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时间:2022-08-18 10:58:38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精选20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

  最近,我读了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这本书,使我更全面了解中国文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辉煌灿烂。

  读完这本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虽有理,让三分》。看完后,就让我想起“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小孔融当时只有四岁,她把最大的`梨子让给哥哥,自己吃最小的梨,这种精神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从小孔融懂得礼让,懂得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这对他的成长与成材有很大的帮助,古往今来,凡是有大成就的人,都具备这种美德。

  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感受到了学习和生活中都要讲道理,凡事不要斤斤计较,互不相让,生怕吃一点亏,这不利于身心健康。如:在公交车上让座,上校车不要拥挤,跟同学发生争吵,不要破口大骂,使矛盾更加恶化。古人说得好,“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理也要让三分。

  因此,我以后要养成这种礼让三分的好习惯,把自己培养一个有文化,讲道理,有修养的小学生,长大了,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2

  我近几天读到《画坛故事》中的三个小故事,略有感触,写下此文。读完这三个小故事最大的感想是:若我们都能以谦卑来面对生活,那我们的人生将是光彩纷呈;若想获得成功,天赋或许是一方面,但后天的学习更加重要。

  细看展子虔交友,擅长画雄奇山水的他,在名气大了之后,不服山水画大师董伯仁对自己的批评,在认真审视自己的画作之后,一改骄傲之心,诚恳地向董伯仁学习,终成“唐画之祖”,字里行间中,我们能看到他那骄傲的个性,同时,隐隐透出的谦卑更让我们对他大加赞赏,自身的天赋加上谦卑的学习,何事能将他阻挡?何难能让他止步。他得到的,只会是愈来愈多的成功,是更加美好的人生。相反,倘若展子虔空有一身天赋,傲气不改,不难想象他的画技将难以提升,止步不前,对一名画家而言,一成不变的画技无疑是最可怕的,因为,人还是喜欢欣赏新鲜的.、多变的,而非千篇一律的画作。就如古时的伤仲永,少时天赋惊人,很有名气,但他却未能谦卑地学习,可怜最后泯然众人矣。

  后面两个小故事《阎立本观画》、《王翚学画》,阎立本年少成名,偶得大师的石刻画,耐心地将石刻画冲洗,大发个中妙处,留宿十多天学习,终而“丹青神化”。王翚自幼天赋过人,且虚心地向王鉴求教,王时敏更是“以你的高才,究竟是来做我的老师,还是来做我的学生?”的玩笑。不难看出,三位画家藏画技于一身,还能以谦卑之心不断发展自己,才逐渐名声大噪而流芳百世。

  一个人拥有了谦卑就拥有了成长的力量。从父亲手中接过“旺旺”的“米果之子”在短短三年就取代父亲成为“米果大王”。人们惊叹他只有高中学历,父亲让他谦卑,听取博士的意见,正是这种心态,他虚心求教,锲而不舍,最终有所成。

  我们一生都需要不断学习,要向古人学、向名师学、向大自然学。当我们在学习上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还要不要谦虚呢?要!因为“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些人往往就是由于骄傲自大而陷入泥坑。古人说得好:“谦受益,满招损。”如果取得了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被眼前的胜利冲昏头脑,就会把辛辛苦苦得来的成绩毁于一旦。我们在取得好成绩时不自满,才会更上一层楼。

  凡能成就一番伟业的人,大多都拥有一颗谦卑的心,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没有谁会样样精通,完美无缺,承认自己不如别人,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以补己之短,更好地成就自己。如果总觉得自己高人一等,狂妄自大,不仅会失去学习方向,更会堵上自己发展之路,

  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需要这种谦卑的心态,这是一种能够成就自我、实现自我的大智慧、大气度!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3

  细雨纷飞,粉红色的花瓣上滚动着雨滴,烟雨笼罩整个城市。我足不出户,窝在家中看书,我现在手上握着的是一本绿色封面的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福建读本。

  这本书分成了六章,有人物介绍数学诗词等,我比较喜欢最后一章八闽茶香。这一章讲的是关于茶的故事以及种类和喝茶的原则。我明白了制茶的过程一人有8个步骤,分别为采青;日光萎凋;炒青;揉捏;团揉;渥堆;干燥;紧压。这样,醇香好喝的茶就完成了,我品过的茶有:清香甜爽的白毫银针;味道纯正的肉桂;清爽宜人的大红袍等等,书中还有介绍要怎样品茶。读到这儿,我想起一件事。

  去年暑假,当补习班全部攻克完成后,妈妈带着我们去了有着世外桃源美称的武夷山。武夷山是中国的茶叶之乡有着不计其数的茶田和不同品种的茶叶,我一到就被这壮丽的景色给惊呆了,过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导游又带着我们去了一家造茶厂,女主人将我们带进了一个不大的房间,里边是古色古香的茶桌和靠背椅。椅子上铺着柔软舒适的褥子,上面绣着龙和凤。茶桌上摆着全套茶具。看得出来,这套茶具已经使用多年了,但在细心的`女主人的保养下,它们看起来还是干净如初。哗哗当碧绿的铁观音倒入小巧玲珑的茶杯里时,我发现妈妈和那个女导游都做了同样的动作用右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叩了三下桌面。

  妈妈,你在干什么啊?我好奇地问。当主人给我们倒茶或添茶时,都要这样做,表示谢意。噢,原来如此啊!接着,热情的女主人又给我们品尝了多种茶叶:醇香的大红袍;清甜的水仙、肉桂;回味无穷的金骏眉

  当时,我真后悔没早点看到这本书,早点知道茶叶文化,哎!中国是茶的故乡,有着丰富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的经验和智慧,一脉相承延续到今天。现在,茶叶已经从中国延伸到世界各地,香气浓郁、有养生功效的茶已经成为了养生人的喜好,他们通过茶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这正如书扉上所说的那样: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和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4

  寒假到来,我有了一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很喜欢它,通过它,我知道了许多新的知识,它陪伴着我度过了寒假。

  从小我就喜欢看书,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那种神圣的感觉总会涌上心头。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展示出了中华的文化,展示了祖国的变化。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古诗文就是其中之一,每句诗都有诗人想表达出的情感,给人无限的思考。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体现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描绘了山川美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体现了将士们建功立业的`壮志以及对故乡的思念;“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抒发了对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嘲当今统治者的无能……作为祖国的花朵,我们应当承担起责任,一起传承中华文化。

  现在的我们应该努力学好知识,学好文化。让我们一起传承中华精神,让它永驻心中!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5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和辉煌的文明。

  这个寒假,我品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后,在为人处事上领悟到了许多的道理。

  我一直沉浸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里;感动于一个个克服万难而成功的人物之间;穿梭在一首首韵味无穷的唐诗宋词中同时也让我懂得如何爱父母、重亲情、勤奋学、立志向,这些思想像一股清流,沁入心间,浸润心灵,拨云见日。其中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孟母三迁。孟母为了让儿子孟轲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成长,多次搬家,可孟轲却不晓母亲的用心良苦,还是不思进取,心急如焚的孟母就将织布用的梭子摔坏,久久凝视着孟轲,语重心长地说:我摔断这根梭子就如同你荒废了学业一样。孟轲终于幡然醒悟,深感惭愧。从此,他昼夜勤奋学习,日后成了有大学问的人。读了这个典故,我深有感触: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总是在背后默默注视着她们的子女成长

  我不禁一颤:我现在不就像当初的荒芜学业的孟轲吗?

  原来我们一家四口稳居在桥头村,住着200多平的大房子,离我所读的小学仅2分钟的路程。我每天不用早起,不用父母接送,令身边好多的家长和同学羡慕。然而爸爸妈妈考虑到周围的环境,人文教育等诸多因素,毅然通过辛苦努力,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又买了一套环境优美的学区房,同时我也如愿以偿进了更好更美的新校园里学习。爸爸妈妈的付出我并没有领情,依然不好好学习,成绩也不理想,总是对父母抱怨不适应新学校,不喜欢新同学,不适应新老师爸爸妈妈不是责怪、厌烦,而是循循善诱开导我,帮我去适应一切,依然每天起早贪黑为我做可口的饭菜,不管日晒雨淋准时接送我上下学

  此刻,一抹如水的月光倾洒在窗帘一角,我倚在窗前,轻轻合上书,望着妈妈此刻还在厨房忙碌的身影,顿时五味杂陈,泪水模糊了双眼我的妈妈不就是现代版的孟母吗?哦!原来我一直沐浴在妈妈的慈爱与关怀中茁壮成长的!

  古人云: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孝在心中,从心出发。我一定珍惜光阴,刻苦勤奋,像孟珂那样做个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我敬佩我的母亲,也敬佩像孟轲这样的人,他们都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6

  寒假里,我终日沉浸在书海中,享受着书籍给我带来的快乐。我带着强烈的好奇品读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

  这本书里,让我认识了千字文。千字文是一篇由一千个不同的汉字组成的韵文,四字一句,非常巧妙。读起来朗朗上口,此书到现在已经流传了一千多年。书中有一首江南的诗,写出了江南人民采莲时优美动人景象,反衬出采莲人无比的'欢乐。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墨子救宋。墨子听说楚国要攻打他的家乡,焦急万分,决心劝说楚王,希望能阻止战争。他不顾路途遥远,走了十天十夜,两只脚都磨出了血泡,才到楚国。最终,墨子凭着自己的诚恳,机智和勇敢,说服了楚王,才解除了宋国的灾难。

  马上要过年了,在这本书里让我更加了解到年画艺术与民俗密切相关,寄托了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平安的美好愿望。剪纸,是中国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剪纸的用途主要有这几种:窗花,喜花、礼花、寿面、鞋花、门笺。中国各地风俗习惯的不同,形成了各自的剪纸风格。

  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我为中华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而惊叹,而这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光大。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7

  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多元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内容丰富全面涉及到中华文字起源,思想文化,汉语汉字,岁时节庆,衣食与节日,天文与历法的各个方面知识,改革开放以来,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不断发展,创新,我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风俗习惯,文化艺术,教育科技的认识转变帮助我们养成良好习惯。

  由历史证明“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民族,必先灭其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生存与发展的精神力量,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从娃娃抓起,给予丰厚滋养,让孩子们接触最优秀的文化基因,严格要求自己。知识可以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改变命运,还有我们通过学习《道德经》,《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认识,去思考去感悟去理解就会明白其中的很多道理和做人的准则。祖辈们的经历体验方法传承为我们后人所品读,这些留给我们代代相传学以致用,将使我们终生受益。

  在学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后,我们在为人处事上学到了很多知识,我们学校开展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五自”精神,蕴育“绿动”少年,社会实践研学系列活动,我感触很深,特别是尊老孝亲我先行,绿动少年显美德,中华传统文化使我知“孝”,使我尊“师”,还明白很多很多的道理,增长文化知识,砥砺道德品质,提升我们学生的文明素质。从我做起,我们会把中华传统文化铭记于心,永世相传。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讲述的是中华传统文化,古诗古文之类的,更有古代的故事。这本书主要分为:1、论语2、古诗3、人物故事4、诗词5、文化遗产6、小吃等。

  在这本书中我最爱看的便是小吃这篇了,毕竟我是一吃货呀。而且“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而我们著名的美食就有:佛跳墙鸡汤氽海蚌、荔枝肉什么的,在过年过节的时候,大家又会吃汤圆、馅面和饺子肉粽。论吃相信大家都会,而且变着法的`吃,如福建的芋泥、莆田的兴化粉……看得我口水都跑出来了。在这一章里我认识了许多菜的传统煮法、也知道了配菜的方法。虽然听起来很平常,但至少也是一种传统文化,这本书的意义也就在于这个。

  还有,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便是文化遗产了。什么万里长城,明清故宫,兵马俑,苏州园林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而人们为了歌颂这些遗产也浮现出了许多故事和诗句,这让我有了继续观察学习文化遗产的好奇心,也使我有了继续勘查的信心。

  你想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吗?想看看美味的美食吗?想了解更多的英雄人物吗?自己去看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吧!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9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一学期又过去了,寒假生活就要拉开帷幕了。寒假生活中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知道了中华民族是源远流长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生息不竭的动力,更是中华民族奋进的源泉。

  本书主要分为:1、走进汉子;2、古诗入门;3、岁月时节;4、诗词赏析;5、寓言故事;6、福建概况。这六个部分来介绍。汉字的由来也是经历了一个个时间段的演变而来,汉字最初起源于图画,经过漫长演变逐渐简化成篆形符号甲骨文,直到秦始皇灭六国后,命令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小篆字体优美,圆整周到,但书写太慢,不适应繁忙政务的.需要,于是又出现了新字体—隶书。想知道汉字的神奇历程可以阅读相关书籍哦!

  中国不仅历史悠久也有着许多我们传统的节日,比如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人们扶老携幼外出扫墓,祭拜先人,以寄托对祖先的怀念和哀思。再比如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每到端午节每家每户都会用糯米、竹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同时还有插艾、系五色丝线、簪榴花、饮雄黄酒、赛龙舟和采药的习俗。

  书本还介绍了寓言的典故如滥竽充数、画蛇添足、杯弓蛇影等等的典故,想知道这些典故的由来赶紧拿起书本一起探索吧!

  最后书本介绍了我们福建的由来,“福建”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唐朝。开元二十一年(733),设立福建经略使,从福州、建州各取一字,这就是福建名称出现之始。福建省下辖福州、厦门、泉州、漳州、莆田、龙岩、三明、南平、宁德9个地级市,共有12个县级市,44个县,29个市辖区,福州即是福建省的省会被称之为榕城。福建省是汉语方言种类最多、最复杂的省区之一,风俗习惯也各有差异,有着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

  通过学习了这本书,让我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炎黄子孙把中华传统文化铭记于心,永世相传吧!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0

  这几天我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本书让我知道了我们大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

  从书中让我知道了甲骨文是这样被人发现的。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秋天。北京国子监祭酒,王懿荣不幸患病,看病的大夫给他开的药方当中有一味“龙骨”的药材。家人买回来后王懿荣一看,心中大为惊异。他见这“龙骨”上布满奇怪的痕迹,既不像本身的纹路也不像图画。王懿荣生平爱好研究古物,出于直觉他猜测这可能是一种古老的文字。经过他认真研究“龙骨”上文字,终于确定了那些文字就是殷商时代的'人用来占卜的文字,即甲骨文。因为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所以被后人誉为“甲骨文之父”。

  从书上我还知道了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七月初七是七夕节……

  我国的传统文化每个都有一个感历史背景或者是一个经典故事。中国的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1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志和宝贵精神财富,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是一本涵盖了诸子百家、传统文学、琴棋书画、民间工艺、宗教哲学、民俗民风、古玩器物等诸多文化元素,使我们了解到了中华民族更多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习惯,让我更加深刻地见识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记忆犹新的便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中关于礼仪的介绍。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各种称谓、迎来送往的礼节自然繁多。其中关于迎来送往的礼节的介绍中“知识链接”中关于家中来客菜肴摆放的礼节。从前家中大大小小的客人也来过不少,从没注意到这一点。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好客的风尚和文明礼貌的风范,也突出了我们中华民族遵循礼规,礼貌待人的风尚。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读本》让我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内涵,从而去学习,让自己更加具有良好的行为规范,高雅的审美情趣,质朴的道德操守,深邃的哲学思想!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2

  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后,我明白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源泉。

  我从传统文化中学到最深刻的是——“孝”,“孝”———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作为孩子,应该孝顺父母,孝敬长辈。

  我们的父母生育了我们,养育了我们,教育了我们,是他们给予了我们新的生命。他们辛辛苦苦地付出太多太多,给了我们一个完整的家庭和美满的生活。也许有的地方他们无法让我们一一满足,但他们为了这个家任劳任怨,辛辛苦苦地工作,我们还能有什么不满足、不满意的呢?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记父母、怨恨父母、嫌弃父母。

  生活上从根本上要记住———感恩。我们任何一个人是无法在世界上生存的,因为有了他们,才有我们的存在。所以我们要孝顺父母、感恩父母、敬重长辈。在生活中、在学习中,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陪伴,同学的互助,使我感受到了心灵的温暖,也是我人生中前进的动力。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好好报答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长辈。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学习到“孝”的重要性,如何去“孝”。让我们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永世相传!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3

  时间飞逝,我从一名学生,到息县进入工作岗位已接近两年,两年的经历让我对农村、老百姓、基层干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息县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更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在学习中成长,成长中学习。由于自己本身对传统文化比较感兴趣,以前经常搜集一些名言 警句来激励、警示自己。现在才真正感知对中华文化了解、理解太少,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令我赞叹、令我折服。针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谈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学以修身。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从自身来讲,重点在于挖掘优秀文化的大富矿,以求启迪智慧、净化心灵、激励精神。而传统文化学习不仅是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灵魂升华的过程。“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以利为志就不能淡泊,内心躁动就不能致远。古人倡导温、 良、谦、恭、让、仁、义、礼、智、信,只要我们做到了,人际关系就和谐了。弟子规中“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就是要求我们平常与人交往中要平等 仁和,时常要与仁德的人亲近,向他们学习。

  (二)学以致用。弘扬传统文化起先需要从学习开始,这既是一个认知过程,更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其主要经典实质内涵贯彻到生活中、工作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乃至灵魂深处。用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邻里和睦、 家庭和谐,提升工作作风、工作精神。对照《弟子规》《孝经》等进行反躬自省,对孝敬父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谨言慎行等方面进行深刻自剖和整改提高。

  (三) 学以济世。这些年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社会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的长幼尊卑不分,离婚率不断攀升,自杀事件不断曝出,道德沦丧事件时有发生,社会生活变得乱七八糟、乌烟瘴气。长此以往,人性危矣,民族危矣。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五千年历史长河积淀下来的金子,是治疗这一社会疾病的济世良方。儒家的“仁爱”、 道家的“无为”等等就是要弘扬孝道、张扬仁爱、讴歌善良。用经典诠释智慧,用智慧启迪人生,用人生挖掘人性。用我们先祖留下的'经典智慧来治疗当下人性的疾病、灵魂的疾病,用中华传统文化的光焰点燃我们心中的善念和良知的火炬。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当你被时代所器重时,就要担当 重任,有所作为;当你郁郁不得志时,就要甘于寂寞,不断完善自己,修身养性,博闻强识。而我们作为公务人员,更要有“兼济天下”之心,修其身,精其业,善 其事,做到恪尽职守、克己奉公。我们不但要力求“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更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名基层公务人员,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更加敬畏人民、敬畏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敬畏党和国家授予我们的职责岗位。我们理应当好人民公仆,不求在这个岗位上做多大官,力求在这个岗位多做事、做好事。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4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高尚的道德品质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具有的,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有很多,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

  最美司机吴斌。在20年5月29日,吴斌驾驶客车从无锡返杭途中,突然有一块铁块像炮弹一样,从空中飞落击碎车辆前挡风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对肝脏破裂及肋骨多处骨折,肺、肠挫伤,危急关头,吴斌强忍剧痛,换挡刹车将车缓缓停好,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以一名职业驾驶员的高度敬业精神,完成一系列完整的安全停车措施,确保了24名旅客安然无恙,而他自己虽经全力抢救却因伤势过重去世,年仅48岁。和最美司机吴斌一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人还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20年5月8日20时38分,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本可以躲开逃生的张丽莉,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不幸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以至生命垂危。同样的人,还有最美妈妈吴菊萍。20年7月2日下午1点半,在杭州滨江区的一个住宅小区,一个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在楼下的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女孩稚嫩的生命得救了,但吴菊萍的手臂瞬间被巨大的冲击力撞成粉碎性骨折。这些难道不是一种品质吗?

  同学们,我们要在学习知识中感悟真理,生发爱国情感,凝聚民族力量,增强美德意识,弘扬时代新风;在生活中锻炼品质、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使我们成长为具有高尚美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建设人和接班人。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5

  我国有灿烂的传统文化,有戏剧;有手工艺术;还有生动的神话传说,如《女娲造人》、《后羿射日》、《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了,我来给你们说一下吧!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脚踩着地,随它们的变化而变化。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也随着越长越高。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

  盘古倒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隆的雷声。他的双眼变成了太阳和月亮;他的四肢,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他的肌肤,变成了辽阔的大地;他的血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多么有趣的故事啊!多么了不起的传统文化啊!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6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我的震撼很大,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等内容。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最喜爱手工剪纸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奶奶就教过我剪纸,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奶奶还夸我心灵手巧。

  每当手工课上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在手工课上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剪窗花,剪燕子,做风车,这些在我的手上一点也不难,手工课的王老师经常奖励我一颗颗红星……当看了这本书我的剪纸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有学画画的功底,剪的花样就更多了。今年过年的时侯我剪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窗花,贴在奶奶家的窗户上,全家喜庆多了,过年的味更足了。中国的戏曲品种繁多,曲调优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中国的京剧,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等等,作为一个安徽人,我不得不说说黄梅戏,他深受从们的'喜爱,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唱上几句黄梅戏。

  去年学校艺术节,我们代表学校排演的节目《黄梅小花》,我还是领唱的主要演员呢!老师一点一点的教,我们一板一眼的学,每一个唱音,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我觉得中国古代流传文化,深入浅出的引导着我们后人,引领着我们新一代。我们将寻根溯源,继承中华民族传统而又优良的文化!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7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对我的震撼很大,让我更深的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之瑰宝,是中华民族的根。这书介绍了剪纸艺术、戏曲、皮影等等内容,读着它,我仿佛推开那古老而厚重的大门,进入一个个令我新奇神秘,又让我欣喜不已的天地。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最喜爱手工剪纸了,记得在我很小的时侯,奶奶就教过我剪纸,剪花,剪四瓣花、五瓣花……左邻右舍都夸我心灵手巧。每当手工课上剪纸时,我都兴奋不已,在手工课上我和同学们认真地学习剪窗花,剪燕子,做风车,这些在我的手上一点也不难,手工课的王老师经常奖励我一颗颗红星……当看了《中华传统文化》这本书后,我对民间剪纸艺术有了更多的了解,对剪纸的兴趣更浓了,加上我本身有学画画的功底,想着剪着,剪的花样就越来越多了。今年过年的时侯我剪了各式各样漂亮的窗花,贴在奶奶家的窗户上,把全家装扮得喜庆多了,过年的味也更足了,亲戚朋友来拜年,都说:“瞧,这窗花贴的多好看,喜庆得狠。如今人们对过大年的意识越来越淡了,这老传统啊不能丢。过年吗,大人孩子穿新衣,给孩子压岁钱,放烟花,吃饺子,走亲戚,窜门子,就图个热闹,团圆,一家子人乐呵乐呵……”每每听到大人的夸奖,都让我对这小小的窗花越发喜欢,对着不起眼的剪纸又有番新的认识,在这五彩斑斓的剪纸中,它蕴含的内容太多太多……

  这一书中还有一点吸引了我,那就是中国的戏曲。书中介绍中国戏曲品种繁多,曲调优美,具有地方色彩。比如中国的'京剧,那可是大名鼎鼎,河南的豫剧,浙江的越剧等等。作为一个安徽人,我不得不说说黄梅戏,它深受家乡父老的的喜爱,大街小巷的人们都能哼唱上几句。去年学校的艺术节,我们年级排演的节目《黄梅小花》中,我还是领唱的主要演员呢!老师一字一句地教,我们一板一眼地学,每一个唱音,每一个手势,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我都力求做到位,字正腔圆,生怕学走了样。下>课了,我和几个同学在大厅里练唱,回到家我对着镜子表演,还让爸妈提意见。为了能唱好《黄梅小花》,我可真是练到如痴如醉,越唱越喜欢,感觉越唱越美,我一定能学会、唱好,咱——家乡的黄梅戏。

  掩上书卷,我觉得中国这渊源流传的文化,正深入浅出的引领着我们这些后人,影响着我们这新一代。我们将寻根溯源,继承并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8

  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多。比如文俗,像剪纸、象棋、对联…… ,比如传统,像尊老爱幼等。我最近读了一些有传统文化的书籍,有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

  百家姓向我们介绍了中国古代千万人的`姓氏,并且介绍了这些姓氏的来历。三字经,它可以教给我们一些做人的基本常识和道理。而千字文,告诉我们关于古代的一些故事。这些都是中华传统文化。

  我在书中明白了这么多中华传统文化,教会我如何与人相处,如何做人,尊老爱幼等美德。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19

  读了《中华传统文化》之后,我明白了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她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有着五千多年的`传统文化;她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共同奋斗的源泉。我也从中学到了许多道理。

  首先,我从传统文化中学会了“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母生育了我,养育了我,教育了我。到什么时候我都不能忘记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

  其次,我从传统文化中学会了尊“师”。《程门立雪》让我深有感触。北宋时期,有个进士叫杨时,特别好学,曾在程颐门下学习。一天,杨时来向程颐求学,却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儿,杨时不愿打扰老师,便静立在门外等候。一会儿,天上飘起了鹅毛大雪,越下越大,杨时仍在门口静候,直到程颐醒来,才发现门外的雪人!程颐深受感动,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时不负众望,终于学到老师的全部学问。我也要向杨时学习,诚心诚意向老师求教,谦虚谨慎,做尊师重道的好学生。

  第三,我还学会了交友。传统文化中告诉我们交朋友要讲究诚实守信,善待他人,与人为善。同学之间有了困难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永世相传!

  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感 篇20

  成人之道,中和之道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大学 中庸》读后感

  “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新民,在止于至善。”所谓“大学”,实质为大学问,人世间最重要的学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有焉。”读《导读》,吸《大学》《中庸》之醍醐。

  初读《大学》部分,真有振聋发聩之感。再读《大学》,真有朝闻道、夕死可乎的清爽。《大学》缘何受到2000年来的学者、统治者、士人的推崇。据我臆测,就在于大学简洁明了的解决了人生三个重要问题:天地生人的意义;如何去实现天地赋予个体的使命;个人与天下的关系。

  大学是怎么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呢?首先,开宗明义地指出天地生人的意义在于“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接着,指出实现的方法是“致知格物,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后,个人与天下的关系则是“一家仁,则一国兴仁;一家让,则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乱。一言偾事,一人定国”。

  大学为立志作君子的千古士人立下了道德、为人处事的标杆,影响了中国千百年来的读书人。“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告诫读书人,要做有才有德的君子,必须时时反省、分秒不可懈怠,努力学习,谨守品行。之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也。“君子必慎乎其独”,尊重自我,尊重天地良心,则应当人前人后一个样。独处时最能反应一个人的德行。“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是非黑白一眼洞穿,既需要广博的知识、深厚的阅历,更需要有一颗正直无私的心。心正才能摒弃个人好恶、世俗偏见,正确的去判断。“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子其口出。”胸怀如大海,纳万物而波澜不惊;如宇宙,日月星辰运行其间,而静默不语。人有才,惜之、爱之、举荐之、助之。社会有此伯乐,则中华幸甚。“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也。”共产主义的模式,大同社会的标准。

  “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读《中庸》部分,顿悟“中”是圆,“庸”是方,“中庸”就是把“中”的道理用一种最恰当、合理的方式表现出来。“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事实上,方枘圆凿并不是不能相容,中庸之道恰是一种方与圆的完美结合与运用。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中庸之道,修己治人,内圣外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是中庸的宗旨,“诚”是中庸的基础。“中和”与“至诚”协调,便是君子欲得的美好境界。

  明白了中庸之道,年少轻狂,愤世嫉俗者就可以用平常心对待一切,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明白了中庸之道,就不会一昧悲观,也不会盲目乐观,从容地面对生活,对不如意事可以一笑置之,亦可以不计较平常得失荣辱。我们或许做不成大事业,只能从平凡的实在中讨生活。可是只要把这些实在的小事做好,于实在中获得小小的乐趣,又何尝不是《中庸》给现在的我们带来的一些思考呢?

  “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愿天下之士,从《导读》中取《大学》《中庸》之精华,以《大学》《中庸》之道自勉,并用自己的行动努力追求《大学》《中庸》之道,达到“和谐”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