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

时间:2023-10-02 16:16:56 设计 我要投稿

实用的设计方案[荐]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为某一行动所制定的具体行动实施办法细则、步骤和安排等。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设计方案4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实用的设计方案[荐]

设计方案 篇1

  一、当前农村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规划,旅游内容千篇一律

  原因一是政府缺乏统筹规划思想。导致乡村旅游项目重复建设情况严重,整体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单一,缺乏互补性,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降低。二是乡村旅游经营者的盲目投资和开发。只顾眼前利益,缺少团队协作,导致旅游内容千篇一律,旅游环境缺乏特色。

  2、乡村景观遗产缺失,缺乏乡土特色

  乡村景观遗产是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保存下来,对乡村景观特色及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乡村景观遗产是乡村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核心。然而,在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盲目追求“路成网,树成行”的标准化建设模式,具有特色的乡村建筑被红砖到顶、白瓷砖贴墙的建筑替代,河道和村内排水沟被做成混凝土护坡,民族特色的祭祀活动正在逐渐消失,乡村城市化问题突出,乡村景观遗产正遭受着严重的冲击。

  二、美丽乡村的概念

  1、 “美丽乡村”是指在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发展经济、增加收入。二是建设村镇、改善环境。包括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安全用水、道路整治、村屯绿化等内容。三是扩大公益、促进和谐。四是培育农民、提高素质。具体而言,所谓“美丽乡村”包括5个方面,即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新农民、新风尚。这五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美丽乡村”的范畴。

  2、美丽乡村绿地阐述

  美丽乡村绿地建设也就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项主要的任务,在当前,对于城市绿地建设的方面的各方面的资料很多,比较完善,但是,对于美丽乡村绿地方面可以借鉴的资料却十分有限,主要是因为,国家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问题才刚刚起步,所以各个方面都还比较滞后,但又由于它不同于一般的城市绿地建设,不能按照城市绿地建设的方法来实施,必须有一套切合实际的自身的绿地建设的方法。所以,目前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按照美丽乡村自身的特点制定一套实施措施来进行园林绿地景观建设。

  3、 美丽乡村绿地规划

  美丽乡村绿地规划与设计就是要解决如何合理地安排乡村土地及土地上的物质和空间来为人们创造高效、安全、健康、舒适、优美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为社会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整体美丽乡村生态系统。美丽乡村绿地规划离不开环境与生态,对环境问题重点考虑土壤、水体、大气、建筑物、氛围等;对生态问题则把有生命的东西,如植物、动物等考虑进去,生态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美丽乡村绿地规划的核心是生态规划与设计。美丽乡村绿地规划的特点:

  (1)、整体综合性原则。景观是由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是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复杂载体,其规划与设计具有高度综合性,需要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它涉及景观生态学、乡村地理学、乡村社会学、建筑学、美学、农学等多方面的知识,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其优化利用。

  (2)、它不仅关注景观的土地利用”,景观的“土地肥力”以及人类的短期需求,更强调景观作为整体生态单元的生态价值、景观供人类观赏的美学价值及其带给人类的长期效益。规划的目的是协调土地利用中的竞争,提出生态上健全的、文化上恰当的、美学上满意的规划方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3)景观多样性原则。它既协调自然、文化和社会经济之间的矛盾,又着眼于丰富生物环境。以丰富多彩的空间格局为各种生命形式提供持续的多样性的生息条件。

  1、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绿化指标体系。

  由于现在农村所处的位置、经济状况等的不同,相应的绿地指标也应有所不同,所以要就实际出发,确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动态指标体系,对绿地建设进行动态控制,以便指导资金投入,便于绿化建设的控制和操作。

  2、乡村景观与城镇园林景观要相互协调。

  广阔的田野、蜿蜒的河流、河边的林带形成了田园乡村景观,而小城镇往往处于乡村田园环境之中,所以要使之园林景观协调一致,融为一体。

  3、全面绿化,走城乡一体化的道路。

  建设美丽乡村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在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避免城市、农村“两张皮”的错误认识,作好城市园林发展与乡村园林的对接,把农村作为地区发展的资源之一,城乡“一盘棋”总体上进行策划和打造。一是通过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向乡村延伸,配套乡村旅游服务需要的基础设施。二是统筹全市“城区、景区、园区、郊区”等园林资源,统一进行规划。

  4、创造良好的生态系统,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注重环境容量与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所处环境更接近大自然,但仍不同于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是人起着主导、支配作用的,非独立的、不稳定的人工生态系统。由于美丽乡村接近自然,环境条件好,生态系统稳定,要充分利用这个特点,注重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绿地结构的合理配置,创造优美、清静、舒适的城镇环境。

  5、以绿为主,发挥美丽乡村自身的优势。

  园林绿化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由花草树木的种植来实现,规划中明确以绿为主,注重植物造园、造景的艺术美,加强平面绿化布置的同时,注重多层次、立体化绿化的构成,发挥美丽乡村“安宁”、“安静”的优势。使居住环境、生活质量、乡村文化可以相互促进,以绿色空间体系为中心来绿化、美化和净化。 四、美丽乡村绿地建设模式

  由于农村自然差异和经济差异较大,在规划美丽乡村建设时,应制定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着力体现区域特点和地方特色,并要正确处理保护文脉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实现传承历史文化与融入现代文明的有机统一。因此,要在坚持基本标准统一的基础上,对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应因地制宜,力求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首先是田园风光型。在一些农村生态环境良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建设时要注重彰显特色,保护好山体、河流、水塘,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村庄规划建设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居民建筑可依地势环境步影随形,力争与山水田园、人文景观协调,打造一批颇具景观特色的田园风光型美丽乡村。

  其次是园林服务型。对于地处政治、文化、商贸中心,具有区位独特、基础较好、环境较优的优势,紧紧围绕“社区为城市服务,城市促社区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思路,在规划时既要与全市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相统一,更要利用好城市的辐射拉动功能,注重生态建设、园林建设,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城市的延伸区、补充区和服务区,与城市融为一体,打造既有园林风情,又颇具城市特色的'园林服务型美丽乡村。

  最后是农村“城镇”型。对于一些村庄应充分发挥区位较好、经济较强的优势,有的农村园区经济发达,可按照乡村城镇化的道路,结合生态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来进行。根据“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目标要求,以改善人居环境为切入点,尝试城乡互动、城市带动农村的路子。要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文明创建活动,进行小康设施建设。建设好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休闲中心、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和农民广场、乡村花园等重点,进行净化、硬化、亮化、绿化、美化、文化“六化”建设,抓“绿化”铸“魂”,抓“文化”提“神”,总而言之,要以人工绿地景观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小康建设,打造一批风格独特、建筑新颖、现代气息浓厚的农村“城镇”型的美丽乡村。

  三、美丽乡村绿地建设的衡量标准

  在外因上,是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己的文化特色,使其有信仰,有认同感和有归属感。具体的就是加强生态安全格局和乡村遗产景观的保护。

  具体来说,生态安全格局是指对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和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元素、空间位置和联系,包括连续完整的山水格局、湿地系统、河流水系的自然形态、绿道体系,以及已经建立的防护林体系等等。它是一个多层次的、连续完整的网络。乡土遗产景观是指那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政府和文物部门保护的,对广大城乡的景观特色、国土风貌和民众的精神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的景观元素、土地格局和空间联系。如古老的龙山圣林,泉水溪流,古道驿站,祖先、前贤和爱国将士的陵墓遗迹等等。它们应该得到系统完整的保护,形成连续、完整的景观网络。成为人民教育后代和开展游憩的永久空间,并与未来遍布全国的自行车和步行网络及游憩系统相结合。

  在内因上,是农村劳动者的教育水平。要使农民在思想上重视园林绿化建设,是进行美丽乡村绿地建设,建高质量绿地的保证。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定是和当地的教育挂钩的,经济收入是随着劳动者文化水平的提高自然提高的。教育问题解决了以后,美丽乡村也将随之出现,劳动者本身的“城市化”远比村镇物质形态的城市化有意义。我们应该实现全民族的城市化,而不是把乡村建成城市。

  结语

  总的来说,在对美丽乡村绿地建设中,对于具体的各项规划,要结合农村的现实情况,对其他各项具体规划,比如绿地分类规划p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建设规划等,要以小城镇绿地建设为其参考,明白美丽乡村本身的优势和劣势,来制定一套针对性强的美丽乡村绿地系统规划原则,才能达到美丽乡村生活环境整洁、优美、健康、有序的目的。

设计方案 篇2

  高职教育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形式。高职毕业生不但要懂得某一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更应具有岗位群所需要的生产操作和组织能力,并能在生产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决定了高职教育应培养实用型人才,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实千、创新、创业精神,因此,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基本素质这条主线,以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依据,在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思路

  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制订是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建立了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确保各种培养措施的正确实施,培养目标的真正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就要确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两个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体系和课程配置等要素。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和特点,我们按照以下思路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1.围绕企业需求和职业面向确定培养目标。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通过广泛、深入的市场调查和企业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根据专业的职业面向和就业岗位群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使高职人才培养具有明显的职业方向性和岗位针对性。同时在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时还要考虑岗位适应性,既要确定直接就业目标还要确定岗位发展目标,体现高职教育的'基本岗位操作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统一。

  2.围绕职业能力要求确定能力体系。在明确了就业岗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后,要进行职业岗位分析,通过对各岗位的具体工作范围、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的分析,总结典型工作任务,明确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要求,形成定位准确、内容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的职业能力体系。

  3.围绕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设计课程体系,进行课程配置。在能力体系的基础上,进行能力分解,明确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点、能力点和职业素质,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以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为出发点,建立相应的课程体系,并进行课程配置。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1.职业岗位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培养目标。我们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电话访谈、网上调研等多种方式,针对专业的就业需求、职业面向、就业岗位任职条件等问题进行调研,明确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及职业技术能力与素质要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能力体系。

  根据以上的分析,最终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可在装备制造业、电子装备制造业配套的电子企业及电子产品制造类企业中的电子产品生产、检修和研发领域,从事电子产品装配、检测、调试、工艺管理、产品维修、产品辅助设计等工作,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有生产线装配工、产品在线质检员、生产线工艺员、电子产品维修员、PCB板设计助理工程师、电路设计助理工程师等。简而言之,即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2.能力分解,设计课程体系。实际工作中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的高职学生有一定的层次要求。一般高职学生在企业的首岗主要是生产线操作工,经过1?3年后约50%的人员会转岗到管理岗位,如设备维护、售后服务、运行管理、质量检测与监督、工艺管理、线段负责人等,在小型电子企业还有10%左右的人员会转岗从事电子产品开发与设计工作。

  因此,我们确定本专业的首岗为生产一线装配工。目标岗位—是生产线工艺员、质检员、现场管理者、产品售后服务人员,能从事相应技术应用与服务工作;二是中小型电子企业的产品设计、开发人员,能自主完成一般小型电子产品、协助完成中型电子产品设计、开发和技术推广,经过3?5年的工作实践后,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技术人员。我们对能力体系进行了层次上和内容上的分解,确定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们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以职业素质课程和专业基础能力课程为基础,专业核心能力课程为重点,提高专业拓展能力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实行三阶段能力递进式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融合,在人才培养的初期、中期和后期设置了电工技能实训、电子产品制作实训、电子电路设计实训、电子产品维修实训课程,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电子产品装配、设计和维修等专业核心能力。在实践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以真实电子产品为载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电子产品的设计、装配、调试维修全过程,使教学过程与学生的工作过程相结合,通过选取的产品载体逐级增加难度和复杂程度,实现学生能力的递进培养。

  三、关于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思考

  1.注重课程的优化和整合。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求课程设置瞄准职业岗位群的实际需要,当职业岗位群的职业技能要求由于经济和科技发展变化而发生变化时,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也要随之调整,这就要求我们要以职业岗位要求的素质、知识、能力为构架,对原学科体系课程进行改造、整合和优化,不断调整、充实新的教学内容。

  2.注重发挥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因此,各专业要与企业、行业保持密切联系,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为专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将企业、行业专家请进校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并不断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式修改完善,这样,开放性的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过程,紧密跟踪市场需求变化,吸取了生产第一线技术人员的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能确保教学内容紧紧跟随技术发展,培养目标更加符合企业实际需要。

设计方案 篇3

  一、调查目的

  了解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情况及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分布,并据此分析信用卡在大学生中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并预测大学生信用卡的发展趋势。

  二、调查范围和内容

  1、目标总体和调查总体

  目标总体指所有长沙市的大学生。具体包括中南大学 湖南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长沙学院 长沙医学院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湖南商学院就读的各年级在校大学生。调查总体为根据长沙市的大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形成的抽样框。

  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人的性别和年级、大学生对信用卡的态度、大学生持有信用卡的原因、大学生在何种情况下使用信用卡、大学生期望的`信用卡透支额、期望的还款日期、未持卡大学生不办卡的原因及大学生的消费支出等。

  三、抽样调查设计

  第一步:确定抽样方法

  调查决定采用多阶段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抽样方法进行方案设计,调查的最小单元为大学生。决定调查的各个阶段为学校、寝室、学生,在寝室利用随机数表抽取学生。

  第二步:确定样本量及各阶段样本量的配置

  按简单随机抽样时,在置信度为t=95%时,绝对误差为d=5%,取方差大到最大的比例,则全市的样本量应为:

  n0=t2*P*Q/d2≈22*0。5*0。5/0。052=400(人)

  根据以往的经验,估计回答的概率为a=90%,因此调整样本量为:

  n1=n0/a=400/0。9≈445(人)

  由于多阶段抽样的效率比随机抽样的效率低,取设计效应deff=1。35,则全市范围内应调查的样本学生为:

  n2= n0*deff=445*1。35=600(人)

  各阶段的配置分别为:

  初级单元:6个学校

  二级单元:150个寝室,每个学校抽25个寝室

  三级单元:600个学生,每个寝室抽4名学生

  1、抽样方法

  以全长沙市的在读大学生为总体,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样本。

  第一阶段,先以长沙市的每个高等院校为初级单元。按不等概的PPS抽样(即按学校的人数确定相应的抽样比率)从中抽取6个学校。

  第二阶段,在每个被抽中的学校中,将全校所有的寝室依次进行编号,赋予每个寝室一个与编号一样的代码;根据所有的寝室数除以样本量25,确定抽样间距;然后对代码进行随机起点的等距抽样,则被抽中的寝室为样本寝室。

  第三阶段,分别在每个样本寝室中,按随机二维数列表抽取4名学生(若寝室的人数不足,就从下一个寝室补充完整)。

  四、实地调查及调查时间

  受时间、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我们无法调查足够的学校,只是在铁道校区进行了切实有效的调查。在调查中要确切到达每一个被抽中的寝室,要保证调查的质量,获得真实有效的资料。

  调查时间: 20xx年12月1日(星期五)21:00———23:00

  调查人员及地点: 由小组的人员分别到被抽中的寝室同时进行调查。

  五、问卷与数据的审核

  对实地调查后取得的数据资料,首先整理审核。

  审核步骤:

  (一)查对所有抽中的样本是否都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有无遗漏。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收回97份,作废3份,有效问卷共计94份 。

  (二)对更换的样本点检查其代表性,出现较大差异的,重新更换调查;

  (三)审查调查问卷指标有缺项的,采用填充法补齐,具体方法是联系上下问题的答案进行预测性填充。

  (四)对填报指标进行逻辑审查,如出现前后矛盾的答案,根据其回答整个问卷的态度推断错选项,去除错选项。

  (五)评估调查指标是否准确真实。对审核后的调查表仔细录入,杜绝录入差错。

  (六)数据录入与分析和提交结果的方式

  1、数据的录入方式:

  将原始数据转化成计算机认可的数据,将A B C等选项依次编号为1 2 3等录入;对开放式的问题编码,在备选框里注明解释项;对于多选题,如Q2,一共有6个选项,则设置六个0—1变量,依次为Q201。Q202。Q203。Q204。Q205。Q206,如选了此项,则标记为1,以备SPSS中进行多响应二分变量法分析;

  2、整理分析数据:

  本次分析借助EXCEL和SPSS软件进行作图和分析。

  3、对数据进行解释;

  4、写出调查报告。

  5、提交结果的方式:以书面的形式提交调查报告。

设计方案 篇4

  一、教材说明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记叙了在游峨眉山途中的见闻和由此引起的感想,赞美了峨眉山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教育我们要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

  课文先写峨眉山的路又窄又陡,为后文写铺路之难做好铺垫;接着写“我”在途中和一位背石头的人的谈话,从中了解铺路人的工作;最后抒发“我”的感想,赞美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在具体叙述之后直接抒发感想,是本文表达上的一个特点。读懂课文,了解峨眉山的铺路人是怎样铺路的,认识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后一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是运用“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了解峨眉山上铺路人不畏艰险、默默奉献的精神,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

  二、学习目标

  1比鲜侗究14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2个。正确读写“平坦、所谓、阶梯、葱茏、游览、机械、愧疚、辛劳”等词语。

  2庇懈星榈乩识量挝摹1乘凶詈罅礁鲎匀欢巍

  3痹擞么幽谌葜刑寤崴枷氲姆椒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绷私舛朊忌缴掀搪啡瞬晃芳柘铡⒛默奉献的精神,培养尊重普通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建议

  1笨吻埃可布置学生留意影视中或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关注他们的劳动;如果有条件,可以让学生找找有关资料,以便对峨眉山有所了解,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峨眉道上》》。教师查阅有关峨眉山的资料,准备教学挂图,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2备据“预习”要求,让学生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再把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在山路上看到或听到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想到的,分别做上记号。上课时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针对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指点。在此基础上,可让学生根据思考·练习2进一步自学,然后组织交流讨论。

  3薄按幽谌葜刑寤崴枷搿笔潜咀榈闹氐阊盗废钅俊=淌σ鼓励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可以引导学生按课文顺序提问题和解决问题。

  (1)写峨眉山路高与陡的部分。

  课文怎样写峨眉山路的.高与陡?为什么要写峨眉山路的高与陡?(写峨眉山的高与陡,一是从“我们”爬山路的感受表现山路的陡,“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二是用比喻句说明山路的高与陡,“石阶像一架天梯”,竖在陡坡上。写山路的高与陡,主要是为下面说明铺路的艰险做铺垫。)

  (2)写“我”在途中和一位背石头的人谈话的部分。

  从和背石人的谈话中,“我”知道了什么?(他们在十多里外开山取石,凿成石块,背上山去重铺冲毁的路。他们的劳动是多么辛苦。)

  (3)写“我”引发的感想部分。

  ①“愧疚”是什么意思?我为什么会感到愧疚?(“愧疚”的意思是“惭愧、内疚”。我为先前不了解铺路人的劳动而感到愧疚,“我们走在别人铺的道路上还嫌吃力……全是为了别人的方便”。)

  ②“无名英雄”是什么意思?(“无名英雄”是“没有留下名字的英雄”。)为什么说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峨眉山路高、长、窄、陡;铺路人开山、取石、凿成石块,一块块背上山,工作非常艰苦;铺路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坚持这样做很不简单。铺设的山路为游人提供了方便,带来了欢乐,但并没有留下铺路人的名字。所以说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后一问要答得全面较为困难,可在小组交流后全班讨论,老师适当点拨,要点都答出来了,再引导他们连起来回答,以加深印象。

  4痹谘生理解铺路人是“真正的无名英雄”,感受到他们高尚的精神后,可创设情境让学生说说,假如你现在就在峨眉道上遇到了铺路人,你想对他们说什么?给学生有创意表达的机会,如,除了表示赞美,还可表示对他们的关心。鼓励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

  5笨挝挠镅约蚪啵感情充沛,便于进行朗读,要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思考·练习1要求背诵课文最后两个自然

【设计方案】相关文章:

设计方案08-16

(精选)设计方案08-20

(经典)设计方案09-01

设计方案11-08

[经典]设计方案09-16

设计方案[经典]09-12

(精选)设计方案09-10

设计方案[精选]10-01

设计方案【经典】09-30

学习设计方案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