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间:2022-07-04 10:59:33 历史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2017-2018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

2017-2018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我们今天应该“远离毒品,珍爱生命”。曾经沉痛地指出“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的清朝大臣是()

  A、琦善B、龚自珍C、关天培D、林则徐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据此判断,上述内容出自下列哪一条约()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天津条约》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B、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开埠通商D、领事裁判权

  太平天国运动遭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都不曾有过的新情况,这个新情况是指:()

  A、中央军队与地方武装的联合围剿B、内部变乱导致分裂

  C、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D、敌人的长期封锁围困

  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的一篇报道说:“最近这两天发生在那里(指圆明园)的景象却是用任何笔杆子都无法恰当描述的……”这则报道反映了()

  A、八国联军侵华的相关史实B、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相关史实

  C、签订《马关条约》的史实D、签订《辛丑条约》的史实

  历史遗迹能够让我们回味历史,读懂历史。圆明园遗迹反映的是()

  A、鸦片战争的耻辱B、八国联军侵华的罪行

  C、沙俄侵华的罪证D、英法联军的暴行

  从本质上看,两次鸦片战争爆发原因的相似点是()

  A、打开中国市场,谋求在华权益B、教训清朝使其顺应要求

  C、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D、维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奕訢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这个人是()

  A、张謇

  B、张之洞

  C、詹天佑

  D、李鸿章

  与1842年的《南京条约》相比,1895年的中日《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这主要体现在()

  A、割地赔款B、开埠通商C、协定关税D、设立工厂

  1895年,有人写了一副对联:“台湾今已归日本,颐和园又搭天棚。”这副对联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成为东洋朝廷B、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C、日本政治制度先进D、日本侵华准备充分

  黄遵宪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悲平壤》、《哀旅顺》、《哭威海》、《马关纪事》、《台湾行》反映的是列强对中国的哪一次侵略战争?()

  A、第一次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着被东西方列强瓜分的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怀着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认为只有进行社会改革,才能使中国富强起来。他们为救亡图存进行的探索是()

  A、太平天国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D、五四运动

  戊戌变法运动又称“百日维新”,揭开这次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马关条约》的签订B、公车上书

  C、强学会的成立D、《中外纪闻》的创办

  有人这样评价近代史上的某一历史事件:几个幼稚的秀才和一个少不更事的皇帝,用他们的前程和脑袋,验证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下列事件中符合这一说法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二、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第十六章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使中国人受到巨大刺激的“19世纪三次灾难性的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文中所说中国人民“反入侵”的斗争有哪些?请至少举出一例来。

  (3)针对发生在19世纪中国这种入侵与反入侵的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请说说看。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曾国藩说:“今日和议即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材料二:李鸿章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1)两则材料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哪一运动?说出这一运动的起止时间?

  (2)材料一中曾国藩的话,反映了这一运动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剿发捻”指的是镇压哪一农民运动?

  (3)材料二中的海军具体是指哪支海军舰队?

  (4)如何评价这场运动?

【-八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相关文章:

历史试卷分析11-23

历史试卷分析02-11

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07-04

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S版)07-03

历史月考总结07-29

历史月考反思02-12

历史月考反思06-12

高中历史试卷07-02

历史试卷分析反思11-22

【精选】历史试卷分析反思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