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和盾的》评课稿

时间:2023-11-26 17:26:48 其他 我要投稿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用到评课稿,评课有利于帮助和指导教师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那么优秀的评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1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张老师在上本堂课时,教态自然,充满激情,能做到以身示教。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分析张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鼓励学生读好课文,在由衷赞叹声中,学生将课文读懂了,并能结合“矛、进攻、盾、自卫”等词语概括了全文主要讲的一件事。同时,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如雨点般向他刺来;左抵右挡,还是难以招架;固然安全”等词句。体会作者用词用句的准确。并引导学生读相关句子。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三方面:巧用表格,探究发明家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

  整体上,张老师上课富有激情,表情丰富。但是我也有疑惑的地方,首先张老师的板书是否还未完整,研读部分是否偏重人文,忽略了工具性。语文课离不开学生主动地反复地读,在读中感受语言,在读中积累语言。

  这纯属个人意见,有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2

  张xx老师是我们xx县小学语文届的一名老将了。课堂上她自如、从容,教学基本功扎实。难能可贵的是,从她的课堂上我们能感受到张xx老师一直在学习,一直在思考,课堂上所反映出来都是教学新观念。人常有惰性,一件事做多之后,难免会吃老本,不思进取。而张老师给我们树立一个很好的典范,只要我们不断地学习,我们的课堂就会焕发出新的活力,从而使自己的教学更上一个台阶。下面就讲讲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特色。

  一、字词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所有学生掌握。

  这节课张老师教学的字词有:矛、盾、集合、持、戳、坦克、履带、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加上由矛和盾作用引申出来的进攻、自卫总共有13个词语。细心的老师肯定会发现张老师词语教学有三个特点:1分散2分类3方法多样。“矛、盾、集合”是在揭题时教的,“持、戳、坦克、履带、左抵右挡、难以招架、庞然大物、大显神威”先集中出示正音,“持、戳、履带”意思在这部分就解决了。“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的词义在课文中理解。分类很明显,持、戳是动词,坦克、履带是名词,而四字词语又归为一类。词语的理解方法也很多样,有看图理解,如履带;做动作理解,持、戳;有联系上下文理解,如集合这个词;还有创设情境理解左抵右挡、难以招架。这样的教学方式首先能保证人人过关,我们往常教学喜欢一股脑儿把所有的词一起出示,这样优秀生没问题,但中下学生就比较吃力。分类,方法多样能让学生感觉有趣,不同词语找到相匹配的教学的.方法学生易懂,而且也能记得牢。因此,我们在教学字词时不要搞一刀切,像张老师一样,分散、分类,方法多样,能让孩子们学得扎实又有趣。

  二、设计别具匠心的,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这篇文章对三年级孩子来讲理解起来有点困难,特别发明坦克的过程。如果采用问答式教学方法,势必会让学生不知所云,因为问答式,参与的学生往往不多,就几个回答问题的学生比较认真,而大部分学生成了观众。张老师采用了“摆图片”的方式,让人深深折服这方法的巧妙。这样首先能保证全员参与,学生的学习情绪也被她点燃了。而她的自学建议非常合理,可操作性又很强,特别是把关键词填入表格这个提法特别好,在找到相关句子的基础上找到,这是培养学生概括与理解能力,学生如果没有理解了内容,他的关键词就会找不出来。有些孩子讲话老讲不到重点,或者划句子时什么都划起来,其实就是这种能力的缺失,经常训练孩子找关键词,中心句其实能很好培养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能力。表格填好之后在交流,也是个亮点。我们平时上课有时提一个问题,很快就让孩子来问题,其实剥夺了很多孩子思考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就会养成等答案习惯。可能填表格,有些填的不够准确,但是他有经过思考,同学交流时,他会听得更加认真,即使错了,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所以,我觉得,我们上课时应该像张老师一样,心中一定要装着所有的学生,寻找的教学方法是为学生服务,让每个孩子有事干,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课堂中,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三、课堂练笔基于学情,目标准确、达成度高。

  我们现在课堂教学都是阅读指向写作,往往都会在课堂上安排小练笔,但是有时收效甚微。怎样能做到有效呢?我们来看一下张炜老师的这个设计,其训练重点是“可是,对了”。那大家会发现,出现了四次。

  第一次是学生找。接下来用填空式的进行练说,盾可以自卫,可是_______________。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次用书里原有的内容。装上枪口或炮口的铁屋子既能进攻又能自卫,可是______________。对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次出示最早的坦克图,说说你觉得这坦克还需要怎么改进?请用上“……可是……对了……”这个句式来说一说。3

  第四次出示课前谈话时的图,你们能用这个句试说说这些物品是怎么集合的吗?(图):橡皮+铅笔=()

  楼房+汽车=()

  轮子+椅子=()

  我认为张老师安排这四次可是别具匠心,我们来看一下这四次内容顺序能不能调换,答案不言而喻。这中间的两次练说,就像台阶一样,让学生最终能学会运用这些语言。这两次安排的极为巧妙,第二次用的是书里学生已熟悉的内容,而且还采用了填空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学会,第三次,书里内容是没有,不过让学生很感兴趣,因为内容没有脱离文本,而且这个问题还富有挑战性,易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那到第四次的练说就水到渠成了。这是这个设计第一个优点。第二个体现张老师精选练的内容,一、二、三自然段连接词不少,看起来都可以让学生练练。而张老师只选了一个内容,其实选多了,孩子反而无所适从,选“如果就”,学生一般都已经会用了,选这个内容是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学生在写作文时,特别是写自己的思考过程,很需要这样的连接词。因此,我们在训练学生练笔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写的内容要贴合学生实际,而且要铺好台阶。

  这节课上的扎实、灵动,学生有所获,又学得很开心,在我看来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听课的老师也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金无足赤,如果张老师在引导学生找关键词时,步子迈得小一些,慢一些,教学效果肯定会更好。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3

  此次区教研活动中,聆听了xx学校两位老师执教的语文课:《矛和盾的集合》和《科里亚的木匣》,颇有受益。他们的课风清新,语言灵动,教材处理简约得宜,导学扎实,真正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下面着重就毛老师执教的《矛和盾的集合》来做以简单评析。《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纵观毛老师的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各教学环节紧紧相扣,教学重点突出;课堂导学耐心细致,比较重视学生读的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亲近文本,在读悟之中较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一堂课上下来,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有两点。一、毛老师对学生极具耐心的指导。比如,毛老师对课堂上书写和朗读的`指导符合年段特点,很能调动低年段孩子听说读写的多种感官。及时课堂教学容量较大,时间稍显紧缺的情况下,毛老师依然能花一定的时间对生字的书写进行指导和巩固,对词语反复认读,放在句中同桌互读,非常扎实;再如对“大显神威”相关语段和重点句的朗读,形式多样,指导有效,不走过程,“耐心”让课堂更具语文味。

  二是设计精心,学生的学习活动层次性比较强。毛老师先从《自相矛盾》的故事导入,让学生对矛和盾的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接下来在认读词语、初读感知的基础上,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概括全文“谁把矛和盾集合成了什么”,而这恰恰是切入教学重点的突破口“文中有一句话非常概括地写出了矛、盾、坦克三者之间的关系,用波浪线划出来。”引出重点句“坦克把段的自卫、矛的进攻合二为一,在战场上大显神威。”结合第五自然段终点语句理解了“大显神威”之后,老师紧接着顺理成章地抛出本课核心探究的问题“这么棒的武器来自于矛和盾的集合,那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合二为一的呢?”接下来毛老师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品读课文,重点剖析发明家发明坦克的心路历程,让学生明白发明家在发明坦克中遇到什么问题,是怎么想,怎么做的。从而让学生懂得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在不断的发现问题,不断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时间关系,最后的总结比较仓促,但此刻学生对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的明理感悟已经水到渠成,教学环节层层推进,不说教,不空洞。

  最后提一点不成熟的建议,如果在课尾,老师对教学的设计能有一个学以致用的训练环节,如联系生活拓展的环节深入为课堂的小练笔,将思维固化为语言,就如课件的思维提纲一样,或许会有更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4

  《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第七单元的开篇文章。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想的不一样,做的不一样,结果往往不一样。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从以上单元目标和课文的具体特点看,引导学生了解发明家的思维过程即把矛的自卫和盾的进攻合二为一的过程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

  分析周艳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我认为本课教学的最大亮点是紧扣语文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分三个方面组织教学。

  第一方面:

  重视学生的初读感知,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的侧重点,从生字的读音、字形、以及词语之间,词语在句子中的内在联系,了解生字词的意义。这一步教师做得十分有耐心,“矛和盾”的字形从会意的角度出发,提醒学生写字的注意点,“坦克和履带”的关系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履带的作用,从而为下文的教学打下伏笔。至于“左抵右挡和难以招架”这一组词教师又以现成的铅笔和书本作道具,创设课文情境,体验比赛的紧张激烈,从而形象地理解词的含义。我想这样的教学,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本课的字词,更重要的是学到了学习字词的方法策略。

  第二方面:

  重视研读感悟,重视对语文文字的表达方式的探究,做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共振。这节课,教师重点抓住发明家的发明坦克的心理历程,让学生潜心会文,找出写发明家想法的几个句子,抓住关键词,读读议议。对这几个句子的教学,教师也各有侧重点。

  第一处:着重引导“你从哪儿看出这只是发明家的一个想法,非真实存在。”由此了解“如果.....就”这对关联词的用法。

  第二处:在想到自卫的基础上,发明家又想到了“自卫是为了更好的进攻”,两种想法是如何巧妙连接,了解“可是”这个转则词在文中的特殊作用。

  第三处:抓住“对了,当然”等词,通过朗读,体验发明家思考问题的执着和灵感突现所产生的快乐感。

  第三方面:

  巧用文中空白,探究发明家的下一步的思考过程,同时迁移运用课文的.表达方式。发明家是如何想到给带“枪口和炮口”的“铁屋子”装上轮子、按上履带的,课文没有具体展开,这便为学生的探究和实践提供了平台。教师及时地抓住了这一机会,激励学生也来做一回发明家,模仿课文中“如果......就”“可是”等的表达方式,阐述发明的思考过程。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教师引导从读到说到自由写,体现由扶到放的教学原则。但是我觉得这一步可以做得更好些:

  1、板书中的两个问号到底是什么,可先让学生先想一想。

  2、教师激励性的语言可以再提升一点,情趣可以调动得更好些。

  3、教师可能更多的关注了学生是否解决了问号,是否套用了句式,对说话时出现语病,就来不及注意了。

  4、如果句式中加上“于是”可能会更通畅些。

  作为“我是学生的角度”给周老师提出的两个问题:

  1、文中的发明家是谁?我想知道。

  2、当周老师提问:发明家的第一个想法是站在什么角度来思考的?对我来说,有些听不懂。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5

  我评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25课《矛和盾的集合》。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张老师所讲授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依据课程标准改革精神,以及实验要求,确定了本课的教养、教育和发展目标是在达到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读懂本课内容,结合生活经验理解“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并初步了解用事实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依据实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的教材特点,教学重点是了解发明家是怎样发明坦克的,即把盾的自卫和矛的进攻的优点合二为一的过程。教学难点是理解、体会由坦克的发明引发的道理。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朗读法,民主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达到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这样几个亮点:

  一、复习旧知

  识字是读写的基础,人教版实验教材对此十分重视,为了进一步巩固对生字的识记,张老师先指名读了一遍课文,再通过课件出示生字词,让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之后,她听写了部分本课要求会写的词语,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接着提问:听写的词语中有不懂的吗?学生互问互答,在理解“大显神威”这个词后,让学生围绕这个词,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提出了“谁大显神威?”“它具有什么神威?”“它为什么能大显神威?”等一些问题。这样就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读书,改变“被动接受”的局面,让学生进入积极的读书状态,在文章中寻找答案,在思考中寻找答案。

  二、感悟、理解课文

  以疑促读,既把握了课文的命脉,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感受,维护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使课堂真正成为一个学生思维浪花相互激趣、强烈碰撞的信息交换场。学生在读书中不难发现,课文中“1916年,英军的坦克首次冲上战场。德国兵头一回见到这庞然大物,吓得哇哇直叫,乱成一团,一下子退了十公里!”这生动具体的描述不但解答了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还激发了学生说一说对坦克的了解。

  质疑是学生求学的重要途径。在质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可以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随着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的逐步深人,会产生不同的问题“文中告诉我们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呢?”学生通过分组学习,在读一读,说一说中,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坦克是怎么发明来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张老师采用表演的形式在学生对“左抵右挡”“难以招架”等词语的理解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一方面进行思维活动,另一方面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对三年级学生而言,“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较为抽象,如能将课文和事例融为一体,在事例中感悟语言,在事例中理解课文,那么教学就会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充分采用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我想学,我会学。总之,在尽量尝试着新课程带来的新理念。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6

  《矛和盾的集合》是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25课。这篇课文写的是发明家手持矛和盾,在与朋友对打比赛时,由矛和盾的长处想到了发明坦克。由此说明“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的道理。作者按发明坦克的过程——坦克的实际应用——从中引发道理的顺序叙述。叙事简洁清楚,用事实说明道理。

  苏老师呈现的这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1、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先让学生玩“集合”游戏,如“轮子+椅子=轮椅”,“房子+车子=房车”等,形式新鲜又富有生气,孩子们玩的兴致很高,同时也在娱乐的过程中感受和体会了“集合”的含义。这样的导入自然又不乏趣味性。

  2、课题的呈现具有艺术性。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它的作用不可小觑。苏老师并不是直截了当地把课题写出来,在课题的呈现上注重了层次性,先呈现“矛”和“盾”这一组反义词,同时让学生识记这两个字,将课题于巩固旧知相结合。接着再让学生说说矛和盾的作用,然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将矛和盾集于一身、合二为一,将会如何?”至此课题才完整地呈现出来。整个过程非常自然连贯,同时学生学文的兴趣也油然而生。

  3、在讲解坦克的发明过程时,苏老师并不是平铺直叙地进行教学,而是下发道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的方式体验坦克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生自己动手,能够更深刻地记忆,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坦克的发明过程。乐于动手、善于动手本来就是孩子的天性,因此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寓学于乐。

  但教育是一门缺憾的艺术。也正是因为缺憾让教育越走越远。苏老师在这堂课还需改善的是教学过程中部分的'引导语。例如“作者通过那两个关键词表现他的思考的呢?”这句话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比较抽象的,因此学生的反映并不够积极,教师没有顺利地达到自己的预设。我认为可以将这个问题具象化,便于学生理解。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 篇7

  在高新区小学语文“关注文体、凸显语用”校际教研活动中,毛老师执教了《矛和盾的集合》,给听课的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关注文体,凸显语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也着力突显对这一主题的理解和诠释,尤其在语用方面的实践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首先。在课前交流中,引入了《自相矛盾》的成语故事。未成曲调先有情,成语故事与课文学习的内容息息相关,为课文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安排独具匠心,这样的课前谈话有实效,值得提倡。

  其次,第二学段教学目标准确,重点突出。本课在字词句的教学上,扎实有效,不流于形式。比如矛、盾的教学,通过图片了解字义,再从字形分析到汉字的书写。再如集合的教学、通过直观贴图达成对履带一词的理解、通过动作演示理解左抵右挡、招架的理解等等,能够始终做到关注学生对字词的学习,完成学段目标的'意识强烈。

  再次,能够根据文本特点选择语用练习的落脚点。文章第2至4自然段重点介绍了发明家发明坦克的过程。这段话有着严密的逻辑顺序,课堂的研读推进紧紧抓住这一特点。首先用不同的符号划出遇到困难——怎么思考——怎么解决,接着通过演示、朗读、复述等方式整理这一逻辑关系,然后进一步拓展到其他类似发明的发展过程。这一语用训练主要集中在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层次、有实效,也凸显了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本节课给了大家很多启发,也可见教者的用心。

【《矛和盾的》评课稿】相关文章: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04-03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06-03

《矛和盾的集合》评课稿06-25

《矛与盾》评课稿03-05

《矛与盾》评课稿精品11-23

精华《矛与盾》评课稿10-05

《矛与盾》评课稿通用10-04

《矛与盾》评课稿集锦04-11

《矛与盾的集合》评课稿06-09

《矛与盾》评课稿【精品】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