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评课稿

时间:2023-09-21 15:08:46 其他 我要投稿

美术评课稿(集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评课稿,通过评课的反馈信息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了解、掌握教学实施的效果,反省成功与失败原因之所在,激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创造性,及时修正、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写评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美术评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美术评课稿1

  当代的小学生都有很强的卡通动漫情结,卡通动漫已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喜欢上卡通的可爱、喜欢动漫的视觉感受,动漫卡通伴随着他们成长。而目前,国产卡通比不过日本美国卡通在他们心目中的位置,国产卡通动漫水平有待提高。我们的美术课堂有责任点燃学生“振兴民族动漫”的艺术理想。《卡通——动起来的漫画》一课让我认真思考了这个问题。

  1.闯关游戏贯穿课堂教学,寓教于乐。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我在课前对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进行了调查,并从中选择了形象特点最突出的几个,设计了“闯关”游戏导入环节,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学生对卡通是非常喜爱的.,但对卡通的概念、知识却是很模糊的,为了让学生从多方面认识、了解卡通,又不感到枯燥,我将这些知识归案整理、设计成闯关游戏,使学生在竞赛、游戏的积极情绪中,促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对卡通形象的回忆、再现,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视运动反应,也系统认识、了解卡通的概念、创作方式、各国的卡通特点,以及如何创作卡通等,有效的解决教学重难点。

  2.采用课外网络视频教学引发学习兴趣,变难为易,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

  在《与布里兹一起画卡通》的节目中,有一段是牙膏变成卡通形象的,这段视频在课上给学生观看,大师娴熟的卡通技巧让学生顿生敬佩感,学习兴趣大大激发,我觉得确实为学生的卡通创作兴趣起到了催化作用。我提前布置学生通过网络视频学习布里兹的卡通画法,并且在自己模仿练习其中喜欢的卡通形象,这样既延伸了学习时间,同时也让学生课上有备而来,也是对学生探究精神的很好训练。

  3.设计创作多个小练习,循序渐进地在实践中体验创作成功的乐趣。

  课堂上通过图片欣赏——视频教学——递进创作等环节让学生逐步了解卡通的特点,学习卡通的创作。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的绘画水平还达不到原创卡通的水平,因此采用了卡通中最常用的拟人手法,在原有生活物品的造型基础上添画人的五官、衣着、四肢,使之变成卡通形象,特别设计了“1分钟画表情弟”、“让字母动起来”两个小练习,方法简单、易操作,效果也很好,最主要的是深受学生喜爱。我巧妙地发给学生的作业纸是“白色小汗衫”,卡通字母就设计在“小汗衫”上,学生一下子有了创作的欲望,同时也训练了构图、设计能力,展示评价时汗衫上的“小衣架”就起到很大作用,不用贴,省时又方便,学生能从中体会到创作卡通的快乐。为解决添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我采用板演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直观指导,有效解决了“创作卡通形象”这一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欣赏的同时触动创作灵感,以“游戏贯穿教学,实践中解决问题,评价中升华情感”是本课达成目标的主要途径。卡通原本就是幽默、富有动感。我想,我的课堂也能让学生在“幽默、动感”的课堂上探索、掌握知识和技能,体验创造的乐趣。

  建议:1.教学语言力求简练、优美。2.在赏析三个国家卡通画风格环节可有效整合,并增加一些学生自主探究。3.创作内容可以学生姓名首字母来设计,既增强学生兴趣,又相对避免雷同。

美术评课稿2

  《十二生肖》一课是柳老师所教的一节五年级的美术课,主要是要让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掌握十二生肖的绘画方法、粘贴方法以及剪影的方法。课堂上教师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播放《十二生肖》的'歌曲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十二生肖的来历,以及十二生肖的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柳老师在教学中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教学中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绘画、粘贴和剪影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不是设计十二生肖的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画、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

  柳老师在教学中积极的开拓学生的视野,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十二生肖不同的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潜在的创造力。积极的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敢说、敢想、敢创造,敢于表现自我,正确引导学生多观察、多体验想象的乐趣,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美术评课稿3

  这堂由周雅昕老师执教的《书包》一课是小学五年级上册的课,本课属于绘画·表现的学习领域,从整体上看,本课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能突出一个“明”字。

  从教学过程看,虽然只有十分钟周老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能根据新课标中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思想目标三层目标来设计,教学目标明确。

  二、教学方式上能呈现一个“活”字。

  美术教学是一个预设和开放并存的系统,很多时候我们的教学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在教师教学中,教师的活,必带动学生的活。周老师在本课新授部分,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方面,教师尊重了学生的个性,自我归纳知识的能力。学生都知道书包有收纳功能,说明它是书包有体积的,学生根据数学知识推断出书包是一个立方体。再由学生观察书包的外形,有几个面,学生观察到书包的哪几个面,并在老师的幻灯片中找出来,从而总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点观察书包,就会发现视点不同看到的也就不一样。打破了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改变了按部就班的欣赏范画作业评价的.美术教学套式。较好关注知识形成的过程,注重学生学习的认知起点,使学生已知的知识和原有的知识有效的结合,让其想、让其练,让其通过观察、来尝试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给予点拨。这种方法不仅教师教学目的更加明确,而且,降低学生新知识学习的难度,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三、教学特色上能展现一个“谐”字。

  教师的笑脸往往是学生学习心境愉悦的前提,愉快的学习心态,必将取得高效的学习结果。这种心态保持时间越长,对于学生学习越有利。课的全过程在教师的引导下,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四、从教学技能上体现一个“强”字。

  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周老师美术教学基本功是上好课的重要方面,从板书、教态、范画、语言举止从容、态度热情,体现出一位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特别是范画环节上,教师边讲边示范,立即展现出书包立体型的表现方法,即有难度,同时又起到对比的作用,对学生学习有较强的启发性,强化了目标,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教学中不足的是:

  教师在时间上仍需好好把握,在引导学生观察书包的近大远小的变化一环节,由学生上台指出哪里产生了近大远小的变化,浪费了几分钟的时间,给听课者的感觉是,这个片段教学的重点是观察物体的近大远小的变化这一知识点,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留给学生画细节的时间很少,学生没有完成画细节的小训练。

  这是一堂充实而精彩的美术片段教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美术评课稿4

  《信封纸偶》一课教学为综合学习活动。从学生主体出发,拓展想象空间,运用,进行创造,让学生在做做玩玩的过程中去感受、去表达、去参与,既获取了知识,发展了能力,又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上我最大的感受是:

  1、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体验、思考、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2、改变过去以技法训练为中心的教学体验,更加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用美术语言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样,课堂上也能得到阵阵掌声和笑声。制作、评说时由于没有局限,可以说作品的优缺点,也可以根据作品的形式来讲自己的`感受和心情,同学之间也有互相辨认等激励的场面。显然学生学得轻松又所得。

  3、通过剪剪、拼拼、贴贴、画画,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从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充分发挥了小朋友们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一切让学生来进行自主地探究学习。从观察力的培养“猜一猜纸偶是用什么制作成的?”从概括能力的培养“你能说说雄狮纸偶的制作过程吗?”从创造力的培养“从哪些方面来设计,能使纸偶制作的更巧妙、精美?”等等问题的设计都以学生为主,努力让他们在自己的探究中找到学习的答案,并锻炼其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积极思索,寻找方法,学得主动,学得快乐。

美术评课稿5

  这堂由杨方云老师执教的《虫虫大聚会》一课是浙美版教材第八册中的第九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学生心理。

  杨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认真”两个字。从课堂的教学环节,教具准备,展评环节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可见杨老师非常认真地准备这堂课。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感受利用各种纸张来制作所带来的形式美感,学习制作方法,培养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杨老师整堂课的结构分如下几块来完成:

  一、录像引入,看一看:通过观看录像《昆虫世界》,来形容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昆虫。

  二、创设情境,摸一摸:教师拿出一个箱子,让生猜猜里面有哪里昆虫,鼓励大胆的的孩子上来摸一摸,感受一下。

  三、欣赏范作,学一学:通过展示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制作的材料和方法,主动探究出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四、思考方法,做一做:以小组的形式先思考后制作,同学间互相帮助。

  五、展示作品,评一评:让学生把作品放在已布置好的树藤上,参加竞选,学生和教师对昆虫形象加以讲评。

  在课堂上,杨老师以她特有的教学风格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应该说,这是一堂重主体、重合作、重过程、重生活、重创新的在新课程背景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让人感受耳目一新。

  但每一节课都有不足的'地方,我觉得在“欣赏范作,学一学”环节中,教师创造了很好的平台给学生探究,通过小组讨论后,学生肯定是很想发表自己的所发现,但教师为何不给学生反馈的机会呢?而是突然跳过,开始了下一个知识点。从而本课的重难点没能很好的落实,导致后来学生上台演示时,把昆虫折成平面造型,真是错失良机啊!另外这节课的作业评价显得有点形式主义,本来作品展示在树藤上,而且学生是围圈做的,应该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最后的评价,体验成功的乐趣,但杨老师只是让个别学生评价,没有把本课的精彩推向高潮。这是非常遗憾的。杨老师如果在这些细节上处理得再细致点,相信课堂会更精彩。

美术评课稿6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何老师上的《认识身边的树》,这是一节精彩的美术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一、课前准备充分

  在课前何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

  二、教学理念新颖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小学美术课已不再是老师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画什么,下面的学生就跟着画什么,美术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它与现实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何老师让学生欣赏观察校园里形态各异的树木,了解自己身边所熟悉的树木的生长知识,观察树的不同特点及树干、叶子的生长规律,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的.习惯。

  三、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自育自学”就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何老师在让学生明确指向重点——个人自学——讨论自学未解——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等过程中无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坚持“授之以渔”。在指导学生绘画方法时采用先让学生欣赏范画,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画树的方法,汇报自学结果。

  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尝到的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对美术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绿色植物,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五、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多媒体操作熟练。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是:

  一、在巩固自学成果环节,提出作业要求是,应该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画一画身边的树,来建一片美丽的大森林,这样才能与评价学生作品时首尾呼应。

  二、在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在学生自学总结时时间太短,没有总结出各种学生作品的绘画方法就草草结束。整节课没能在40分钟之内完成。

美术评课稿7

  本次“教与学有效组织主题课例研讨”活动由xx老师为我们上一节美术示范课,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xx老师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

  xx老师为我们上的《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是五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领域的课,在全套教材中,本课的知识概念相对独立,但学习本科会为学生今后学习空间、立体造型等方面的知识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我将从本课的设计亮点、反思与思考进行点评。

  一、设计亮点

  (一)备课

  从观者的角度看,张老师带给我们了一节脉络清晰的课,我们明白她要教什么,她用的方法是什么,效果怎样,我们能做清晰的评价,这些都是因为她充分的备课。

  首先,这节课的目标定位非常准确。张老师对目标的确定是在课标的指导下,充分研读教材、分析学生特点而确定的。课标中提到“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而本节课非常严谨的透视知识也是在实际生活中处处存在的。五年级的学生能注意到景物近大远小的现象,但是没有分析过透视规律,不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的概念,所以在表现立体空间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根据这些情况,张老师明确的将了解视平线和消失点在透视中的作用,掌握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表现近大远小的透视现象作为本课的核心目标。其次,本节课的教学环节很清晰。整节课按照“发现透视现象——分析透视规律——运用透视知识”这样一个思路进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此外,张老师中所用图片都是学生天天看到却没有重视的生活场所,这也体现了我们美术课培养学生发现美观察美理念。

  (二)上课

  1、教师的“教”。张老师本节课较好运用了引导示范的方法。本节课知识概念严谨深奥,比如“消失点、视平线、地平线、消失线”等等专业概念很强的知识点,张老师就通过讲解示范的方法来解决教学难点。

  2、学生的“学”。本节课学生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实践”等方法来学习。先观察比较老师提供的两张图片发现透视规律,再通过分析老师的范画了解消失点、视平线表现透视关系的作用,最后通过画一幅风景画表现透视规律,这样难度循序渐进,从而提高观察能力和立体空间的造型能力。

  二、反思

  课堂是一门缺憾的'艺术。这节课也有存在一些问题。

  1、本课的情感目标没有凸显。美术课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其美育的使命和独特的视觉艺术性。生活中客观存在的透视规律除了严谨的科学性还有独特的美感。比如教材中霍贝玛的油画《村道》就是通过树木和小路的透视现象表现田野的宁静辽远的意境,11页《北京颐和园长廊》就体现透视带来的整齐与震撼。我们了解透视规律,目的也是发现生活中透视关系的美与奥妙。所以,在分析知识点同时要渗透透视的美感。

  2、突破难点方法单一。比如:老师讲到“表现视平线以下的景物视平线就要高一点,表现视平线以上的景物,视平线就要低一点。”这个知识很抽象,可以示范一下画耸立在我们面前的楼房和我们脚下的路,其实也是平视、俯视、仰视的问题,视平线以下的景物需要俯视视平线高一点,视平线以上的景物仰视,视平线低一点,平视和地平线重合。还可以结合生活,照相时想高大伟岸,照相的人就蹲下。所以为了避免对概念性知识的枯燥讲解,我觉得教学方法应该丰富一些。

  三、思考与建议

  1、教与学的有效性。本次我们研讨的主题就是有效的教与学。何为有效,我的理解是是做到三有,即“心中有学生、眼中有目标、手中有方法”。任何教育都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任何课堂都是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们的教学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每节课必须做到“心中有学生”,这样才能想学生之所想,真正为学生成长助力。“眼中有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基础,也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明确的目标是我们教学行为的指挥棒。那么目标从何而来,它绝对不是单纯的从教参上誊抄,而是依据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而量身打造的,这一点我们备课的时候要慎之又慎。“手中有方法”指的是教师的“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方法千万种,最实用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就比如这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用什么方法最好,我觉得就需要老师的示范,就需要引导观察,学生学的方法就需要去观察、去分析、去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看、想、说、做的能力。

  2、有效利用资源。我所说的教育资源既包括眼睛能看到的物,也包括眼睛看不到的生成资源。比如《绘画中的透视现象》教材中有画家名作,有生活照片,有图例,有范画,而且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室里的一排排桌子、过道也是本课透视规律的好资源,我觉得都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是能看的见得资源,还有比如在学生创作时老师发现了有学生把树都画成躺在地上,这个错就是个很好的生成资源,暴露了学生知识点的遗漏,所以老师赶紧以此为例,告诉学生在画透视规律时消失线在变化,但物体是垂直的。这些道理我们无论什么课堂都会遇到,有效的利用能提高我们的教育智慧。

  这些是我对xx老师这节课的一些粗浅认识,不对之处我们再深入探讨。

美术评课稿8

  听了高xx老师上的《神奇的红黄蓝》一课,这是一节精彩的色彩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美术文化学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渗透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感恩教育。课堂活跃、和谐,应该说是一堂极富创意的美术课。欣赏之余,让我收获颇丰。高老师围绕着选选拔绘画之星展开教学,为选拔绘画之星又设计了调色比赛和绘画大比拼两个环节,通过这两个环节评出多幅优秀作品,这样绘画之星的选拔贯穿教学全过程,做到环环相扣、紧密结合,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一、注重学生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的培养

  (1)新课标指出:在美术教学中,应多创造条件,多给学生感悟和评述优秀美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进行对比。这节课中,学生用三个原色大胆做画通过色彩的碰撞得出更丰富的色彩,让学生通过直观教学,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效果理想,目的明确。

  (2)这堂课中高老师的问题设计也很理想,通过多处设问,启迪学生思考。如:那么究竟用红、黄、蓝三色可以调出多少个颜色呢?请问你用三原色都调出了什么色?等等,这些问题的设计充分发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还有,在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时,问题的设计也相当不错。我们都说,美术的评价一定要达到多样性和个性化,特别是学生的自评和互评,实质上是学生学会学习和自我教育,通过自评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增强自信心,还可以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这堂课所学的知识,提高技能。相对来说,一堂课中师生互动环节越多,评价多,课堂越活跃。

  二、关注学生寻找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美的追求已产生强烈的欲望,在生活中他们随时都能发现美的存在,高老师利用学生这一特征,课堂中多个环节设计让学生感受生活中三原色的艺术魅力。如:请学生说说作品中用哪种颜色作画代表作者的哪些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在自如运用三原色三间色大胆创作中表达小画家的心声。并在大师作品中寻找美等等,这些环节的'设计,我想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学生在寻找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努力去创造美。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而用于生活。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尝到的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对美术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三.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懂得

  感恩社会,感恩父母的感恩教育。树立环保意识,以及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情感。

  四.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多媒体操作熟练。

美术评课稿9

  xx老师执教的《变形美术字的设计》一课是一节综合性很强的美术课。这节课从整体上看,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还是组织形式都体现了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各种能力,课堂开放而富有活力。应该说,这是一堂学生感兴趣的美术课,是一堂很有创意的美术课,让人感到耳目一新。

  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由“封闭教学”走向“开放教学”已是一种必然。我们的教学很多时候都属于“封闭教学”,按部就班,缺少开拓精神,许燕老师打破了传统的常规的课堂教学形式,采用开放的教学方式。首先,教学内容没有局限教材和书本,而是根据初一学生的学习要求和美术学科特点,许燕老师自己进行精心设计的,具有开放性;其二,独特新颖的舞台主持加竞赛的形式激发了学生活动的兴趣,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其三,本课教学中用到的许多艺术字、广告字是学生自带的、大量字画来自学生生活,教学资源具有开放性;其四,学生进行创作《变形美术字的设计》时,有的拿画笔画,有的用彩纸旧挂历纸去剪贴,每个同学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自己喜欢的方式方法去表现,学生的个性化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具有开放性。

  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和谐、互动、探究、创新、开放的情境活动中,学生乐于尝试,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

  2、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许燕老师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采用“生生、师生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

  3、教学态度严谨认真

  如果说教学思想决定着教学行为的方向,那么教学态度就决定着教学行为的努力程度。听课的老师们都感受到了许燕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认真。一是课前准备充分。教具齐全、课件精美、教案熟练。二是课堂表现沉着思路清晰,没有出现明显的教学遗漏等现象。三是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课堂练习先易后难,先个体后合作,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没有出现知识性错误等,这些说明执教者课前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认真透彻地研究过教材,在课外下了不少的功夫。

  4、教师素质良好

  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语言表述准确,操作演示熟练,学生参与率高,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

  当然,在赏评《变形美术字的设计》的同时,我们也有以下思考:好动、好问、好说是儿童的天性。教师要利用这份天性,为学生创设条件。教学过程中学生能说的教师不说;学生能提的教师不提;学生能解答的让学生自己解答。教师要把展示自我的机会完全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课堂中如何把学习的.自主权更完全地还给了学生,教学生学会学习,努力形成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学力?

  总之,许燕老师执教的《变形美术字的设计》这节课的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模式,突破传统的知识传授和单纯的技能训练,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中解脱出来,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中,学生的心情一直处于快乐和兴奋的愉悦状态,是一堂新课程标准下洋溢着现代教育气息的美术课。

  由于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是不同的,那么对美术课的评价也不尽相同,加上本人能力有限,平时钻研也不够,以上这些只是我们体音美组每位成员对《变形美术字的设计》一课的肤浅看法(本人整理所得见解),在赏评中若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

美术评课稿10

  《生活中的纹样》是浙美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温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中,通过精彩的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了动物纹样、风景纹样、人物服饰纹样上的纹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装饰纹样之美。然后以有特点的纹样——马蹄莲为例进行讲解,其纹样是通过简化、变形、夸张、添加绘制而成的从而引出纹样的制作方法,达到了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举例适合纹样设计的方法,从而引出适合纹样均衡式、对称式、辐射式、旋转式的骨架变化。整个课堂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四个优点:

  一、准备充分

  温老师在课前准备的画好的纹样画作,真的做到了精致和高水平,效果好。在单个纹样到适合纹样的变化,都用到了自己准备的素材,让学生一目了然,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漂亮的纹样作品让学生有种画好纹样的冲动。激起了学生的绘画兴趣。而且在“适合纹样”课堂制作阶段时,温老师准备了多种形状为素材媒介,增强了作品效果。最后展示的学生作品,也具有较高的美术水平,给学生很好的学习借鉴作用,为整个美术课堂的成功打下了基础。

  二、导入精彩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温老师的课从一开始就让人感受到一股独特的亲和力,说自己是文艺青年,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然后温老师出示一张漂亮的纹样照片,抛出一个问题:猜猜老师是在哪儿拍的?其实,这样一张漂亮的照片以及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学生展开了各种猜测,但是没有一个人猜中,有的学生看这么漂亮,还以为是博物馆拍的,但是老师的答案大大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原来这是一张窨井盖的照片,同学们万万没想到被人们睬在脚底下的井盖都可以做得这么美,于是深深地被这幅图吸引了,甚至有些同学还想把这样的井盖搬回家珍藏起来。这段精彩的导入不仅对学生一节课的情绪和整堂课起到引领作用,而且还教会了学生从生活中去多角度的发现美,有时候美就在脚下。

  三、讲解到位

  温老师的课堂从一开始进入单个纹样的主题就开始深入细致的讲解,从纹样的整体,色彩,外形,图案,装饰环境,到适合纹样的转化都用了贴切实际的例子。对于纹样的绘制,温老师也进行深入的讲解,无论是从纹样的外形,色彩,图案,绘画的步骤中的画形,勾线,上色都进行了精心的讲解。并做相应示范,加深知识印象。

  四、以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温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温老师在课堂上多次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超有成就感,第一次展示学生的单一纹样,虽然作品还很不成熟,但让学生体会到了成就感;第二次展示学生的适合纹样,作品一下子丰富起来;第三次展示学生勾线、上色后的作品,让大家眼前一亮,一步一步的升华;多次让学生发言,生互评,说出其优、缺点,让学生在评价活动中分析概括能力得到锻炼、欣赏水平得到提高、自信心得到培养,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多次让学生动手,课堂上不仅学生画纹样,还让学生摆现成的纹样,让学生很好的掌握了对纹样的组织。这些活动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表现欲,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建议:导入部分,讲到井盖时可以渗透一点安全教育;在评价作品时,如果以表格形式给出一个评价的标准会不会更好,再就是可以先让学生自我评价一下,再互评。这样学生评价时就能以准确全面的角度进行评价。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创作作品达到了一定水平,是一堂优秀完整的美术课。

美术评课稿11

  钟老师作为一位年轻的新教师,能从容的上这样的一节公开课确实不错。钟老师从备课、教学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的习惯,以培养表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开放自由的课堂氛围

  钟老师打在导入部分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让请一位学生上来摆一个最帅的表情,并拍下照片。利用手机上的软件,将这张头像的面部表情进行夸张变化,从而自然地引出课题《幽默大师》。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

  二、示范教学层层递进

  一开始先让学生分析头像与漫画的图片有什么区别?找出漫画的放大和缩小。接着出示刘欢的照片观察,让学生上台贴眼睛、鼻子、嘴(教师课前画了很多不同表情的五官)。让学生做各种表情后,教师示范开心的笑脸。多次的示范尝试,层层递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有了以上的这些教学铺垫,学生尝试练习的时候就不难了。

  三、欣赏作品有针对性

  在欣赏作品的时候,钟老师能引导学生欣赏。在欣赏大师的作品时,将人物和漫画作对比,哪里夸张了?欣赏学生作品的时候,问学生他爸爸的特征是什么?这样的一些问题的设置,学生在欣赏的时候,就非常有目的性。不会盲目地看热闹。

  这是一堂完整、充实而精彩的美术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像,值得我慢慢推敲和学习。

美术评课稿12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周老师上的《彩色拼贴画》,这是一节精彩的美术课,从总体上看,教师准备充分,教学思路清晰,能够熟练把握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在教学中能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整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这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一.课前准备充分

  在课前周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图片资料,提高学生的视觉感受力,开阔学生视野,拓展想象空间。课前拼贴了很多幅拼贴画,供学生欣赏。拼贴画,无论颜色、形状等都很美,该教师态度很认真,值得表扬。课前还给学生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二.教学理念新颖

  随着新课标的落实,小学美术课已不再是老师拿着一只粉笔在黑板画什么,下面的学生就跟着画什么,美术也绝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它与现实的生活经验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周老师让学生欣赏大师作品和同龄人作品,仔细观察是由哪些熟悉的几何图形所拼成的,从学生熟悉的几何图形入手进行拼贴。

  三.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而“自育自学”就是为了达到“不教”的目的。周老师在让学生明确指向重点——个人自学——讨论自学未解——点拨自学得失——巩固自学成果等过程中无不注重自学能力的培养。坚持“授之以渔”。在指导学生绘画方法时采用先让学生欣赏范画,并让学生自己分析思考,学习拼贴画的特点。

  这节课学生思维活跃,教学目标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下完成。学生学到了美术知识和技能,尝到的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使对美术的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

  四.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引发学生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创造美德能力。

  五.教师的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语言清晰,具有亲和力,多媒体操作熟练。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美术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节课的时候,认为本节课也相应的存在一些遗憾,归纳如下:

  一、在游戏导入环节拼成房子引出课题有点快,可以多让学生去讲。

  二、在色彩游戏拼贴环节让学生贴两片小叶子感觉有点少,叶子过小,看不出效果,感觉要贴5片大叶子左右,这样会对比更加强烈。

  三、在剪与撕有什么不同效果这个环节,学生觉得撕出来的作品太丑,然后老师就过了这个环节,这个环节可以再问一下其他学生,或者自己可以说下撕纸速度更快,还可以出现不现的肌理效果,不能跟着否定。

  四、教师示范这个环节,示范操作过快,布置作业时学生都不知如何下手。在示范剪纸这个步骤时可以提醒学生使用剪刀一定要注意安全。

  五、展评学生作业时,可以多元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没发挥好,没有调动学生的评,课堂就不生动了,可以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评等环节入手,教师要想办法调动学生积极的评价画,才懂的如何欣赏画、如何创作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从色彩、构图等方面,评价学生自己的画。

  总之,周老师的这堂美术课,为我们如何上好手工课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果,其中的很多教学环节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也给了我很多的启示与自我反省的机会,对我改善今后的教学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

美术评课稿13

  11月25日,迟老师上了一堂二年级的美术课《小扇子》。听了迟老师的课后,我感受颇深。迟老师执教的《小扇子》一课是一节以绘画、剪贴为主的综合制作课,这节课的活动内容是美术造型活动特有的方法和手段。

  本课首先通过用小学生们喜欢的形式——谜语进行导入,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紧接着介绍扇子的来源和历史,然后通过观察了解到扇子的种类以及制作材料,介绍扇子的组成和作用,最后让同学们动手制作一把小扇。教学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课堂教学结构明朗,通过先欣赏后制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整个教学和多数学生制作出精美别致的小扇这点来看,“初步了解扇子的文化以及设计制作”这个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教学中也非常突出,迟老师很好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因此,我在赏评这堂课时,有以下看法:

  教师在课上没有进行安全教育,应要求学生安全使用剪刀并注意桌面物品的摆放应干净并留出操作的空间。

  1、应结合教材

  首先,布置学生制作小扇前,应作些明确具体的指导。扇子具有实用性和观赏性,可提醒学生扇面宜画作什么形状宜用什么材料,扇面和扇把怎样粘连更牢固等。从实用性角度讲,哪些材料可以做扇面哪些不可以做;从观赏性的角度,我们要设计成怎样的造型、用什么色彩,给学生讲清楚,以进一步突出教学重难点。

  这节课的重头戏在学生做扇子,但对于小学二年级学生来说,可能并不容易。从构思题材,到画好、到剪好,再到粘好扇把制成一把小扇,应该有些难度,也占用较长的课堂教学时间。在实际教学中就要考虑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里有限的时间,来提高教学效率。

  另外,在引导学生观察时,多注意运用美术方面的专业性的语言,提问时可从色彩、造型的角度来讲;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时,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叫观看的同学将小红花贴在你喜欢的'小扇上。

  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教师始终以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出现,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2、个体差异要随时关注。

  教师要注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注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心理需求。在作业设计中,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设计制作小扇子。如能力强一点的可以自己创造设计;中等的学生可以参考老师提供的,再进行变化设计;差一点的可以用几何形来制作。通过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会做一把扇子,得到成功。

  3、语言艺术要不断加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大量的信息传递和交流都是语言来实现的。如果一堂美术课,教师只是滔滔不绝地把绘画知识倒给学生,或者简简单单地告诉学生要画些什么然后让学生自己画,这是绝对不行的。所以,需要我们教师“用艺术的语言来阐述艺术”,来激发学生兴趣,来启发学生思维,来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艺术的氛围中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表现美。

美术评课稿14

  《蔬菜印章》是一节形式多样的美术课,从整体上来看,教学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教学中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课堂开放,富有活力,在教学内容,教学思路,组织形式上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是一节让孩子感兴趣,在活动中并能运用工具进行大胆表现的一节美术活动课。

  一、选材与实际紧密结合

  蔬菜印章是我们大班区域活动时的内容之一,孩子们对于制作印章很感兴趣。但对于如何使用刻刀制作印章,并不清晰。选择《蔬菜印章》这一题材符合实际需求,活动设计很有价值。让孩子们在学会使用刻刀的同时,尊重了孩子们自发的表达和表现。

  二、教学态度严谨,课前准备充分

  朱老师的教学态度非常严谨,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思路清晰,技能技法术语专业,没有教学遗漏现象;另外教学目标明确,重难点把握得当,课堂结构合理,说明朱老师在课前认真透彻地研究教材,提前反复研究哪些方法孩子更容易接受,下足了功夫。作品展示的展架设计新颖、独特,还将废旧材料合理利用。值得我们学习。

  三、教学方式具有开放性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本节课突出美术课的趣味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使教学内容与孩子的情意和认知特征相适应,在活动中创设了让孩子自主表达与表现的机会和条件。营造了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孩子敢于表达和表现。呈现活泼多样的形式和教学方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形成对美术课良好的态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美术评课稿15

  开学以来,我听了杜主任、冒爱玉、杨正龙、张建华、孙茂洲、刘燕、周迎年、陈怀龙、顾汉吕、祁燕、周丽娟、严主任等老师共21节语文课,收获颇丰。整体来说每堂课都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教学目标明确,并能在教学过程中鲜明地体现重点突出;课堂问题设置巧妙,环环相扣,自然流畅地引导学生理解了文本内容和情感;师生互动积极有效;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德育渗透如细雨润物无声;注重过程方法的教学,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能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推敲揣摩品味;在拓展教学方面更是趣味横生,恰当新颖,很好地加深了对文本中心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板书涵盖了文本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并有艺术之美感。

  杜主任的课有许多光彩之处,最突出的是他本人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并将其表现在了课堂的许多方面。尤其是教学语言注重文学性,词汇丰富,文采飞扬,语调语气抑扬顿挫,很有吸引力。我要向他学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感受语言的魅力,在口耳相传之间掌握并运用丰富的汉语词汇,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他们的作文之中。

  严主任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刻,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很到位。在读中悟,悟中读,跳出来,走进去的读书方法也让学生对文本的阅读不是停留在表层的感官的愉悦上,而是达到了深层次的理性的思考。因此,学生自主解读文本时展示给我们的已经超越了初一学生普遍的那些稚嫩表达,而是让听课老师也啧啧称赞的精彩解读。另外多媒体的使用没有舍本逐末,只有非常精炼的四句话的方法点拨。

  陈怀龙老师的课设计新颖,让学生用记者访问的形式学习课文。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参与面广,学习积极性很高。陈老师在穿插有关背景资料诗人成就诗词知识等适时适度,似信手拈来,又恰到好处。这也与他肚里有文章,胸中有点墨有关。

  冒爱玉老师教学注重对文本内容情感的分析挖掘,培养学生搜索有用信息的能力,表述概括的能力等等。这对学生现代文阅读的水平提高都是一个必需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程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无论是指导思想还是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语文学习是学生个体的行为。语文阅读也是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所产生的感受也是不尽相同的。张建华老师在教学时就非常注意尊重与呵护学生的独特感受。对于学生的回答,卢老师能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同等的位置上,引导学生把内心的感受说出来,回答得好教师给予肯定,对于学生回答过程中不太明确或不合理的教师也能给予正确的导向与引导。

  孙茂洲老师对教材的取舍方面有勇有谋,他的课堂既显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高效,尤其是让学生续写《安恩和奶牛》的结尾,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又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周迎年老师教态自然大方,语言清晰,表达能力强,语气语调富有激情。课堂上有梯度的引导学生诵读和品读文本,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实施教学时从内容到教法到学情,都显得清新、自然,尤其是学生读书很动情,饶有兴致地读,主动地探究问题,很好。

  周丽娟老师讲课有激情,善于带动学生,有个人魅力。结构严谨合理,过渡自然,全课给人一种浑然一体之感。重点突出,大多数问题设计简单易答巧妙,学生学起来轻松好懂。学生答题能力强,可以说这与老师平时的潜移默化分不开。她的语言流畅,通俗易懂,简洁明快。基本功深厚,容量虽大但节奏适宜。

  顾汉吕老师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发展现状与要求,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准确的把握了教学重难点和考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教学环节衔接流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教学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努力营造高效,和谐的课堂,整堂课情知交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亮点是说不完的,那就打住。下面说说我个人的收获:

  第一、语文课要上出语文的味道,老师的“讲”是至关重要的,老师在课堂上要讲语言、讲文学、讲写作,而不是去讲思想道德、讲国际风云等等。课堂上要注重情感氛围的营造,语言要有文采,能打动学生,教学应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再有营养的饭食要好吃才能下咽,才能有助于身体健康。不好吃的饭菜不会打动人们的胃口的。所以语文课堂首先要生动。

  第二、读书是感悟语文的重要途径,出声朗读更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手段。在众多老师的课堂上,我们都多次听到了学生饱含感情的读书声,教师还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感悟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的阅读体验中寻找独特的感悟。

  第三、课堂上要引发学生深入的思考。授课教师通过问题的预设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让学生抓住重点段落、句子、词语进行反复诵读,并围绕所找到的句子进行深入挖掘,启发学生多元思维,让学生走进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

  第四、在传统的.语文考试中,总是把“知识点”作为考试训练的重点,但是,今天这样的观点已经过时了,我们的语文训练必须从“知识点”转到“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的训练上,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也是今天语文考试的要点。课堂上我们应该注重学生的口头表达,让学生站起来说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有时还应有的书面表达,这样的训练是针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训练,是治“本”的做法,而不是我们通常的知识点训练,这是我们要深入领会的。

  第五、多媒体(或者课件)的利用与处理,不宜太庞杂、太细化、太执着,宜精练、适用、有效,因为课堂是动态的。如果执着预设的课件,一会影响课堂的流畅性;二会淡化生本对话,导致学生与文本对话效果的弱化,如果不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进行有效解读,后边的事情就不好办了。

  有人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是一个抒写缺憾美的地方;教师,则是创设美、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责任人。是的,没有遗憾也就没有回味,也就不会有跌宕的精彩,雨后的彩虹。那我们就不谈遗憾,不怕遗憾,而让遗憾成为我们闪亮以后的铺陈和蓄势。

【美术评课稿】相关文章:

美术评课稿11-14

[精选]美术评课稿09-06

美术评课稿[经典]08-21

美术课评课稿(精选)07-21

美术课评课稿03-07

小学美术评课稿-《动物面具》评课稿07-31

写美术评课稿07-23

小学美术评课稿09-21

【热】美术评课稿12-16

美术评课稿【荐】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