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守护我们成长》评课稿

时间:2022-12-16 20:33:21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规则守护我们成长》评课稿

  崔老师的课很好地体现了道德与法治课的特点,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又从生活出发让孩子们明白"守护规则"这个道理,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让孩子们轻松掌握了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接下来我从以下三点谈谈自己的一些听课感受。

  一、教学目标定位准确,体现了课程价值

  《道德与法治》提出:该课程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心理品质为基础,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自我发展为目标。《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新的综合课程,在课程价值上具有多元性,注重道德行为和意志品质的构建性,侧重学生主动参与,探究体验。楼老师的《规则守护我们成长》一课正是遵循了新课程标准中的“活动—体验—探究”这一新理念,教学思路以学生活动体验为载体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让学生通过对日常生活中一些规则的调查,知道集体生活处处都有规则,探究人们制定规则的原因,知道规则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强对社会生活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初步的规则意识和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二、有效运用资源,演绎课堂精彩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然而在教材中却只选取了学生生活和学校中有代表性的材料,以图片和文字说明等"范例"简单呈现,因此资料的整合运用这一教学环节在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上崔老师尊重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大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首先是善用生活资源,学生是课程资源的主体,因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应关注学生的生活,"生活即课堂", 教学时,崔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图片展示等,再现生活情景,塑造典范,谈议结合,让学生达到学文明理的目的。

  三、精心设计活动,绽放生命活力

  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教与学的沟通和交往的多维活动,教学设计重在设计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个性,解放学生的创造性,"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品德与社会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本课教学设计,教师将游戏活动巧妙引入课堂。在活动过程中,王老师自己也融入其中,与学生一起游戏,分享游戏的快乐,一起为游戏制定规则,在学生不当之处及时加以指点。这样的品德课,才是师生共同上演的生动的"人生"戏,更应是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

【《规则守护我们成长》评课稿】相关文章:

各种规则与安全的评课稿06-30

《我们的国粹》评课稿07-01

《我们的权利》评课稿07-03

我们的城市评课稿05-31

《我们的大地妈妈》评课稿07-01

《我们爱吃的水果》评课稿10-20

相貌各异的我们的评课稿07-03

规则有什么用评课稿06-30

我们家的猫评课稿06-01

《近视与我们生活》评课稿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