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情况汇报

时间:2022-11-25 19:13:54 工作汇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需要汇报的场景越来越多,汇报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陈述,如果有PPT的话则更加正式,每次提笔要写汇报的时候都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1

  20xx年,xx市生态环境局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保工作作为增强“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的政治考验,抓好推动落实,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明显,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20xx年,xx市获得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殊荣(全省唯一);锡矿山污染治理评为20xx年湖南生态文明建设典型案例;“四严四基县级监测能力试点”建设取得阶段性进展,系统监测能力在8.30资江xx段锑浓度应急处置中得到体现,并在全省生态环境监测培训班上作为典型案例予以推介;圆满完成xx二水厂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与湘潭湘乡市建立长效共管机制,彻底解决了多年来存在的跨区域环境管理难题;队伍建设不断加强,11月市生态环境局获得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一、年度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20xx年,中心城区重污染天数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2.01%,PM2.5平均浓度37微克/立方米。水污染防治方面,全市纳入考核的20个国、省控地表水断面中,Ⅰ类水质断面1个,Ⅱ类水质断面18个,Ⅲ类水质断面1个。8个县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均达标。土壤污染防治方面,全市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在完成上述目标任务的同时,年度污染防治攻坚战“夏季攻势”的168项任务已全面完成。

  (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1.致力齐抓共管,环境责任全面压实。成立了xx市资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资江流域水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专班和锡矿山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专班,统筹资江流域和锡矿山区域污染治理。修订了《xx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各级各相关部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进一步压实。

  2.致力污染防治,环境问题加快解决。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出台了《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方案》,完成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项目11个、钢铁行业超低改造项目9个、工业炉窑治理项目8个;完成地级城市黑臭水体治理项目7个,全面排查全市16条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及河湖“四乱”等问题,完成年度县级以上城镇污水处理厂、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提标任务;完成历史遗留废渣污染土壤治理项目2个,修复治理土壤7.37万平方米。

  3.致力问题整改,群众诉求全面回应。中央和省级层面交办需完成的年度整改问题45个,已全部整改完成。20xx年实施的47个关闭煤矿废水治理项目已完成35个,并对20xx年以来新增的.煤矿涌水点治理同步推进,目前全市关闭煤矿产生酸性涌水均采取了应急处置措施。

  4.致力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严把环评审批关,年内未审批国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名录内项目。助推“材料谷”项目建设,优质高效完成中兴液压扩产、华菱涟钢4.3米级焦炉环保升级改造等项目环评审批服务工作。大力推进环保产业链发展,全市实施28个节能环保产业链项目,目前已完成21个,其余按进度有序推进。

  5.致力机制创新,监管执法全面加强。出台了《xx市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规程》,实现办公OA系统和监控平台互联互通;构建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和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对全市156个污染源现场端实施自动监控,对18个环境质量监控点位实行全天候全范围监控;20xx年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1件,罚款金额1574万元。

  虽然20xx年生态环保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还不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领域生态环境问题依然突出。锡矿山区域后续修复转型、砂石土矿生态修复、关闭煤矿涌水治理等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既有技术上的瓶颈障碍,也有资金上的巨大缺口。二是部分区域和流域环境质量指标还未稳定达标。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管控效果、部分县市环境空气质量在全省排名靠后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锡矿山流域锑浓度仍然偏高,这些都须持续整治。三是生态环境风险隐患仍然存在。畜禽养殖污染仍较严重;部分行业、企业超排偷排仍然存在;部分区域污染因子引起舆情事件的风险仍未消除。

  二、20xx年环境保护工作计划安排

  (一)工作目标。xx中心城区空气环境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全部稳定达到Ⅲ类水质以上,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稳定达标;主要污染物减排和碳排放减量达到省定目标;确保不出现较大以上的环境安全事件,全面实现“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

  (二)重点任务。一是着力巩固生态环境工作“大格局”。全面树立服务高质量发展意识;督促各级各部门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三管三必须”,实施好《xx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企业升级改造和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持续开展长江流域保护修复治理,全面推进城镇、乡镇、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强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推进城市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强化地下水污染系统防治,深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三是扎实推进突出环境问题整改。继续抓好中央、省级环保督察交办反馈和长江经济带警示片披露问题整改,持续整改影响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四是严格落实环境监管执法职责。严把项目审批关,严守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度。依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格禁止“一刀切”行为。防范化解环保领域“邻避”冲突。五是启动实施碳排放达峰工作。全面启动全市碳排放达峰工作,编制完成“十四五”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继续淘汰过剩落后产能。六是持续加强队伍和治理体系建设。强化基层环境监管职能。稳步实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加强生态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强化生态环境治理能力。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2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3

  今年,萧王庙街道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立足实际,以实现人和自然协调发展为目标,结合生态市建设、“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和“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积极开展街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努力实现“把我街道建设成为生态型西部新区”的奋斗目标。现将我街道半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重落实,注重管理抓机制

  (一)建立组织,完善机制

  为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任务,我街道成立了生态市建设、三改一拆”专项行动、“双清”行动和“四边三化”行动等以街道主要领导为组长、各相关责任领导为成员。多个工作领导小组,在年度工作中予以落实。根据上级部门相关部署,及时分解任务,做到各项具体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有措施、有实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及时收集、报送各类信息和总结,并整理各类资料并归档。

  (二)巩固提高,健全机制

  街道建立环境信访应急处理机制,分级做好环境信访工作,对辖区内出现的环境信访事件,做到有事必查、有事必办,因此本年度内尚未发生因监管不力、失职渎职造成重特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以及发生因环境污染引起的重大群体性或群访事件。

  (三)广泛动员,加强宣传

  首先,充分利用街道农村工作会议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动员大会等会议契机,向各工作点和行政村下达今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内容。其次,在“三改一拆”、“双清”行动和“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的时期,在街道主要路段张贴宣传标语、悬挂横幅等形式加大行动宣传力度。第三,利用中小学 运用班会、外出活动等机会普及环保知识,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模式,将环保理念带入普通民众家庭。

  二、改善生态推发展,完善功能抓建设

  (一)加强辖区环境保护力度

  建立并实施“村保洁、街道收集、市填埋”的保洁机制,积极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工作,探索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处置。充分发挥陈家岙、云集两座垃圾中转站作用,做到日产日清,确保生活垃圾无害化集中处理率达到100%。

  同时,街道利用“双清”专项行动的机会,发动机关干部、中小学生、村党员干部对辖区内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4月26日,街道督查组兵分六路,对各行政村、企事业单位、泉溪江、剡江、三高连接线、弥勒大道、江拔线、石溪线、西河路等沿河沿路周边整治情况进行全面督查。结果显示,总体情况较好,村庄周边主要干道及河流道路都进行了全面清理整治,达到了预期效果。

  (二)开展清水河道整治工程

  上半年,街道实施的清水河道整治项目共4个,分别是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后竺村剡江南塘加固工程、云溪村河道整治工程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根据立项文件和概算,4个工程总投资约为1245万元,可完成近20xx米河道的.综合整治。目前,除牌亭村泉溪江堤防加固工程已完工和潘前村河道整治工程仍处于设计阶段外,其他2个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

  同时,在加大建设的同时,注重健全清理河道清洁乡村长效机制。强化各村属地管理责任,加大河道保洁、农村保洁管理和宣传力度。健立河道保洁长效机制,建立并完善河长制,严格落实水域环境卫生责任,加强河道日常保洁管理,严厉查处违法排污、向河道倾倒垃圾废弃物、在河岸乱搭乱建等行为。

  (三)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工作

  根据已划定的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的范围以及清除饮用水源地安全隐患的要求,街道计划在8月份集中关闭6家畜禽养殖场,经测算将拆除养殖用房8500平方米,整理土地9400平方米。相关补偿及办理养老保险等费用仍然在测算中。

  三、建设街道创生态,描绘农村更美丽

  (一)开展生态街道(村)创建工作

  根据今年的创建任务,街道将完成省级生态型街道和3个市级生态村的创建任务。去年6月,街道已组建创建领导小组,全面指导创建工作的开展。今年年初,完成生态型街道规划编制,并获市政府批准。目前,街道从各办(系)抽调工作人员积极准备相关创建资料,争取在7月中旬完成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并上报。

  基于历年的创建成果,街道已有10个行政村被评为市级生态村,今年落实大埠、牌亭和潘前村等3个村进行申报。根据进度安排,申报工作将在8月份开始。

  (二)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纳管建设

  在继续实施杜郎坪、周陈黄2个自然村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外,根据市委农办的年度计划,街道年内将启动青云、塘湾、大埠、牌亭和云集等5个行政村的生活污水纳管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街道坚持规划先行,以充分征求群众意见为前提,结合农房“两改”、自来水改造、道路硬化等新农村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避免重复建设和多次施工。目前,街道已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进村入户实地调查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三)实施“四边三化”专项行动

  4月中旬,街道城建办联合城 管中队、国土所等部门讨论实施行动方案,并根据职责权限分解任务。城管中队还抽调3名执法队员对甬金高速和江拔线两侧的标牌(广告牌)及生态环境污染点、分布点进行走访调查。经统计列入整改范围的标牌(广告牌)有18个,生态环境污染点13个。目前所有整改内容已落实到位,并且对甬金高速和江拔线沿线两侧的河道、垃圾收集点进行全面清理,共清运各类垃圾2卡车,切实改善了沿路生态环境。

  四、强化整治优环境,发展生态促经济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配合上级农林部门继续做好棠云林场(水蜜桃)、林家王家山(水蜜桃)、肖桥头(大棚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和林产品基地的认证工作。加强对已测定的6650亩生态公益林的监管和保护,延长21名护林员的聘用时间至全年。

  (二)严把企业清洁生产关

  加强对新建项目的环境监管,杜绝建设项目未批先建、批建不一、批小建大等环境违法行为。加强“三同时”监管,配合市环保局开展“三同时”验收工作。继续做好辖区内企业及工业园区污染整治工作。采取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的方式,加大排污企业的检查力度,确保治污设施投入使用,确保污染物按标准排放,确保排放量不超过已核定的减排量。

  (三)积极开展污染企业整治

  五大行业在我街道都有分布,但数量不多,分别是化工行业3家,造纸行业1家,铸造行业3家,食品罐头加工行业2家和金属表面酸洗行业2家。

  根据市环保局统一部署,目前金属表面酸洗行业整治已全面开展。市明丰氧化厂已完成企业内部整治,据了解,该厂将于今年年底搬迁至别处。市欣欣铝氧化厂因厂房达不到要求,需重新进行整改。铸造行业3家企业在6月28日召开的现场会后按要求签订整改方案。造纸行业1家企业,经街道协调下,目前已停止生产。化工行业有1家企业正在进行厂房改造。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4

  如今,“绿色”成为时尚,绿色食品、绿色发展…。我们须意识到,全球恶化的生态环境形势已不是单纯的科学技术就可挽救的,要靠政策、靠政治,更要靠全社会觉悟的生态道德文化观。否则,如何拯救“濒临失衡的地球”。通过对十九大报告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深入学习,结合保护区工作,就生态文明中的生态道德教育谈点体会。

  加强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名老师,我认为认为要以“绿色通道”中特殊先行的“绿”来为生态道德教育开道。

  一、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的“绿”

  人类对社会的依赖性与其对自然的依赖性,构成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沙尘暴、雾霾天气、经济发展中的透支等现象,并非主要出自科学上的无知或技术上的缺失,而是与人们的道德水平直接相关。确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生态道德这一触及人类的道德规范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德育教育特别是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国家的关系而展开,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包括人类与其他生命之间关系的教育,没有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其中的重点来进行。针对目前我国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提高全民对生态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很是必要。

  二、生态道德教育制度的“绿”

  学校在“生态教育”的统领下,用生态教育思想关注每一位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一个方面。学校通过建立并完善相关的制度将生态道德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管理结为一体,利用制度来约束学生的行为,促进学生形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从外部环境促进学生把接受的生态教育内化为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再外化为学生的生态行为。

  三、生态道德教育目标的“绿”

  生态道德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使其目标得以实现,就必须选择和运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适应的方法和途径。生态道德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使生态道德思想转化为人们的生态道德实践,并且使其真正成为公民的一种素质,其中,开展自然价值和生态美意识的教育,进行绿色消费和适度消费意识的教育,以及实施生态保护和生态创造意识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几个方面。从生态道德规范教育的作用来看,主要在于使人们尊重生命、尊重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正确处理控制人口与合理消费、适度发展与维护生态平衡、消除贫困与反对奢侈之间的相互关系。只有持续、有效地提高人的生态道德素质,才能使人拥有保护自然和生命的道德意识、道德能力与道德习惯,才能自觉遵循保护生态环境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四、生态教育行动的“绿”

  生态道德教育最根本的是帮助人们树立绿色的消费理念,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学校要让同学们从利用身边的废物做起,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率。在手工制作中,要引导同学利用废弃物制作精致的小作品。

  五、生态道德教育心灵的“绿”

  在进行生态道德教育时,要通过继承传统美德教育的合理内核,通过创设情景、诱发道德体验、引导反思等方式,以心理体验的形式促进德行的生成和发展,比单纯的说教或灌输要更有效。学校的“环境爱护,从我做起”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悟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培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感与欣赏之情,来消除人与自然对抗的情绪,从而积极地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努力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培养起人与自然积极健康的`生态道德情感。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环保讲座、知识竞赛、征文等来传授生态和环保知识,并注重校园的绿色环境和绿色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接受绿色环保教育的氛围。还要通过组织学生野外实地参观考察及在“地球日”“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特殊日子里参加校内外环保宣传和环保行动等方式开展环境教育。

  六、国家生态安全教育中的“绿”

  要把国家生态安全作为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全球环境的变化,国民生产、生活方式的状况,跨越国境的污染,生物的入侵以及军事冲突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如今我国面临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为严峻的生态安全问题,如果对国家生态安全不及时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的严厉措施,就会给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家生态安全预警与防范体系,改变经济增长和资源利用方式,开展国家生态安全的国际合作,形成区域性和全球性的生态补偿机制,实施环境战略影响的评价等;另一方面,要把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相关举措作为全民生态道德教育的重点,并且通过各种现代传媒对有关案例适时加以披露,使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对一切导致生态恶化现象的危害性引起高度警觉,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全体国民的自觉行动。

  保护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以学校为主阵地;积极有效地开展生态道德教育,引导人们运用科学理性和道德规范来指导、约束自己的需要,提升公民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调发展。

生态建设情况汇报(精选5篇)5

  去年以来,生态环保工作以治污减排为中心,以工业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使我市的水和大气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有力地推进了全市生态市建设。目前,我市出境点潍河古县断面cod30毫克/升,达到潍坊市控制要求,我市的水源地三里庄水库和青墩水库水质也控制在标准之内,城区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天数达到330天。

  一、突出治污减排,圆满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目标

  去年底,经上级考核认定,全年共实现cod净削减量为80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95%,列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一;实现so2净削减量为1400吨,完成全年任务的140%,超额完成责任目标。在已建成银河、舜河两大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0.6万吨的基础上,分别扩建二期工程,辛兴镇建成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去年共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0.5万吨。新建设的4处乡镇污水处理厂,相州、林家村、舜王已破土动工,昌城土地调整和地质勘查已到位并完成工程招标。这4处污水处理厂将在今年11月建成运行。密州、龙都、贾悦、皇华4处乡镇(街道)通过铺设排污管网将污水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金安热电、恒阳热电、润生淀粉、良丰化学、泰盛化工、兴贸玉米、同路、龙光、等8家热电企业全部建成炉后脱硫治理工程,并安装在线监控与省市联网,实现全程监控。大力推行集中供热,对供热管网覆盖范围内的800余台锅炉等进行取缔。

  二、严格执法,环境违法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一是加大水源地保护力度。去年以来,先后组织环保、城管、市政、水利、建设、畜牧等部门4次组成联合执法检查组,对潍河、扶淇河、涓河、铁沟河的.53个入河排放口进行了全面排查和复查,对16个雨污混流排放口落实了部门整改责任制。去年7月份,组织七部门联合对市区饮用水源地三里庄水库、青墩水库、莎沟水库、引涓干渠周边的工业企业、养殖户、生活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根据调查情况,制定了《诸城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将发现的问题逐一落实到乡镇(街办)部门,明确了整改时限。同时全面加强了饮用水源地保护区的监测,对潍河的枳沟、九台、古县等断面严密监控,对两个城市污水处理厂进出口和古县断面的监测,达到每天一次,确保污水处理厂设施正常运行,达标排放。

  二是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按照省级环保部门关于加强对重点企业、污水处理厂、城市空气质量和重点河流监管的“四个办法”的要求,对新星纸业、兴贸玉米、润生淀粉、金安热电、恒阳热电、泰盛化工、良丰化学7家国控、省控企业每月监察不少于4次,对10家潍坊市控企业进行旬查,对全市69家重点企业本着从严从细、不留死角的原则,采取明查、暗访等形式,加大监察频次,发现问题,依法处理。去年以来,共开展环保专项行动8次,对13家环境违法企业进行了处罚,罚款79万元,对23家企业进行了限期整改。严格按照国家产业结构政策,对土小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在去年排查和取缔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防止反弹。全年共排查土小企业20家,对死灰复燃的5家小电镀厂采取断电措施予以取缔。严格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行使好环保“第一审批权”和“一票否决权”,对所有项目都进行了现场勘察,去年以来,共办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248件,环保验收20件。

  三是加强在线监测设施建设。按照省政府实施的“三级五大网络”要求,在环保局建成了“环境监控中心”,对10家水污染治理设施和7家大气污染治理设施,安装了在线监控。目前全市国控、省控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并入“三级五大网络”,使在线监测设备与省、市联网,实行在线监测、远程控制,环保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抓好综合整治,生态市建设突破实质性进展

  一是开展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立了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农工办、环保、发改、农业、林业、规划、市政、城管、卫生、水利、财政、国土、经贸、畜牧、广播电台、统计等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以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为标准,统筹整治农村“脏、乱、差”。按照“三清”(清理粪便堆、清理垃圾堆、清理柴草堆)、“四改”(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四通”(通路、通电、通自来水、通宽带网)、“五化”(硬化、净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确定了“村集、乡运、市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办法。在进一步提升城市两大水厂运营质量安全的同时,抓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的扫尾和提升改造,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以水土保持、退耕还林为重点,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加强了对全市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

  二是推进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作出的创建“生态市”的决定,加强创模工作。目前,在创模考核指标的32大项指标中,已有26项达标,向国家环保部报送创模申请的相关材料已经定稿,正在编制创建规划。积极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工作。去年以来,皇华镇已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昌城、辛兴正在实施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辛兴、贾悦、昌城、林家村、枳沟、桃林6处乡镇已建成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建成9个绿色社区、5处绿色学校。

  三是抓好以农业面源污染为重点的生态保护。结合农业科技下乡、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等工作,搞好宣传,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实施“两减三保”(减少农药、减少化肥、保产量、保质量、保环境)的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计划。积极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目前已累计建设沼气池4940个,使用率达99%以上,生产沼气190万方,替代2989吨煤,解决近5000多农户一年的生活燃料,相当于保护1.7万亩林地,每年产渣液7.4万吨,满足1.5万亩耕地用肥,每亩地减少20%的农药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面源污染。

  前段时间尽管在生态环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仍存在许多不尽人意的方面,还存有不少问题和不足。一是市政府制定的《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落实不到位,一些目标任务没有按规定的时限完成。二是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力度不够,特别是一些偏僻村庄生活垃圾成堆。三是个别企业环保意识不强,存有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问题。四是对违法排污行为打击力度还不够大。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须认真加以解决,确保生态市建设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