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1-20 17:52:58 设计 我要投稿

设计方案[合集7篇]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设计方案[合集7篇]

设计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 、 鼓励幼儿体验在风中玩耍的乐趣。

  2 、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合作的能力。

  3 、加深幼儿对冬天的认识,大胆表现在大风中不同的音乐形象。

  活动准备:

  1 、风爷爷的`头饰、音乐磁带。

  2 、利用散步等活动引导幼儿感受冬天的风。

  3 、 欣赏故事《北风爷爷和小朋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谈话导入活动。

  二、基本部分

  1 、出示风爷爷头饰,引出游戏主题。

  2 、欣赏故事《北风爷爷和小朋友》。

  3 、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师生一起讨论创编游戏玩法和规则。如:第几遍音乐代表刮大风 ,用什么道具表示等等。

  4、游戏开始,此音乐游戏也可以用作歌唱春天、夏天、秋天,可以让幼儿创编歌词进行游戏。

  5、幼儿反复游戏。

  活动结束:

  全体幼儿在游戏中结束活动。

设计方案 篇2

  高考不仅考查考生实验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注重考查考生的实验能力,考查考生是否能运用化学实验手段和方法来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实验方案设计等等。本文拟对性质实验方案设计所考查的内容作一粗浅赏析。

  1、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它指设计的实验原理、操作方法、操作程序都必须与化学理论知识以及化学实验方法相一致。是实验方案设计的首要原则。

  例如:验证氯酸钾(KClO3)中存在氯元素,不应采取将其溶于水再加AgNO3溶液的方法,因为KClO3中不存在Cl-。而应先让固体与MnO2混合,充分反应后,冷却。再将固体溶于水,取上面的清液滴入少量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振荡,沉淀不溶解,这样才能证明氯酸钾中存在氯元素。

  (2)可行性原则

  指设计实验方案时,所运用的实验原理在实施时切实可行,而且所选用的化学药品、仪器、设备和方法等在现有条件下能够满足。

  例如:鉴别NaCl和Na2SO4:选用AgNO3溶液就不行,因为尽管溶解性表明AgCl难溶而Ag2SO4微溶,但事实上我们难以将它们区分。

  (3)简约性原则

  是指实验设计尽可能采用简单的装置或方法,用较少的实验步骤及药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实验,且效果明显。

  例如:除去铜表面的氧化铜杂质,初学者很容易想到用还原剂(H2、C或CO)还原的方法,此法需要加热甚至高温条件下才反应,因此对装置及操作的要求比较高,不宜采用.简便易行的方法是:用稀盐酸或稀硫酸在常温下清洗铜片。

  (4)安全性原则

  是指实验操作尽量防止带有危险性的操作,尽量避免与有毒物质接触,若无法避免应采取安全措施。

  例如:鉴别稀溴水和稀碘水(均呈浅黄色),就不能采用加热蒸发,通过观察蒸气颜色的方法来区分,因为溴气、碘气均有毒,是危险的不安全的。应该采用加入有机溶剂(如CCl4)萃取的方法,则很快就可将两者区别开来。因此,构成环境污染、造成人身伤害的思路及操作是不安全的,在实验方案设计中也是不可取的。

  综上所述:实验方案设计的优选标准:原理恰当、效果明显、装置简单、操作安全、节约药品、步骤简单、误差较小。更要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2、性质实验方案设计的规律

  (1)证明酸性:pH试纸或酸碱指示剂;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与锌等活泼金属反应。

  (2)证明弱酸性:证明存在电离平衡;测定对应盐溶液酸碱性;测量稀释后pH变化。

  (3)证明氧化性:与还原剂(如KI、、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4)证明还原性:与氧化剂(如、浓等)反应,产生明显的现象。

  (5)比较金属的活动性:与水反应;与酸反应;置换反应;原电池;电解放电顺序;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弱;对应盐的酸碱性强弱。

  (6)比较非金属的活动性: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快慢;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还原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对应盐的酸碱性强弱。

  (7)比较酸(碱)的酸(碱)性强弱;较强的酸(碱)能制得较弱的酸(碱),此外还必须掌握常见的阳离子、阴离子的特征反应。

  3、考点例析

  (1)探究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基本思路:①分析其物质结构特点或找出所属类型的典型代表物;②推测物质可能具有的一系列性质;③由此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去探究它所具有的性质。

  例1:某班学生在野炊时用石灰石堆成简易灶台做饭,野炊后有同学从灶台内侧敲下几小块石片,带回实验室研究灼烧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请你参与此项研究。

  (1)根据你的`知识和经验提出假设,反应中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生成,支持这个假设的依据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3)如果要研究某块石片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写出简要步骤,不要具体计算):

  步骤一: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四: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石灰石(CaCO3)在高温时会分解生成生石灰(CaO),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根据这个性质既可以检验生石灰的存在,又可以除去石灰石中的生石灰,从而测定石片中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

  答案:

(1)CaO;CaCO3 CaO+CO2↑

  (2)

  (3)步骤一:称量石片的质量;

  步骤二:将石片放在大量水中浸泡或用水洗涤;

  步骤三:将石片洗净、烘干、称量;

  步骤四:计算(注:其它合理方法均可)

  点评:这是一道探究性试题,扣紧实验的目的、明确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2)验证性质实验方案的设计

  基本思路:①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特征,结合已有知识及实验经验预测可能具有的性质;②设计具体实验方案来验证物质所具有的性质;③选择适宜的试剂、仪器、装置、反应条件实验方案;④最后得出结论。

  例2: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组成,请你设定一个测定碱式碳酸镁组成的实验方案。包括:(1)测定原理;(2)测定实验的装置图;(3)操作步骤。

  可使用的仪器、试剂和用品如下:

  仪器:天平(附砝码)、大试管(附带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酒精灯、洗气瓶、球形干燥管(附带有短玻璃管的橡皮塞)、铁架台、铁夹、角匙。

  试剂:碱式碳酸镁(粉末)、浓硫酸、石灰水、无水氯化钙、碱石灰。

  其它:火柴、棉花、短橡皮管、弹簧夹。

  注意:①上述仪器和试剂只需应用其中一部分;②仪器、试剂、用品的数量不限。

  解析:可加热碱式碳酸镁,通过测定生成的MgO、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来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用浓硫酸来吸收水,根据浓硫酸增加的质量,求出水的物质的量;用碱石灰来吸收CO2,根据碱石灰增加的质量,求出CO2的物质的量。

  答案:

(1)测定原理 :通过测定生成的MgO、CO2,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来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2)测定实验的装置图:

  (3)操作步骤:

  ①将装置按图连接好,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称取一定量(W1g)样品于大试管中;

  ③加热,至样品完全分解;

  ④实验结束后,称量洗气瓶和干燥管增加的质量(分别设为W2gW3g);

  ⑤计算MgO、CO2H2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n(MgO):n(CO2):n(H2O)=(W1-W2-W3)/40:W3/44:W2/18

  由比值可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点评:设计一般实验都要讲究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安全性等原则。

设计方案 篇3

  教学目标:

  ⒈注重朗读,感受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组歌》教学设计。

  ⒉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欣赏品味中享受审美乐趣。

  ⒊模仿写作,初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感受与表达的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素材作好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阅作者纪伯伦的有关资料,准备在课堂上作相关介绍。

  教学内容:

  ⒈指导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这两首散文诗中的形象及作者思想感情。

  2.品读欣赏,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点。

  3.通过模仿写作,锻炼学生自由想象能力及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这个单元的选文都是散文诗,通过前面几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对“散文诗”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已经有所认识,哪位同学能对此谈谈?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小结:所谓“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或者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体裁较为短小,具有诗质的致密等。

  我们在前面集中学习了几位中国作家的散文诗作品,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外国的著名散文诗作者吗?

  如屠格涅夫、波德莱尔、泰戈尔(他的《飞鸟集》、《吉檀迦利》等名著已从二三十年代起影响过我国不少作家。我们学习过他的《金色花》,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组歌》教学设计》。)我们还学习过高尔基的《海燕》等。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散文诗的作者纪伯伦,其在散文诗方面的成就和影响均可与以上诸位并肩。谁来对纪伯伦的有关情况作些介绍?

  学生介绍后教师可作适当补充(参考教师用书上的“有关资料”部分。)

  二、听读,整体感知形象及作者情感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是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文中美好的情韵。

  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颂。

  2.默读思考: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

  的浪的雨

  如:热情洋溢的浪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让山河欢乐的雨让花草欢笑的`雨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

  充满爱心的雨启迪心扉的雨沁人心田的雨等

  3.“诗根情”,作者写作散文诗,其根本就是要抒发内心充溢的情感。而这种情感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也就是说,诗的形象(意象)之中渗透着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小结。可以参考《教师用书》中的“整体感知”部分内容。

  4.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诵这两首散文诗,以加深对诗中形象及情感的理解。其他同学可轻声跟读。

  女声配乐朗诵《浪之歌》,音乐可轻柔、舒缓一点。

  男生配乐朗诵《雨之歌》,音乐可阳刚一点。

  三、品读,感悟欣赏诗中美点

  品诗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通过积极主动的情感体验,可以培养我们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品读这两首散文诗,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设计方案 篇4

  活动名称:生活中的数字(中班)

  活动目标:

  1、对数字产生兴趣。

  2、了解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1、与数字相关的生活场景和物品的照片存放于数码相机中。

  2、白纸、笔。

  活动过程:

  一、观察生活中运用数字的实物照片,初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今天我带来了很多照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

  幼:有电话机、汽车牌照、电视遥控器、钟表。 师:它们上面都有什么?

  幼:数字。

  师:都有些什么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用呢?(重新播放照片)

  幼:1、2、3、4、5、6、7、8、9、0电话机上的数字是拨电话号码用的。

  幼:38757是这辆车的拍照,每辆车都有属于自己的拍照。 师:那电视遥控器和钟表上的数字呢?

  幼:电视遥控器上的数字是按频道用的,钟表上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时间的。

  二、回忆生活中的有关数字,进一步感知数字的用途

  师:我们生活中还有什么地方也有数字呢?它们都有什么用?

  幼:爸爸妈妈的手机上也有数字,是打电话用的。 幼:我家的门牌上也有数字,是门牌号码。

  幼:我的本子上也有数字,是我的学号。

  幼:我家的挂历上也有数字,是表示月份和日期的。 ??

  师:你们真能干,想出那么多(出示钱币、门牌号、报箱、公交车牌、乐谱等物体的照片),你们知道这些东西上面的'数字有什么用吗?

  三、寻找自己身边的数字,切身感受数字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师:我们身上有数字吗?

  幼:我的鞋上有数字,衣服上也有数字。

  师:你们鞋子上的数字是多少呢?

  幼:13、15、17。

  师:老师的鞋子上尺码是38,我们来比一比谁的鞋子大。

  幼:老师的鞋子大。

  师:为什么呢?

  幼:因为你的脚比我们大,你的鞋子也比我们大。 师:哦,原来鞋子的尺码越大,说明鞋子也越大。 师:衣服上有数字吗?

  幼:衣服的领子上有数字。

  师:它表示什么意思呢?

  幼:是衣服的尺码。

  幼:衣服越大,数字就越大。

  师:我们教室里有数字吗?它们有什么用呢?

  幼:电扇的开关上有数字,是调节风力大小的。 幼:我的小凳子上也有数字,是我的座号。

  幼:温度计上有数字,表示现在的温度是几度。

  四、尝试用数字来设计一份物品的说明书

  1、请幼儿在白纸上面画一样物品,然后在物品旁用数字 表示用法、数量等。

  2、引导幼儿自由结伴,互相猜测,交流“说明书”数字所 表示的含义。

设计方案 篇5

  【教学目的】

  1.概括胡同文化的内涵。

  2.品味语言。

  3.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流露的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理由】

  概括要点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本文可利用各段中的关键语句概括段落的要点。

  本文主题思想的比较含蓄,只有通过认真品味语言,才能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最终把握作品.写作意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胡同之没》摄影集中只有一个没有表情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那张照片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胡同旧房子、后面是高楼的照片。(用投影仪放映)

  二、 粗读课文,整体把握。

  思考题:(1)本文是为摄影集《胡同之没》序言,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胡同还是胡同文化?根据是什么?(明确:是写胡同文化。因为第1——4段写北京及胡同特点,而第5段引出胡同文化的定义后,第6——12段全是写胡同文化的特点。)

  (2)“胡同文化”的含义是什么?(明确:“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的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是指胡同这种生活方式带来的心态、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

  (3)找出文中表明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发展趋势作判断的句子。(明确: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

  三、 细读课文。分析、讨论段落大意,概括要点:

  概括方法:分析段落时应该有全文意识,不能只孤立地看一段。首先要对一段的思想要旨进行提炼,然后在段落中找出关键句子,或对有关话语化繁为简,进行概括。

  第一段的关键句是“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这段从说北京城的特点引出“胡同”。

  第二段关键一句是“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因为下面的全部举例,都是说明胡同得名的缘由的,例子很多,足见胡同取名的来源之广。

  第三段写了胡同的宽窄、多少,。这两段的目的是说明胡同的数量之大。

  第四段写胡同的环境特点——安安静静。这三段是写胡同的特点。

  (思考题:为什么先写北京城和胡同的特点?明确:写北京城特点引出胡同,而胡同的特点和环境又是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以上四段说明了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第五段的关键句是“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

  呼应第一段“大街、胡同把北京切成一个又一个方块。这种方正不但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也影响了北京人的思想”。这两句,既点明了本文将要叙说的主要内容是胡同文化,即“北京的市民文化”,也就是“北京人的生活”“北京人的思想”,又点明了胡同文化的含义,还起到引出下文的作用。这段是文章的过渡段。

  第六段的主要意思不是第一句“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而在第二句“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因为本段下面的材料都是写北京人不愿“挪窝儿”的。所以,这段是写胡同文化的第一个特点——安土重迁。

  第七段写北京人追求住家要“独门独院”,其本质也是自我封闭,他们宁愿把自己关在比胡同更小的盒子似的的四合院里“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随”一点“分子”也只是为了“合礼数”,是那么的封闭而自私,这是胡同文化的第二个特点。

  第八段从物质生活方面写胡同文化的特点——易于满足、知足常乐。

  第九段写胡同文化在政治方面置身事外的态度,他们身为“民主运动策源地”的“民”,却对民主运动漠然,视作“与己无关”。置身事外、不管闲事是胡同文化的第四个特点。

  第十到第十二段写“胡同文化”第五个特点——处世态度是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在这三段中,作者选取三个典型材料来表现“忍”。第一二个材料是文学作品中的描写,着重写安分守己。第三个材料是.写作者亲身的经历,着重写逆来顺受。

  最后三段(第十三至十五段):

  第十三段描写胡同的衰败、没落。

  第十四段指出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发展趋向。有着悠久历史的胡同即将消失,体现北京市民心态的胡同文化也应该抛弃。胡同的衰落,带给了人们怅惘和忧伤。但是,作者以智慧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看到了胡同已经走完了它的生命历程,向胡同文化告别也就成了时代的要求。

  第十五段含蓄地.总结全文。

  板书:

  北京城的特点

  北京胡同之多及环境特点

  胡同文化形成的原因

  胡同文化的含义--北京人的思想

  安土重迁

  封闭自私

  胡同文化的特点知足常乐

  置身事外

  安分守己

  逆来顺受

  胡同已经衰败没落

  胡同文化应该告别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精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感情。

  大家知道,句子的意义有时很含蓄,在字面意义中还蕴含着某些深层的意义,一般称为句内意义。句内意义主要是通过一定的语境来表现的,因此必须在理解字面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弄清它所表达的真正意义。句内意义有时需要结合上下文作出判断。

  “别烦躁,别起急,睡不着,眯着”这句话就要结合上文的贬义词“冷眼旁观、置身事外”和下文“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北京人,真有你的!”这两句反语,体味其讽刺意味,表面上作者对这种逆来顺受现象是局外人的调侃,其实作者对这种“安分守己”达到丧失正义感程度还有强烈的不满、气愤和批评。

  “虾米皮熬白菜,嘿”表层意义是描写了北京人吃虾米皮熬白菜时那种极易满足的表情,说明北京人易于满足,对生活要求不高。但深层含义则“需要通过一定的语用联想来理解”我们知道,作者写本文是1993年6月,改革开放已经十多年了,满足于这样的生活水平显然是太落后了,这样才能体会到作者对北京人这种现象的讽刺意味。这里的言外之意是,今天这种易于满足知足常乐的思想在现在这样的形势下已经不适合时代了,应该丢掉了。

  “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里,作者为什么要尽情渲染胡同衰败、没落的凄惨景象呢?联系上文“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残破,有的地基柱基已经下沉”的客观叙述,联想《胡同之末》中那几张只有没有流露丝毫的喜悦的老年人孤零零地站在旧胡同的破房子前回头怅望的照片和前面是破旧的胡同房子后面是崭新的高楼的照片,再想一想为什么要用“毫无生气”这样一个贬义词,就可以明白作者这样描写的目的是,在向人们暗示,目前,北京古老破旧的大杂院正被现代化的楼房所取代,旧胡同已经失去它存在的基础。满目凄凉、毫无生气的胡同,还留恋什么呢?

  “住在胡同里的居民大都安土重迁,不大愿意搬家”这一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旧房檩,断砖墙。下雨天常是外面大下,屋里小下。一到下大雨,总可以听到房塌的声音,那是胡同里的`房子。”一个“他们”,表明作者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说,下面又为什么特地引用老北京的的日常口语“挪窝儿”“破家值万贯”?如果联想《胡同之末》里前面是写着“拆”字的破房子,后面是高楼那些照片,就很容易明白这样写的目的是引用他们自己讲的口头语来调侃,含蓄地讽刺那些“安土重迁”不愿意搬家的人。

  再看“四合院是一个盒子”一段。这段中用了十三个引号,前十二个引号都是为了标明这些全是老北京的常用口头语言,让人们从这些口语中看到,老北京讲究的“处街坊”是除了会棋友“杀”一盘,到“大酒缸”喝两个和“会鸟”外,就仅仅只“随”一点“份子”而已,而且这里,又特意把“随分子”一词拆开?为的是说明连这也不是心甘情愿,是出于“礼数”不得已而为之。透过语言文字看出相关联的生活现象。可见,胡同里的老北京,交往也不是主动的而是被“礼数”所迫,是多么的封闭自私,是多么的自顾自。所以,在这段的最末用“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个现代谁都不以为然的、过时了的格言,显然是公开讽刺老北京们了。

  二 提供下面材料,体会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感情:

  “我是写过一些谈风俗,记食物,写草木虫鱼的文章,说是“悠闲”,并不冤枉。但我也写过一些并不悠闲的作品……

  “我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不动感情的人。我不喜欢那种口不臧否人物。绝不议论朝政,无爱无憎,无是无非,胆小怕事,除了猪肉白菜的价钱什么也不关心的离退休干部,这种人有的是。

  “中国人有一种哲学,叫做“忍”。我小时候听过“百忍堂”张家的故事,就非常讨厌。现在一些名胜古迹卖碑帖的文物商店卖的书法拓本最多的一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二是一个大字“忍”。这是一种非常庸俗的人生哲学。

  “周作人很欣赏杜牧的一句诗“忍过事则喜”,我以为这不像杜牧说的话。杜牧是凡事都忍么?请看《阿房宫赋》:“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汪曾祺全集·六》116页)

  读“看看这写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1.作者对胡同的感情:与普通北京人一样——有怀旧、伤感,对它的消失——无可奈何。

  读“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这是文章的主旨句,因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胡同文化的认识和判断。

  2.对胡同文化的感情:调侃、嘲讽、不满、、气愤、批评,主张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抛弃。

  3.思考:作者在文中对“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和“置身事外、逆来顺受”的叙述和描写过程中在语言和态度上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前者是调侃嘲讽,因为作者虽是江苏高邮人,但已经在北京生活了大半辈子了,算得上是半个老北京了,对长期相处的老北京们的心情是理解的。而且,诸如随遇而安、安土重迁、知足常乐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等思想心态和观念,在过去,向来是提倡的传统,至于封闭自私也是人之常情,逆来顺受大加挞伐,如果用严厉的语言批判,还可能会令有些人一时接受不了而产生反感呢。所以多引用北京人的日常口语和使用引号来调侃。那为什么又含嘲讽意味呢?因为,现在,北京高楼起来了,有些人还留恋着“残破”的旧房子舍不得走,商品经济大潮下,有些人还不愿意下海挣大钱,不敢或不愿讲究享受。这岂不太跟不上时代了?易于满足的思想应该丢掉了,知足常乐的观念也不合当今的时代了。人与人相处,也应该多一点互相关心,社会发展了,信息时代了,也应该多关心一点国家、世界的大事了。后者是气愤、批评。用贬义词和反语来讽刺。

  三、归纳中心思想:

  北京胡同、 四合院居住方式形成的以“安土重迁、封闭自私、知足常乐、置身事外、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为表现,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 , 曾长期支配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 现在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及胡同的消失而告别。

  四、探讨作者的写作意图::(因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展开争论后再明确)

  联系本文是作者为《胡同之没》写的序言,作者对胡同和胡同文化的复杂感情,作者是委婉的劝告老北京们在留恋怀念即将消失的胡同中告别放弃那些过时的旧思想旧观念。

  板书

  品味语言 结合上下文

  注意感情色彩

  联系写作背景

  通过语用联想

  注意标点符号

  流露感情: 对胡同的消失—— 怀旧、伤感

  对胡同文化 —— 调侃、嘲讽、

  不满 气愤、

  写作意图: 劝告老北京 告别胡同文化

设计方案 篇6

  1.【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某店因为经营不善欠下38400元的无息贷款的债务,想转行经营服装专卖店又缺少资金.“中国梦想秀”栏目组决定借给该店30000元资金,并约定利用经营的利润偿还债务(所有债务均不计利息).已知该店代理的品牌服装的进价为每件40元,该品牌服装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件)之间的关系可用图中的一条折线(实线)来表示.该店应支付员工的工资为每人每天82元,每天还应支付其它费用为106元(不包含债务).

  (1)求日销售量y(件)与销售价x(元/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若该店暂不考虑偿还债务,当某天的销售价为48元/件时,当天正好收支平衡(收人=支出),求该店员工的人数;

  (3)若该店只有2名员工,则该店最早需要多少天能还清所有债务,此时每件服装的价格应定为多少元?

  2.【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20xx年某企业按餐厨垃圾处理费25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16元/吨的收费标准,共支付餐厨和建筑垃圾处理费5200元.从20xx年元月起,收费标准上调为:餐厨垃圾处理费100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30元/吨.若该企业20xx年处理的这两种垃圾数量与20xx年相比没有变化,就要多支付垃圾处理费8800元.

  (1)该企业20xx年处理的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各多少吨?

  (2)该企业计划20xx年将上述两种垃圾处理总量减少到240吨,且建筑垃圾处理量不超过餐厨垃圾处理量的3倍,则20xx年该企业最少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多少元?

  3.【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在数学活动课上,王老师发给每位同学一张半径为6个单位长度的圆形纸板,要求同学们:

  (1)从带刻度的三角板、量角器和圆规三种作图工具中任意选取作图工具,把圆形纸板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

  (2)设计的整个图案是某种对称图形.

  王老师给出了方案一,请你用所学的知识再设计两种方案,并完成下面的设计报告.

  4.【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20xx年1月1日,全球第三大自贸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标志着该贸易区开始步入“零关税”时代,广西某民营

  边贸公司要把240

  吨白砂糖运往东盟某国的 、 两地,先用大、小两种货车共20辆,恰好能一次性装完这批白砂糖.已知这两种货车的载重量分别为15吨/

  辆和10吨/辆,运往

  地的运费为:大车630元/辆,小车420元/辆;运往 地的运费为:大车750元/辆,小车550元/辆

  (1)求两种货车各用多少辆;

  2)如果安排10辆货车前往 地,其余货车前往 地,且运往 地的白砂糖不少于115吨.请你设计出使总运费最少的货车调配方案,并求出最少总运费.

  5.【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为了抓住世博会商机,某商店决定购进A、B两种世博会纪念品.若购进A种纪念品10件,B种纪念品5件,需要1000元;若购进A种纪念品5件,B种纪念品3件,需要550元.

  (1)求购进A、B两种纪念品每件各需多少元?

  (2)若该商店决定拿出1万元全部用来购进这两种纪念品,考虑到市场需求,要求购进A种纪念品的数量不少于B种纪念品数量的6倍,且不超过B种纪念品数量的8倍,那么该商店共有几种进货方案?

  (3)若若销售每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润20元,每件 B 种纪念品可获利润30元,在第(2)问的各种进货方案中,哪一种方案获利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

  6.【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去冬今春,我市部分地区遭受了罕见的旱灾,“旱灾无情人有情”.某单位给某乡中小学捐献一批饮用水和蔬菜共320件,其中饮用水比蔬菜多80件.

  (1)求饮用水和蔬菜各有多少件?

  已知每辆甲种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40件和蔬菜10件,每辆乙种货车最多可装饮用水和蔬菜各20件.则运输部门安排甲、乙两种货车时有几种方案?请你帮助设计出来; (3)在(2)的.条件下,如果甲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费400元,乙种货车每辆需付运费360元.运输部门应选择哪种方案可使运费最少?最少运费是多少元?

  7.【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20xx年的世界杯足球赛在南非举行,为了满足球迷的需要,某体育服装店老板计划到服装批发市场选购A、B两种品牌的服装,据市场调查得知,销售一件A品牌服装可获利润25元,销售一件B品牌服装可获利润32元,根据市场需要,该店老板购进A种品牌服装的数量比购进B种品牌服装的数量的2倍还多

  4件,且A种品牌服装最多可购进48件,若服装全部售出后,老板可获得的利润不少于1740元,请你分析这位老板可能有哪些选购方案?

  8.【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今年某商场销售甲厂家的高档、中档、低档三个品种及乙厂家的精装、简装两个品种的盒装粽子.现需要在甲、乙两个厂家中各选购一个品种.

  (1) 写出所有选购方案(利用树状图或列表方法求选购方案);

  (2) 如果(1)中各种选购方案被选中的可能性相同,那么甲厂家的高档粽子被选中的概率是多少?

  (3) 现某中学准备购买两个品种的粽子共32盒(价格如下表所示),发给学校的“留守儿童”,让他们过一个愉快的端午节,其中指定购买了甲厂家的高档粽子,再从乙厂家购买一个品种。若恰好用了1200元,请问购买了甲厂家的高档粽子多少盒?

  9.【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某种铂金饰品在甲、乙两个商店销售.甲店标价477元/克,按标价出售,不优惠.乙店标价530元/克,但若买的铂金饰品重量超过3克,则超出部分可打八折出售.

  (1) 分别写出到甲、乙商店购买该种铂金饰品所需费用

  函数关系式;

  (2)李阿姨要买一条重量不少于4克且不超过10克的此种铂金饰品,到哪个商店购买最合算?

  10.【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 山地自行车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喜爱,各种品牌相继投放市场,某车行经营的A型车去年销售总额为5万元,今年每辆销售价比去 (元)和重量 (克)之间的降低400元,若卖出的数量相同,销售总额将比去年减少20%.

  (1)今年A型车每辆售价多少元?(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

  (2)该车计划新进一批A型车和新款B型车共60辆,且B型车的进货数量不超过A型车数量的两倍,应如何进货才能使这批车获利最多?

  A,B两种型号车的进货和销售价格如下表:

  11.【考点:方案设计与决策型问题】【解答题】20xx年某企业按餐厨垃圾处理费25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16元/吨的收费标准,共支付餐厨和建筑垃圾处理费5200元.从20xx年元月起,收费标准上调为:餐厨垃圾处理费100元/吨,建筑垃圾处理费30元/吨.若该企业20xx年处理的这两种垃圾数量与20xx年相比没有变化,就要多支付垃圾处理费8800元.

  (1)该企业20xx年处理的餐厨垃圾和建筑垃圾各多少吨?

  (2)该企业计划20xx年将上述两种垃圾处理总量减少到240吨,且建筑垃圾处理量不超过餐厨垃圾处理量的3倍,则20xx年该企业最少需要支付这两种垃圾处理费共多少元?

  12. 据悉,上海市发改委拟于今年4月27日举行居民用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届时将有两个方案提供听证。如图(1),射线OA、射线OB分别表示现行的、方案一的每户每月的用水费y(元)与每户每月的用水量x(立方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已知方案一的用水价比现行的用水价每立方米多0.96元;方案二如图

  (2)表格所示,每月的每立方米用水价格由该月的用水量决定,且第一、二、三级的用水价格之比为1︰1.5︰2(精确到0.01元后).

  (1)写出现行的用水价是每立方米多少元?

  (2)求图(1)中m的值和射线OB所对应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设计方案 篇7

  一、班会目的:每当一场考试过后,学生中总会出现松散的现象。通过本次班会课,教育学生考后重要的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不放松学习,不放松纪律,在新的学习中再创佳绩,达到学生自己教育自己的目的。

  二、教学方法:讨论式。

  三、班会流程:

  (一)主持人

  期中考试已过去,同学们不要对成绩过于介怀,重要的是总结经验教训,在新的学习中再创佳绩。这个班会课的目的是引起大家对学习、纪律问题的注意。大家畅所欲言。

  (二)讲三个小故事,并引起同学们的讨论,作点评

  1.《一则为青年人而作的寓言》——失意时换另一角度看问题,精神又会振作起来。

  2.《高处何处有》——学习贵在坚持,先苦后甜。

  3.《留一只眼睛》——人生成功之道在于留一只眼睛看自己,看脚下的路子。

  4.分析松散的危害性。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稍微放松,知识体系就出现漏洞,今后修补要花大力气。而且一旦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会助长惰性。

  5.阐述纪律问题的重要性。无规矩不成方圆,纪律问题对我们中学生尢为重要,考后放松一下自然有必要,但无视学校纪律则我们坚决反对。

  6.小结,并提出要求。考后调整一下自己的身体和情绪有必要,但应有个度,不能沉溺于网络,任惰性在身子里滋长。应全身心投入学习,迎接期末考。

  (三)老师:肯定本次主题会,布置工作。

  今天,我们召开“要纪律不要松散”的主题班会,准备时间虽短,但班委积极组织,同学们认真准备,采用讨论式,开得生动活泼,达到预期的目的。

  同学们,对于今后的学习和纪律我们提出几点要求:

  1.认真学习,不迟到不早退。2.有关考勤问题。

  2.注重仪表。

  3.安全问题。不自行组织外出,组织外出一定要让班主任知道。

  4.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

  总之,同学们要从现在做起,好好学习,努力实现自己的愿望,要为母校添光彩。

  附:三个小故事。

  一则为青年人而作的寓言

  从前,有一位画家想画出一幅人人见了都喜欢的画。画毕,他拿到市场上去展出。画旁放了一支笔,并附上说明:每一位观赏者,如果认为此画有欠佳之笔,均可在画中作上记号。

  晚上,画家取回了画,发现整个画面都涂满了记号——没有一笔一划不被指责。画家十分不快,对这次尝试深感失望。

  画家决定换一种方式去试试。他又摹了一张同样的画拿到市场展

  出。可这一次,他要求每位观赏者将其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画家再取回画时,他发现画面又被涂遍了记号——一切曾被指责的笔划,如今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高处何处有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位老酋长正病危。 他找来村中最优秀的三个年轻人,对他们说:“这是我要离开你们的时候了,我要你们为我做最后一件事。你们三个都是身强体壮而又智慧过人的好孩子,现在,请你们尽其可能地去攀登那座我们一向奉为神圣的大山。你们要尽其可能爬到最高的、最凌越的地方,然后,折回头来告诉我你们的见闻。”

  三天后,第一个年轻人回来了,他笑生双靥,衣履光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繁花夹道,流泉淙淙,鸟鸣嘤嘤,那地方真不坏啊!”

  老酋长笑笑说:“孩子,那条路我当年也走过,你说的.鸟语花香的地方不是山顶,而是山麓。你回去吧!”

  一周以后,第二个年轻人也回来了,他神情疲倦,满脸风霜:“酋长,我到达山顶了。我看到高大肃穆的松树林,我看到秃鹰盘旋,那是一个好地方。”

  “可惜啊!孩子,那不是山顶,那是山腰。不过,也难为你了,你回去吧!”

  一个月过去了,大家都开始为第三位年轻人的安危担心,他却一步一蹭,衣不蔽体地回来了。他发枯唇燥:“酋长,我终于到达山顶,

  只剩下清炯的眼神。但是,我该怎么说呢?那里只有高风悲旋,蓝天四垂。”“你难道在那里一无所见吗?难道连蝴蝶也没有一只吗?”“是的,酋长,高处一无所有。你所能看到的,只有你自己。只有‘个人’被放在天地间的渺小感,只有想千古英雄的悲激心情。”

  “孩子,你到的是真的山顶。按照我们的传统,天意要立你做新酋长,祝福你。”

  真英雄何所遇?他遇到的是全身的伤痕,是孤单的长途,以及愈来愈真切的渺小感。

  第三则:留一只眼睛

  日本近代有位一流的剑客,叫宫本。一位叫柳生的年轻人一心想成为一流的剑客,就慕名前来拜宫本为师学艺。他说:“师傅,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

  柳生说:“哇!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那就要20年了。”

  柳生不解地问:“师傅,为什么我越努力练剑,成为一流剑客的时间反而越长呢?”

  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持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现在你两只眼睛都看着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柳生听了,顿时开悟,以此为道,终成一代名剑客。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16

(经典)设计方案09-01

(精选)设计方案08-20

设计方案[经典]09-12

[经典]设计方案09-16

设计方案【经典】09-30

设计方案[精选]10-01

设计方案(经典)10-05

(经典)设计方案10-07

【经典】设计方案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