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

时间:2020-07-30 15:04: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3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3篇)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1

  著名学者、散文家余秋雨一直致力于传播中华文化,《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是他最新的文化随笔。全书是其在北京大学开辟中华文化史课程的精彩讲义,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间隙穿插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一问一答间,余秋雨心目中的中华文化史便新颖别致地呈现开来。

  书中,余秋雨以时间为经,精心挑选中华文化史上颇有代表性的事件和人物,逐一解读的同时,还将洋溢在其间的文化韵意,深入浅出地解构出来。尽管每堂课的文字篇幅都极为精简,那些与之相关的“闪问闪答”也不过短短的四五个答题,但有限的篇幅无疑蕴藏着极为宏阔的思想内涵。值得一提的是,就某一个历史疑问和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余秋雨一个人在探究和思考,他的一些学生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大家一时之间众说纷纭,甚至文化视角各有不同,但都从不同层面启发着我们的心智,吸引着我们去了解这些文化记忆背后的真相。

  余秋雨的这四十八堂中华文化课,讲求“开门上课”。他提倡文化互动,课首开宗明义讲清本堂课所要讲述的主旨,而后抛出问题,让学生们各抒己见,让历史疑问和现实思考激烈碰撞,然后,他在解析和引导学生思路的同时,适时地亮出自己的观点,总是给人一种理论上的自信。他的中华文化课,重在现场交流和探讨,没有填鸭式的强行灌输,更没有先入为主的揣测和臆断,从头至尾都以大文化的视角,以开放的胸襟,倡导着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正是有了这种“开门上课”的思维,让他的每一堂文化课都充满盎然情趣。在本书里,他时而引经据典,津津有味地讲述着某一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时而引入历史传说和民间轶事,对一些文化现象和典藏记忆予以去伪存真的澄清,使一堂堂看似枯燥乏味的讲史课,变成了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引领和思想启悟。他没有之乎者也地故弄玄虚,也没有照本宣科地拾人牙慧,更多的是运用他学识上的广博和思想上的敏锐,一步步地带着大众,剔尽历史的尘雾,让蔚为壮观的中华文化盛景浮出水面,给人以新的思考和启迪。

  实事求是地说,作为普通的读者,虽然我们没有亲历现场,聆听到余秋雨韵味十足的文化解析,但看完本书,依然能感受到一种文化上的濡染和思想上的浸润。通过他鲜活的讲读,老子的清静淡泊,孔子的博学广闻,庄子的豁达超脱,司马迁的忍辱负重,王国维的勤勉好学这些思想文化领域里的巨人,以及秦朝时的“焚书坑儒”、汉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清时期的“文字狱”等,都让我们在还原历史真相中有了全新的认识。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在纵论评析中华文化史的过程中,以灵动广博的思想内涵,大众喜闻乐见的表述方式,精致、准确地诠释了中华文化悠久而独特的人文魅力。精彩的评议和讲析唤醒了我们共同的民族记忆,也增强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但愿这样有内涵、有品位的文化大课能持续下去,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2

  用四十七堂课讲中华五千年文化,但内容还不全是余秋雨的授课,更多的是上课的学生与余秋雨的对话,对文化课题的共同探讨。而且,让人佩服的是,即使是与大师对话,这些学生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的。

  刚读完时,觉得还挺好。但过了三个月,我竟然不太记得里面的任何一个观点了。可见此书的讨论还是言及表面,以及观点太杂。所以如果国学涉猎不多,又没有自己的思考的,看的时候像是凑热闹,但也就凑热闹而已。

  余秋雨是当今文坛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以大师视之,也有人认为其不过是沽名钓誉之徒。如今回看,其文章中确实有一些错误的存在,用词也逃不开“文化”“终极”之类的宏大词汇。但在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和文化自信方面,他无愧于一个启蒙者的身份——至少,启蒙了我。

  这本书,其实相当于《中华文化史》这门课的讲义,从先秦诸子一路梳理到明清文学。因为是讲义,内容相对简略和通俗化,相比于啃一本厚厚的《中国文学史》,方便好读了不少。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讲,这是再适合不过的中华文化启蒙读本。之后再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行者无疆》之类,在时间和空间的小节点上,能对我们身处的这片土地和家国产生更深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更何况,余秋雨的语言体系和文化情怀帮我混过了中学时期的大部分语文作文,用他的这套方法总能有个不错的分数。单就这份实用性来看,读点余秋雨,不亏。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3

  这本书和余秋雨的第一本书一样,首先在台湾出版,广为台湾民众欢迎,受到极大的重视和好评,然后才由内地引进出版。依然是秋雨先生一贯的风格,把很多可以寻常理解的道理,放到很大的时空中去,赋予它博大的生命,这种风格有时确实令人感到无比旷远,给人强烈的**。但有时用在某些大家都有共鸣的体验上,就有点煞有其事、多此一举了。也许这就是学者和艺术家的不同之处了。蒋勋的风格是属于诗人型的,他会把学术的概念转化为我们共同的感受,可以如诗、如画、如音乐,可以令人亲身去爱、去恨、去体验。前者是概念化的,极度提纯的,后者是形象化的,将大道化为和风与细雨,润物于无声,当然我更喜欢蒋勋。不过不能否认,这两种风格都是必须有的,特别是讲中华文化这么大的课题,不提纲挈领的归纳分类,贯串以时空的大场景,实在是不容易讲下去。

  这本书看到最后,渐渐的明白,文化如果没有自由呼吸的空间,就只能渐渐停滞,变成可有可无的修饰,然后呢,就是整个民族都受困其间的麻木和混沌。中国的文化从商周到宋朝,基本都保持了其活力,因为它是独立自由的,文化人常常作为社会主流出现,当权者对文化也心存敬畏,极权之上还有大家都公认的一些公道人心。

  从明朝开始,朱元璋由于自身文化的匮乏,视文化为洪水猛兽,大兴文阀,因为一首诗,或是几个仿若影射的字,就会导致株连全族被杀,这种对文化的大规模屠杀,使文化从那时起,就不再具有独立的道德和良知,变成了统治者手中的工具,它只能表达官方的意愿,否则的话,就没有生存的土地,中华文化就在这样的禁言噤声中渐渐衰落。

  我们的盛唐给予了人极大的自由,从言到行,可以接纳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文明,善于学习和更新,诗人可以公开发表质问朝政的诗歌,甚至可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就算揭竿而起讨伐当朝主上,发布檄文称女皇"入门见嫉,蛾眉不肯让人;掩袖工谗,狐媚偏能惑主."被骂的女皇读完全篇,还是会由衷感叹:“真是一篇好文,没有启用这样的人是我们巨大的损失。”外国人通过考试,一样可以在朝上为官,国家任用贤能不拘一格,不问出处。公众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整个国家不仅仅大家都爱诗歌、爱艺术、爱文化,而且无论老幼妇孺皆爱骏马、爱骑射,整个民族从内心到体魄都是那样健美。只要是美的、好的,无论来自何处,大家都发自内心的喜爱,都非常乐于接受,我们的唐朝就是这样的强大。

  看看我们的近代,当某种极权可以堂而皇之的超越一切时,它就不可能不落后,它就不可能不挨打。这样的制度会扼杀进步、扼杀创新,扼杀通向文明的道路,甚至扼杀民众对国家的信心,前几天看到一篇正规杂志上的文章,清末八国联军攻打江浙时,实际的情况是老百姓远远的看着清军被洋人打下马来,没有反抗也没有起义,而是在一旁齐声喝彩,因为清朝的官府没有把百姓当做过人,只把他们当做可以任意驱使的骡马,可以想抓就抓,想杀就杀。那么这样的国家也不是百姓的国家,它的生与死、亡与存与普通百姓又有什么关系,到了普通民众这里剩下的就只有麻木。

  一种体制如果只为皇权服务,完全无视普通大众的存亡,不允许人们说真话,不进行有效的革新,自身无法正常的新陈代谢,它就必然衰亡,中华文化这样悠久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验证着这条规律。我们的国家啊,离昌明盛世还有那么远的路要走。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读后感(精选3篇)】相关文章:

《时间管理7堂课》读后感01-05

《上10堂说故事的哲学课》读后感09-28

中华文化读后感08-26

灿烂的中华文化评课稿11-03

一堂哲学课校园故事03-01

中华文化经典读后感10-19

一堂有趣的手工课作文精选2篇09-02

一堂难忘的舞蹈课作文05-01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案07-30

《时间管理7堂课》读书笔记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