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日记

时间:2022-08-12 17:15:28 中元节 我要投稿

精选中元节的日记(通用23篇)

  忙碌而充实的一天结束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想必是时候写一篇日记了。你所见过的日记应该是什么样的?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元节的日记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选中元节的日记(通用23篇)

  中元节的日记 篇1

  今天就是传说中的中元节了!有没有什么和平常不同的。

  中元节在老百姓中还有几种不同的叫法——“七月半”、“鬼节”。在这一天,有祭祖、放河灯、点莲花灯、送面羊等民俗。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

  “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中元节的日记 篇2

  中元节就是传说中的鬼节,在农历的七月十四,道教称为中元节,佛教称为盂兰盆会,民间俗称鬼节。相传那一天,地狱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放禁出来,有主的回家去,没主的就到处游荡,徘徊于人迹可至的地方吃东西。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做法等举行“普度”,以普遍超度孤魂,恐防他们为祸人间,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我们家在这一天忙的不可开交,点油烛、烧香、拜祭先祖、放鞭炮、烧纸钱。这是一种信仰,是一种对先祖的怀念,是一种对美好愿望的寄托。据说鬼魂在阴间是看不见东西的,所以要点油烛为他们照明;烧香、烧纸钱则是给他们的礼物,希望先祖们能在阴间过得幸福,什么也不缺;放鞭炮则是迎接、送回鬼魂的方式,放鞭炮时会发出很响的声音,表达我们对先祖的热情。

  有些人说鬼魂、阴间根本就不存在,这种祭拜纯粹是一种迷信;也有人说如果不祭拜,游荡的阴魂会生气,会上门找麻烦。我认为中元节的祭拜是一种信仰,是人们对美好意愿的一种寄托。现在,在中元节祭拜的`人越来越少了,甚至有许多中国人都不知道中元节的存在。我觉得,这种习俗是先祖给我们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后人的我们应将这种文化继续传给我们的后代。

  中元节的日记 篇3

  有关中元节的传说很多,道教最主要的为修行记说中"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阎罗王於每年农历七月初一,打开鬼门关,放出一批无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阳间来享受人们的供祭。七月的最後一天,重关鬼门之前,这批孤魂野鬼又得返回阴间。

  佛教盂兰盆节起源于"目莲救母"的故事,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目莲救母的故事: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莲尊者,惦念过世的母亲,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时的.贪念业报,死後堕落在的恶鬼道,过著吃不饱的生活。目犍莲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给他的母亲,但其母不改贪念,见到食物到来,深怕其他恶鬼抢食,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无法下咽。目犍莲虽有神通,身为人子,却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请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说:"七月十五日是结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满,在这一天,盆罗百味,供巷僧众,功德无量,可以凭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目莲遵佛旨意,于七月十五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其母,其母亲终得食物。"这便是宝岛普渡拜"好兄弟"的由来。

  中元节的日记 篇4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具有双重意义:

  一是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

  一是发扬推已及人,救济众生的义举,换得世界清平。

  中元节的日记 篇5

  今天是中元节,俗称鬼节。

  “中元”之名起於北魏,中元节又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根据五杂俎的记载:“道经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修行记说:“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佛教也在这一天,举行超渡法会,称为“屋兰玛纳”(印度话ULLAMBANA)也就是“孟兰会”。孟兰盆的意义是倒悬,人生的痛苦有如倒挂在树头上的蝙蝠,悬挂著、苦不堪言。为了使众生免於倒悬之苦,便需要诵经,布绝食物给孤魂野鬼。此举正好和中国的鬼月祭拜不谋而合,因而中元节和孟兰会便同时流传下来。

  小时候我三爷爷说过鬼节到来前后阎王放出的'鬼魂会找替身,晚上不能出去,听起来很慎人,每次听完了故事,不要说出去玩、就是睡觉都要蒙着被子,脑子里想象的鬼魂比讲的还可怕,懵懂间流着冷汗战战兢兢睡着,等到天明睁开眼睛,窗外艳阳天把梦中的恐惧逸散而光,所有鬼魂在阳光下化为乌有,心灵深处的魅影随之消散。

  中元节的日记 篇6

  中元节,是华人很重视的一个日子,每一年的中元节都会有许许多多普渡祭拜的盛会举行。

  这个鬼节也是众多的华人节日中规模最大,花钱最多的一个节日。

  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节”。有关盂兰节民间一直是流传着目莲救母的故事。话说,目莲的母亲刘青捷被打入地狱。

  目莲用其神通力,看到了他的母亲堕入恶鬼道中,肚子很大,喉咙很小,不能进食,饿得很辛苦。他见状,拿了饭要喂母亲,可是饭一进口,就烧成灰炭。

  目莲感到悲痛极了,要求释迦解救。释迦告诉他说:其母罪孽太深,一定要以盆器,罗列百味,供奉众僧,才能解他母亲倒悬之苦。

  终于,他帮助了他的母亲脱离倒悬之苦。后人因此应念心中,每年的七月十五以盂兰盆,施佛及僧,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华人社会在这一个月会开始供拜,有些地方则会举行普渡大拜拜。盂兰盛会是华人除了农历新年,第二大的'节日。

  七月鬼节,你不难在街头巷尾的空地上、庙宇看到设坛祭拜。一些较大的祭拜,会供拜鬼王。鬼王也称普渡王,传说是观音大士的化身。

  中元节的日记 篇7

  中元节又称七月半 , 中元之名起于北魏,有些地方俗称 鬼节 。按照习俗在这天,家家户户都要给自己已故的亲人敬上一品香然后烧烧纸钱,用以表示后人对先人的孝敬。

  离过节还差几天,大伯就提前通知我们中元节这天在他们家过节。

  今天刚好是七月十五中元节。上午我和爸爸早早地就到了大伯家,礼貌地和大家打完招呼后,爸爸就带我走进一个房间。

  一进房间就看见一张桌子,桌子上面供着爷爷、太公、太奶的.肖像。相片上爷爷坐在凳子上,太公和太奶头发白了,看起来像是七十多岁的样子,但是面容十分慈祥。我和爸爸在香炉里上了一品香,在肖像前跪了几跪,就离开了。

  午休以后没什么事,我正在菜园里摘油菜花,远远就听见大伯在喊我: 聿坤,过来帮忙,要烧贡品(纸钱)。 我赶紧过去,大伯先报把火砖垒起来。底下放好柴火,打火机一点,那些贡品不一会儿就烧起来了。

  之后,我同妈妈和大婶就把它用桶装好,提到不远的小河边,倒入河里,这时听旁边也在倒纸钱的人喃喃自语:太公、太奶会在这条河的某一处等着收。

  我晓得这都是迷信的东东,其实这个节日的很多活动是想告诉我们要记住先人、孝敬前辈,不要望记先人曾经对我们付出的爱。

  中元节的日记 篇8

  由于中元节是祭祀先人的鬼节,因此各地习俗都是围绕祭祀展开的。

  相传农历的七月初一,阎罗王会把地狱的大门打开,阴间的鬼魂会回到阳间的家中接受祭祀饱餐一顿。因此,人们会在中元节这一天中,供奉上秋收新鲜的'稻米粮食和鲜果,燃香烧纸,宰杀牲畜祭祀先人。同时也会祈求祖宗保佑来年秋收能五谷丰登,驱病除灾保家宅平安。在中元节这天,人们为了防止在阳间飘荡的鬼魂伤害自己,也会在路边祭祀孤魂野鬼,免他们无人祭祀而危害人间。

  河北省:在河北的部分地区有中元节“送羊”的习俗,在中元节祭祀先祖是会一并准备鲜果与蒸羊送给外孙。而在清河县人们在祭祀后也会蒸面羊送给女儿。

  福建省:福建中元节也叫“烧纸衣节”,已出嫁的女儿准备父母的衣冠等物放在箱匣之中,用纱蒙上,送到父母家。在福建中元节也有出家的女儿回家祭祖的传统。

  江西省:江西省的吉安人在中元节烧纸钱时忌讳孕妇折纸锭,据说是孕妇折的纸锭焚烧后就会化为虚无,鬼魂是拿不走的,防止鬼魂生气,觉得人类烧纸是在戏弄他们导致家宅不宁,因此孕妇不折纸钱。

  中元节的日记 篇9

  中元节与盂兰盆节起初因佛教盂兰盆会施舍饿鬼为始,因宋朝儒释道三教合流,与道教中元节的祭祀亡者灵魂、儒家祭祀父母祖先等活动结合,构成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一系列祭祀活动。

  盂兰盆法会是根据《盂兰盆经》,于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以佛法供养三宝的功德,回向现生父母身体健康。

  部派佛教时期,印度就常兴办盂兰盆会而在中国,《佛说盂兰盆经》在西晋时由竺法护译出,因强调借由供养十方自恣僧,以报答双亲养育之恩,乃至度脱七世父母的思想,与中国崇尚孝道的`伦理传统相符,因此中国历代帝王的提倡而盛行不衰。南北朝梁武帝时代,始兴盂兰盆法会,以报答父母祖先恩德。唐朝时期,法会活动呈现兴盛,官民共乐。

  到了宋朝的时候,由于儒、释、道合流的日趋明显。民间流传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并将佛教的盂兰盆会与道教“中元地官节”相结合,而流行道士诵经普度众鬼,期使获得地官赦罪,获得解脱。因此民间习俗的中元普渡着重在祭祀孤魂野鬼,与中国传统对祖先鬼魂崇拜又融和在一起,变成“祭鬼”,亦即为了亡者的鬼魂可得救度,改以盆施饿鬼但与道教和儒家的祭祀习惯不同,盂兰盆法会以素食施食供养。

  中元节的日记 篇10

  风起,云稠,鸟哀,花泣;不日又要到中元节了,多少相思无从寄,亿万冥币、半车冥纸,即使再多也无法割舍那份永远失去的亲情!

  万寿园,车来车往,络绎不绝,远远就能闻到天空中弥漫着残香与纸灰的气味,近处更是烟雾缭绕,朦胧如野;也许如此更能让活着的人以之安抚,对逝去的亲人加以告慰吧!

  穿梭在烟雾缭绕的人群中,偶闻一处畅然欢笑,居然是在这一片逝者的`净土上,丝毫没有悲哀的情绪,可悲!然,汝奈吾何!?

  双手轻抚您的墓碑,眼泪悄然滑落,四年了,您还好吗?有没有想念梅儿?在梅儿心里,您依旧安详地躺在老宅里,依旧在那个盛满欢笑的家里,只是在这里为您立了墓碑而已;红尘陌路到处都是您的影子,无所不在,累了、痛了都会与您倾诉,只是习惯了没有回应的对答;您也一样,有所不快也与梅儿说说、倒倒,别苦了自己。如今梅儿也只能偶尔来陪陪您、为您祭祀焚香寄冥币了,以此来告慰您在天之灵;您还记得我们的相约吧,来世,我们母女互换,让梅儿来照顾您一生一世,以报答您的恩德。

  瞧,天也落泪了,也舍不得您离去,如果可能,我愿用一切再换回您我无时无刻都思念的母亲!您安息吧!

  中元节的日记 篇11

  每逢七月,民间必定会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国各地,无论是商业区还是组屋区,都可以看到庆中元的红色招纸,张灯结彩,设坛酬神。“普度”仪式是中元节中最最重要的环节,大致可分为街普、市普、庙普等,以街坊为主的普度称为“街普”,以市场为主的普度称为“市普”,由庙宇住持的普度称为“庙普”。普度通常以寺庙为中心,附近居民将祭品拿到寺庙来祭祀,也有很多人在家门前摆放供桌,陈设祭品,还会在屋檐下挂纸灯。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所以简称“七月半”祭祖。但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了祭祀的.时候,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一请出,恭恭敬敬地摆放在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饭,直到七月三十送回为止。有先人画像的,也要请出挂起来。祭拜时,依照辈份和长幼次序,给每位先人磕头,默默祷告,祈求祖先保佑自己平安幸福。

  中元节的日记 篇12

  又是一年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是鬼节,又称中元节。在这一天的前后几天,都是人们祭拜先人的日子。我家也不例外。

  对于七月半,由于自我懂事后没有亲人离世,因此我更期待这一天的食物。在中元节,妈妈会准备一些瓜果、糕点、炒货进行祭拜,而我就等着这些美食的祭拜完毕。

  一大早,妈妈就上街买了莲藕、凉薯、苹果、荔枝,还有一些薄荷味、桂花味的糕点。当然,西瓜子、葵花籽和花生也是少不了的。

  平时我不太愿意上街提东西,但这一天我很乐意!

  当我们吃过晚饭,妈妈吩咐我早点去洗澡。洗完后,我就会洗干净部分莲藕、苹果、凉薯等好吃的,切成一片片的摆在碟子里,最后和摆好的'糕点碟子一起摆在八仙桌上。之后,在爸爸的带领下,将姥姥、爷爷等逝者“接回家”后就开始了祭祖。

  我们先是点了鞭炮,然后对着八仙桌拜了几拜,等待先人用食。大约十分钟过后,爸爸再次烧了纸钱,表示可以吃东西了。此时我虽然很激动,但会忍着不表现出来,否则会惹来妈妈的责骂。

  不过,骂几句算什么,只要能吃到好吃的就好了。我吃一口藕片,又吃一口凉薯,嘴巴里甜甜的……

  中元节的日记 篇13

  麻城人每逢农历七月十五前后,必宰牲畜,接本姓之姑姑团聚过节,焚烧纸钱祭拜逝去先人。祭祀当天,先献上荤食与白酒,并“馒头”饭,竹筷平摊于饭菜之间,灯火齐明,还要诉接祭之言。各家男丁亲自在纸钱上打印制作纸钱,烧纸毕,跪拜先人。之后合家聚筵。节日可以选择七月十三到十六日间的任一天进行。

  山东省

  长岛渔民以木板秫稽制成小船,上贴一纸条「供××使用」,或供溺海者的.牌位,再装上食物、衣帽、鞋袜等用具,然后点燃蜡烛,由已婚的男子将小船放入海中。沾化县各各家采麻柯及新鲜草叶搭棚子,称为「麻屋」,请祖先牌位于其中祭祀。独陵县称中元节为掐嘴节,家家吃粗茶淡饭。

  陕西省

  临潼县七月十五日烧纸祭麻姑。城固县中元节农家会饮,称为「挂锄」。延缓农家,中元节早晨至田间,择取最高、最茂密的稻穗,挂上五色纸旗,名为「田旛」。

  河北省

  泊头市、南皮县七月十五携带水果、肉脯、酒、楮钱等前往祖先墓地祭扫。并持麻谷至田梗,称为「荐新」。广平县中元节以时鲜食物祭拜祖先,并准备果蔬、蒸羊送给外孙,称为「送羊」。清河县七月十五上坟祭扫,以蒸面羊赠送女儿。

  中元节的日记 篇14

  很多人一提起盂兰盆节就会想到日本,其实,这个节日发源于我国,在道教中也称之为中元节。

  据传,在中元节这一天,地狱的大门会被打开,许多鬼就可以趁此时机回到他们生前的家里,享受后人的祭拜。而这个节日我家自然也不会错过。

  今天我们家准备烧包。每到这几天,天气就会有些发凉,空中也可见一丝丝的细毛毛雨。阴阳相隔,想要见的人都已不在,也许老天也在为此而悲伤吧!

  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晚饭,我和弟弟跟着亲戚带着纸包、纸箱等来到野外开始烧包。

  我和小孩子负责把附近的树枝、树叶扫开去,以免待会烧到别的地方去。而大人则开始分开那些捆成一捆捆的纸包,待拆开绳子后,则将纸包或侧放或竖放的.摆好,确定待会烧起来之后能够更容易烧开。

  伯伯用打火机点了三支香和一支烛,插在土里拜了几拜,然后引燃纸钱,一把把地撒向纸包,确保纸包能够燃起来。我则和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枝小树枝,拨弄纸包,将那些没有烧起来的纸包拨到火那边,或是将倒下来的纸包拨正……

  火光映照在我们的脸上,空气暖了起来,希望逝者和生人都能这样温暖下去……

  中元节的日记 篇15

  道教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即时空流动过程中的节段。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它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修行记》云,“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

  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唪诵 《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唪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前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中元节的日记 篇16

  “中元”这个名字来源于中国三大宗教之一的“道教”。据说在道教里,天上的官员在一年之内要进行3次对人间善恶的调查,这个时候就称作“元”,所以一年一共有“三元”。旧历的1月15日叫“上元”,7月15日叫“中元”,10月15日叫“下元”,在这三日里要举行祭神仪式。

  为什么在日本“三元”只剩下“中元”一个了呢?那是因为这一天刚好和日本佛教里的“盂兰盆会”(御盆)是同一天。再加上,“中元”时刚好是农作物收获的时期,为感谢祖宗的保佑有好的收成也是一个方面。在这一天里,人们为了祈求能够平平安安生活到下一个中元时节,纷纷祭拜祖先,并在向亲戚好友赠送米和面类的`食物。

  当道教传入日本的时候,中国的“中元”风俗和日本的“盂兰盆会”混杂在一起,因此就成了现在的互赠礼物的中元节。

  中元节是指在每年的7月上旬到7月中旬这段时间里,向给予自己照顾的人表达感谢之情的送礼习惯。人们把平时对他人的感激之情全部都包含在中元节的小礼物里,所以非常重要,正所谓“礼轻情义重”。

  日本人一般会送包装精美的礼盒,内容通常是“果汁”“素面”“食用油”“洗剂”“火腿”“糕点”等等。

  中元节的日记 篇17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俗称“鬼节”,节日的庆祝活动从农历七月初一开始,直到七月三十日,长达一个月。

  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佛教强调孝道;道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

  来源:

  佛教徒庆祝中元节的仪式称为“盂兰盆会”,庆祝中元节不仅是为了拜祭死去的亲人,对佛教徒来说,这也是纪念目莲的日子,藉以表扬他的孝道。

  目莲救母的故事是出自《大藏经》(由印度传入的佛理〕,根据《大藏经》的记载,目莲在阴间地府经历千辛万苦后,见到他死去的母亲刘氏四娘受一群饿鬼折磨,目莲用钵盆装菜饭给她吃,菜饭却被饿鬼夺走。目莲向佛主求救,佛主被目莲的'孝心感动,授予盂兰盆经。目莲按照指示,于七月十五日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为了纪念目莲的孝心,佛教徒每年都有盛大的“盂兰盆会”。

  道教徒相信,从农历七月初一起,阴间打开鬼门,放出孤魂野鬼到人间来接受奉祭。人间为了免受鬼神的干扰伤害,便在七月十五日设“中元普渡”,供奉食品及焚烧冥纸以安抚那些无主孤魂。

  中元节的日记 篇18

  按照佛教的说法,中元节的来源就是目连救母的故事,目连不忍母亲在地狱受苦,广施十方僧人,替母亲赎罪,最终将母亲解脱出来。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故事的本身就就是孝道文化的一种表现,它所宣扬的便就是报答父母、生前为善的信念。

  此外,中元节的习俗就是祭祀先祖。祭祀活动在商周时期已经有文献记载,《诗经》的40篇《颂》即就是祭祀乐歌,它所反映的就是人们最原始的一种祖先崇拜。另外,祭祀活动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演变之中,和后来儒家所倡导的孝道文化融为一体,密不可分。

  孝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善事父母,而从深层意义上来说,孝更就是一种伦理规范,一种处理宗族关系的方式,一种秩序的建立。祭祖表达的.就是对先人的思念与缅怀,它就是维持宗族关系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可以说,祭祖正就是这种宗族关系的一种反映,一个寄托。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以及中元节的文化中,可以体会到中元节具有双重意义:

  一就是阐述怀念祖先的孝道,让人们慎终追远。

  一就是发扬推已及人,救济众生的义举,换得世界清平。

  中元节的日记 篇19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要去给外婆扫墓。

  一大早老妈就把我叫起来,倒计时上去买烧纸也就是所谓失去亲人的“钱”到啦集市上各种各样钱看得我眼花缭乱。有一元。两元一千元的纸币上面还有玉皇大帝的头像。还有金银元宝,纸铜板……

  买好烧纸后我们往回返。

  外婆的坟墓在一大片玉米地里,由于玉米的'叶子非常锋利,很容易刮伤我们于是我们各自都做好啦防护。姑外婆和老妈都穿个破褂子,带头冲进了玉米地我也不甘示弱披上雨衣也冲进玉米地在地里,在地里我双手向前伸直,把玉米叶拨向两边这样就伤不到我了。

  这样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们来到拉坟前用手划拉一个十子架,接着用打火机点燃啦“钱”火哗的一下烧拉起来由于玉米地里本来就闷热再加上燃烧的火焰使本来就汗流浃背的我们更热啦,汗珠啪嗒啪嗒的往下落,但老妈却说“老妈收你的钱在那边要舍得花钱,别省吃俭用……”此时老妈的表情是那么严肃。痛苦。

  中元节,这个悲伤哀痛的日子;这个思念亲人的日子;这个令我永生难忘的日子。

  中元节的日记 篇20

  很多人一提起盂兰盆节就会想到日本,其实,这个节日发源于我国,在道教中也称之为中元节。据传,在中元节这一天,地狱的大门会被打开,许多鬼就可以趁此时机回到他们生前的家里,享受后人的'祭拜。而这个节日我家自然也不会错过。今天我们家准备烧包。每到这几天,天气就会有些发凉,空中也可见一丝丝的细毛毛雨。阴阳相隔,想要见的人都已不在,也许老天也在为此而悲伤吧!爸爸妈妈在家里准备晚饭,我和弟弟跟着亲戚带着纸包、纸箱等来到野外开始烧包。我和小孩子负责把附近的树枝、树叶扫开去,以免待会烧到别的地方去。而大人则开始分开那些捆成一捆捆的纸包,待拆开绳子后,则将纸包或侧放或竖放的摆好,确定待会烧起来之后能够更容易烧开。伯伯用打火机点了三支香和一支烛,插在土里拜了几拜,然后引燃纸钱,一把把地撒向纸包,确保纸包能够燃起来。我则和孩子们一人拿着一枝小树枝,拨弄纸包,将那些没有烧起来的纸包拨到火那边,或是将倒下来的纸包拨正……火光映照在我们的脸上,空气暖了起来,希望逝者和生人都能这样温暖下去……

  中元节的日记 篇21

  农历七月是民间俗称的鬼月;鬼月时,在阴间的孤魂野鬼会被放出来,而在阳间的人们则会举办一些祭拜的活动来款待他们,让他们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假期”。尤其是农历 7/15日,也就是「中元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丰富的祭品,烧香焚纸,好好的祭拜这些从阴间来的好兄弟。

  中元节的由来

  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

  这一天同时也是佛 教 的 盂 兰 盆 节 ,盂 兰 盆 节 的由来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目莲救母」的故事:

  目莲是佛祖的弟子,他的母亲因为生性贪婪恶毒,死后被打入轮回中的.饿鬼道,永不得超生。目莲为了解救母亲,就在农历 7/15时广造「盂兰盆会」,让地狱里的孤魂野鬼享用盆里的食物,为母亲赎罪,使母亲能够超渡。后来每到7/15这一天,佛家们就会做「盂兰盆会」,以五果供奉佛、僧,解救在阴间受苦的祖先。

  中元节的日记 篇22

  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元节我要去给姥姥扫墓。

  一大早妈妈就把我叫起来,倒计时上去买烧纸也就是所谓失去亲人的“钱”到啦集市上各种各样钱看得我眼花缭乱。有一元。两元一千元的纸币上面还有玉皇大帝的头像。还有金银元宝,纸铜板……

  买好烧纸后我们往回返。

  姥姥的坟墓在一大片玉米地里,由于玉米的叶子非常锋利,很容易刮伤我们于是我们各自都做好啦防护。姑姥姥和妈妈都穿个破褂子,带头冲进了玉米地我也不甘示弱披上雨衣也冲进玉米地在地里,在地里我双手向前伸直,把玉米叶拨向两边这样就伤不到我了。

  这样过了十分钟左右,我们来到拉坟前用手划拉一个十子架,接着用打火机点燃啦“钱”火哗的一下烧拉起来由于玉米地里本来就闷热再加上燃烧的火焰使本来就汗流浃背的.我们更热啦,汗珠啪嗒啪嗒的往下落,但妈妈却说“妈妈收你的钱在那边要舍得花钱,别省吃俭用……”此时妈妈的表情是那么严肃。痛苦。

  中元节,这个悲伤哀痛的日子;这个思念亲人的日子;这个令我永生难忘的日子。

  中元节的日记 篇23

  大家知道吗?在暑假里也有许多节日,如:七夕节、建党节和中元节,下面我就来介绍中元节要干什么、怎么由来的。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成为盂兰盆节。日期为农历七月十五日,在江苏,每逢中元节吴县居民以锡箔折锭,沿路楚化;仪征县各地尚一种纸鬼,内藏碗灯,有赌鬼、酒鬼、大老官等等;宜兴县中元河中放四艘船,一艘放焰火,一艘载佛婆念佛,一艘烧锡箔纸锭,一艘放河灯;东县乡民于此日吃扁食,是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上海放河灯时,在船尾点缀红红绿绿的纸灯,成为“度尾”。

  在中元节,人们也要祭祖,在阴历七月十五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返家探望子孙,故需要、祭祖。祭祖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于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对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动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时,则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请出来,恭恭敬敬地放到专门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先插上香,每日晨、午、昏,共三次茶饭,直到七月卅日送回为止。

  这就是中元节的习俗,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中元节的日记】相关文章:

中元节的日记(精选5篇)08-24

中元节的日记(通用19篇)08-03

中元节的日记(通用10篇)08-13

关于中元节的日记(通用10篇)08-10

什么是中元节?中元节的来历01-27

中元节的由来故事_中元节09-18

有关中元节的日记(通用23篇)08-12

中元节 中元节是什么节09-29

中元节的由来介绍 中元节的习俗介绍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