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时间:2023-03-05 15:11:2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大历史一是时间要放到足够大,退回一些才能看清,二则是地理范围要大,考虑中外各地的情形。

  中国之所以陷入近代几百年的被动,明朝立国已经埋下伏笔,国家以道德为治国基础,没有技术条件改造成法制国家,整个行政目标是保护落后的农业生产,由此发明户籍制度,把农民种在农村,没有批准农民不得到处行动,限制底层积极性和流动性;政治上层设计高度集权,皇上有能力的如劳模朱元璋靠个人勤奋尚可一人勉强为之,子孙后代就只能靠内阁大学士和文官集团,经过200多年发展官僚集团逐步成熟,他们是政权实际控制者,皇上只是个道德象征,信息通过底层几乎不可能传上来,上下难以通达。

  而文官系统在明有天生物质和精神分裂倾向,国家给的俸禄有限,希望各位大人以道德和圣贤的'标准要求自己,另一方面自身握有实权,面对物质世界的诱惑只能方便的通过潜规则或明文规定巧取豪夺,这个分裂是个顽疾,到清朝也没得治。没有法律只靠道德,而道德标准只在个人口中,这样的系统维系几百年也真是不易。皇帝或内阁要用人就不敢一下把规则全部改掉,而越往后拖越没有治愈的机会,直到大厦全部崩塌掉。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

  读完此书已有一段时间,一直想分享些自己的体会,却一直不知如何下笔。

  1587年,为万历十五年,从传统观点来看,并无大事可叙,但黄老却从发生在此间一件件极其微小的事件,窥见了蕴含其中明代的大历史走向,见微知著,一叶知秋......

  以人物为主线,从其间我们看到了不一样,少年意气风发万历皇帝;朝堂之上与庙堂之下判若两人的时代大改革家张居正;忧患为国却性格优寡的首辅申时行;抑有脾气古怪却刚直不阿的'清官海瑞。从中了解了人物的两面,历史的多面,在人物性格与其仕途沉浮之间去感受一个时代的风云动荡与发展趋向,无论哪个时期,都没有完人,但却有一个正当时可以改变历史走向之人,此人必定遭受众多议论,但毫无疑问的是,他必定会在青史之上留名,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身处其中,名留其外。

  大历史观,无外乎站在一个长隧道之外以一个大的观感去看待历史,不拘小节,着重对历史趋势的研究与探索。掌握此方法,可以避免许多研究上的不必要的多余杂质,从而更加清楚的明白历史研究的目标与任务。

  总而观之,以大观小,读史明智,成王败寇,如是而已......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

  早就想写一写万历十五年感受了,鉴于时间因素,一直未能动笔,最近读了这本书,感触颇深,遂成夙愿!

  高中年代,最怕最差的科目非历史莫属了,老师说要将历史学成一条线,而我一直在点上打转。如何将点穿成线,想想都困难!

  想来对历史的兴趣起源于工作后,在某毛的熏陶下,陆陆续续看过些西方历史书籍,尤其是盐野七生关于罗马关于文艺复兴方面。过程中,脑海里有个思绪不停地在飞:“当时的中国是怎样一番场景呢?”。既然看西方了,为什么不去看看东方呢?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国,该有怎样光辉灿烂的文明历史啊。于是找来豆瓣评分高达8.9分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通本读完,感受不到一点豪情勃发,有的只是无处释放的压抑!

  本书一共七章,通过对万历皇帝、申时行、张居正、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等人物的描写,叙述了明朝中后期的政治体制、财政经济、军事和思想文化!全文一条主线,即“文官制度”贯穿始终,这也是一切悲剧的源泉!

  我们的帝国在体制上实施中央集权,精神上的支柱为道德,管理的方法则依靠文牍,行政工具是文官制度,经过一两百年的发展,这种文官制度早已成熟,文官是人民的公仆,实际上成为权力的源泉,也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而本朝开国之初,各项制度的依据是“四书”上的教条,认为官员们应当过简单朴素的生活是万古不磨的真理,所以官员的俸禄极低,于是官员们在似合法又似非法之间取得一部分额外收入也就不可避免。从而导致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称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是否能认清文官的这双重性格,也导致了各历史人物的成败。

  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施政的要诀以道德为一切事业的根基。张居正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的文官,却忽略了国家最大的问题也是文官。他一心改弦更张,把文官集团当作行政工具,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罢黜,从而严重威胁了文官的安全感,开罪文人,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相比较而言,申时行这个和事佬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他知道若要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即要给予文官物质上的报酬使他们乐于效劳,也要动员他们的精神力量,使他们根据伦理道德的观念尽忠国事,于是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不断地推行礼仪,讲解“四书”和其他经史。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佬,他就担任这样角色,对于别人的评论,付诸一笑。所以张居正即使死后依然身败名裂,而申时行得到善终。看到这里我有点儿矛盾,从现代的角度看,无疑时代需要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可是站在当时历史的角度看,申时行的行为方式又是顺应时势的,难道想要善终、顺应时势的结果就是碌碌无为吗?

  再说到万历皇帝,从头到尾带着怜惜无奈看待这个人物。很多历史评论说万历皇帝是个昏君,但刚开始时,他其实是个勤奋好学积极向上的小皇帝、好少年。张居正过世时,他曾励精图治打算大展宏图,无奈迫于文官制度的压力,最终“无为”而治!强大的`文官体制,需要一个个性平淡的君主作为天命的代表,其任务就是在他们的争端无法解决时作出强制性的仲裁。万历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他受制于廷臣。大小臣僚期望他以自己的德行而不是权力对国家作出贡献。而所谓德行大部分体现于各种礼仪之中,他的全部言行都要符合道德的规范,但是道德规范的解释却分属于文官。他不被允许能和他的臣僚一样,在阳之外另外存在着阴,任何个性的表露都有可能被指责为逾越道德规范。

  皇位是一种社会制度,但他朱翊钧也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人啊。此时,郑氏走入万历的生命,填补了他精神上的空缺。郑氏之所以能赢得万岁的欢心,并不是具有闭月羞花的美貌,而是由于聪明机警、意志坚决、好读书,符合皇帝感情上的需要。可是,万历却不能立自己心爱之人的孩子为太子,因为这不合伦理之道,多么荒谬的伦理之道啊!可是在臣僚教育之下长大的万历,他的责任范围乃是这群文臣们所安排的,这帮文臣强迫他在处理政务时摒弃一切个人意志,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但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想做的事情统统不能做到,励精图治的念头一天天减退,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于是长期消极对抗而至“无为”!

  关于财政,我很纳闷,如此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为什么财政制度如此松散?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施政方针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以增益全国财富,而是保护落后的经济,以均衡的姿态维持王朝的安全。各地方税收根据近距离原则补贴地方财政需求,这种地方自给的财政制度看似节约了交通通讯成本,却导致全国满布着无数的短途运输线,缺乏统一的组织和管理。也因为全国的税收不是总收集发,财政制度无从以严密的会计制度加以考察,文官俸禄又低,不可避免助长了文官双重性格中“阴”的一面。

  由于交通通讯等落后,政府对民间的经济发展或衰退往感到隔膜,以至税收和预算不能随之而增加或减缩,更别提调控了,日积月累想要改革呆板的财政困境就更加困难了。不禁唏嘘,观念多么重要。罗马初建国时,就加强道路的基础建设,通过四通八达的交通通讯系统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成就了伟大的罗马帝国,也有了著名的金句“条条大路通罗马”。而一千年后的明帝国居然不懂这个道理。

  强大的文官体制,死板的财政制度,导致军需税收不能总收总发,武官的社会地位下降到历史最低点,是否这也直接导致明朝的灭亡呢?

  其实看完这本书好久了,一直没动笔,总觉得我的历史太差。但李笑来老师说过“起步时最重要的是什么?”。很多的技能,我们知道有用,却迟迟不愿学习践行,为什么?因为怕,因为不愿接受不完美的自己!但,写不好就不写了吗?写不好就不发了吗?你以为你能一上来就做的很好吗?万事开头难,所以,在起步时要平静地接受自己的笨拙,理解自己的笨拙,并放慢速度尝试,于践行中不断改进。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4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技术之不及。”这是书中最后说的一段话。

  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看似平静的一年,却有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发生。正是这些末端小节,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

  本书详细分析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的一生,一群在历史书里熠熠生辉的.名人,却有着相似的悲剧人生,具体的细节就不在这里剧透了。

  程朱理学将儒家圣人“周孔”打造成“孔孟”,从孔子想回到过去理想状态下周公制定礼仪的社会,变成现在人们熟悉的“孔孟之道”,“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从汉朝独尊儒术到现在的发扬光大,成为中国20xx年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本来就是政治家们为了稳定社会秩序使用的手段,程朱理学正是当时儒家的学派的顶点,而说起缘由,其实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用一句话说,就是考试考了。能当官才是硬道理。

  而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就形成了明朝最强大的集团,文官集团。

  万历皇帝因为立太子的事情,被文官集团攻击的体无完肤,原本儒家思想只是统治者为了社会和谐使用的手段,却成为了文官集团手中的利器,导致皇帝三十年不上早朝,刷新了世界吉尼斯纪录,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作为我中华泱泱大国的一把手,居然连死后和谁合葬,立谁是太子这样的事都决定不了,那么谁才是国家真正的统治者?

  张居正在任期间大兴改革,整顿吏治,管理监控土地,让国家有了十年粮食储备,正所谓人走茶凉,人亡政息,查抄清算,儿子被逼自杀。根本的原因就是改革内容和固有的政治逻辑相冲突。

  戚继光大败倭寇,在任期间几乎未尝一败,但是发明的新战法武器无法执行,被文官集团在后方制肘,在万历十五年默默死去。

  这其实不是他们个人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一种困境,儒家思想教条主义的困境。万历皇帝死后20多年满清入关,结速了汉人统治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最后,中国没有西方中世纪的宗教之争,但并不代表没有宗教,实际情况是,孔孟之儒家,便是中国千百年的垄断宗教,而文官者,名位公仆,实为统治者。文官集团虽然以孔孟教条自居,但对教条从来是以工具视之,其弘扬、遵循与否,取决于与自己的利益相符。这本书深刻描写了万历十五年这一年间六位具有失败人生,且红遍历史长河的著名人物被文官集团利用孔孟之道裹挟下的无奈人生,更利用“大历史观”通过六人展现地历史的侧面,将明朝的灭亡成为了这一年“蝴蝶效应”下的必然!好书!非常值得多读、细读!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年号万历。

  这不是一本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历史调侃小说,而是一本明史研究专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选取了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围绕发生在这一年以及联系前后几年的事儿,观察着明朝的走向。

  书中介绍的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曾经有过片面印象的历史人物,当然,也包括万历皇帝。读罢此书,明朝人物的形象从书本中只言片语的介绍充实成一个个鲜活的立体形象。万历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实,平静水面下已经暗流涌动,这一年发生的小事,将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澜。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张居正一章,曾经路过张居正故居,那时还不知道张居正是谁,看完才明白,张居正辅佐幼年的万历,鞠躬尽瘁,死后因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了宰相一职,所以皇权打到了顶峰,但是没有宰相,政务缠身的皇帝就疲惫不堪,所以有人查阅史料证明了朱元璋当时有多么兢兢业业,皇帝是一个没薪水,不升职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乐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个朝代,木匠,和尚,画画,反正就没几个喜欢上朝的,等到勤勉执政的崇祯皇帝即位,明朝已经行将就木了。

  还有戚继光,影视剧中的明朝无非两件事儿,要么东厂西厂锦衣卫,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乱。戚继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英雄,事实上他的确是,但是戚继光只是守土,并没有建功立业,倭寇渐渐平息之后,便被调往京蓟,拱卫京师了。

  读明朝的政治会觉得很有趣,中央虽然集权,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征兵募粮之类的机构,沉浸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中,资源协调交由下层地县自己组织,明朝的执政是以传统儒家观念,用道德约束将整个国民塑造成简单的个体,尊老爱幼,明礼诚信,所以从这方面去看,做一个明朝的子民还是挺好的,当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6

  前两周在书店历史读物的架子上翻到了《万历十五年》,忘了从什么时候知道的这本书,反正是在脑子里很熟悉的名字。大概因为前段时间刚读完《明朝那些事儿》,对明朝历史的兴趣还比较高涨,趁着自己脑子里依稀对这段历史还有一些印象,便想着赶快读读看。

  认真打开这本书之前,我看了一些读后感,除了大部分传统的读后感(类似于书的总结和介绍),还看到一篇完全不介绍大家读《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帖子,作者大概是从头到尾都批判了黄先生的“大历史观”,更是以陈梧桐教授的评语做结尾:“(万历十五年)作为学术著作尚不够格,作为大众读物传播的是错误的明史知识,实在不值得肯定和热捧。”

  或许从明史研究者的专业角度来看,这本书存在很多不可取的地方,甚至是错误;也许,这是研究者之间对于同一问题或历史事件的不同理解和看法。总之,就如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抒发自己的观点和感悟,这本书不至于一无是处。

  打开书本读完万历皇帝这章后,从学者的角度,文中论述到历史史实的部分,有出处、有根据,所有故事情节与《明朝那些事儿》里我所读到的几乎一样,只不过是作者表达的方式不同,一个用写小说的方式,一个用文学创作的方式。

  万历自小登基,从小接受极为严苛的教育、训练,学四书五经、书法、历史,没有兴趣一说,全是必学,而且一种学的好了,就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研习另一种。几乎没有休息时间,要时刻做好预习、复习,因为有如师如父的`张首辅时刻监督着。

  婚姻也是为了完任务,没有爱情一说,皇后的选择权几乎不在自己手中,自己的宠妃也不能由着性子封赏,就连立谁为接班人也面对着重重掣肘。

  皇帝,代表着无上的权利,可也处处充满着高处不胜寒的凄凉,没有人可以相信,哪怕是从小培养自己的如父一般的张首辅、生生母亲、枕边人、甚至是亲生的儿子。有权利的地方,便有战争。这是更古不变的道理。

  黄先生说:即使贵为天子,也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

  这话对,也不对。

  天子,也不过是社会可以正常运行的其中一环,他有决策权、一票否决权,可诺大的朝廷,每一个官员都对他的决定提出附和、建议或反对,势力之大有时是不受皇帝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他是制度的产物。可是,他也不仅仅是制度的产物,还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必经的一个阶段,是历史背景下的必然,和历史发展的产物。

  黄先生还说:皇后,只是一种制度的附件。

  这话未免过于冰冷了。纵使与平常女人不同,也确实具有制度所带来的悲凉属性,但是这话也显得片面了。皇后,是夫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后宫的管理者,是皇子的母亲,是父母的女儿,就算外面包裹着再大的冰冷物件,也改变不了温暖的内核。她是制度的产物,但不仅仅是制度的附件。

  有些事情本就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没有特别的解读,就算有,也决不仅仅是一个因素就可以解释的了的。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7

  当年《人民的*义》热播时,高育良反复提及的《万历十五年》就引发了我的好奇,后来看到读书会内很多书友推荐此书,便果断下单。今时今日,终于有幸拜读。

  寒冷的冬日,独坐在五楼会议室享受宁静的读书时光,恍然间仿佛回到了大学校园里的图书馆:手捧一本书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份独品书香的喜悦比书籍本身还让人沉醉。

  读罢《万历十五年》,赞同作者的大历史观:中国两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是一切问题的症结。作者从万历皇帝、位极人臣的.张居正、申时行以及一代名将戚继光等人着笔,以万历执政第十五年为引子,抽丝剥茧,通过这些人物命运的变化,揭露了明朝乃至几千年来中国的官僚体制。这个体制中,帝国真正的主人是庞大的文官集团,天子不过是国家机构运行所需要的产物。国家一项政策能否真正落地生根,全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如若有冲突,即便是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比如立喜爱的幼子为皇太子。这让我想到《沧浪之水》一书中的主人公,从小科员一路升为厅长,总以为地位越高受得约束越小,其实不然。

  千百年来,这个体制的运行没有法制作保障,靠的是道德的力量来约束,导致弊端重重。道德至高无上,但它终究代替不了法制。像读书会的运行便是同理,有了“一月至少读一本书”的铁轨约束,大家读书的效率显然更高。对我尤为如此,虽然我有一颗疯狂热爱读书的心,却总是诸事缠身,没有读书的时间。今天“迫于群规”,足足抽出一下午一晚上的时间读完了拖延一个月的书。几十人的读书会尚且如此,庞大的国家机构呢?道德的力量显然远远不够,期待我们的法制越来越健全。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8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黄仁宇

  黄仁宇所写的《万历十五年》与以往我读过的所有历史类书籍都不大相同。“公元1587年,在中国为明万历十五年,论干支则为丁亥,属猪。当日四海升平,全年并无大事可叙……在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他先以万历十五年这个“平平淡淡”的一年讲起,一开篇就给读者留了一个悬念:既然平平淡淡,那为什么还要用一本书来写呢?这问题的背后是作者想展现出来的野心。用吴晓波的话说,就是“你即便在大海的任何一个角落舀起一杯水,我都能告诉你整个大海的秘密。”

  黄仁宇从僵硬的中国历史身躯中取出一小段,在现代的显微镜下细致观摩。

  我读完这本书便发现,万历十五年“隐瞒”了太多太多的故事。统治者万历皇帝,大学士申时行、首辅张居正、模范官僚海瑞、自由派知识分子李贽、抗倭英雄戚继光等,这些人物时间交叉往复,人物彼此之间也发生某些联系。通过人物我发现了一些秘密,这就是我开篇所引用的话的具体体现。

  我还发现万历十五年虽是平淡的一年,似乎没有发生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实际上,从这年起,王朝的覆灭已经不可避免了。或者不应该这么说,应该说王朝的覆灭已经注定了,而只是从那时起,端倪更明显罢了。

  黄仁宇是以这么一段话结束他的作品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不得不说,黄仁宇以一个“大历史视野”去看历史,使得他的书在同类书籍内脱颖而出。不过,虽说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占据历史类书籍销售榜首二十年,但在当时黄仁宇写出这本书后,被一些史学家说不够严谨,黄仁宇本人却有点得意地写道:“不时有人说及,黄仁宇著书缺乏历史的严肃性,他们没有想到,我经过一段时间奋斗才摒除了所谓严肃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9

  虽然还是不明白为什么命名为《万历十五年》,虽然还是不清楚什么是大历史观,但是呈现的是立体的历史,立体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而不是非黑即白的历史教材或者历史电视剧。就比如戚继光,民族英雄,但能在盘根错节的政治中,稳如泰山、步步高升,难道只靠军事才能、爱国热情可以做到的吗?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不懂政治,也不懂历史,但我从历史中读到历史时代赋予历史人的`枷锁,却掩饰不了首先是作为人的本性,万历作为皇帝,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然走不出深宫囚笼;作为一个男人,喜欢谁都要被人管束,想给老婆送礼物都要打白条;作为一个人,吃喝拉撒、七情六欲都要被人指指点点。一个想要赢得身边人、天下人的认可,却感觉力不从心、无人理解。皇帝也首先是个人,张居正、申时行、海瑞等等也首先是个人,然后才是历史人物。看完《明朝那些事》,感觉王阳明活得最明白,过得随心。

  另外,看到了很多好玩的地方,火者、裸奔,比现代房车还房车的轿子……古人真会玩。

  这本书可能以后再读时会有更深的理解吧!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

  今天《万历十五年》进入了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可谓是大明王朝最后一根顶梁柱了,这根顶梁柱一倒,明帝国顿时失去重心,一步步滑入深渊。申时行虽然老成持重,但他所苦心经营的,终究只是表面的平和,是一抹夕阳红,是无法把脱轨的帝国拉回来的。而这样的一个表现,就是万历皇帝向他的臣民做消极怠工,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我一看到我也有种摸不到头脑的感觉。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君臣关系要么是琴瑟和鸣(原意指夫妻,这里我觉得君为夫,臣为妻也并非不可不是么)如唐太宗一朝;要么是君主绝对专制,臣子只是一群附庸如隋炀帝一朝;要么就是臣下乱政,君主形同虚设如汉昭帝一朝的霍光。再者说,君主消极怠工的也不少,可是消极怠工是为了对抗臣民就很稀奇了,至于万历为何会如此,书中也做了解释。万历之所以如此,乃是出于一种报复,报复文官们不支持他废长立幼。前文已述,万历的宠妃是郑氏,因此他想让郑氏的孩子做太子,可惜郑氏的孩子并非嫡长子,这就是私人情感和礼制的冲突了,而在明代,礼仪道德甚至可以凌驾于法律,因此那些饱受礼仪道德熏陶的文官自然不可能同意这样违背祖制的想法。不过话又说回来,万历单纯凭借个人情感来决定立储这样的大事,自是不合理,可难道所谓的嫡长子继承制就很合理么?我们都知道科举制的意义就是打破了门第和出身对于有才之士的限制,然而选拔官员如此开明,怎么到了立储就如此草率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并不认为这可以以一句“这是祖制”来解释,九品中正制也是祖制,为什么就能改呢?

  说到底我认为这还是那些臣子的人性的弱点,科举取士可以帮助他们飞黄腾达,可一旦他们踏入仕途,改变了自己的身份,就又开始满口礼制,也就是前文所说的'“双重性格”,实在是可笑至极。

  言归正传,万历经过了这么多事情,已经是一个“老油条”了,他不反驳,不屈服,只是这样冷处理,倒也扛了一段时间。不过众口铄金,迫于强大的舆论压力,万历还是没能撑住,立了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这下好了,皇帝彻底死心,不仅是废长立幼的心已死,连工作的心也一并[]化为灰烬,就这样,大明王朝在这样的“无人驾驶”状态下驶过了二十年。御宇48年后,万历驾崩。不过人虽然不在了,事情还未了结,文官内部早已没有了反对万历废长立幼时的同心协力,而是分裂成了诸多派别,经过了万历一朝,文官内部的裂痕已无法弥合。

  万历不是一个好皇帝,他的所作所为都不利于他对于文官们的统治。管理下属,无非就是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下功夫,可万历呢?真正诠释了什么叫反其道而行之。在他执政后期,由于怠于政事,因此对于官员的物质奖励也就搁下了,又由于万历向来对于各种礼仪毫无兴趣,因此精神奖励也就不复存在,那既然没有激励,哪个官员会有动力继续效忠呢?

  至此,这个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就像一辆车已经失去了动力,只是凭借惯性在向前挪动。这个恶果的种子,要在几十年前就已经种下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1

  黄仁宇的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原以为戚继光作为一代抗倭名将,功垂千古,在他为官领兵之时必也是风光无限的。但从作者的笔下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他虽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但他的军事思想不能见容于文官,政治立场不能见容于万历皇帝,最终因与张居亚关系过密而被弹劾罢官,直至临终再未起复。 自宋朝赵医胤杯酒释兵权以后,重文轻式的趋势便在不断发展,直至本朝,文官已经把控了整个朝廷,再无武官立足之地。

  而在战场上,文官指挥战斗的事例不胜枚举,这种风气使得武将的军事才能得不到发挥,文宫只勇动动嘴皮子便能占有军功,武将舍生忘死还要背负战争失败的.责任。 戚继光在这样的环境中,立志建立一支新型的军队。因为以一己之力无法对抗朝廷体制, 他做自己可为之事,招募新兵,培养军队,整顿纪律,让这支军队具有强大的战争力。此时,这样的军队已经与他密不可分了,被百姓称为“戚家军”,这是对他们战斗力和纪律的认可。但这样的军队显然不能被文官集团容忍,异军突起,通背了常态和惯例,这使他们感到恐慌,表现在行动上,自然是不遗余力的打压。

  戚继光拥有非凡的军事才能,这个王朝里,他孤军奋战,于战力低下的卫所军中建立起“戚家军”抵抗传寇,保卫沿海和平。他是一位孤独的英雄。作者:马燕妮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

  万历十五年,是按阴历,若按阳历是公元1587年,但实际是1587至1588年初。

  第一个要讲的自然是万历皇帝,他生于1563年,死于1620年。9岁登上皇位,是为万历,所以在位时间是1572-1620,共48年。

  从年龄上来看,他刚登上皇位时,需要多方协助,于是引出第二个重要的人物——张居正。

  张居正死于1582年,1587年时,他已经不在世5年了。他的继任者是张四维,但是很快因为患病,一病不起。而另两位资历深厚的马自强和吕调阳也相继病死,所以就把第三个人物——申时行推到了首辅的位置。虽然资格最浅,但得机会垂青,所以“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申时行1583年上任,到1587年时,他在任四年。1591年,他被迫离职。

  第四个讲的是海瑞,他是1587年11月13日离世的,而第五个人物——戚继光虽然是1588年1月17日离开人间,但按阴历算,是万历十五年的十二月十二日。

  最后一位——李贽,如果我们非要和1587年进行关联的话,他是在一年后的1588年剃度为僧了。

  简单说呢,这书就主要是写了一个皇帝——万历,两个首辅——张居正、申时行,三个忠臣——清官海瑞、武将戚继光、哲学家李贽。

  1587年表面四海升平、无事可记,但实际已彰显了大明的终结。当时万历只有24岁,按说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但是什么导致他从励精图治变的心灰意懒,甚至于连最后30年都不上朝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不能传位于自己最喜欢的女人生下的儿子,当然他也不能给予这个女人皇后的名分。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和张居正有关,万历从张居正身上看到了阴阳之分,我认为就是高尚和自私吧。有时想想,这是人性,肯定每个人身上都有相应的成分,只是所占比例不同而已。由此,万历感到心灰意冷,从而消极怠工。

  这六个人,在同一种机制下,虽然分属不同的职位,但都被机制所挟制,哪怕是贵为皇帝的万历,其中主要的'利益集团就是庞大的文官系统。这一年,若万历勤于政事,那么有很多事情也许可以有所改变,但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导致如此的结局。在国内,1601年努尔哈赤创立了八旗制度,为后来征服明朝做下了准备。而在国外,1587年——西班牙征英的前一年,那自然也是准备的一年……

  在牛年春节的这段时间,再读一遍《万历十五年》,上一次阅读是20xx.11.05,看的是珍藏版,增订纪念本。回首之前,我经常会发现自己做出了许多错误的决定。尤其是对照投资上许多个股的走势,努力思考当时的想法和为什么做出那样的决定,再反思发现虽然不能全部避免,但还是有很多可以做的更好,所以我希望牛年正式开市后,我能更认真的思考然后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3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启新的一本。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万历十五年》融入作者黄仁宇先生对历史研究的经验和个人经历,以“大历史观”分析了明代万历年间对后期帝制发展的“结症”原因,对后世以史为鉴,知历史兴替产生了重要影响。

  书中讲述了几位在万历年间举足轻重的主要人物事迹:当时的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权倾一时的首辅张居正、有着中庸之道的大学士申时行、历史官僚楷模海瑞、抗倭名将戚继光、思想知识分子李贽,作为上层统治阶级的他们,无一不在为身陷泥泞的帝国而挣扎着,可最终却深陷困境,因而可以从这些细微小事发现明朝那个时代产生“病历”的历史“结症”。

  在《万历十五年》中的众多人物当中,万历皇帝作为明代帝国的一个中心人物,许多事件的发生或多或少与之相关,首辅张居正和大学士申时行,他们作为整个统治阶级的政治辅助者,与皇帝有着直接关联,而张居正这一核心的衰落,一定程度上对万历皇帝之后的统治态度产生影响,也是万历年间“病历”结症的原因之一,而从海瑞心中极端的道德主义关,我们又能够从其中窥见一些在基层政治和财政方面的细小根源,戚继光的相关事情又可看出明代在军事管理方面的问题,最后的思想家李贽则反映了儒家思想在困境中的表现。他们六个人反映了处于统治集团不同位置上所能行使的权利和能够对社会所做的事情,而其中实施治理方案产生的阻力则可以归结为万历年间“病历”结症的主要根源,即制度上,思想上等的内在阻力。在整个文官集团中,除了申时行,遵循中庸调和的儒家之道,按照文官意志实施治理政策,其他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更改了制度,试图改变当时的治理状态。他们作为统治阶级的上层官员,内心都存在着一定的政治抱负,也曾试图改变当时的症状,然而历史的根源——腐朽的制度以及对思想的禁锢,并不允许他们有所动摇。当然,巩固这一切的是那些有着相关利益官员组成的文官集团,他们担心和不满的是治理改革所带了的利益受损。因而,整个封建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为了自身抱负和利益的实现,与其他相关联的人员或多或少的有着牵扯,无论是有着巨大权利的首辅张居正,还是坚守中庸之道的大学士张居正,亦或是最高统治者万历皇帝,他们都试图在与文官集团的相互牵制中脱离帝国陷入的泥泞,虽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都难以脱离整个时代的牵制,以至于上至统治阶级,官吏人员,下至黎民百姓都成为腐朽制度的牺牲品,纵使能有着力缆狂澜的清廉官员,也难以扭转整个封建时代的发展年轮。

  《万历十五年》展现的是万历年间发生的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些小事却是产生“结症”的显耀表现,但由于事小,不能够被当时人所重视,或是难以正真去解决。这一切的发生,所不得不分析万历年间的时代背景: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小农文化,腐朽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这一切的落后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因而上层统治者所要改变的`治理政策亦不能符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显然可见这一改革背后有着重重阻力。

  最主要的是,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并没有真正按照法律来实现社会规范,其主要依靠的是道德和礼仪上的思想约束,即受封建礼制的束缚,因而那些有着对礼教强烈追求的人受到极力追捧,而由此产生的最大影响就是各个有着相互联系的文官形成的统治集团内部没有制定形成一个统一规范的法律体系,进而统治集团内部各自站队分化,各持反映不同利益的政策。

  书中封建王朝“结症”的根源离不开思想的禁锢。此时不得不提及的就是影响历代王朝的儒家思想,其甚至对今后社会的思想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书中讲述的思想家李贽正是发现了当时社会儒家思想逐渐教条化,(亦或说逐渐僵化),想要进行儒家思想的改革,他提及的个人思想的解放正是对当时思想禁锢人的一种强烈批判,虽在一定范围内产生影响,但终究如同那海边的泥沙随流而逝。

  总而言之,思想上的禁锢以及制度上的腐朽阻碍了当时社会发展的道路,这也导致了整个社会以道德取代法律的治理策略,进而整个社会的生产力也处于一个低下的状态,以至于整个社会并没有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是逐渐走向衰落。

  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

  之前觉得张居正、申时行的差异在于与文官集团打交道的方式,现在觉得不太准确,应该是在皇帝这一政治个体与文官集团的政治团体之间的处事方式不同。

  通过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帝国的平稳运行不仅在于文官之间的平衡、和谐,还要关照皇帝与制度(即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正德皇帝跳脱的个性不允许他仅仅作为一个权力的象征配合制度运行,大学士在政治上的无能导致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对抗状态,以致政体的瘫痪。

  而万历皇帝有着和正德相似的个性,他有大展身手复兴帝国的愿望,而同时,这与文官们的期望往往相互背离。作为文官之首、皇帝的.顾问,大学士的处事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

  张居正对皇帝和文官同时使用霹雳手段,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强行驱策两方力量,结果是死后两方共同进行的反抗。而申时行则是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偏袒,他想在两边都做好人,让两方都觉得和自己是一伙的,这样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在双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影响力。

  然而对于一般的问题,他可以“处心积虑不动声色在幕后解决问题”,而且从黄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时行处事心细如发以及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稳定上的优越性。但是,一旦面临立储这样关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权利的大事上,在两方都想做好人的结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作者:张静怡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08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10-3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篇03-06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03-05

《万历十五年》读书心得02-2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1-23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2-05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03-18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精选11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