书屋”,完善配套设施,加强日常管理,全县“农家书屋”覆盖率达到100%。“农家书屋”已成为新型农民增长学识的“充电所”、发家致富的“加油站”、陶冶情操的“娱乐园”。

  二是完成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投资115万元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基层服务点15个。为每个服务店配备了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专用电脑,安装了共享工程管理软件。目前,共享工程服务工作已全面展开。

  三是流动电影播放设备,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2017投资68.76万元购了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设备13套,组建农村流动放映队13个,开展数字流动电影进社区(村)、进营、进校园活动,丰富了各阶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年均放映数字电影1800多场次,把流动电影院建成了没有围墙的课堂和党的宣传阵地。四抒泛开展了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各类型文艺演出60余场,组织参加各类赛事、展演100余次,参演人员30000余人次,观众近60万人次。如在六盘山文化城组织策划的“清凉世界”广场文化活动,以音乐、舞蹈、戏曲专场演出、社区艺术团队展演、社区特色文化展演等形式,围绕元旦、春节、“两会”、中秋、国庆等重节日和其它专题活动,演出场次130场,参与演出单位覆盖全县14个乡(镇、街道)的78个业余剧团,观众超过10万人次,参演单位数、演出节目数、演出场次、观众人数均创我县广场文化活动之最,成功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自娱自乐的广场文化活动模式,为广基层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和锻炼机会,激发了基层群众支持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

  (六)基层宣传文化队伍建设不断充实,资金投入逐年增加。

  全县宣传文化系统包括党政群和文化事业单位17个,在册登记人数144人,其中公务员33人。从文化程度看,学本科学历38人,学专科59人,中专(含高中)及以下人员47人。从职称分布看,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33人。从行业分布看,党宣传部9人,文化旅游广播电视局90人,文联4人,乡(镇、街道)41人(宣传干事14人,科教文卫服务中心文化工作人员27人)。一是机构设到位,人员配齐。宣传部、文联、文广局人员和乡(镇、街道)宣传干事、科教文卫服务中心文化工作人员到位率100%。二是积极引进各类宣传文化人才,县文广局招聘了8名青年专业技术人员,都具有专科以上学历且学有专长。三是高度重视宣传文化部门班子建设。近两年,交流重用、提拔任用宣传文化部门领导干部16人,考录中层管理干部3名。这些举措促使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业务能力、创业理念、工作热情全面提高。四是资金投入逐年增加。20xx年至20xx年,县财政累计投入文化事业经费430万元;区、县两级财政投入宣传文化项目建设经费。

  7、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6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诚信文明户创建活动,农村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工作力度不断加,理论宣讲对谈、千台戏送农村、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产生了广泛影响,切实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抓生产,促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物质基础不断夯实。

  坚持把发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向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转型步伐。以蜜瓜、枸杞、甘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2.7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4%。全面推进养羊县建设,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68.5万头(只),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幅提高。坚持政府鼓励推动,政策扶持引导,市场服务运作,城乡统筹兼顾的思路,建立健全乡、村两纪务输出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累计输转劳务6.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85亿元。老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农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2、抓基础,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各乡镇始终坚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建设。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的好机遇,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瓜州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15个乡镇规划和73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20xx年在来,通过将村组道路、抗震安居房工程、农村沼气、安全饮水、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农村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连片组织实施,争取整合农村项目资金两亿多元,农村乡镇共开工建设各类新、续、扩、改建项目40多项,积极推进集镇道路铺筑、人行道改造、树木栽植、环卫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商业门店改造以及小康住宅建设等工程。示范村也力实施通村道路铺筑、铺筑人行道、生产通道整修、五改四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已建成居民点改造提升点59个,完成农村住房建设总投资过亿元,完成新建市级高标准小康住宅建设350户,县级分散小康住宅20xx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已落实8750户。投资9.33亿元,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双塔总干节水改造、生态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改造维修、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项目;投资2.2亿元,实施了通乡油路、通村油路等通乡通村道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18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抓整治,优环境,努力打造清洁优美新农村。

  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差的状况,出台了《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和《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验收标准》,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保洁队伍,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卫生清扫垃圾集中清运制度。县建设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编制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村容村貌整治的标准要求。各乡镇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的要求,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以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和集镇市场为重点,在所有乡镇开展了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广村民广泛参与,清除陈年垃圾,打扫卫生死角,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以林业项目建设为支撑,投资1.05亿元,突出抓好千米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日协贷款石岗墩风沙口二期治理、退耕还林工程续建、封滩育林、三北四期防护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和防护林等林业生态项目,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一五期间,共完工造林10.36万亩,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万亩,义务植树220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较20xx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4、抓教育,树典型,新型农民培养成效显著。

  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狠抓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编印《瓜州文明公民读本》8000多册,下发《文明礼仪读本》、《酒泉有礼》等4000册。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集中教育活动,加强了农民党员的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素质。注重典型引导,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飞天骄子、陇原骄子等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农民道德教育以及科普知识,狠抓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60场次,培训农民2.35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投资670万元架设172.9公里的电视广播信号主干线,解决了265个村民小组5.9万人收听广播、收看有线电视的问题,极地丰富了移民群众生活内容,使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明显转变,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在逐渐形成。

  5、抓载体,创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各乡村把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作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全县广农村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创业标兵、敬老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农户、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成绩斐然。止目前,共创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分别是1个、12个、44个、194个,占全县单位总数的98%以上。全县信用社共评定信用乡1个,信用村24个,评定信用农户15387户,占总农户的70%,对信用户予以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及诚信的社会氛围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把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抓手,组织了千台戏送农村移民乡镇文艺调演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型秧歌调演、传统灯展、烟火晚会、戏剧晚会、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力弘扬了瓜州的特色地域文化,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提升。把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保证,近年来,我们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目标考核、监督激励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在管理上,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严格考核。同时,依托省、市文化项目,加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县15个乡镇都建起了文化站,配有文化专干20人;59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占行政村总数的81%,建成农家书屋67个,今年计划再建的7个书屋已列入20xx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配送计划,届时将全面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形成了一批集村级阵地、文化室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并以此为依托,切实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农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产、抓收入、抓增收的问题上,对村民精神文化、道德层面的东西抓得不够紧。

  2、部分乡镇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物质条件滞后,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全县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一样。我县被纳入省级扶贫参照县管理,僻面,特别是移民乡村财力困难,对村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设施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不,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3、移民乡镇村民的.思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是重点移民县,部分移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本土农民差较,生产生活习惯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依然没有摆脱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崇尚科技文化氛围不浓。

  4、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不足与作用发挥不尽充分的问题并存。随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实,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村级健身场所等逐步建立起来,但由于村干部部分都不能脱产,公共场所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文化资源作用发挥不尽充分。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

  一是健全领导组织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局,融入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工作,尤其要把各级领导抓农村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要着重改变目前乡镇党副书记兼职过多的现象,乡镇应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瓤个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形人抓,人人参与的格局,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有人抓、抓得起。

  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量化、客观、全面并重点考核工作创新、社会效益和长远规划。要逐步投入模式,探索实行以奖代补等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进展和群众满意率同班子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物质奖励相结合,按照工作绩效,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各乡镇要结合县十三五规划,制定精神文明建设长、短期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明确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对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规定,对各部门单位、个人担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有明确的要求。通过规划对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是以加强群众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着眼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的人力支撑。要加强对农民的传统文化与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引导广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培养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是以培育文明乡风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各乡镇、各村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尚出发,制定出得到普遍认可的乡规民约,使农民在乡规民约的约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农村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崇尚科学的文明新风,塑造新农村的新风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

  (三)以三园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载体。

  一是以文化乐园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但移民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阵地为依托,力发展群众文化、完善文体设施。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力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下功夫建设好包括农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把教育农民的工作做实。

  二是以清洁家园建设为切入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乡村面貌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设纳入村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教育引导农民改变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抓起,把经常性工作和集中整治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下功夫解决脏、乱、差问题,努力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管理规范有序的新农村。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要按照三个一标准,建立农村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建立一支卫生保洁队伍,建设一批环卫保洁设施,制定一套卫生管理制度。乡镇要建立专职农村环境监察队伍,村组要设立监督员,真正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

  三是以生态田园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认真实施清洁秀美工程,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按照一村一品和工农对接的思路,结合实际,力发展生态产业。

  8、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7

  一、主要做法及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一主题,广泛深入地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农户、诚信文明户创建活动,农村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工作力度不断加,理论宣讲对谈、千台戏送农村、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产生了广泛影响,切实提高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

  1、抓生产,促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物质基础不断夯实。坚持把发展一特四化现代农业作为转变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的首要任务,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加快了传统产业向专业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转型步伐。以蜜瓜、枸杞、甘草为主的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32.7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4%。全面推进养羊县建设,全县牛羊饲养量达到68.5万头(只),农业综合经济效益幅提高。坚持政府鼓励推动,政策扶持引导,市场服务运作,城乡统筹兼顾的思路,建立健全乡、村两纪务输出服务体系。十一.五期间,累计输转劳务6.8万人次,实现劳务经济收入4.85亿元。老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0元,移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50元,农村收入水平稳步增长。

  2、抓基础,促提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各乡镇始终坚持以改善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为抓手,不断加强基础建设。紧紧抓住我县被确定为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的好机遇,按照规划先行、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在全市率先编制了《瓜州县新农村建设规划》,完成了15个乡镇规划和73个行政村的村庄建设规划。20xx年在来,通过将村组道路、抗震安居房工程、农村沼气、安全饮水、中低产田改造、扶贫开发、农村教育卫生设施建设等项目进行整合,集中连片组织实施,争取整合农村项目资金两亿多元,农村乡镇共开工建设各类新、续、扩、改建项目40多项,积极推进集镇道路铺筑、人行道改造、树木栽植、环卫设施配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突出抓好商业门店改造以及小康住宅建设等工程。示范村也力实施通村道路铺筑、铺筑人行道、生产通道整修、五改四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县已建成居民点改造提升点59个,完成农村住房建设总投资过亿元,完成新建市级高标准小康住宅建设350户,县级分散小康住宅20xx户,农村危旧房改造已落实8750户。投资9.33亿元,实施了中低产田改造、双塔总干节水改造、生态节水灌溉、水库除险加固、渠道改造维修、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项目;投资2.2亿元,实施了通乡油路、通村油路等通乡通村道路,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718公里,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抓整治,优环境,努力打造清洁优美新农村。针对农村环境卫生差的状况,出台了《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评办法》和《瓜州县村容村貌和环境卫生管理考核验收标准》,通过健全县、乡、村三级管理机构,落实专(兼)职保洁队伍,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初步建立起卫生清扫垃圾集中清运制度。县建设局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编制了《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村容村貌整治的标准要求。各乡镇按照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全民参与、集中整治的要求,实施了城乡清洁工程,以公路沿线、村庄周边房前屋后和集镇市场为重点,在所有乡镇开展了规模的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组织广村民广泛参与,清除陈年垃圾,打扫卫生死角,有效改善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状况。力实施绿化造林工程,以林业项目建设为支撑,投资1.05亿元,突出抓好千米农田防护林、绿色通道、日协贷款石岗墩风沙口二期治理、退耕还林工程续建、封滩育林、三北四期防护林、重点生态公益林和防护林等林业生态项目,生态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十一.五期间,共完工造林10.36万亩,天然林草植被封育200万亩,义务植树220万株,全县森林面积达到29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5%,较20xx年提高了4.3个百分点,整体生态环境得到明显好转。

  4、抓教育,树典型,新型农民培养成效显著。认真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狠抓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编印《瓜州文明公民读本》8000多册,下发《文明礼仪读本》、《酒泉有礼》等4000册。力开展五五普法活动,加强法制教育,提高了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连续多年开展冬季集中教育活动,加强了农民党员的培训,提高了群众的素质。注重典型引导,力组织开展道德模范、飞天骄子、陇原骄子等典型推荐评选活动。深入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农民道德教育以及科普知识,狠抓农村劳动力实用技术、创业技能培训,五年来,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班260场次,培训农民2.35万人(次),有效提高了农民的道德素养、文化素质和农村的文明程度。投资670万元架设172.9公里的电视广播信号主干线,解决了265个村民小组5.9万人收听广播、收看有线电视的问题,极地丰富了移民群众生活内容,使农民群众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明显转变,积极向上的文明乡风在逐渐形成。

  5、抓载体,创机制,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各乡村把星级文明户、文明村镇等创建活动作为新时期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在全县广农村组织开展五好家庭、致富能手、创业标兵、敬老好儿媳、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农户、文明村镇等评选活动,做到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文明乡镇、文明村创建成绩斐然。止目前,共创建全国、省级、市级、县级文明单位(村镇、社区)分别是1个、12个、44个、194个,占全县单位总数的98%以上。全县信用社共评定信用乡1个,信用村24个,评定信用农户15387户,占总农户的70%,对信用户予以信贷支持和利率优惠,对培育诚实守信的文明乡风民风及诚信的社会氛围也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把健康文明、向上的文化活动作为实现乡风文明的.抓手,组织了千台戏送农村移民乡镇文艺调演活动,在春节期间开展了型秧歌调演、传统灯展、烟火晚会、戏剧晚会、书画展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通过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力弘扬了瓜州的特色地域文化,有力促进了乡风文明的提升。把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作为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的保证,近年来,我们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目标考核、监督激励等方面入手,不断创新精神文明建设的机制,在管理上,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综合目标责任管理,严格考核。同时,依托省、市文化项目,加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全县15个乡镇都建起了文化站,配有文化专干20人;59个行政村建起了文化室,占行政村总数的81%,建成农家书屋67个,今年计划再建的7个书屋已列入20xx年全省农家书屋工程配送计划,届时将全面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的目标,形成了一批集村级阵地、文化室为一体的群众活动场所,并以此为依托,切实加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存在的问题

  1、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投入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一些农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产、抓收入、抓增收的问题上,对村民精神文化、道德层面的东西抓得不够紧。

  2、部分乡镇扶贫开发任务艰巨,物质条件滞后,影响精神文明建设。由于全县乡镇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村与村之间自然条件、经济条件、认识程度不一致等原因,造成抓精神文明建设程度不一样。我县被纳入省级扶贫参照县管理,僻面,特别是移民乡村财力困难,对村民的文化生活和文化设施很难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村容村貌改善不,脏、乱、差现象依然存在。

  3、移民乡镇村民的思想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是重点移民县,部分移民群众思想观念保守,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与本土农民差较,生产生活习惯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依然没有摆脱等、靠、要等落后思想,崇尚科技文化氛围不浓。

  4、基层公共文化资源投入不足与作用发挥不尽充分的问题并存。随着文化惠民的工程的落实,村级图书室、农家书屋、村级健身场所等逐步建立起来,但由于村干部部分都不能脱产,公共场所开放时间得不到保证,文化资源作用发挥不尽充分。

  三、对策建议

  (一)建立和健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机制。一是健全领导组织机制。要切实加强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局,融入各部门各行业的业务工作,尤其要把各级领导抓农村文明建设工作纳入岗位责任制,一同谋划、一同部署、一同落实。要着重改变目前乡镇党副书记兼职过多的现象,乡镇应配备专(兼)职人员,明瓤个干部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职责,形人抓,人人参与的格局,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有人抓、抓得起。二是健全考核激励机制。要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形成完整的考核体系,量化、客观、全面并重点考核工作创新、社会效益和长远规划。要逐步投入模式,探索实行以奖代补等方式,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进展和群众满意率同班子主要领导绩效考核、物质奖励相结合,按照工作绩效,奖优罚劣,进一步调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实效性。各乡镇要结合县十三五规划,制定精神文明建设长、短期规划,通过制定规划明确乡镇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对精神文明建设各方面的内容要有明确的规定,对各部门单位、个人担负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要有明确的要求。通过规划对农村基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起到导向作用,促使农村基层干部群众将目标转化为具体行动。

  (二)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是以加强群众教育为切入点,不断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着眼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加快由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为建设新农村提供强的人力支撑。要加强对农民的传统文化与形势政策教育、法制教育和知识技能教育培训,引导广农民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努力培养一批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二是以培育文明乡风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各乡镇、各村要从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风尚出发,制定出得到普遍认可的乡规民约,使农民在乡规民约的约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形成自身的文明乡风。进一步深入开展文明新村、十星级文明农户、婚育新风进万家等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广农村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崇尚科学的文明新风,塑造新农村的新风尚。深入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引导农民群众树立文明意识、健康意识、卫生意识、节俭意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促进农村形成健康文明新风尚。

  (三)以三园建设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推动载体。一是以文化乐园建设为切入点,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民对精神文化需求也不断增长,但移民农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对贫乏,迫切需要以思想文化阵地为依托,力发展群众文化、完善文体设施。要通过政府和社会化投入相结合的办法,力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下功夫建设好包括农村广播室、文化活动室、阅览室、阅报栏等各种思想文化阵地,把思想宣传工作、文体活动向农村延伸、向农民渗透,把教育农民的工作做实。二是以清洁家园建设为切入点,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乡村面貌是农村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集中体现。要把农村环境卫生治理、村容村貌建设纳入村镇发展的总体规划,从教育引导农民改变陈规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抓起,把经常性工作和集中整治结合起来,把宣传教育和制度规范结合起来,下功夫解决脏、乱、差问题,努力建设环境整洁优美、生态良性循环、管理规范有序的新农村。探索建立农村环境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要按照三个一标准,建立农村环卫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建立一支卫生保洁队伍,建设一批环卫保洁设施,制定一套卫生管理制度。乡镇要建立专职农村环境监察队伍,村组要设立监督员,真正使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三是以生态田园建设为切入点,不断增加群众收入。认真实施清洁秀美工程,继续抓好退耕还林工作,保护好土地、森林、地下水等自然资源。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努力增加群众收入。加强生态产业建设,按照一村一品和工农对接的思路,结合实际,力发展生态产业。

  6、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是党和政府农村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战略任务。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深化农村改发展、做好农村群众工作、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8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构建和谐农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但如何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让广农民群众过上一个积极健康的精神生活,这确实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课题。

  一、基本现状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使建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现实

  要求,更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精神动力。近年来,南江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农民致富奔小康”这个中心,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了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我县共创建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最佳文明单位2个,市级文明单位3个,市级文明社区1个、集镇1个、村2个,县级文明单位(社区、村)2个。

  (一)思想观念不断进步

  近年来,随着农村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精神方面的消费逐步增多,休闲方式逐步多样化。就是在边远乡镇,也有不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唱歌跳舞,健身娱乐,“坝坝文化”较为火热,村级文化活动也开始发展。由于农村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和广泛开展宣传政策法规及“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开展,农民的政策、法制、科技意识不断增强,运用政策、法律、科技的自觉性不断提高。

  (二)活动形式日趋多样

  正月初七“灯火节”游园活动、万名群众环城长跑、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主题突出、参与性强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各文艺宣传团体创作编排的金钱板、音乐快板、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农民读书节”和“迎奥运、促和谐”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使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题入村入户,深入人心。

  (三)阵地建设更臻完善

  加强了乡镇文化站和农村文化院建设,新规划建设了12个乡镇文化站,为光雾山镇铁炉坝村、元潭乡字库村、侯家乡姜家院捐赠图书30000余册,并建立了规范的图书阅览室。加强了县内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丰富了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传统文化颇具特色

  我县精深的红文化、特的楹联文化、丰富的民俗文化等凝聚了十分厚重的文化底蕴。南江诗词楹联学会发展会员137名,建成了4个楹联文化村,完成了300副永久性对联入户悬挂,相继在5个村、2个镇、1所学校、2条街道、2个景区开展了楹联文化创建活动,为南江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确定了“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四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二、存在问题

  我县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南江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相比,都还有一定差距,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重视不够,认识偏差。一些乡镇,尤其是经济和基础建设较为落后的乡镇,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对精神文明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在干部队伍建设、设备资金投入等方面,偏重经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没有做到两者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同奖惩,使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形成了“两张皮”。

  2、投入不足,基础薄弱。一是缺经费。目前乡村两级财政十分困难,无法筹集到资金建设文化阵地,有发展之心而无建设之力。乡镇以上各级投入以“送”为主,送戏送书送电影等,用于精神文明建设的资金不多,经费投入明显不足。二是缺阵地。边远乡镇多缺乏文化设施,就连一些原本已经建设起来的文化设施,也因缺乏足够的资金,没有很好的保养和管理,无法发挥作用;部分边远乡镇没有文化站,村没有文化活动室,社没有图书阅览室,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缺少载体,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难以开展。

  3、队伍不力,主体缺乏。部分乡镇没有专职的宣传员,使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辅导、娱乐等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加之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量外出,使农村文化活动失去主体。现阶段留守在家的老年农户担负的主要任务是照顾晚辈读书上学,休息时间也仅满足于看看电视、打打麻将,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很多村社文化活动室因缺乏活动主体名存实亡,使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巨差。

  4、观念不正,陋习抬头。由于农村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应严重不足,乡、村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积极性下降,导致一些地方不良风气蔓延,与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格格不入的现象屡见不鲜:封建迷信开始抬头、办酒风盛行泛滥、赌博风越刮越烈。一些农民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观念错位,崇尚科技文化知识的氛围不浓,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不高。

  三、对策建议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特别要重视边远乡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才能扎扎实实地把我县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

  (一)深化认识,做到“三个到位”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做到“三个到位”。一是思想认识到位。努力扭转两个文明建设

  中“一手硬,一手软”的倾向,坚决克服对精神文明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观点,真正把精神文明和经济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二是资金投入到位。政府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资金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各乡镇要着眼于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建立各级财政拿一点、后盾单位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投入机制,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多元投入机制,保障农村精神为文明建设的正常开展。三胜作落实到位。要把精神文明建设这一“软任务”变为硬指标,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列入对各级各有关部门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指标化、定量化,逐级分解,层层落实,建立一整套系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定期检查,年底总评。

  (二)提高素质,狠抓“三个教育”

  围绕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这个核心,力开展“三个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一是思想教育。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精神教育和指导农民,提高他们认识社会的能力,消除固有和封闭、保守的旧意识,形成开放、共同致富的新意识,增强他们坚定走道路的信心和决心。二是知识教育。通过多种媒体和形式,加对农民在科技知识、法律知识、市场经济知识及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抵御自然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抵制封建迷信及的能力。逐步破除封建迷信,阻止乱建坟墓、庙宇,操办红、白喜事陈旧陋习,形成崇尚科学、摒弃陋习、追求文明进步的良好风尚。三是道德教育。以“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村规民约等为主要内容,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宣传教育活动,教育农民讲社会公德、讲职业道德、讲家庭美德,争创省级文明县城、市级卫生县城、国家生态县城和中国旅游经济强县。

  (三)优化载体,开展“三项活动”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活动载体,创新活动形式,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支撑。一抒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构建和谐南江为目标,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窗口”创建和“十孝星”、“十佳公婆”、“十佳媳妇”、“十佳丈夫”、“十孝星”评选表彰活动,力弘扬感恩文化,在全社会形成关心老人、尊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形成以德报怨、促进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努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送戏、送电影、送书、书画展览等活动,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2131工程”、“农家书屋”、“农村文化院”和“万村书库”建设工程,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更加可亲可信、深入民心。三是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按照“标美公路进村、文明道路入户,人饮工程进村、安全饮水入户,农网改造进村、电视电话入户,环境整治进村、美化家园入户,特色产业进村、富民项目入户,科教文卫进村、文明新风入户,法制进村、遵纪守法入户,党的建设进村、党员扶入户”和“致富星、平安星、和睦星、科技星、计生星、卫生星”的要求,深入开展“和谐新村”、“和谐农家”创建活动。

  (四)建好阵地,把握“三个关键”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贵在不断创新,创新重在持之以恒。好的创意,好的创新举措,只有坚持下来,才能产生实效,才能真正发扬光。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加强人员配备。乡镇党政府要安排得力人员分管宣传思想工作。建立乡镇文化站,选配合适人员担任文化站长。面向群众挖掘人才,积极扶植农村专业和业余文化队伍,加强赶场老年拐棍宣传队、南江镇女子秧歌队、长赤镇腰鼓队、元潭乡唢呐龙狮队等民间文艺团体建设,努力提高农村文化工作者素质。二是挖掘民俗文化。积极传承“舀火纸、爨坛戏、杂耍、说春”等民俗文化,力开展楹联文化县创建工作,奋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充分挖掘“三国文化”、“巴人文化”、“红文化”,不断丰富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加强阵地建设。加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在巩固和完善已建乡镇文化站的基础上,加已规划乡镇文化站的建设力度,抓好“三馆”建设项目及文化产业园区的开发工作,形成以乡镇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农村文化网络,配套科普书籍、健身器材和文化设施,让群众忙时有用处、闲时有去处。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9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1号文件精神和提出的坚持不懈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要求,全面了解和掌握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加快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根据工作安排,从4月下旬开始,县人分成xx个调查小组,在常会四位副主任带领下,深入到各镇和相关部门听取了工作汇报,召开了多个层面座谈会,广泛听取了建议和意见,并视察了部分农村水利建设现场。xx月上旬,县人常会领导带领部分组员到县水务局调研,就相关水利建设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询问和认真的探讨。xx月xx4日,四个调研组进行了情况汇总。xx月xx日,县人常会第3次主任会议专题听取调研情况汇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把农村水利作为“三农”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不断加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深化水利,推进水利事业发展。去年xx月,县政府专题召开了以农村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惠民工程动员会。去冬今春,全县上下结合各自实际,早规划、早部署,统筹抓好各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程进展顺利,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我县先后被评为省农村河道疏浚先进单位、全省水利建设先进单位。

  (一)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县政府及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编制农田水利规划、河道疏浚整治规划,完善了政府投入、部门融资、农民投资屯和社会筹资相结合的水利投资模式。以来,全县农村水利投入幅度增加,累计投入资金达到xx亿元。县水务局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想方设法拓宽水利建设资金渠道,向银行融资近xx亿元,其中用于农村水利设施建设xx亿元,力度实施以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八惠民工程,强势推进河道疏浚整治、农田丰产沟整治、全县立水系配套更新改造和泵站维修改造。根据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县政府把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农村环境作为重要的农村实事工程来抓,认真制定整治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积极开展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工作,至用两年时间率先在全市完成了三年目标任务。在沟河疏浚和整治的基础上,县政府积极探索河道长效管理新机制,建立了以河道保洁和治理为重点的“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落实考核奖惩机制。各镇都成立保洁中心,组建保洁员队伍,制定管理措施。通过突击整治和长效管理,全县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提高,引排功能有了明显提升,村庄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二)突出民生水利项目建设,精心组织实施水利工程。

  一、是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德政工程、实事工程,以来,县政府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先后完成了三期六个镇以及xxxxxx(xx个村)的增补工程和35所农村学校的饮水安全工程,工程投资xx亿元,累计铺设和改道供水管网近xx公里,受益人口xx万人,项目受益人数和工程建设质量评比全市第xx。

  二、是实施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和节水灌溉示范项目。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财政小型农田水利专项工程,新增农资综合补贴水利工程和九洋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共新建改建泵站xx座,建设防渗硬质渠xx公里。

  三、是成功跻身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三年来共争取省级以上资金xx亿元,有效地缓解全县水利建设资金制约问题,扭转了农村水利设施老化失修、功能衰减的被动局面,极地改善项目实施区域基础条件。

  (三)落实科学防控措施,防汛抗灾能力得到增强。我县靠江临海,每年台风、潮汛较为频繁,是灾害多发性区域,防汛抗灾任务十分繁重。县政府根据我县的汛情、雨情和水情,全面做好防汛抗灾工作。一是加强防汛减灾工程建设,防洪排涝工程体系基本建立。近几年,县政府及相关部门不断加跑部跑省力度,争取水利项目和资金,完成了掘苴闸、东安闸下迁的任务,同时实施了如泰河整治,恢复了引排功能。二是加强防汛减灾组织领导。坚持防汛抗灾行政首长负责制,县、镇都建立了防汛抗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工作小组,将任务和责任分解到各镇,全县上下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强防汛抗灾监测、处置工作。根据每年防汛工作新形势,做好防汛抗灾预警工作,修订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汛前检查,备足防汛物资,及时做好汛情通报、水情调度等工作。几年来,我县未发生重水情灾害。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加强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认识不够到位。、省、市对水利事业发展前所未有的重视并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县各级干部对水利事业发展有了新的认识,但全县发展水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兴水利、主动参与水利建设的意识还未高度统一,对水利的基础地位感受不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园区建设、道路建设改造中,主动邀请水利部门提前介入水系规划和评估的意识不强,影响原有水利布局的情况时有发生。镇、村干部开展水利建设有畏难情绪,被动应付。不少群众对水患存在麻痹思想,开展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水环境保护意识较差。水利干部队伍力量单薄。目前全县镇水利站在职人员xx人,承担着农路农桥建设、沟塘整治、饮水安全工程等较为繁重的建设工程任务。县水务局和各镇水利站普遍存在水利专业技术人员匮乏、人员偏少、技术力量不够、年龄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二)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一是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省和市出台一些财政补贴政策,多数投向型骨干水利项目水利工程,对小型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补助项目少,补助资金少,争取项目比较困难。同时,对地方政府配套资金都有严格的规定,给我县镇、村资金增加巨的压力。我县近三年投入近xx亿元,主要用于的水利工程和项目区基础设施,在农田水利建设上的资金每年在xx万左右,主要用于四级河以上的河道疏浚,对于面广量的四级以下河道疏浚管护主要靠镇村自筹解决。四级以下沟河多数无财力疏浚。硬质渠道建设未列入县政府惠民工程,需要建设的任务还十分繁重。经济薄弱村无配套资金来源,不得不放弃水利工程项目,水利设施陈旧老化的现状不容忽视。二是排灌系统不畅。目前我县一、二、三级河道较为畅通,但四级以下河道有的多年未疏浚,导致河道淤积、蓄水能力较差;坝头坝埂多,排水涵洞口径小,河道引排不畅,各地普遍映四级河向三级河取水困难,影响农田引水灌溉。三是建设和管理有待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标准偏低,河道配套设施缺少;工程建设监管力度有待加,水利设施管护工作制度需进一步落实。镇、村和农户等主体责任不明确,责任感不强,“重建轻管”的问题比较突出,平路取土、填沟种地、倒弃杂物和破坏农村水利基础设施的现象普遍存在。保洁人员工资偏低,年龄普遍老化。水利综治执法推进难度较,水利工程项目使用周期不长,效益未能最的发挥。

  (三)农村饮水安全状况令人担忧。一受网普遍老化。我县乡镇现有自来管网建于xx年代初,迄今已有xx年,当时饮水管网材质较差,目前普遍陈旧老化,不少水管附有淤泥、重金属、铁锈等沉积物,造成自来水浑浊发黄。二是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水资源极度短缺。我县目前乡镇供水主要以地下水为主,有限的地下水保护很难得到有效控制,对区域安全构成威胁。另一方面,由于水管老化,渗漏水现象严重,既提高了制水成本,浪费了水资源,又造成供水不足,很多离水厂较远的群众在高峰时段无法用到自来水,部分乡镇采取限时供水方式,导致群众用水不方便,消防栓系统搁置。再加之由于过去部分地区农户自行打的井未完成封填,使用浅井水,容易受到农药等污染,卫生安全很难得到保证。三是饮水安全缺少资金保障。目前区域供水、饮水安全工程已经到位的镇村,管网还没有对接到位,农户尚未喝上长江水;同时,全县还有7个镇(区)面临着饮水管网急需重新改造的艰巨任务,资金缺口很,饮水问题成为基层突出的民生问题。

  三、几点建议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利事业功在当代、利泽千秋。为全面贯彻落实和省关于加快水利和发展一系列文件精神,加快我县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灾减灾能力和服务民生能力,我们建议: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组织领导。县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农村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任务来抓,列入重点议程,切实加强领导,尽快研究制定和完善我县加快水利发展的实施意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地把和省市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农村水利建设的考核力度,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乡镇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利用新闻媒体和舆论工具加强宣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营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全民参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县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完善各项政策配套措施,在用电、融资等方面,创造条件,积极支持农村水利建设和发展。要适应水利发展的新要求,加快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加快专业人才引进和培育,充实基层力量,建立激励机制,加强队伍监管,提升队伍素质,为我县农村水利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二)进一步加投入,增强水利建设资金保障能力。一是要加县级财政投入。要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认真落实和省一号文件关于“今后十年全社会水利平均投入比高出一倍”、“从土地出让效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县财政要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xx%至xx%用于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等政策规定,继续实施“以奖代补”等补助政策,要将硬质渠道和四级以下河道疏浚建设纳入“以奖代补”范围,随着县级财力的不断增长,要加县“以奖代补”力度,切实减轻镇、村资金筹集的压力和负担。二要积极争取上级项目和资金。认真研究国家、省相关政策和扶持重点,积极跑部跑省,争取上级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加强项目的整合,将各类农田水利建设项目有机结合,注重项目建设内容的整体协调性,做到建设一片、完善一片、稳定一片、发挥效益一片,充分体现项目建设形象,形成我县水利工程建设亮点和特色。三要建立和完善农民水利投入机制,农田水利建设受益的是农民,投入和管理主体也应该是农民,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投资屯,兴办水利,用足用好“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四要广泛吸引信贷资金投入。要抓住政策性银行优先支持水利建设的机遇,加强与金融部门沟通联系,争取金融部门对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信贷的最支持。要统筹好全县农村水利建设资金,按照轻重缓急,集中财力,分批分期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尤其要加对薄弱村的扶持力度,加快改善我县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进一步推进活水工程建设,提升水系引排功能。水利建设是百年计,搞好规划至关重要。县政府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因地制宜,从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出发,修订和完善全县水系规划,完善水系配套,加强水源调度,确保全县用水安全。要加全县水利规划宣传力度,便于各镇(区)、各部门主动对接水利建设相关工作。要牢固树立建重于防、防重于抢的理念,进一步建立健全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汛抗旱监测预警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快小型农用水利工程更新改造步伐,提升小型农用水利配套水平。全面实现“活水工程”建设,认真制定农村河道疏浚规划,建立新一轮河道疏浚机制,统筹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建筑物配套、灌溉和水环境建设等问题,重点加强四级以下河道和丰产沟的疏浚整治,加快推进硬质渠道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水稻灌溉水费,惠及百姓。要指导农民科学种田,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畜禽养殖用房统一规划,粪便集中处理,禁止粪便直排,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好水环境生态体系。落实综合管理措施,巩固河道疏浚成果,加强水利工程项目和资金,严把工程质量,确保资金和人员安全。要尽快建立健全农村水利设施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和管理经费,加强水利设施管护,使工程得到有效保护,长期发挥效益。

  (四)进一步加快民生水利建设步伐,着力破解农民饮水难题。城乡饮水工程涉及面广,县政府要统筹规划,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建水和管水资源,尽快出台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意见。在明确责任主体,根据时间和节点要求,科学制定工程建设方案,强势推进引江供水主干网建设,积极向上争取农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和资金,统筹实施镇、村管网建设和改造。要理顺供水管理体制,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水厂回购工作。水厂回购工作由于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情况十分复杂,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水厂回购问题,组建专门工作班子,认真研究和分析水厂回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加对乡镇在水厂资产评估,回购过程中指导、扶持和服务力度,同时制定应急预案,及时处置突发性事件,确保水厂回购工作任务全面完成。要落实好主干管道与镇管网的接水工作,完善管理办法,推动区域供水一体化,确保把优质长江水送到千家万户。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确立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制度,建立行政区域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力宣传国情、水情,提高全民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推广节水灌溉和节水农业,做到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调查报告10-18

农村情况调查报告01-16

[通用]农村情况调查报告10-22

农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10-10

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01-02

农村医疗情况调查报告04-25

农村情况调查报告15篇03-05

农村情况调查报告(15篇)03-05

农村教育情况调查报告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