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论文

时间:2022-07-20 18:35:31 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企业文化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企业文化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企业文化论文

企业文化论文1

  题目:xxx

  姓名:

  学号:XX 03030331

  指导教师:

  班级:服设

  所在院系:设计xxx

  报告内容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目的:

  视觉营销的根本目的在于争取目标顾客、扩大市场影响和突出品牌形象,因此,绝不能只满足于热热闹闹的促销宣传和心血来潮的煽情手段,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同企业的所有经营活动一样,视觉营销也必须坚持既定的理念和一贯的策略,并且在设计上予以充分体现。

  意义:

  视觉营销并不是新的"武器",而是一门被我们遗忘了的"武器"。作为一种直观的营销手段,它其实一直默默"呆"在每个终端的幕后台角,人们对它的作用了解甚少,如同一个被"雪藏"的歌手,开题报告《论文开题报告格式及如何写论文开题报告》。近几年当我们重新审视和了解它的`作用后,"视觉营销"就开始从幕后走到了前台。而其更大的意义是:商家们已经开始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发掘它的潜在威力,同时在终端中进行系统的运用。

  课题的主要任务;研究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研究主要任务:

  1.论述服装视觉营销的含义和范畴。

  2.针对一个服装店而言,在色彩、造型、声音这些相关的影响视觉注意力方面进行分析

  3.服装视觉营销塑造消费者心中的形象。

  4.整合视觉营销,提升销售业绩。

  可能遇到的问题:

  1.现有资料和信息不足;

  2.对现在服装卖场中的视觉营销的应用与服装本身认识不足。

  3.视觉营销的应用于卖场销售是否成功。

  解决方法及措施:

  积极到阅览室,图书馆等有价值的位置查阅;学习研究,向指导老师请教;从自己实习单位的情况为起点,然后再到各大中小型服装卖场中更好的了解服装视觉营销对服装服装卖场的影响状态,从实际出发,慢慢学习服装视觉营销在卖场中的作用的认识和了解,逐渐完善课题。

  论文

  大纲

  摘要

  众所周知,人们所感受的外部信息有83%是通过视觉传达到人们心智的。也就是说,视觉使人们接受外部信息的最重要和最主要的通道。现代营销知识告诉我们,视觉营销是作好营销必不可少的营销手段之一。

  本文旨在从服装卖场角度来阐述服装视觉营销的作用和影响。

企业文化论文2

  一、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

  20xx年广州雅丽思公司率先引入企业文化,成为业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企业。在20xx年到20xx年年这十年间,企业文化在美容业开花结果,美容业企业文化研究在这十年间达到了一个繁荣时代。20xx年,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迎接各种机遇和挑战的大背景下,广州雅丽思公司率先在美容企业引进企业文化,提出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经营哲学,确立了一整套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经营哲学(价值观)、管理模式、经营策略、服务营销体系、广播传播模式等,主打品牌经营战略,将品牌建设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20xx年,第三届“美博经典沙龙”美容营销论坛高峰会在西安成功举办,会上超研公司董事长关爱莲女士提出中国美容市场的发展趋势是品牌文化建设。20xx年,刘颖在《美容连锁企业的品牌文化与品牌管理》一文中提出“当今美容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品牌的竞争;最终的胜利实际上是品牌的胜利”,肯定了品牌建设在美容企业内的必要性以及品牌文化在企业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她还提出要品牌建设要依托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通过M(I理念识别)、B(I行为识别)、V(I视觉识别)和S(I店面识别)的整合来实现美容类企业品牌建设的具体方法。就此,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成为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同年,在《中国科学美容》杂志社副社长对广州蔚宗行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范为中的访谈中,范为中先生提出“其实企业文化就是要一直灌输给大家一个统一的价值观,并在执行过程中达成共识”、“这时企业领导人往往变成一个组织者,更多的为部下创造条件”、“一个企业失败了,绝对是是这个企业家的失败”,这些观点的提出将“企业家精神”引入到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来,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从企业文化的客体转移到企业文化主体之一的企业家身上。同年,张剑锋在《让美容师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一文中强调了美容师作为美容企业一线员工在企业管理、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让美容师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由此,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的关注点又从企业家转移到企业员工身上。20xx年,在面对美容行业内产品同质化、服务同质化及营销同质化等诸多问题下,众多企业家把企业建设寄希望于策划创新上,但创新后的不断模仿让诸多策划经理疲于奔命,因此业内呼唤理性回归的声音不绝于耳,要求建立相应的用才、育才和留才知道,企业文化建设真正从“以企业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层面上来。20xx年到20xx年,培训成为众多美容企业趋之若鹜的新手段,企业通过培训传播企业文化和企业价值观间接取得传播效益,同时直接取得培训收入,无奈培训师资质的良莠不齐往往使得培训效果事倍功半,一个优秀的.美容培训师通过运用现代培训和理念手段,策划、开发培训项目,制定、实施培训计划,对企业的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和市场营销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培训成为美容行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手段。

  直到20xx年,中国美业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小刀老师提出了“美容企业文化建设思路”,他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应该经历三个阶段“老板文化阶段”、“赚钱文化建设阶段”和“美好文化建设阶段”,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以企业家精神为主导”阶段、“以制度文化建设为主导”阶段和“以企业价值观建设为主导”阶段,分别对应的是企业发展的初期、中期和高级时期。此外,他还提出企业文化的建设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途径。内部途径包括一个主题思想、八大实用工具、三大模范行为和一个顾客评价系统;外部途径包括一个主题思想、八大实用工具、三个黄金关系、五类形象活动、一个品牌形象跟踪系统。这些观点是目前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领域内较为系统和专业的,它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等不同角度阐述了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的路径。

  二、结论

  纵观美容业企业文化发展进程,前十年,美容行业企业文化建设,诸多业内专家、企业家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也从一开始的“品牌文化建设”发展到“品牌建设依托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后建设重点又从企业层面转移到人本层面,从“企业家精神”到“美容师(企业员工)”再到职业化的“策划者”和“培训师”,美容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经历了一个从物到人、从上到下、从自我探索到专业化建设的过程。但遗憾的是,还未有人提出一条美容企业建设企业文化的有效路径,前人均是只着力于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某些点,并没有从全局视角审视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到20xx年,美容业企业文化建设开始向系统化、专业化方向演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美容业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构将朝向更加专业化、个性化和模式化方向发展。

企业文化论文3

  戴尔企业文化 戴尔公司创建于1984年,是美国一家以直销方式经销个人电脑的电子计算机制造商,其经营规模已迅速发展到当前120多亿美元销售额的水平。戴尔公司是以网络型组织形式来运作的企业,它联结有许多为其供应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厂商。戴尔公司先是花很大的力气和投资使这家供应商做到每百万件产品中只能有1 000件瑕疵品,并通过绩效评估确信这家供应商达到要求的水准后,戴尔公司就完全放心地让他们的产品直接打上“Dell”商标,并取消了对这种供应品的验收、库存。类似的做法也发生在戴尔其他外购零部件的供应中。戴尔公司的做法就是,当物流部门从电子数据库得知公司某日将从自己的组装厂提出某型号电脑××部时,便在早上向这家供应商发出配额多少数量显示屏的指令信息,这样等到当天傍晚时分,一组组电脑便可打包完毕分送到顾客手中。如此,不但可以节约了检验和库存成本,也加快了发货速度,提高了服务质量。

  一、经营战略

  戴尔公司实施以客户为中心的市场战略,竭诚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并拥有专业的销售及技术队伍。在不同的领域为客户提供服务,如:企业,政府,金融,教育科研等。拥有准确的市场定位。 戴尔的商业模式主要是直销模式。 戴尔公司根据顾客的订单装配产品,然后直接将产品寄送到顾客手中。这个模式的要义就是抛开传统商业销售链的中间商和零售商环节,节省了成本,降低了产品价格。低成本一直是戴尔的.生存法则,也是“戴尔模式”的核心,而低成本必须通过高效率来实现。戴尔的生产和销售流程,以其精确管理、流水般顺畅和超高效率而著称,有效地将成本控制在最低水平。

  该公司另一个取胜之道就是:能精确地找到高技术产品市场的切入点,迅速抢夺对手的市场份额。

  戴尔通常会在市场开始成熟、行业标准已经形成和配件供应比较充分的情况下介入某一市场,并以低价格迅速抢占地盘。

  戴尔高效的管理使之一直提出“笑傲江湖”的架势灵活到价格幅度调整也造就了“热戴尔”。

  众所周知,戴尔是以直销模式称雄的,直接经营模式旨在将厂商与消费者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厂商接收到消费者的订购信息后,即组织生产、安装并送货,协助客户进行安装,并提供售后支持。对于家庭及中小企业客户,大多数是通过电话进行直接销售;针对大型行业用户,则通过基于现场的实地销售,与其建立面对面的直接关系。无论面向哪类客户,戴尔均强调直接的客户体验。 直接经营模式的最大特点在于不经过任何代理商、经销商或终端零售商,实现了厂家和消费者之间无缝“虚拟整合”,从而使厂家能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业务运行,并且确保了统一的价格体系,避免了部分经销商为追求销售量而盲目降价出售而导致市场价格混乱。而消费者也能有效避开渠道中的种种陷阱,并实现按需和个性化的定制。

  二、优秀的物流

  1.机动灵活、成本低廉的配送系统

  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减少设施的投

  资,还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2.供应链系统的动态供需平衡

  又能稳定的客户及供货商,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应付自如,让自己不出现供货紧张或滞销的现象。

  3.电子化贯串整个供应链流程

  大企业一般网络也比较大,网管分的很细的:有负责某些业务系统服务器的、负责交换路由的、负责网络安全的等等,每个企业的情况都不大一样,但基本上都会分为网络、主机两大方面,服务器、存储相关的软硬件一般是在主机里面,交换、路由、防火墙、负载均衡等一般在网络里面。

企业文化论文4

  摘要 财务公司作为定向服务集团的金融机构,无论是从行业共性抑或自身经营发展个性上看,都有着构建基于集团母文化企业文化体系的内部需求。本文将从企业文化的内涵出发,阐述母文化与子文化融合及财务公司企业文化构建的模式与路径。

  关键词 财务公司 企业文化 构建

  从金融行业共性而言,企业文化的制定及落实能有效地使其在行业中树立自身形象、在客户中形成差异化优势,从而在同质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人才流动较大,单靠薪酬留人将大大提高公司经营成本,“情感挽留”、“企业认同”这些根植于企业文化的.软性条件将成为金融企业实现人才优势的重要途径。

  从财务公司个性而言,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最直接产物,财务公司的经营方向、风格必将受集团公司影响,如何在兼顾历史传统、股东诉求及经营管理中寻找适合的发展路径及经营定位,是影响各家财务公司可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文化内涵及特点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总和,对企业最持久、最根本的内在活力。当前,企业竞争正从产品及服务的竞争转向人员及社会形象的竞争,企业文化的构建及传播一方面能通过内部多渠道宣传,强化公司观念,达到优化整体人文素质、提升内部凝聚力和外部竞争力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外部文化传播,有计划有步骤地凸现企业社会形象,使企业形象深入人心。从这一层次上看,企业文化并非影响企业生存的技术因素,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系统工程,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需求,而非外在动因。

  二、构建基于集团母文化的企业文化必要性

  一是财务公司队伍建设需要。《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九条规定:财务公司从业人员中从事金融或财务工作2年以上的人员应超过总人数的三分之二。为此,财务公司在筹建初期已需从系统外引入银行从业人员,这部分员工与所属集团原有员工相比,将面临新旧工作风格、氛围及模式的冲击。为有效缩短员工与企业的磨合时间、实现自我沉淀与升华、更快地融入集团整体环境,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性,构建基于集团母文化的企业文化建设将是各家财务公司的必然选择。

  二是财务公司业务拓展需要。作为面向集团系统内单位的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客户对象较为单一且共性较大,为提供更为合适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发挥金融平台优势、做好客户关系维护,从而在与外部商业银行业务竞争中处于更为有利地位,主动了解并融入客户企业文化,是开展营销活动、提升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渠道。

  三是财务公司自身发展需要。“人才-价值-发展”的有机关系在近代管理学研究中已日渐得到重视,而企业文化作为提高员工忠诚度的重要措施,其作用更是得到各大型集团的认可。其中,只有被员工认知、认同并自觉遵循的企业价值观才是真正的企业文化;只有实现文化理念落地,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为此,开展母文化宣贯落地研究,切实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将成为财务公司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三、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比较

  财务公司的客户群、员工来源、精英主旨及风险偏好有着区别于商业银行的特点,为此,其在企业文化建设上也存在着自身的.特色:

  首先,企业文化构建考虑因素较多。财务公司多以“服务集团”为经营宗旨,为此在企业文化构建方面除了考虑金融行业“三性”原则外,还会加入对“服务性”的考虑;

  其次,企业文化传播范围有限。受自身规模限制,大多财务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投放的人力、物力较商业银行少,尤其在社会舆论宣传等方面更是缺乏,财务公司文化建设的主要传播范围大多局限在公司内部、集团内部及同业之间;

  最后,企业文化受外部影响较大。财务公司作为集团公司发展壮大的产物,从筹建开始,已受集团或其他成员单位的文化影响。与此同时,各集团赋予财务公司的职能也各有差异,为其文化构建带来一定的影响。

  总的来说,财务公司企业文化发展呈现如下优劣性:共性较少、起步较晚、影响力有限等客观条件限制了其进一步深化的动力,但依托集团、扎根基层的先天条件使其企业文化能更好地为员工、客户所认同,从“投入-产出”的角度而言,较商业银行有优势。

  四、母文化与子文化的融合模式

  纵然各集团母文化各不相同,但从大方向来看,实现母、子文化有机结合的基本模式为“理解文化-自我剖析-寻找切入-落地推广”,具体地说可分为以下四步骤:

  (一)深刻理解集团母文化。这里包含了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了解母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其基本框架、内涵,从而了解个中精髓并加以应用;二是理解推行母文化的意义,促使各员工自觉、主动地将其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并成为工作的原则及指导。

  (二)明确自身经营特点及发展方向。推动母文化与子文化的有机结合明确了两者地位的同等重要,为此,需对自身需求进行探讨,明确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宗旨,并以此引申得到子文化。

  (三)探索母文化与子文化的融合点。在严格服从、满足母文化总体要求的情况,可根据自身特点进一步对其进行补充以及完善。这里要强调的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必须辩证地看问题,既注意企业文化在实践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重视创新及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两者的结合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

  (四)确保母文化与子文化宣贯落地。企业文化只有经过执行才能真正为人所用,也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不断地完善以及发展,为此应加强对两种文化落地情况的跟踪,把“应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五、财务公司企业文化构建路径

  (一)自上而下,保证企业文化顺利构建及执行。企业文化作为一个系统化的体系,涵盖了人员、战略、制度、执行等多个范畴,其顺利构建及切实落实离不开公司领导的重视及自上而下的努力。对财务公司而言,如何在立足金融行业特性、兼顾已有系统文化氛围的情况下,正确定位自身战略,挖掘企业文化建设核心及内涵,是开展文化建设的首要前提,而这将依赖于公司领导班子对“文化建设”的理解及支持,如果只是把企业文化理解为喊口号、搞宣传,而没有以身作则地贯彻或组织员工学习、落实,那么这一切只能是空中楼阁,无法在公司内部引起重视,更谈不上宣贯落地。

  (二)制度先行,营造自我监督内在动力。要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一靠文化,二靠制度,两者相互支持、相处辅助,制度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通过外力作用规范全体员工意识与行为。财务公司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在归集集团内资金形成规模优势支持主业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累积资金和信贷风险,这必然对各业务流程、各岗位员工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金融行业“以人为本”的特性决定了员工素质、员工价值观对一个公司发展的重要程度。为确保企业文化能真正的融入到员工的心里,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无论是在文化建设的初期、中期或者后期,制度的保驾护航作用一直是无法替代。

  (三)品牌宣传,以差异化形象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商业银行相比,财务公司在市场认知度及宣传度等方面仍有一定进步空间,对各集团而言,更是主业以外的新兴业务。因而,如何深化社会、客户对这一行业的了解和认识,建立相互信任关系,营造良好的业务拓展环境,已成为各财务公司积极研讨并大力开展的工作。企业形象识别作为一种形象文化战略,建立在企业对自身发展态势、资源现状及竞争地位的理解上,通过独特、鲜明且具系统的方式,向外传送企业文化,体现公司企业精神理念,从而产生强大的品牌认知力和认同力。具体来说,企业一般通过内部人员行为规范、工作作风、团队精神,外部公共关系、形象宣传、公开活动等方式,营造差异化形象,从而在服务或产品较为同质的情况下,占据主动、赢得优势。

  (四)以人为本,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人力与资金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财务公司只能吸收成员单位存款,因而在资金来源方面受到集团公司整体现金流情况的影响,在此情况下,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及资金的挖潜能力将直接影响财务公司可支配资金规模。此外,作为从事货币经营的窗口服务单位,财务公司的信用文化、服务文化,归根到底都将体现在员工的观念与行为当中。从上述一软一硬两个角度来看,财务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人力资源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对员工群体或个体的内在素质进行塑造和挖掘,提升团队凝聚力及向心力。

  参考文献:

  [1]郭玉琴,试论加强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实现途径.时代金融.20xx(12).

  [2]刘向伟.论金融系统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10.

  [3]王延增,曹雅玮.基于核心竞争力的商业银行企业文化研究.金融论坛.20xx(4).

  [4]林顺贵.集团母子公司的共性文化探讨.中外企业文化.20xx(7).

企业文化论文5

  一、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内涵

  1.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内涵

  从当前研究界来看,企业文化建设概念众说不一,但无论从任何角度进行解释,大部分概念都倾向于——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企业价值体系及由此所决定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与企业同时存在,是在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大背景下逐渐形成,体现企业生存现状、价值理念和企业精神的重要产物。

  2.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异同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属于“软管理”的方式。在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员工思想政治工作同样属于“软管理”,是以宣传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提高道德行为素质、完善人格和调动积极性为基本任务的,能够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两者的共同点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目标一致。两者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强化企业精神为目标,并最大限度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实现;其次,内容相似,两者都是以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基本素质为基本目标,并培养有理想、信念、道德、精神、人生观、价值观和理想观为基本目标,并让员工逐渐成长为与企业形象相互匹配;第三,工作原则相同,两者都尊重员工的主人翁地位,注重协调人际关系,培养职工集体主义意识。两者的不同点在于:首先,范畴不同。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和管理文化范畴,侧重于形成企业理念,从文化角度对企业进行宣传;但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思想功过范畴,侧重于端正政治方向,确保党的方针政策有效落实施行。其次,信念有别,两者基本信念大致相似,但还是存在差异之处。企业文化信念主要是指企业价值理念、企业精神以及企业群体意识,着眼于企业集团利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信念既包含企业文化信念内容,但更多层次着眼于国家政治理念,关注于社会利益的全局理念。最后,方式方法不同。企业文化方式大都采取文化渗透方式,主要以引导、渗透为主,突出心理认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则更加强调思想领先、政治灌输。

  二、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核心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后,“以人为本”基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并成为国内煤炭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核心。煤炭企业生产、发展建设活力在于科技创新,在于不断提升员工基本素质,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煤炭作业多为地下开采,环境艰苦,条件恶劣,技术装备水平发展不高,生产场地变化较大,自然灾害情况随时会威胁到员工生命。面对众多不利条件,煤炭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针对煤炭行业实际情况,树立“以人为本”基本理念,强化煤炭企业文化建设,不断转变企业观念,提高认识水平,扭转传统“以物为本”价值理念,最大限度的发挥员工在安全生产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基本宗旨和企业基本价值融入到员工思想意识中,发挥广大企业员工的主体作用。

  三、企业文化建设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企业的任务在于创造利润和回报,这已经成为众多企业员工以及社会人士的共同认识。但随着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企业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尤其是部分国有大型企业,对社会责任认同感同样与日俱增。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企业对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几十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总之,更是企业自身约束自我行为的评估体系。这已经超越传统以赚取利润为单一目标的传统理念,强调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评估和认可,强调企业对员工、对社会工作者以及环境的社会责任。社会主义煤炭企业生存和发展与社会环境中,需要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来承担社会责任,对国家负责、多社会负责、对环境负责,对消费者负责。从长远角度来看,企业文化建设社会责任同样为企业可持续发展负责。当前,经济增长质量比经济增长本身更加重要,已经成为社会公识。煤炭企业增长应该坚持体现在增长质量层面,既要确保经济发展各个阶段对煤炭资源的基本需求,又必须输出煤炭应该在国家经济建设过程中发挥最大作用。从国外长盛不衰企业发展特点来看,追求利润为唯一目标已经成为过去时,煤炭企业更加注重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断贯彻“和谐发展”基本理念,关注到社会整体利益,不断提出有利于企业建设和社会进步的相关举措,并为促进企业与环境、企业与社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个人和谐发展贡献自己力量。

企业文化论文6

  摘 要

  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思想的建设经验,逐步营造和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如何成功地塑造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建设

  先有企业还是先有企业文化?许多人肯定认为不言而喻:有了企业才会形成企业文化,正是企业在成功之后才总结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其实,企业文化建设是推动企业前进的源动力,企业文化的萌芽已不自觉地植根于创办企业时的动机和观念中。乙烯二谙熟企业文化是企业灵魂之功用,开创了新建企业事先规划好自己的企业文化模式,而后成功推动企业初始、启动的范例,从而大力凸现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尤其是我国加入WTO之后,企业直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格局,在我们原来所部熟知的国际贸易游戏规则下运行。所以,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企业理念的建设,逐步营造和增强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当前我国企业普遍面临的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那么我们应如何成功的塑造企业文化、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呢?依笔者所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企业家特质。企业家对企业决定性作用无可否定,因此企业家特质、个人魅力、工作风格和经营哲学家均对企业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影响。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念,它规定了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东西,是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表现出来的东西,是一旦违背了它就感到不舒服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缓性和保持性。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够使企业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建立和重塑,是目前管理层最重要的事,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任务,它关系到整个组织系统的运行和发展系统工程。管理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主要是管理者的问题,关键在于那些管理“管理者”的人。

  “人性”化管理。建立企业文化,必须使每一位权利人满意,他们包括顾客、员工、股东、社会与环境,甚至包括供应商和竞争对手,在这里我们仅讨论员工问题。要真正的让员工消费好企业给予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企业的价值体系或薪酬体系,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无形的文化待遇是对促进员工自身的增值,是面向未来的资本,也就是说价值体系至少包论文联盟Www.LWlm.com括来自对企业的贡献得到的相对合理的工资福利、来自于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企业员工及社会给予的尊重、荣誉、职务的消费、企业所烘托的个人身份等等。

  如果说优秀的企业文化确实能使员工消费到的话,那么是否能考虑进行合理地量化分配呢?比如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首先,应鼓励广大员工感受和体会企业文化给大家带来的益处,树立企业文化是一种待遇的观念;其次是有意识地设立企业文化奖,包括优秀标兵、技术能手、劳模、企业功勋等奖项;再次是明确长短期学习培训、晋级、度假旅游是一种奖赏,另外,设立奖励某种特别“概念”的机制等等,诚然,要真正地量化分配无形的价值财富也许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就像把文化要当成是待遇一样,但是,我们一定要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管理好企业。

  管理心理学告诉我们,需要是人的行为的原动力,是人的积极性的源泉,需要的满足既是人的行为的出发点,又是人的行为的.最终归宿。激励是强化需要动机的手段,通过激励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因此,企业领导者还应当重视激励的作用,努力运用各种激励的方法,调动职工的 积极性,充分发挥职工的智慧、创造力和主人翁精神,是企业在激励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长期形成。企业文化形成非短时之功,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和渗透到心灵深处,才能成为企业员工的共同行为规范和共同意志。即使这个过程有时令人失望地像朝一个在许多人看来很不现实的目标缓慢地、昂贵地前进着。但是,要使一个信念成为现实而不是虔诚的希望,就必须把这个过程看成像释放原子能的过程一样去实现。

  企业要经常地将经营观念和使命观灌输、渗透给职工,假如经营观念只是大写纸上的文章,那是一文不值的,它要成为每个人的血肉,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必须借助一切机会反反复复地把企业的经营观念和使命观灌输给职工。这并不意味着单纯的讲解观念,而是在实际的日常工作中去说那些该说的话,纠正那些应该纠正的事情。所有这些工作的过程可能是繁琐的,重复的,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应是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式上升的,不能指望短暂的一时就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一个成功的企业文化应是在长时期的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国内国际企业文化新潮。国内国外知名企业均具有自己的文化模式,并形成一些流行概念。调查表明,使用较多的概念有和谐、诚实、努力、敬业、信用、服务、责任、奉献、创造力、安全、满意等。

  追求独特模式。企业文化最忌流于形式、趋于雷同。我国企业离不开“求实、创新、奉献、质量第一、用户至上”这些套话。在国有企业其企业文化大同小异背景下,应刻意追求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

  行业特征。企业主要属于哪个行业,那么该行业特征反映在企业文化中。如对制造业,要强调“个人向上的资质”,即以个人为本,自我实现;对一般服务业,强调“对顾客的服务”;对传播媒体、金融业,强调“对社会的服务”。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一般由企业领导倡导,以全体员工集体意识为基础,达到全企业的共识和认同,最终融合为全体企业人的默契、习惯和氛围。有时还需进行强化企业文化的灌输和教育。在塑造企业文化过程中,还应注意企业内亚太文化的整合,引导非正式组织,调动其积极性,与企业党政思想工作、营造“凝聚力工程”结合在一起。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要追求卓越的文化,而成功的企业也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先进的企业之所以能够战胜落后的企业,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比落后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

企业文化论文7

  格力实文化是以“实、信、廉、新、礼”为核心价值观,以“忠诚、友善、勤奋、进取”为企业精神,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为务实的工作态度,从而形成了外拓内敛的求实文化,下面为大家带来格力企业文化论文,希望大家对格力企业的文化有更多了解!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基石和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本文以中国电器行业著名企业格力为例,分析其独特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以期对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字:企业文化 格力 核心价值观

  1. 前言

  在科学盛世、百舸争流的当代,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环节。随着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本企业无形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格力独特的企业文化,并总结出其对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启示。

  2. 企业文化概述

  2.1、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对企业成员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是企业的灵魂[1]。企业文化又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于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 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即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它对员工的工作、生活及企业生产经营产生着巨大的作用。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价值观、行为准则、企业经营管理哲学、经营理念、企业精神等是企业文化的主要内容,而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2.2、企业文化的三层次

  企业文化有其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三个层次,下面就根据这三个层次来逐一分析:

  (1)、物质层文化

  物质层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企业文化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现象,是制度层和精神层的物质基础。其首要内容是企业生产经营的成果——企业生产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另外还包括企业的厂容厂貌、生产环境、技术、设备现代化与文明程、产品外观及包装等,这一层次往往体现出企业的经营理念、管理风格、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等,向消费者和社会展现了企业的整体形象。

  (2)、制度层文化

  制度层文化对物质层及精神层起着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以此来约束企业所有人员的行为,维护企业的正常秩序,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按照过程管理原则顺利进行,主要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企业组织机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三个方面。

  (3)、精神层文化

  精神层文化是形成物质层和制度层的思想基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主要指企业的价值观念, 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风气、企业目标追求和企业宗旨等, 是积淀于企业和员工心灵中的意识形态的总和[2]。

  2.3、企业文化功能

  以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企业员工和企业经营业绩产生巨大的作用。企业文化主要具有下面四个方面的功能:

  (l )、导向功能

  企业以自己的价值观和崇高目标指引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向企业生产和经营的既定目标努力奋进,它体现生产经营活动的规律和经验。

  (2)、规范功能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观念性文化,赋予企业团体和员工一定的价值观、作风、习俗、和礼仪,使员工作出符合这些规范的行为选择,故可按照一定行为准则对员工行为起到规定和约束作用。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团结的精神基础。没有坚实的精神基础,要把全部团体和员工长期凝聚在企业组织内是根本不可思议的。企业文化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信念,为有效解决企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提供了正确的准则,同时增强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和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

  (4)、激励功能

  该功能是指企业文化对强化员工的工作动机,激发员工的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所发生的作用,包括外激励和内激励[3]。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人际交往环境和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实现自我完善的条件

  (5)、辐射功能

  该功能是指当企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文化具有向外部扩散、同化异质小文化、影响社会大文化的功能。

  3. 格力电器公司介绍及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3.1格力电器公司介绍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集研发、生产、销售、格力标志服务于一体的专业化空调企业。格力电器旗下的“格力”品牌空调,是中国空调业唯一的“世界名牌”产品。

  公司自1991成立以来,紧紧围绕“专业化”的核心发展战略,以“创新”精神和“精品战略”(打造精品企业、制造精品产品、创立精品品牌)促进企业发展壮大,以“诚信、务实”的经营理念赢取市场和回报社会,使企业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家电市场中连续多年保持稳步健康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十多年的迅猛发展,格力电器业绩斐然:从一个当初年产不到2万台的毫不知名的空调小厂,一跃成为今天拥有珠海、丹阳、重庆、巴西四大生产基地、员工人数18000多人、家用空调年产能力超过1500万台、商用空调年产值达50亿元的知名跨国企业;净资产从1990年的不足1000万元,增长到目前的20多亿元,增长了200多倍;1995年以来累计销售空调4000多万台(套),销售收入近700亿元,纳税超过30亿元;自1996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以来共募集资金7.2 亿元,而历年来向股东分红则超过14亿元;20xx年家用空调销量突破1000万台(套);1995年至今,格力空调连续11年产销量、市场占有率均居行业第一(据国家轻工业局、央视调查中心等统计资料)。

  从各种角度来看格力公司做为一家专业化的空调企业无疑是成功的,那到底是什么让格力可以走到今天的高度,笔者认为除了它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源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格力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

  3.2格力独特的企业文化

  (1)企业精神:忠诚、友善、勤奋、进取。

  (2)经营理念:制造最好的空调奉献给广大消费者。

  (3)管理理念:创新永无止境。

  (4)管理特色:合理化、科学化、标准化、网络化。

  (5)服务理念:您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格力的大事。

  (6)人力资源理念:以人为本。

  (7)企业愿景:缔造全球领先的空调企业,成就格力百年的世界品牌。

  (8)企业使命:弘扬工业精神,追求完美质量,提供专业服务,创造舒适环境。

  (9)企业灵魂:给消费者以精品和满意,给创业者以机会和发展,给投资者以业绩和回报。

  (10)企业战略:运用双赢智慧寻求发展空间,实施规范管理激活创新机制,容纳多种声音构筑和谐环境,追求个人梦想创造格力奇迹。

  4. 格力核心价值观

  格力的企业文化是以“实”为基础,衍生出“廉” “信” “新”“礼”等核心价值观,以“忠诚、友善、勤奋、进取”为企业精神,以“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为务实的.工作态度,从而形成了外拓内敛的求实文化,又紧密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情况,围绕当代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和向全球化发展潮流的具有“格力”特色的企业文化。这独特的企业文化,支撑公司始终如一地坚持追求卓越、勇于创新,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进步,为社会创造最大财富。

  (1)实------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实”体现在公司战略上市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心无旁骛地坚持走专业化和稳健发展之路;在市场经营上反对不实的宣传,实实在在通过优质产品来满足顾客需求、树立良好口碑、赢得市场;在工作上树立脚踏实地、稳抓实干、多做实事、少说空话的务实工作作风;在员工保持优良品德,做诚实人、说老实话、干实在事,杜绝弄虚作假。

  (2) 信-----信念、信任、诚信和信义

  精心打造优质产品,为人类提供舒适生活环境,是全体员工的坚定信念,是信仰之所在。信任是公司用人机制的唯才是举;公司领导对中层干部的信任、授权一级中层干部对基层员工和员工之间的彼此信任。诚信是公司的经营理念。对消费者的诚信,以高品质的产品、服务奉献给全球客户;对经销商和供应商的诚信,是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的必要条件;对股东的诚信就是慎重决策、竭力所为,为股东创造最大价值;对相关方诚信,是坚守信用和道义,依法纳税,构建和谐社会,主动承担企业公民责任,为国家、社会做出应有贡献[4]。

  “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也就是产品未成熟之前,不为了抢市场而匆忙推广产品,当彻底解决所有问题后,新产品才正式上市。这是格力一贯以来倡导并身体力行的设计理念。格力的高标准让格力空调在众多品牌中成为佼佼者。格力人认为,技术和质量是一个品牌的“桶底”,没有高品质产品就没有一流的高端市场占有,也就没有一流的品牌。按国家标准,电容表面温度只要达到70℃、能正常运行600小时就可以判定合格。但在格力,电容必须在此条件下运行1000小时才认定是合格的。在铜管的使用上,格力多年坚持采用全球最大的铜管制造商制造的铜管,其质量是行业公认最好的,当然价格也比其它铜管厂高5%以上。

  (3)廉------遵纪守法,廉洁奉公

  公司是员工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的发展决定员工的前途和出路,只有企业发展,员工才有希望。全体员工廉洁奉公、克己为人可以形成强大的动力,形成良好的企业精神风貌,所以员工凝成一股合力向目标奋进;而全体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又是公司成功的有力保证。

  (4)新------创新、开拓、进取

  公司通过不断进行技术、管理和营销创新,在专业领域不断创造辉煌。公司鼓励创新,要求员工尊重科学但要勇于创新、遵守制度但要善于突破、脚踏实地但要努力向上,创造更大价值。在精品战略指导思想下,格力电器在技术、营销和管理上的不断创新, 这是公司迅猛发展的源泉。在技术上,格力电器多年来十分重视对技术研发的投人,每年投人技术方面的资金占销售额的比例超过3%。一方面通过引人、培养技术专家队伍,另一方面,通过不断投人巨资引进先进的技术研发设备,建设国际一流的空调实验室,使格力电器在空调产品的研发水平上始终处于行业领先地位,逐步掌握了空调的核心技术和尖端技术,占据世界空调技术的前沿阵地。

  (5) 礼------ 尊重、平等、友善、团结和协作

  公司以人为本,尊重员工。建立全程式(培养、锻炼、任用、提拔)任人唯贤、人尽其才的人力资源体系;要求员工对待同事、顾客、相关方人员要以礼相待;尊重领导等。格力电器副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强调过,“格力倡导的工业精神就是一种甘愿吃亏的精神, 不投机。中国企业需要这种精神”。

  5. 从格力企业文化中获得的启示

  1、构建企业特色文化

  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因此企业竞争实际上也是隐含在企业形象展示、产品广告宣传及社会公关活动背后的文化竞争,建设企业文化就是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追求良好的企业效益。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但建立自己的企业文化不能照抄照搬,必须根据自身特点以及借鉴优秀企业的文化精髓,建立适合本企业、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将企业文化变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格力电器公司正是在发展过程中构建、总结、完善自身的企业文化,在精品战略的指导下凸出自身特色。

  2、创新是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因素

  格力一直坚信,只有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取得突破,才可以被称为世界名牌[5]。作为专业化的空调生产企业,格力不仅要在销售量和销售额上领先于对手,更要在技术研发上占尽先机。只有拥有自主的核心技术,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6. 结语

  格力公司有今天的成就与其独有的企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建立适合自己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并将其与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企业文化能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积极的作用,是经济腾飞的中国企业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胡淑芳. 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

  [2].王小兵. 浅析英特尔企业文化[J].商业文化.20xx年第3期

  [3].王超逸、李庆善. 企业文化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年

  [4].格力空调领跑世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J].质量与可靠性.20xx年第2期

  [5].以文化和创新领跑世界------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J].全国追求卓越大会专栏.20xx年

企业文化论文8

  随着第三产业的急速发展,酒店员工工作满意度已经成为评价一个酒店发展水平、发展前景的重要指标。在国际范围内,国外酒店的引入与世界级连锁酒店的入驻,为中国的酒店服务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服务质量往往成为酒店之间相互比拼的关键筹码。而服务质量的直接参与者就是酒店的员工,员工对酒店企业文化的满意程度将直接影响其服务质量,因此,酒店企业文化的提升,对员工积极性与服务态度的提升来说,已经成为酒店之间竞争的关键。

  一、酒店服务发展现状

  (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我国的第三产业经济发展迅速,发展程度居于世界前列,第三产业经济在中国GDP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为我国酒店产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还能刺激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而酒店行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关键部分,经受着越来越大的考验。同时,国家对外开放的逐步加深,许许多多国外的餐饮、酒店服务业开始渗透到中国,比如,假日酒店已经在中国随处可见,而国外的很多经营方式,经营理念都领先于中国。而目前,酒店的产品竞争以及提升空间已经趋于饱和,难以有新的突破。所以,在酒店竞争中,谁能依靠自身服务吸引顾客,谁便能掌握顾客的需求,谁就能获得成功,这就需要酒店不断提升酒店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质量。

  (二)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的酒店服务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由于不同酒店的服务方式和能够提供的产业不同,也就使不同员工对顾客需求心理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偏差的存在就会导致服务质量存在变化性与不确定性。在传统的酒店中,并没有围绕员工开展企业文化,员工选取随意,素质较低。在员工待遇方面还存在工资低、待遇差的问题。员工的流失成为酒店服务行业的通病,这就更需要我们建立企业文化,提升服务态度,提升企业影响力。

  二、建立企业文化的影响

  (一)员工满意度影响

  在创立企业文化中,往往会更注重员工的基本权利,增加员工的满意度。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基本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对于工作环境的满意,这是一种对工作的总体反应,通过多方面感知工作环境;第二,员工对工资的满意程度,工资往往成为决定员工满意度的决定性因素。企业要建立企业制度与文化,首先要让员工满意工作环境。员工只有感受到企业内部形成的精神,深入理解物质氛围,并感受自己在这种氛围中可以获得更多的收获,才会获得更高的满足感。员工在工作中也具有自身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往往表现为隐性,使很多企业没有注意到员工的需求。满足顾客的前提是需要满足员工的需要,如果企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没有建立合适的企业文化,或者没有深入考虑到员工对内心情感的需求,往往会对员工的满意度与积极性造成较大伤害。良好的、全面的企业文化对员工满意度、工作热情与身心健康都有深远的影响,应当受到企业的重视。对于工资的满意度是所有员工最为关注的部分,在很多情况下,工资的影响力大于环境的影响,如果一个员工可以得到自己满意的收入,就会有更大的工作积极性,使企业的发展更为顺利。一个酒店企业的企业文化往往是包括了对工资的规范与定义,只有足够的工资,才能真正保障员工的满意度,保障员工的积极性。另外,员工对于工作满意度的感受是动态的,而且因为人的年龄、性别、认识、学历、思想等影响有较大偏差,例如一些受过较良好教育的人,对企业文化的要求也相对较高,女性的满意度相对于男性也会呈现较高的状态,这些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中都是至关重要的。而除了员工自身,不同类型的职业与工作时间长短都会极大地影响员工的满意度,也就是对企业文化的需求变化。

  (二)对于企业本身的影响

  企业除了硬件设备外,就是由员工组成的,员工的满意度与企业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建立酒店企业文化首先是对员工的肯定与支持,员工在得到心理、工资的满足后,就会有工作动力,而一种文化的另外作用就是对员工凝聚力的培养。员工的满意度就可以逐渐转化为顾客的满意程度。把握到员工与顾客之间的微妙关系,往往能够产生专业化管理,产生规范化管理,往往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员工满意度的提升,来提升顾客的满意度,通过人才的培养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影响力,从而说明企业文化建立的重要性。在实际中,很多企业往往不能注意到这一点,将酒店企业、员工与顾客相割裂,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企业在竞争中失去竞争力,带来失败的结果。

  三、结语

  酒店企业文化往往是一种看不到,摸不到的力量,它不仅仅是企业的凝聚力,发展的动力,更是酒店企业竞争力的来源。企业文化直接的作用对象就是员工,企业文化的良好建设是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影响部分,而员工满意度将直接表现在积极性与服务态度上,如,使员工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观念,具有良好的服务质量意识,对酒店具有核心竞争力,对酒店的长远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相信在我国的酒店企业发展中,对企业文化的重视程度会越来越强,我国的酒店企业在国际中的竞争力也会越来越高。

企业文化论文9

  一、加强发电企业员工道德建设,努力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制定职业道德规范,要把企业价值观的培育与职业道德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企业价值观具有实在的内容,具体落实到每个岗位、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中。深化创建文明车间、文明班组、文明家庭,争做文明职工活动。创建活动对年度评先具有一票否决权。例如在强化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建设,从打电话时讲粗话、乘车抢座位等小事抓起;在家庭美德上从夫妻间互不谦让、不孝敬老人等家庭琐事抓起,引导职工在社会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职工、在家庭做好成员。积极参与省、市组织的扶助下岗职工、帮助困难群众、支教助学等社会公益活动。带领企业员工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向社会奉献爱心等活动。为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文化素质需要进行一些智力投资,员工的认识水平是与其接受教育的程度密切相关的,强化理论学习,进一步增强管理人员的市场竞争意识。学习先进的管理知识和方法,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因此,要特别重视新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使他们从进入企业第一天起,就受到企业价值观的教育和熏陶。如果可能,尽量招收认同企业价值观的员工入厂。长期的教育引导使员工逐步领悟企业价值观的内涵,确立与企业价值观一致的个体价值观,使企业价值观内化,努力造就高素质的职工队伍。

  二、在发电企业中制定一套有效的人才梯队建设计划

  人力资源部应在企业内部建立一定的人才梯队计划。针对发电企业各岗位的岗位职责说明书和岗位要求,制定出各岗位的发展方向,职位发展可以是横向的也可以是纵向的。召集企业管理人员开会,宣导企业人才梯队建设制度,让部门负责人充分理解并支持和配合。一方面人力资源部可以在企业里将人才建设计划充分宣扬,另一方面部门负责人及时将计划贯彻落实到部门中去,在整个企业中为人才培养造势。各部门负责人根据符合梯队成员条件对员工进行考察,并计划培养人数量及时间,并把此工作纳入对部门负责人的考核里,一个季度或半年必须培养出具有哪方面能力的人。发现有符合梯队建设的人员,则上报人力资源部备案,由人力资源部填写成员信息表,并及时与成员沟通其自己的发展方向,优势及劣势,需要得到什么样的提升及培训等。做好人才梯队备案,在需要时能够及时补充所需要人才,例如有多少人入选了候选管理者梯队,以及有多少继任规划已经培养了两位或两位以上准备就绪的候选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还可以实时了解某些指定衡量指标的数据,例如具备达到某一层级潜力的员工与目前处于该层级的员工人数之比是人力资源部必须掌握的数据。

  三、贯彻以人为本思想,强化技能培训

  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培训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围绕发电企业的发展规划,确保人员配置能够满足岗位素质要求,在重点做好机组关停后运行岗位扩值培训及检修人员检修工艺强化培训的基础上,分层次、分类别、分专业地实施全员、全方位培训工程,为企业电力项目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例如:对于公司生产人员培训,分为运行培训、检修培训等岗位培训。运行培训一方面是在全员范围内组织运行人员的`脱产培训——继续组织机组人员具备机组集控操作技能培训和外围人员的强化培训,另一方面是对主值岗位进行管理知识和新技术知识培训,三则是对副值岗位人员进行提升理论水平和提高集控值班能力培训,四则是对辅助性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提高操作技能培训。此外结合岗位实际需要,采取头脑风暴、经验介绍、技术观摩、专业讲课、案例分析、反事故演习、事故处理预案及小型作业现场技术比赛等有效措施对员工进行针对性的岗位培训。技能培训的同时还要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例如每年进行两次全员岗位技能和上岗考试。一次不及格者下浮一级岗级,全年平均不及格者待岗一年。同时,建立配套的业绩考核、岗位竞争和突出职工奖励等一系列管理机制,进一步调动了职工学习技能的积极性。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实行了一岗多薪工资制,分配与绩效评估结果挂钩,奖励“技术能手”、“青年学技术标兵”。通过以上措施该发电企业鼓励员工由单一专业向多专业发展,由低岗向高岗晋升,并建立了培训、考核、上岗、晋级相结合的内部竞争机制,既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需要,又使员工的素质不断得到提高,企业复合型人才的开发计划正逐步得到落实并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四、强化发电企业中的班组建设是人才梯队的重点工程

  在发电企业中,班组长处于一个比较特殊地位,“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班组是企业的细胞。作为管理中最活跃骨干,在企业中扮演着生产参与者、策划者和组织者的多重角色,是公司战略实现的关键。班组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成败,关系到企业利润和效益高低。班组长沟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公司整体管理水平,关系到企业整体形象和服务整体品牌。无疑,电力企业班组长是电力生产的排头兵,他们承担着生产和管理的双重职能。根据多年的工作积累和思考,我认为班组长人才梯队建设是发电企业人才梯队建设的重点,让班组长从自我素养的修炼到管理技能到高绩效团队的建设,一步一步落实到底,全面提升班组人员的综合能力,让班组长的管理地位日益突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水平得以提高,这关系着企业改革战略的顺利实施,决定发电企业的人才发展成败。具体点讲,班组要建成学习型班组,企业要建成学习型企业。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公司必须以等于或大于变化的速度学习,才能长期生存和发展。学习型组织就是把学习者与工作系统地、持续地结合起来,以支持组织个人、工作团队及整个组织系统这三个不同层次上的发展。电力行业的特点决定了需要很多工种的高技术的工人,例如,焊工的技术不过硬,大修后机组的负荷就提不上去,一提上去就会这里或那里发生泄漏。而高级技工的培养需要时间和环境,只有形成一个学技术、钻业务的学习氛围链条,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可随时接班的技工。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发电企业中组织人才梯队建设是员工职业生涯和企业业绩的双赢举措,企业员工不断的接受新岗位和层次的变化,必须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改善素质结构。而这种职位上升的过程也将给发电企业员工们很大的精神满足,自觉的把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到最大,也就最大效率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企业文化论文10

  一、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内在逻辑

  1.绩效管理与企业文化的管理内在一致性

  从管理角度看,绩效管理和企业文化都是为实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两者都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意识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形态的大杂烩。两者都需要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此外,两者都是企业和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谈不上绩效管理的实施,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

  2.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相互作用

  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员工、顾客、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对文化的认同程度及由此带来的行为表现会直接影响企业绩效的创造。反之,企业文化最终要通过企业的价值评价体系、价值分配体系来发挥其功能,通过有效的绩效沟通,使企业愿景、战略和核心价值观为员工认同并接受,通过持续的绩效改进使企业精神不断得到发扬,通过科学的激励让符合文化定位的思想得到弘扬、行为得到肯定。

  二、文化与绩效相匹配的管理体系设计理念

  企业绩效可以从“财务绩效”与“非财务绩效”两个方面进行评价,财务绩效包含营收成长率、获利率、资产报酬率等指标,非财务绩效包括创新程度、生产力、员工士气、流动率等指标。

  1.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的效用路径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对绩效管理的作用是全方位渗透式的。本文仅从文化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行为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我们认为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文化—利益相关者行为—企业绩效”的路径对绩效施加影响的。企业文化会给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氛围带来直接影响,继而会严重影响到员工的工作态度、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主动性以及工作满意度。员工这些心理层面的感知直接决定了其个人行为表现,而企业绩效主要通过员工行为创造。同时,个人行为会影响到组织行为的节拍和绩效,进而影响到企业整体运营绩效。供应商、顾客和包括售后服务合作商等在内的其他相关方是通过与员工的接触对企业进行评价的.,员工的个人行为是影响其满意度最为关键的因素。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直接影响到其外部行为,如供货及时性、顾客忠诚度、合作商工作主动性等,这些都是保证企业绩效的外部条件。绩效对文化的发展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反馈作用。企业绩效的非财务绩效本身就包含文化的诸多元素,财务绩效则直接影响到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必将对其满意度和对企业文化的认可程度造成一定冲击。

  2.管理体系设计理念探讨

  众多研究结果显示文化跟绩效表现为一系列的相关性,企业文化是绩效管理系统运作的软环境和平台,企业的战略目标体系应该与公司文化的定位,尤其是企业精神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保持高度的一致,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科学合理性,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能力范围内自如地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体现,在战略目标的制定、分解和具体业务流程的执行过程中始终贯彻,确保目标体系的合理性和适度的挑战性,让企业在稳定的基础上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定位过低的目标体系是不可取的,企业总是在希望和不断的挑战中保持旺盛的活力,在挑战中凸现和提升团队的凝聚力和运营绩效,同时企业精神的内涵和影响力也在绩效管理体系的运营和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中不断增强。员工绩效管理的内涵旨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环境,形成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绩效评价仅是其中一项内容而已。要使绩效管理体系得到有效执行和运行,企业必须建立一种员工主动关注绩效的文化氛围。只有企业利益与员工利益保持高度一致,绩效管理体系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绩效管理系统的运行过程也是文化的同步传递过程,是领导层向员工表明企业推崇的做事之道,表达和宣扬企业文化的有效途径,让员工从意识深处将自己与企业看作是利益共同体,进而实现企业管理与管理体系的和谐统一,达成企业的文化与绩效共赢的目标。

  三、管理体系构建和实施的几点要素

  构建企业文化与绩效管理相匹配的管理体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以下三个方面至为关键。

  1.领导层意识起关键作用

  要想建立强势的优秀文化和绩效文化,领导层必须对绩效管理中的文化因素给予足够重视并提上议事日程,要洞察到绩效文化的塑造是企业持续增长和稳定发展的基础工程,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

  2.建立高效、畅通的沟通机制

  绩效管理的关键是上级同员工之间持续的双向沟通。持续的绩效沟通要求双方追踪进展情况,找到影响绩效的障碍,得到使双方成功所需信息,保证管理层和员工共同努力以避免出现问题,或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修订工作职责。

  3.健全培训机制

  面对瞬息万变的经营环境,员工不能再以旧有的思考模式或知识、技能与态度来处理日趋复杂、多元的工作。企业除需通过不断地培训,提升人力资源素质,使员工具备应有的素质,不断开发新的核心竞争能力,使企业得以永续经营。建立高效的基于文化的绩效管理系统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和重点,企业一旦形成自身独特的绩效文化,其管理方式将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传统的被动管理模式可以转变为员工自主管理模式,有效地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

企业文化论文1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走向“文化化”,作为贯穿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过程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现已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世界一流企业或知名企业的企业文化普遍具有共同特征,其中均推崇诚信、创新、开拓进取、以人为本、善于学习等价值理念。学习借鉴它们的经验,对正处于企业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企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企业文化;共性;启示

  企业文化已成为当代社会影响企业发展的深层重要原因,并将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关键因素。一个企业之所以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常胜不败,归根到底是因为在其经营实践中形成和应用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财富》杂志评论员文章所指,世界500强出类拔萃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从事企业文化研究长达20年之久的清华大学的张德教授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是文化的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逐步走向“文化化”的趋势,对于一个成熟企业而言,作为贯穿企业生产管理、技术创新等过程的精神力量,企业文化将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受社会主体文化的影响,但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国内外对此有多种解释,但其基本含义是确定的。笔者所谈及的企业文化主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企业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中形成的,为企业多数成员所共同遵循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经营思想、行为规范等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特有且为社会所公认的品格、作风以及公众形象等文化积淀。[1]在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下,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但都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一个的有机体系,总体上可分为四个层次:表层的物质文化、浅层的行为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笔者重点探讨的是促进企业文化各组成部分有机发展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经营思想等,它们是构建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

  二、优秀企业文化的共同特征

  大凡优秀的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营企业,无论是位列世界500强的还是虽在500强之外但仍属国际知名的企业,多建设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分析这些企业的优秀文化,可以发现普遍具有几个方面的共同特征。其中,最为推崇诚信、创新、以人为本、善于学习、开拓进取等价值理念,诚信和创新进取理念是核心。

  (一)反映社会文化,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具有深刻的民族烙印

  企业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经营者的哲学观和文化素养,但经营者本人以及被经营企业都只是社会的一分子,无论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是企业的价值取舍都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反映。另外,但凡文化又总离不开传统,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文化底蕴均来自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文化背景不同,必然导致企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具有明显差异。企业文化无不奠基在深厚的文化积累之上,根植于厚重的民族文化传统之中。

  离开传统文化的根基,企业文化就没有了文化底蕴,不免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终沦为形式。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形成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使我国的企业普遍具有“拼搏进取、勇于奉献”的文化特点;美国的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同样也是其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

  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文化对人们思维意识的影响十分巨大。北京同仁堂的企业精神“同仁修德,济世养生”,以儒家文化的核心——“仁”为核心概念。中国航空业发展最快的海南航空公司,其企业标志以“生生不息”为创意,“生生”是佛家的本初理念。这些事例一方面证明,企业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另一方面,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协调和统一,也是企业文化协调属性的体现之一。

  (二)坚持诚信,树立形象,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形象是指企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形成的整体观念和印象。在现代社会中,美好的形象是企业无形资产的一部分,日益成为企业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形象力是文化力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三个必不可少的构成因子:一是企业信誉。把企业道德当作一种责任,从顾客或客户的关切点考虑企业的经营和服务,把追求经济利益和履行道德责任结合起来。二是企业美誉度,即社会对一个企业的认可程度,包括对产品质量、服务、企业经营理念的美誉等。三是市场亲和力。海尔的产品广为社会认可,其中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海尔的市场亲和力好。为此,企业应处理好与其利益相关者的关系,从社会整体考虑企业的经营决策和市场营销策略等。一个诚信的形象,将维系顾客或客户的美誉度和忠诚度,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几千年人类文明的历练,整个人类社会关于道德和伦理的思索,对于行为正当性的判断已经取得高度的相似和一致。孔子的“天下归仁”与耶稣的“你愿意人怎样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待人”隐含的真善美是一致的;孔子所说的“君子之道”与耶稣所说的“我们心目中的上帝”实际上也是同一的 ——人公正的灵魂。也就是说,公理道德具有世界的普遍一致性。作为企业运行所必须的一种重要的新型资本形态,道德对于企业而言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是企业在竞争中可以凭借而获胜所必须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之外的第三种资本。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对公理道德的尊重已经构成企业生命线的一个重要部分。

  经济从本质上是一种信用经济[3],而信用来源于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对道德的尊重,具有普遍推广的一致性和持续性,也自然是优秀企业文化的共性之一。在我国,无商不奸的传统经营理念占据着许多私营企业领导的头脑,这给一些领导以误导, 认为非奸不能赚钱。然而没有哪一个企业可以长期靠“奸”发展,破坏道德秩序带给企业的隐性打击,其力度绝对是毁灭性的。文化作为经济运行的最终裁判,不允许有违背道德原则的经济形态的存在,诚信经济已越来越被国际市场所认同。在《财富》100强中,55%的公司声称“诚信”是他们的核心价值观。香港富豪李嘉诚以拥有188亿美元跻身全球第十大富豪,他认为商人最重要的素质是“信”,他曾说:“绝不能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那样,即使侥幸略有所得也必不能长久。”我国私营企业平均寿命在3-5年,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上述观念问题不容忽略。

  (三)具备创新、超前意识,追求卓越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永恒的主题之一。只有不断地使自己的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和营销策略等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企业才能生存下来。而只有当自己的这些技术、管理和制度处于社会发展的前沿,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一个成功的企业应当而且必须倡导创新、鼓励创新,以改革的勇气促进和实施创新,以制度建设保障创新,努力营造一个勇于创新、大胆创新的良好环境。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是任何求大发展的企业必备的精神,特别是进入以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不断增强竞争力、发展力而立于不败之地的动力和源泉。任何先进的企业制度和技术又都是相对的、阶段性的。要想始终保持企业的先进性,就必须具有较强的制度和技术创新能力,相应地有较强的管理创新能力与之匹配。而所谓企业的创新能力就是以鼓励创新的企业文化为基础的经营要素的外溢效应。一个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还必须具有非凡的胆略和超前意识,具备勇于竞争、争创一流和追求卓越的强烈欲望。强烈的竞争意识、争创一流的精神是强烈危机意识的反应,它带来的是强烈的创新意识、质量意识、效益意识、发展意识等,是实现持续和超常发展的内在动力。

  美国最权威的三家管理机构——兰德公司、麦肯锡公司、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的专家,通过对全球增长最快的30家企业的跟踪研究后,在联合撰写的《关于企业增长的报告》中指出:世界500强胜出其它公司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这些公司善于不断给他们的企业文化注入活力。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说过的“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创新文化是企业生存意识、危机意识、发展意识的集中体现,包括丰富的内涵。[6]主要有:(1)观念创新。观念创新是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其它创新的先导。最主要的是要求企业树立起知识价值观、竞争优势观、知识更新观等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观念。 (2)技术创新。瞄准科技前沿,调动广大管理者、员工尤其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持之以恒地开展技术革新,不断地吸收先进的科技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这是技术创新的本质要求。(3)产品创新。“产品常新,企业常青”,这是众多企业的成功之道。(4)组织结构创新。由过去的高耸结构逐渐向扁平结构转变,以降低经营管理费用,提高经营管理效率。(5)决策方式创新。由传统的决策模式向现代决策模式过渡,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可靠性,降低风险性。

  (四)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了企业文化理论,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财富,从而把关心人的需求、注重人才培养、全方位地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等提高到一个重要的战略地位。该理论的本质就是倡导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反对见物不见人的理性管理思想。21世纪企业的竞争是人才与科技的竞争。优秀的企业文化下,管理的重心更注重人的因素,重点是如何发掘员工的智能资源,坚持把以人为本的思路贯彻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只有这样,企业文化建设才能沿着健康的轨道发展。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表现在管理上,把员工看作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在决策上,重视员工民主参与;在奖励机制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在领导和员工的关系上,把关心员工生活、改善工作条件、与员工平等相处放在重要地位。为此,要重视员工的满意度。满意的员工会把满意的心情带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满意的绩效。美国席尔士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后发现:员工满意度提高5%,会连带提升1.3%的顾客满意度,同时也因此提高0.5%的企业绩效。[8]另外还要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企业为员工的前途着想才能体现企业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五)把握准最佳的“度”

  凡事过犹不及,物极必反。对最佳度的把握是优秀企业的共同特点,也自然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涵之一。宏观上看,如同政治上改革与稳定之间的辨证关系一样,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成本、规模扩张与稳步发展、创新与守成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无论企业的战略是阳刚的还是阴柔的,是鼓励风险快速创新的还是稳健发展老成持重的,本质上讲都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并没有优劣之分,特别是对于尚处在成长阶段的中国企业而言,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做大做强,但是欲速则不达。对扩张速度的把握是决定企业生死的要素之一,对于已经取得了初步成功或相对成熟的企业而言更为重要。中国很多企业比如习酒、巨人、飞龙集团的失利,都有在取得成功后急剧扩张的原因。万科董事长王石始终坚持一个原则:超过25%的利润不赚。[9]这个原则发人深思!从微观上讲,企业的管理同样需要注意度的把握。以人力资源管理为例,团队设置并不是越多越好,过多的沟通反而增加冲突的可能性。很多研究也已表明,过快的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比不创新更为不利。这些无不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原理——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也证明了古老中国的中庸思想并不是堕落的象征。

  (六)注重实施国际品牌战略

  我国许多企业缺乏国际品牌意识,许多产品在国内有很高的认同度,但在国际上知名度却不高。比如说龙井茶、乌龙茶,我国号称世界三大产茶国之一(印度、斯利兰卡、中国),但在茶叶方面最受益的却是生产茶叶很少的英国,因为它有一个国际品牌 (立顿)把全球茶叶的相当利润拿走了。[10]加入WTO后,衡量企业业绩、企业实力的尺度被放大到整个国际市场。企业不能再停留在原有水准上来要求品牌建设,而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准来重新调整企业文化建设的标准。这对于我国的企业家来讲,是一种眼光、胸襟、智慧、意志力等各方面的借鉴和考验。品牌文化建设要求企业不仅要有创名牌的物质技术条件,更重要的还要有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和科学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

  (七)在不断创新中发展完善企业文化

  国外许多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谈论最多的话题是组织变革与文化变革。当杰克韦尔奇带来新的理念时,通用公司原有的企业文化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而是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企业文化需要随着环境的变化或企业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提升,这样才能发挥企业文化应有的作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价值导向和文化主流,企业只有与时俱进、顺应时势才能走上持续发展之路。[2]现代企业的战略和组织结构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适应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历史、现状和未来,既要了解企业是在发展变化的,又要具体地分析企业的变化趋势,这样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使企业文化在不断创新中得到发展完善。

  参考文献:

  [1] 朱成全.企业文化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8.

  [2] 林毅.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特征及其启示[J].科技资讯,20xx(31):236.

  [3] 骆玉鼎.信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xx:4.

  [4] 淞泉.商道如水[M].吉林出版集团,20xx:9.

  [5] 余大亮.论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J].贵州社会科学,20xx(04):46-50.

  [6] 吉福林.21世纪企业文化的八大特征[J].商业研究,20xx(11):171-173.

  [7] Terrence E.Deal, Allan A.Kennedy. Corporate Culture [M]. American Academic Press, 20xx.01.

  [8] 韩铭珊.论中国保险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中外企业文化,20xx.04:42-45.

  [9] 王石.道路与梦想——我与万科20年[M].中信出版社,20xx:1.

  [10] 王辉.品牌短缺难以立足世界之林[N].中国质量报,20xx-08-23(2).

企业文化论文12

  摘要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在管理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给经济、社会以及人们的行为方式和观念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企业文化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本文针对如何在电子商务时代下进行中国企业文化的再造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文化,管理

  一、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的特点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

  2、电子商务时代下的企业文化

  在电子商务时代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信息经济就是“速度经济”,速度已经成为企业一个提高竞争力的工具。“不创新,就死亡”,创新已成为一个企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电子商务时代,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的生命力源泉,传统的生产规模、成本优势等因素不再决定未来,企业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生存发展。抱残守缺,固步自封,是根本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的,企业要想在未来的全球化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就必须突破传统的思想禁锢和思维定式,大胆创新,牢牢把握瞬息万变的商机。

  3、电子商务时代下企业文化的特点

  (1)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中必须具备现代科技含量

  一个成功的企业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把握高新科技发展的方向,把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融合起来。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发动机,文化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科技创新与文化创新不是彼此隔绝、相互分离的,而是相互作用、整合互动的。

  (2)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要与知识管理相结合

  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知识管理是对商务、客户、流程及其增加的价值的应用软件、竞争性的差异化产品与服务报价的管理。电子商务下经济流通的不是硬资本,而是知识资本,知识与知识管理,已逐步成为电子商务最重要的驱动,电子商务条件下,任何事情都以知识为基础。电子商务和知识管理彼此不同,但又紧密联系,通过分析两者的关系可以更好地指导企业在复杂的商务环境中生存与发展。

  (3)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要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

  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技术、路线还没有定型,企业在电子商务发展与利用的方向选择上存在着选错路线造成重大方向性失误的风险。目前,经济发展趋势正由传统的独立专线线路经济向共同经济、多相多功能兼容的网线合作经济过渡,形成多相兼容的高效率的统一网络、经济网线经营新局面,只是时间问题。

  二、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的管理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的文化管理是指企业的管理者或者管理机构,通过计划、组织、人事、领导和控制等工作,对组织所拥有的企业文化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和有效的利用,在企业内部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并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选择企业文化的`战略和制定管理制度,以实现组织预定目标的过程。

  1、分析内外因素,提炼核心价值观

  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是创造企业文化的首要问题。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并非主观随意的决定,只有在认真分析研究各种相关因素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既体现企业特征,又为全体企业员工和社会所接受的价值观。

  2、制定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战略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文化战略,是根据企业总体战略的要求和时代要求,对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获得职工共识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道德风范、行为准则等,进行完善、提高,以指导企业发展所精心的长远性的谋划与方略。因此,选择何种企业文化战略方案,应考虑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

  3、制定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管理制度

  为了实现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文化管理,企业应制定一套与其他管理不同的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管理制度是隐性管理制度和信仰管理制度,它不是以物质和强制力作后盾的硬约束管理制度,而是以文化的支配力作为后盾的一套软约束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制定的文化管理制度,不仅仅是培养企业文化,更重要的是把优秀的企业文化形成可见的符号,进行内部的沟通,并且不断改进不适应时代的部分,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企业进步的推动力量。

  三、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的管理中最深奥、最具魅力的内容,无疑是企业核心理念,而企业核心理念是企业价值观的集中表现,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精神推动力,是企业之“魂”。塑造企业核心理念要求企业在经营管理的实践中培育能表现本企业精神风貌、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群体意识,并以此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强化职业道德。

  2、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而电子商务时代企业文化的管理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3、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所有这一切,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四、电子商务时代我国企业文化塑造与变革的思路

  1、分析内外因素,提炼速度文化和创新文化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而言,只有当企业内绝大部分员工的个人价值观趋同时,整个企业的价值观才可能形成。与个人价值观主导人的行为一样,企业所信奉与推崇的价值观,是企业的日常经营与管理行为的内在依据。

  在信息化背景下,创新的作用得到了空前强化,并升华成一种社会主题。在电子商务时代,创新逐渐成为企业的生命力源泉,传统的生产规模、成本优势等因素不再决定未来,企业唯有通过持续不断的创新才能生存发展。

  2、更新观念,塑造员工行为

  电子商务也可以说是电子服务,使Internet能够为人类服务,服务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企业的文化、员工的素质;在全新的电子商务环境中,最成功的企业给予新员工在过去只有顾客才能享受的尊重:它们通过创造人人平等的精英管理体制,满足员工们对从事有意义工作和创造财富的愿望。

  3、领导者身体力行,信守价值观念

  在创办电子商务企业和企业经营中必定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如金融风险,交易风险等,而且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旦遭受不测,没有韧性就会彻底垮台。因此,企业家要有不怕失败、不怕挫折和百折不挠的勇气,要有献身事业、不惧风险、敢冒风险的精神。

  五、结论

  优秀的电子商务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创建、生存与发展壮大中始终发挥着十分重大的作用,电子商务企业文化管理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兴衰。这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而要达成这种观点的一致性认识,就必须通过管理手段来实现

  参考文献

  [1]电信公司宣传处编.企业文化案例[M].北京:学林出版社,20xx(9)

  [2]网库科技公司企划部.电子商务时代的企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3)

  [3]郭纪金.企业文化[M].中山: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企业文化论文13

  【摘要】一直以来,我国企业在用人上都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较大,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以及企业间市场经济的激烈化,使得人才的稳定问题成为了当前企业发展的巨大阻碍。由于社会环境的冲击以及企业对自身发展认识的不足,使得大部分的企业不能有效的留住人才。本文就从企业文化的角度出发,从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建立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等角度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企业 留住人才 企业文化 人才队伍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经济全球化局势的形成,企业间的竞争已经逐渐的转变为人才的竞争,是否能够有效的留住人才,成为了企业当前发展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能够有效的吸引人才,还可以激发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进取心,共同的价值取向、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与和谐友好的工作环境,才是企业留住人才的关键。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及重要性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所谓企业文化,就是指一个企业在开展经济活动时其内部的组织文化,它是企业价值观导向,是企业环境的风向标。总的来讲,企业文化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文化主要事实企业的物质、行为、精神与制度文化;狭义的文化就是表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的意识发展形态[1]。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漫长的生产经营中形成的,它既是企业发展与管理的核心导向,也是企业内部全体员工应该共同遵循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以“人”为发展核心的,其中讲求的:尊重人、关心人、关注人等核心价值观,很容易帮助企业员工形成强烈的归属感,进而促使员工形成使命感,从而激发其工作的主动性,进而提升其工作效率。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无形资源,它起到能够引导、约束、凝聚和激励员工的作用,并且,企业文化能够将员工个人的价值观进行发展转变,使其成为企业的价值观,从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进而帮助企业留住人才,形成一支强大的人才队伍,以便推进企业的发展建设。

  二、企业文化的对策

  (一)对管理者的要求

  企业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领导人作为企业的主要管理者,就需要做好对下属的管理。首先,企业的管理者应该要学会做“无私”的人,在日常的管理中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尊重和善待企业内部的每一名员工,坚持“以顾客为中心”的经营理念,为社会创造更多更有价值的财富。其次,企业管理者要拥有超凡的权力,用一颗“无私”的心来选材、用材,如此才能够让员工真心的跟随,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将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份子。另外,企业的管理者只有做到真正的“无私”,他在管理时才不会因为过于浮躁或者急功近利而丧失了长远发展的机会,企业的员工也 不会因为只顾及眼前的利益,而损害公司的利益。因此,企业管理者在对当前“留人难”进行抱怨时,也要学会自省,看看自身是否存在某些不足之处,导致员工没有跟随之心。

  (二)给员工自主选择职位的机会

  要想让企业员工能够有效的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企业一定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来维护企业内部正常的生产经营,避免由于员工擅自离岗而扰乱经营秩序的情况。首先,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选择出一些关键性的职位,并就职位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同时,通过企业内部的人才测评系统,对企业内部申请调职的员工进行测试,并让通过测试的员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相应的工作职位。人贵在有自知自明,而作为企业关键性职位的员工,其自知之明则更高,因此,选择此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的考察此类人才的专业能力,激发员工间的竞争精神,还能够激发其对新职位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其次,对于部分无法胜任关键性职位工作,又想要进行职位调离的员工,企业可以筛选一批次要性职位,让申请人员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职位培训后,再进行职位的选择,其选择流程与上一点可以互通。此种做法也能够起到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稳定企业发展人才的重要作用。企业采取此种方法,不仅能够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快的了解企业内部各员工的工作特点及技能水平,还可以满足员工的工作需要,帮助企业留住人才。

  (三)建立两种企业的职位晋升渠道

  目前,我国部分企业为了能够留住技术型人才,便将该类人才都推到了企业管理者的职位上,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某些不想要从事管理职位或者并不擅长于企业管理的技术性人才来说,并没有取得较好的效果,有时还会使得部分技术型人才因此而离开企业。所以,企业要想更好的留住人才,不仅要建立一个技术员到管理层的晋升渠道,还需要建立一个专门用来晋升技术员职位等级的渠道,并且在这两个渠道中,后者需要根据技术员对企业的贡献度分别设立等级,并保证同级别的技术员薪酬不低于同级别技术员管理层薪酬。这种做法能够在保证满足企业技术性人才发展需要的同时,维护企业管理的公平公正性,使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四)重视普通员工

  企业的主体是普通员工,所以企业要想有效的吸引和留住人才,就需要从普通员工入手,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企业中,普通员工数量占企业总员工数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这些普通员工既是企业内部的主要劳动者,也是企业与外界的传播媒介,其言行的好坏,都将对企业形象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加大对普通员工的重视度,做好对普通员工的培养工作,使其能够有效的向外界反映企业的优秀文化,以便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人才。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也是企业价值观的主要构成,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成功的留住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否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其决定权在于企业文化。因此,做好企业文化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价值观,完善企业内部的升迁制度,做好基层员工的培养,是企业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论文14

  论文关键词:集团意识 企业文化 从众心理 内外意识 等级序列意识

  论文摘要:日本人的集团意识被称为日本民族性格文化的核心,这种意识在日本人的语言、行为等方面都能体现出来,并且,它已融入到日本企业的管理之中,形成了日本式的企业管理理念,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分析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及表现形式,以求最终探析日本企业文化形成的意识根源。

  一、集团意识的涵义及表现形式

  集团意识,就是认为个人归属于某个集团,个人以对集团的归属感为基础,集团内的个人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忠诚于所属的集团,为了集团发展而共同努力。围绕着这一核心含义,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又呈现出极为丰富而多样的具体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众心理

  首先,通过一个故事来初步理解集团意识。

  一艘油轮即将沉没,船上的乘客来自多个国家。船长让水手奉劝乘客跳水逃生。水手告诉美国人“你是一位勇者,跳吧”,美国人立马就跳下去了;水手对英国人说“拿出你的绅士风度来吧”,英国人就跳下去了;水手对德国人说“你必须要服从纪律”,德国人也跳下去了;水手对法国人说“你跳水的姿势一定很优美”,法国人跳下去了;水手找到日本人,但无论如何劝导,他都不敢跳。水手无计可施。这时, 船长走到日本人身边,在他的耳边轻声说“你看大家都跳了,你还不跳?”这时日本人才毫不犹豫地跳下去。

  这个故事形象说明了日本人总是把个人置身于某个集体之中,尽量避免自己的行为异于他人,只有做到自己与他人的行动保持一致才安心。

  2.内外意识

  日本人认为每个人都从属于某个特定的集团。同时,也因为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扮演多个不同的角色,而从属于多个集团。集体内的人视为“内”,而集团外的人就视为“外”。例如, 将同一公司的同事视为“ 内” ,公司以外的人视为“ 外” ;同属于一个协会的会员视为“ 内” ,非会员的人视为“外”。

  日本人有很强的内外意识。对待集团内的人,在心理上有一种亲近感,语言表达都显得非常亲密融洽;而对待集团外的人,则从心理上保持一定的距离,语言表达要谦逊客气,行为举止也要彬彬有礼。这种对“外”所持的态度实际上表现出的是一种的距离感,是疏远排斥对方的表现。

  3.序列意识

  日本人认为集团内人际关系是一个从上至下的等级序列,按工作年限、年龄、学历、资历等论资排辈。例如:先进入公司的同事为“前辈”,后来者为“后辈”,等级高者为尊。各等级者都会注意自己的言行,不可逾越等级关系。如果有人有越级的言行的话,便会被认为是不遵循规矩的人,将受到集团内其他人的排挤。

  二、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

  1.利用从众心理,强调个人行为与集团行动保持一致。

  日本很多企业都有开“早会”的惯例,即每天一上班,就先进行唱社歌、朗诵企业理念、或是高喊口号等形式的早会,然后才开始一天的工作。这是企业为了增进员工之间的协作关系,加深员工对企业理念的理解,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建立个人与企业命运共同体而设定的集体活动。

  日本企业文化十分重视团队合作精神。认为工作应该是大家通力合作完成的,功绩也是大家共同的,不提倡突出个人。在日本企业中,个性很强的人往往难以和其他人和谐相处,甚至会被认为是破坏企业和谐气氛的异类者。要想融入集体就必须去掉个性,与大家统一步调。只有将自己完全融入在集团中,才能很好地维系与集团内的人的关系,才能在企业中获得个人的发展。 2.注重内外意识,强化员工的忠诚度,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内外有别是日本企业的特点之一。将公司的同事视为“ 内” , 公司以外的人视为“ 外” 。这一点可以从日语商务用语的使用上看出来:公司内部人员对外一定要使用敬语,而对外人称呼本公司上司或同事时却不使用敬语。

  日本的企业很多都是终身雇用制,日本人一旦进入一家企业后,便一心一意为企业服务,不会轻易跳槽。企业也十分重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在企业内部强调对“内”和谐的同时,又有严格的对“外”意识。在集团内努力维系和谐的关系,对集团以外的人采取一种疏远,冷淡,默然的态度。这种群体外的排他性,增强了集团内部的凝聚力,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争斗和内耗,确保集团在对外竞争中的战斗力。

  3.强调等级序列意识,维系集团内的和谐。

  年功序列制是日本企业管理模式中的“三大法宝”之一。 年功序列制是指随着员工在企业工作年限的增加,逐步提高其工资和资历;并把员工在公司工作年限,作为其晋升的主要依据和标准,形成了竞争和协调有效融合的.序列制度。

  日本企业中,先进入企业者为先辈,后进入者为后辈。先进入企业的人比后进入企业的人资历要高,后辈对先辈要尊敬。企业内的员工都遵循这样的序列制度,认为只要努力地为企业服务,个人的资历,职务也会按部就班的晋升入更高的等级序列。

  注重等级序列意识是日本企业维护经营稳定的管理理念,这种等级序列制度增强了企业人才的稳定性,促进了企业内部竞争体系的和谐发展,促使员工安心地为企业长期效力。

  三、结语

  日本民族性格文化是日本企业文化形成和发展的根源,集团意识仅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日本人的集团意识在客观上促进了企业内部人际关系的和谐,增强了凝聚力,培养了员工忠于企业的观念 , 树立了团队精神,使员工对企业有信赖感和归属感。这是日本企业文化的重要特点,也是日本企业文化的精华。

  参考文献:

  [2]江华. 日本企业文化的民族性及其启示[ J ]. 华夏文化,1998, (3) .

  [3]朱成全. 企业文化概论[M ].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xx.

  [4]万俊毅,欧晓明. 日本的家文化及其家族企业特征[ J ].经济问题探索, 20xx, (7).

  [5]谭一夫. 日本式管理[M ]. 北京:西苑出版社, 20xx.

  总结:希望企业文化论文:浅析集团意识对日本企业文化的影响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帮助。

企业文化论文15

  创业初期,华为面对国外的强大竞争对手,技术相对落后,生存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公司意识到没有创新,就不能生存下去。所以,一开始它就把重点锁定在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他们把利润全部投入到升级换代产品的研究开发中,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然而华为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在20xx年几乎比华为高一个数量级的思科公司对华为发起诉讼。在这场残酷的对决最终于20xx年7月双方达成和解。孤军奋战的华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创造了一个神话。

  一、技术工程的商人

  华为不仅以技术领先,而且追求技术与市场的统一。技术驱动常常显现出技术与市场脱节的短板,往往企业研发出的新技术新产品并不能为市场接受。华为早期也如此。但是在NGN招标失手之后,华为及时调整“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思路。在产品设计时认真倾听客户的需求,经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华为的NGN终于在中国又重新赢得了客户的信任,并承建了世界上最大的NGN网项目。

  “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现今已成为华为创新的基本战略,以新的技术手段去实现客户的需求。华为也因此赢得市场的逐渐认可和尊重。

  二、技术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作为一个高科技企业的后来者,华为明白有企业的核心技术产品才能在通信市场取得一定竞争力。形成核心技术产品需要持续的高投入,所以他们把利润全部投入到产品的研发中。如此周而复始,不断改进创新,形成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华为也非常重视对研发人才的投入和积累,华为员工总数的48%被公司投放到研发部门。为激发员工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华为出台了“多阶段奖励政策”等一系列专利创新鼓励办法,保证发明人全流程地关注其专利申请,每项重大专利可获得3万元至2O万元的奖励。华为已经在国内外设了多个技术研发点通过跨文化团队合作,不仅实施了全球同步研发战略,也为华为输入了大量的高质量研发人才。持之以恒的技术研发为华为取得技术优势和产品核心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华为虽然强烈认同“不进行创新的公司必然灭亡”,但不片面地强调“自主创新”。华为认为,创新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继承他人优秀成果基础上开展持续的创新。如今,华为已经从当初一个小小的民营高科技企业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国际大企业。

  三、管理也需要创新

  “华为取得既往成功的关键因素,除了技术、人才、资本,更有管理与服务”,任正非曾这样总结华为的管理经验。在技术研发组织和创新管理方面,华为已经形成了一套非常规范化的创新管理流程。至今,华为将从lBM引入的IPD项目集成管理经过优化后,逐渐固化为华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基本战略,形成华为规范化的技术创新流程。宋柳平认为(《标准生活》),华为的标准战略以“金字塔”形式展示出来。最底层是跟踪,跟踪最新标准进展,保证产品开发与标准的制定同步;然后是防守,参与标准制定形成与友商间专利交叉许可地位;接下来则是突破,争取主导和影响重要领域的标准进展;最顶层也是最值得称道的是分享,技术领先的同时,开拓并分享新的`规模市场。

  四、紧抓关键领域

  华为在无线接入、光传输、光接入、移动核心网等领域,收获多个销售量的第一。这多个“第一”是华为技术创新的成果。20xx年华为在上述领域的出货量都位居全球首位。现在华为在ALLIP方面已取得包括终端、固网和线接人、骨干网接入、核心网和最上层的软件应用等技术领域和市场方面的一系列突破。在无线接入网领域中,华为业界首创的SingleRAN解决方案和产品,能够帮助运营商减少无线接入和基站的数量,而且还能够建起能够对环境的影响。除此之外,在传送网、核心网等方面都坚持创新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面临的挑战

  创新技术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然而,中国通信企业的崛起,势必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日渐抬头的严峻挑战。在20xx年几乎比华为高一个数量级的思科公司对华为发起诉讼。华为在这场残酷的对决中,华为全面“开战”阻击思科,终于20xx年7月双方达成和解,孤军奋战的华为凭借自己的实力创造了一个神话。

  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中国通信企业的创新将更需要我国政策、市场的支持和保护。处于追赶过程中的国家适当的市场保护是本土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个行业的创新离不开稳定的产业基础和环境,一个企业的创新除了有技术投入、市场需求、创新机制和创新管理之外,更需要依靠本国的市场基础来支撑。过于依靠国际市场和消化引进技术成为创新大国,目前还没有一个成功案例。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情况下,政府及国内产链相关单位应形成合力,协调一致地支持本土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我们希望看到涌现出更多大大小小的“华为”,期待中国通信企业创新面对挑战一路走好。

【企业文化论文】相关文章:

企业文化手册07-16

企业文化标语05-26

it企业文化标语12-09

企业文化方案04-24

企业文化标语08-27

企业文化口号03-24

企业文化的语句10-12

企业文化(范本)07-22

企业文化演讲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