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时间:2023-08-30 11:41:3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经典)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经典)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

  张居正在历史上以铁腕著名。黄仁宇先生认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奋和人事关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却远远超过了盘根错节的文官集团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围,过大的.威胁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导致了最终的失败。

  张居正的确很快,但是不见得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太快。只是现实没有给他放慢的机会。万历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机会,一待万历成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他的种种措施很有可能化为泡影。

  他必须在短短十几年内获得成功。书中一章取名为世上再无张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对张居正的些许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几个张居正,前赴后继般努力进行变革,张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种复杂交错的社会关系,将整个社会推上正轨。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着这种人的存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

  法律无法涵盖一个帝国的方方面面,所以用道德作为约束,用程朱理学收缩个性。为了维持一个巨大机器的运转,每个人都成了符号。

  皇帝的性格无所谓,重要的是他能否达到所有人心目中道德楷模的标准。万历一生为追求自由所累,正是胡适口中追求自由却无法独立的典范。当一个人身份的重要性远超过个性,如何在巨大的系统中追求自我独立?在一套经历百年历史洗刷的模式下教育长大的人,又如何反抗自己根深蒂固的'背景?

  不去阅读,就永远没有正确的认识,不去思考,就不能形成自己的思想。书的内容也许我只能看个大概,过不了多久可能就会忘记,但是学到的道理会永远留在心里。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3

  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最平淡的一年,去除了一切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帝国的运作面貌,从而归纳出中国是一个依靠道德而不是技术在运转的社会,这种社会的缺陷是,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崩溃。

  对万历皇帝更多的是同情。因为万历同样是一个失去技术手段皇朝的牺牲品。

  黄仁宇先生以六个典型的人物、七篇文章来解释这一观点。

  七篇即是万历年间的七面镜子,黄仁宇用它照出了明朝,照出了中国的二千年。

  黄仁宇说:中国的症结无非是用道德代替技术。而要进行这样的改造,皇帝、首辅、军将、地方官员、哲学家、乡绅等等各个层面,都需要一场大的'改变,而非局部的改造可以完成。

  黄仁宇先生也指出,道德不是解决问题的先头兵,而应该充当社会的最后防线。当技术,比如行政手段、法律能够解决时,我们不要动用道德。

  因为法律诚可贵,道德价更高。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4

  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实实地从史料走中来,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才会拥有独特的.见解。在后记中他这样解释他历史观的来源:大历史观不是单独在书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仅是个人的聪明才智可以领悟获得的。

  我的经验,是几十年遍游各地,听到不同的解说,再因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体现出来的。可见这本书不是一个仅局限于书本的学者所写出来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经历和感受的作品。在书中,作者常常批评道德代替法律这一点。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

  只能说粗略看了看这本书,并且发表了一些浅显略显幼稚的言论。

  这不是正史,作者在写本书时带上了很多自己的'观点,但有时候可以帮助我解读一下人物。

  其实我对万历没有太大的情绪,我总觉得他也是小孩子气,想以一己之力动天下,后来发现哪怕是皇帝也是很难做到的。在看清楚自己的无能无力和渺小之后,他选择了放弃,他并不属于越战越勇的人。按理来说,张居正教出来的学生并不会太差,我就想说到底是被压抑了多少怨恨,才能在张死后由着百官一起清算他。

  所以我想,所谓“严师出高徒”,有时候也并不一定是准确的吧。唉。不想多说什么啦,身为上帝视角,只能说身在这个时代的人,身不由己,尽力做点为国为民的事也不容易,可悲,可叹。蚍蜉怎能撼大树?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

  明朝时,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高峰,废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团日益强大,但是军队建设却极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墙巩固国防,待倭寇入侵才开始培训新兵。天下的奏折,评判的标准则仅仅依靠仁礼道德,没有强而有力的法制建设,文官集团越发强大,却无法应对突如其来的叛乱、异族的兴起,最终走向灭亡。

  中华民族是一个自古以礼为尊的国度,从民风淳朴的.先秦、百家争鸣的春秋、诗词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传统文化已失传的今天,传统道德的渗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齿轮,在历经时光岁月的磨损之后,终于在运作中发出了不和谐的噪声。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7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

  《万历十五年》很有名,我也已经读过好几遍了。近来再重读一遍,又有了一些新的感受。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

  早在国人历史早期,古人便凭借想象将世界和自身进行描述和理解。这倒也不稀奇,几乎所有文明的早期都有这个特点。但将想象充分赋予到政治中的,中国却是为数不多的。最好的例子是周公旦分封诸侯国。周公同几乎所有的'古人一样,不能科学地理解天下的构成;他同时认为周王贵为天子,万民理应万世顺从,但后来的事实表明,并非如此。周朝人力图使政治体制顺应自然,但由于知识的局限,实际是让自然顺应了他们的意志,这便造成了政府行为自上而下的惯例,而中国人的性格在周朝初年最终形成,后世之人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一观念,改都改不了。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9

  在明朝这个庞大的帝国,本质上,礼仪和道德代替了法律,对于违法行为的掩饰则被认为是忠厚和识大体,封建王朝的社会制度本身就存在许多缺陷。 余大猷和戚继光都是十分优秀的将领,二人在领兵作战方面都颇有谋略,他们也都知道战场上先进的兵器十分重要,只是二人最后的官职地位差别很多,是因为什么呢?那便是二人期望采取的改进措施了,可以说,余大猷没有像戚继光那样对于形势有着透彻的分析,他不明白在封建王朝落后的制度下,想要说服国家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从小农经济的体制下走出来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更别提用新的技术改变松散的社会体制了。

  而相比之下,戚继光就十分明智,他知道一己之力搬动旧制度是不可能的,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脚踏实地,在现有制度下尽全力把能做的事情做好做完善,或许这样才更能有利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发展吧。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

  现在的历史书籍,因为大都太单调、太教条、太格式化。而《万历十五年》简直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在现在这样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确实需要这样的书让学生乐于走进历史,走进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养和底蕴,去思考一些过去和未来。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际的李贽、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当时社会上离经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兴起,四大名著问世。

  历史的悲剧源于我们的无知和少知,痛定思痛,从明朝到现在,有许多东西是变了,但也有许多是没有变的。礼为一切社会行为之规范,但道德却不能代替法律,与此同时也并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抛弃。健全法制体系,提高道德修养中华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来将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们自己手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1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2

  最近读得最好的一本历史书。之前对明史一点都不感兴趣,因为这个朝代好像真没什么特别有意思的事情。特别是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不知名的小时期。但是没想到,万历十五年居然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真的很有意思。

  作者查阅了打量的史料,把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点给放大,有血有肉的重现了历史,没有史学家陈腐的史料和数据堆砌,却有很多人物故事和言语的.记录,而且没有脸谱化的夸张,表现了多样的人物性格。

  作者分别选出了各个方面的杰出代表,统治者万历皇帝,是政治经济文化的虚位元首,张居正,申时行是政治和经济的代表;戚继光是军事的代表,李贽是文化的代表。

  通过对他们描写,以小现大,对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进行了一次宏观的总结。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3

  这本书有多么出名就不必说了,以往我有在听书中听过两个版本的讲述人讲过,这次是因为一个《一本好书》的综艺节目引发看全书的想法,所以转了一本回来看。

  书不厚,但是内容很多,每次看万历的故事总感觉他就是个巨婴,作为一个被推上位的皇帝,他的工作出发点竟然是和大臣们置气,所以即便不是从现在回看,在那个当下看,他也不是一个好的`皇帝。用人不明,意气用事。但是换成一个青年人来看,他又是可怜的,可以被理解的,从小周围所有的人对他均有所图,大臣们图名,以一个道德模范要求他,小人们图利自不必说。他的日常就是压抑和被骗。

  这种奇异的矛盾点也让我看书的时候觉得作者切入点真准,万历的纠结何尝不是每个人的纠结,到底是规则重要还是个人喜好重要?不过明朝确实给我们一个切实的结果,当规则不被遵守,带来的只有毁灭。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08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5-29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篇03-06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3-05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3-05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3-18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1-23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2-05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2-2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精选25篇)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