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打电话》评课稿

时间:2023-11-16 11:10:26 其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语文《打电话》评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评课稿,评课有利于信息的及时反馈、评价与调控,调动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什么样的评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打电话》评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打电话》评课稿

语文《打电话》评课稿1

  《打电话》是一下的一篇口语交际,徐老师选的这个题材非常具有指导意义,学生们经常会跟爸爸妈妈通电话,但是他们没有学会应该如何在打电话时把要说的事情表达清楚,也不知道打电话时的一些注意点,徐老师这节课的设计通过层层深入,在打电话的过程中渗透了方法的习得,为培养学生打电话的能力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下面我来具体说说这节课的一些感受。

  一、情境导入

  在引入电话这个课题时,徐老师以4幅情境图进行导入:

  下雨天,鞋子全打湿了,想让家里人送双干的到学校来;

  生病了,想向老师请个假;

  放假啦!想约个同学一起玩;

  得奖啦!想马上告诉奶奶这个喜讯!

  类似这样的时刻,该怎么办?——打电话。

  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接着以两位主人公托克和大熊来创设打电话的情境,将学生带入了轻松的氛围之中。

  二、用好范例

  根据语文工具性特点,工具的掌握不是“教”会的`,而是照着样子(示范)通过不断的实践逐渐掌握的。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由于儿童知识、经验的贫乏,模仿就成了他们的心理需要。可以说,儿童的一切学习最初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课上让孩子们听范例电话,说出好在哪?课本的范例给了他们一个很好的示范,用好这一范例将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多样的形式

  课堂上徐老师除了听范例电话和小博士建议,还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创设口语交际情境,同实物一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同时还有其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有条件地选择贴近学生生活,为他们所熟悉、所喜爱的游戏为内容的表演、简单的对话等,这么多样的形式,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又能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如在情境向老师请假中,一位同学拿出自己的电话,老师接通后与学生对话,生:“喂,小鸟老师好,我是托克?”师:“你好,托克”生:“老师,我生病了,我想请假一天?”师:“好的,再见。”生:“再见。”通完话后,学生对通话内容进行评议,使他们明白打电话一要注意礼貌,二要注意语言应简洁、易懂。这种以课堂联系生活,从生活还原到课堂的互动形式,不仅能使知识活学活用,也能使学生对课堂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

语文《打电话》评课稿2

  值得学习的方面:

  一、合理的设计,重视学生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学生从“寒假里,老师怎样打电话,可尽快将通知传达给7个队员”开始思考,再由浅入深,“如果学校合唱队共有15人,怎么打可以尽快地通知到”。学生经历了两次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之后,教师便引导学生对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反思分析,寻找规律。从个别到一般,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思维逻辑的特点。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能发表出自己的见解,部分学生还能用画图的方法呈现自己的想法,说明学生的思维已被打开,教学的效果较好。

  起初,我注意到学生在对解决方案的表述相当模糊,但在解决问题后,却表现出了清晰的思路,在表达能力上有所提高,我想这也是这节课所要达到的目标之一吧!

  二、抓住细节,给学生恰到好处的引导。

  对于打电话,学生们是再熟悉不过了,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难点应不在理解上,而在如何表述及规律的概括上。这节课之所以能突破这个难点,离不开教师精巧的提问和引导:

  1、第一题呈现时,教师问:你们有什么问题吗?生答:有几部电话?等等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使得学生明确了要解决的问题,为接下来的思考和表述剪除了多余的枝桠,显得清晰明了。

  2、当学生出示了自己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案后,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这时出示了用符号来表示的'比较精要的图示,这时的过渡语也是非常重要的。师言:比较一下,老师的表示方法与同学们有什么区别?这不仅肯定了学生的成果,又能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分析,从中还渗透了优化的思想。

  3、在总结时,教师问:你有什么收获,要注意什么呢?生:做好记录,不重复等。这样就给问题做了个全面的考虑,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值得交流的问题:

  1、在选题上,数学味过浓,离生活实际稍远些。是否可选用其他同规律的题材更好呢?

  2、在概括规律时,先出示表格,再引导学生分析,是否更容易打开学生的思维呢?

  3、在课堂上,有同学叫出:看都看不懂!确实,这节课的问题对于后进生而言有难度,他们收获不大。我们是否应关注个别学生的需要呢?做到“面面俱到”真的好难!

语文《打电话》评课稿3

  我们很有幸聆听了吴玉春和傅丽玉两个老师的一节口语交际———《打电话》。口语交际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语文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在口语交际的教学中,两个老师紧紧围绕打电话课程进行,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开展交际活动,两个老师让学生学会了流利表达、学会了认真倾听、学会了文明交流。学会了文明与人沟通,学会了与人合作。我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多向互动

  两个老师的这节口语交际学生的参与性很高,基本上每个环节学生都口语交际教学,应该紧扣教学目标,两个两个老师精心设计互动的教学过程,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实现口语交际的双向互动。当然,单向的口语表达仍然非常重要,因为基本的表达能力是进行口语交际的基础,也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方面。单独讲几句话都讲不清,是很难进行口语交际的。因此,从本堂课中,我们也看到了两个老师在口语表达上也是很有层次性的,老师交给了孩子们口语交际的方法。两个老师还把打电话的内容通过板书和编成儿歌的形式。清楚明白,生动有趣。两个老师老师在具体指导过程中又设置了多向交际的各种环节,比如师生的互动交际,当学生在遇到困难说不上来时,两个老师老师抓住机会给予帮助指导,达成了有效的师生互动。还有生生互动,教师能抓住孩子的闪光点及时鼓励。激发孩子的说话兴趣。比如学习小组互说,同桌分角色练习等目标。

  二、情境性

  联系生活的情境是学生增强生活体验,激发思维与口语表达的环境条件和动力源,和谐民主的的氛围是小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流的前提。口语交际是在“具体的环境”里进行的.。课堂上,两个老师重视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兴趣。课堂上,吴老师创设了:李忠发烧了,他要向老师请假。傅老师创设了:小白兔收了红萝卜。他要请小伙伴到他家吃萝卜。两个老师也参与其中,创设了很好的说话氛围,为接下来的口语交际作了很好的铺垫。再如打特殊110,119,120,两个老师还讲明打特殊电话要求。吴教育孩子不能乱打特殊电话。

  三、参与性

  口语交际教学应做到让每个孩子都有话可说,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说话。“小组讨论”是提高每个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为了达到“人人参与”的目标,两个老师实行“小组讨论”的教学模式。也先请两位优秀的孩子进行示范交际,有了很好的示范,启发和引导了其他的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就不那么困难了。更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是,两个老师在每一个教学的环节都为孩子们创造参与的机会,包括参与活动、参与倾听、参与表达、参与交流、参与评价。

  四、教学建议

  1、建议两个老师分小组讨论是要留足时间让孩子讨论。放飞孩子们的个性,让孩子们有话可说。不能匆匆忙忙,流于形式。让孩子有真正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2、建议吴玉春老师能在课堂上用两部电话,让孩子们拨号。好像身临其境。建议多用激励性语言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建议傅丽玉老师注意课堂的预设和生成,同时要提高处理课堂生成。

【语文《打电话》评课稿】相关文章:

打电话评课稿06-04

打电话评课稿03-22

《打电话》评课稿07-15

《打电话》评课稿07-16

(实用)《打电话》评课稿07-21

(优)《打电话》评课稿08-06

《打电话》评课稿9篇03-05

《打电话》评课稿(9篇)03-05

《打电话》评课稿(精选9篇)03-05

《打电话》评课稿(8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