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观后感

时间:2022-12-14 19:51: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雨果》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雨果》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雨果》观后感

《雨果》观后感1

  金色闪耀的齿轮和发条,从熠熠生辉的凯旋门、埃菲尔,到漫天大雪中缓缓进站的蒸汽火车,华丽丽的长镜头探索出小雨果那双美丽的湛蓝色瞳仁和略显呆滞的脸庞。蒸汽、管道、齿轮、发条,小主角穿梭于零件迷宫之间,一边维护车站大大小小的机械钟表,一边修复着一具会写字画画的神奇机器人,他相信它连接着过去,会给他带来死去父亲的讯息。甚至包括滑稽的车站警察左腿上的`辅助金属,机械的魅力引人入胜,直到雨果仿佛赐予新生一般修复了机械老鼠,这一切达到最高。

  巴黎、雨果,多么美妙的名字,再加上抢走了雨果秘密笔记本的怪老头,略显做作的冒险少女,一对中年人的宠物情缘,车站警察和忧郁的卖花姑娘的纠结情愫。一切伏笔尽皆到位,只待主角揭开谜底。与此同时,一长串令人心跳的电影名单跃入脑海——剪刀手爱德华、人工智能、查理的巧克力工厂、变人……

  于是,故事大致应该是这样的:在害死父亲的势力以及邪恶老头的阻挠下,雨果在小伙伴的帮助下夺回了自己的笔记本,并且一起修复了神奇的机器人,最终了解了父亲死去的前因后果打败了恶势力,结束了困苦的生活并且给自己的生命带来了新的惊喜……顺带还可以思考一下:机器与人的矛盾关系(人类既享受机器带来的便利,又恐惧被机器异化)、时间/钟表在生活中的意义(作为现代零件式生活的象征,控制工作和余暇时间,也涉及社会阶层构成)等等。

  然而,没有摆弄机械零件的怪老头,没有害死父亲的恶势力,没有神奇梦幻的机械世界冒险,没有智慧超群的机器人伙伴,没有。在最初充满神奇色彩的工业魔术谜面下,这个谜底有些令人失望。这竟是一部致敬电影魔术师乔治·梅里耶的半纪录片?卖玩具的怪老头就是不得意的导演,雨果父亲完全是个意外,那台机器画出的也只是梅里耶的一部电影画面而已。奇幻电影最初的制作过程确实也十分有趣,但和本片前半部分堪称数字电影画面典范的华丽镜头放在一起,就难免显得平淡,多少有些头重脚轻的毛病。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以奇幻手段向奇幻导演致敬,但若非忠实的电影史迷恐怕难以认同这一层意思和情感。而且,此片前后风格转变实在令人不适,观影至此也觉缺乏一个震撼人心的高潮情节。可以看出,为了满足观众对于工业魔术的好奇,导演特意在四分之三处安排了小雨果奇幻的梦境,使得渐趋平淡的叙事有个高潮,顺便在后面用车站警察的及时挽救抹平了这份突兀。确实巧妙,但也同时欲盖弥彰了。

  无须百度,如果这样一部电影也可以获得奥斯卡11项提名,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乔治·梅里耶是真实存在的,且此片包含很多史实。真想大白,这竟然是电影人的自嗨,我在想这电影到底值不值三星,又发觉这问题确实见仁见智,却无趣。

《雨果》观后感2

  看到这篇影评,努力的记起的帐号上来说几句。

  这部影片的出色之处就在视觉,完美的视觉。导演正是在极力的表现这种视觉。影片的开始之处钟表变成了车流,车站里林林总总的各种道具细节,以及色彩在每个画面的搭配——冷色和灰色的暖色对比;鲜亮的湖兰和暖黄色系对比;灰蓝色冷冷的场景和孩子浅灰蓝色的眼睛对比。。。细腻极了,简直就是视觉的极致,就像一套满分的体操动作!如此高水平的视觉处理能力和细节深入能力,貌似还没有出现在中国电影中,要多少年,拭目以待。画面的每一个场景的各种要素的精心布置,如同是一件工业时代法国玩具城市模型,实在是太棒了。甚至是梅里埃的电影画面,我的理解是,与其说是导演对艺术大师单纯的革命意义性质的'致敬,更应该是他对梅里埃电影画面极其艺术性画面的赞美和展示,以导演挑剔的艺术眼光水准,反复的出现这些画面,说明他是多么的喜爱这些画面。我也喜欢这些画面,看到那些老电影片段,真是不得不惊叹,100年前的影像艺术已经如此的前卫,如此的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也许这是导演想表达对艺术热爱的致敬吧。

  多数酷爱视觉艺术的人都会被这些画面所感动。为这些细节!为梅里埃的梦想!十分的感谢这位了不起的导演,他为这贫乏的世界,又投下了高水准的艺术一笔。

  这是一部十分美好的电影,如果我有孩子一定会让他看,不论多少年后。在这部片子里面寄托了人们对艺术和技术追求的梦想,是一个纯净无污染的世界。如果影片中出现太多不论是表演还是剧情上的“设计”,或许就是对这种对艺术无限致敬纯净的破坏吧。西方导演至今还有如此“梦想”和“天真”,因此其剧情“设计”能力尽然达不到一个普通影评人的高度,不得不令人感慨啊!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写小说的总在梦想更引人入胜,搞视觉的总在梦想如何变得更符合自己内心的完美。如果以自己所追求的梦想来作为判断别人的尺度是否有点像批评肖邦不如贝多芬雄壮有力一样可笑?

  艺术作品需要“共鸣人”来评判,同样也不需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同。但是,社会的文明程度决定大众对艺术作品认识的包容程度和理解水平。看到如此多的打瞌睡的人抱怨,只能说,可惜了因为这些人“高大全”革命思想,导致了他们的感官能力被弱化,思维挂靠能力十分强大!没有教科书的指导,就没法思考。

  如果艺术作品都是“高大全”那也十分地可怕,哈哈。

《雨果》观后感3

  《艺术家》是法国人向好莱坞的致敬。《雨果》是美国人对早期欧洲电影大师的致敬(法国场景+英伦腔+美国观念=什么都暧昧不明)。所谓的致敬很大程度上是暧昧不明的:一种想象性的、回溯性的重构。重构并非是篡改,实际上,回溯性地重构是今日观想过的主要方式,权力者借此勾勒出有利于其利益的意识形态蓝图。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重构带有负面的价值判断,而在于重构本身被蒙上致敬的外衣,一再被重复,因为成为神话(电影,电影史)的神话,寓言的.寓言。

  神话的神话,寓言的寓言,这是《雨果》的运作机制所在,即试图以电影(讲述对象)为依托讲述一个电影故事(真正意义上的电影故事,即一个白日梦)——恰恰也正是在此处,影片非常直白地道出电影的造梦机制(甚至非常直接地从电影鼻祖梅里爱最终说出:“现在和我一起做梦吧”——由此获得一种认证式的权威)。因此,影片呈现为某种性质的“元电影”,一部讲述电影的电影。但这种“元电影”的性质是不彻底的,至少它被庸俗化成一个致敬的口号,一个并不高明的寻找爱寻找家的故事(这个故事被片尾小女孩作为叙事者的口吻加强了),一个关于梅里爱的秘密(同时也被隐喻成一个电影的秘密,代表着电影对自身历史以及运作机制的追寻)。在柏格森的《假面》中,影片的开头和结尾以一种较为隐秘的方式构成了元电影的叙述,即关于电影放映机的运作机制,电影内容、电影的游戏本质、电影创作的性欲驱力等。《雨果》试图将这一部分的叙事嫁接在故事之中,这是其高明之处,也是其失败之处——一个泛神话不足以支撑这部分的叙述。

  其中刻意为之的视觉奇观(开场的巴黎全景、全景式的20世纪初的车站、超长的CG长镜头)似乎是对梅里爱的致敬——这是新的技术条件下的“魔术”,类似于梅里爱的奇幻场景、剪辑术。梅里爱的电影经历了“辉煌——受冷落——被重新发现”的曲折经历(而这段经历首先被赋予一个小男孩寻找家庭寻找爱的外衣,其次与传统电影史的经典叙述相重合),这就构成了新技术运用者对电影技术的潜在态度,在表述对电影造梦机制的热情的同时,带有一种技术主义的固执(只消想想小男孩将世界想象成一个巨大的机械体,这全然是一种西方式的思维,尽管也带上某些励志、温馨的外衣——每个人都是这个机械体中不多余的一部分)。(好吧,我想多了~~囧~)

【《雨果》观后感】相关文章:

雨果经典语录06-21

雨果经典语录12-02

《雨果》观后感450字06-24

《雨果》电影观后感范文07-04

61条雨果经典语录07-02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有感10-13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有感6篇04-18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有感(6篇)04-18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有感集锦6篇04-18

雨果《悲惨世界》读后感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