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

时间:2022-06-30 04:52:35 传统节日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建议

  河南省内黄县实验小学 张红利

  统编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单元的开篇课文是《古诗三首》,选取了宋朝王安石的《元日》、唐代杜牧的《清明》和唐代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描绘了春节、清明和重阳节里人们过节时的情景,表现了相关中华传统节日的民间风俗。统编教材加大了传统文化的编排分量,《古诗三首》屡见不鲜,但本册书本单元的《古诗三首》却又与众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无论是教学目标的定位,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兼顾单元整体,让《古诗三首》成为打开本单元“综合性学习”之门的金钥匙。

  本单元安排了“综合性学习”,这是教材中首次出现综合性学习栏目。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围绕生活中的传统节日展开,这个活动既和单元主题密切相关,又和学生的生活紧密结合,适合在不同地域开展。那么,如何让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爱上深厚的传统文化呢?这就要求我们要从单元整体出发,做好统筹安排,有计划、有选择、有目标地科学设计教学活动。

  本次综合性学习贯穿整个第三单元教学,要求学生在了解传统节日及其相关习俗的基础上,写一篇习作;同时还要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古诗三首》课后的“活动提示”明确提出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任务,对如何开展活动作了具体的指导。教材中的插图和泡泡提示了了解传统节日的途径,即可以看看日历,问问长辈,查查资料等。“活动提示”还要求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共同商定准备了解哪些传统节日,通过哪些方式记录了解到的内容。教材提供了一个表格作为记录的样例,启发学生可以从节日名称、过节时间、节日的习俗等方面收集资料。《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是对活动开展的过程指导,提示学生适时交流第一阶段的活动情况,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并商量准备用怎样的方式展示活动成果。三个泡泡从不同角度举例,“爷爷给我讲了乞巧节的传说”“我收藏了元宵节的灯谜”介绍可以收集哪些资料;“我们小组打算制作关于中秋节的手抄报,还需要补充一些图片”举例说明了展示的方式。

  20xx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建议是:综合性学习应贴近现实生活。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要加强教师在各环节中的指导作用。首次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活动开始阶段要激发兴趣和愿望

  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

  合理安排课外学习活动的交流时间

  以适当的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

  《古诗三首》和《纸的发明》课后的“活动提示”分别布置了本次综合性学习前两个阶段的任务: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收集到的资料,整理资料,并为展示作准备。在这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入综合性学习的第三阶段,即展示交流学习成果。

  统编语文教材

  教学时,重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和愿望,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组建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做好活动分工的准备工作。同时,处理好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的关系,学习活动主要安排在课外进行,但也要合理安排好综合性学习活动的课内交流时间,建议安排4课时。

  单元设计

  本次综合性实践活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开展:激发兴趣,组成小组,分工合作收集资料;小组交流,整合资料,讨论怎样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展示分享,用各种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学生阅读有关中华传统节日的诗词,激发活动兴趣。在课余时间,和小伙伴们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了解传统节日,收集介绍我国传统节日的资料,并通过传统节日诗词朗诵会、写过节的过程和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了解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时目标

  1.背诵古诗,能借助诗中的节日情景,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及节日的习俗。

  2.激发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组建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交流分享,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一阶段

  第1课时

  第二阶段

  第1课时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1、预学

  1.(出示《中国诗词大会》会标和第三单元导读)你从画面提取了哪些信息?

  2.看画面,猜古诗

  三个画面依次是:春节、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背诵三首古诗。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近《古诗三首》,了解诗中的节日情景,根据课后的活动提示,开展有关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节日习俗,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二、共学

  1.对比三首古诗,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2.两人小组合作学习:

  背一背:相互背一背三首古诗;

  说一说: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找一找:圈出诗中用来表情达意的关键词。

  3.交流

  (1)这三首诗分别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

  (2)三首古诗,三个节日,诗人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这些传统节日带着浓浓的亲情从远古走来,与其相伴相随的诗词,成了节日的一部分,早已成为永远流传的经典。一是亲人团聚——喜,二是亲人永别——悲,三是亲人离别——思,主题都是——亲情!

  4.听音乐《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根据配乐猜一猜,是哪首诗的曲子?

  中华文化,文乐同源,古诗与歌曲表达的感情是相通的。回顾三首古诗,把握诗人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背诵三首古诗。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三、延学

  1.背诵二年级下册第2课《传统节日》童谣:“新春到,人欢笑……”

  这首童谣中提到哪些主要的传统节日?

  2.《中国诗词大会》你们喜欢看吗?今天,我们就跟着传统节日来一场诗词的联欢吧?

  第一场:读诗词,猜节日(说说诗中的节日风俗)

  元宵 端午即事 苏堤清明即事

  (明)唐寅 (宋)文天祥 (宋)吴惟信

  有灯无月不娱人, 五月五日午, 梨花风起正清明,

  有月无灯不算春。 赠我一枝艾。 游子寻春半出城。

  春到人间人似玉, 古人不可见, 日暮笙歌收拾去,

  灯烧月下月如银。 新知万里外。 万株杨柳属流莺。

  十五夜望月 乞巧

  (唐)王建 (唐)林杰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七夕今宵看碧霄,

  冷露无声湿桂花。 牵牛织女渡河桥。

  今夜月明人尽望, 家家乞巧望秋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 穿尽红丝几万条。

  第二场:跟着节日读诗词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志南《绝句》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宋)苏轼《东兰梨花》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唐)韩翃《寒食》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岂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宋)张耒《和端午》

  第三场:节日诗词我来用(ppt出示诗句)

  时至今日,每逢春节,鞭炮声声,我们会同王安石一起吟诵——

  【生】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清明时节,细雨如丝,我们总会想起杜牧的诗句——

  【生】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中秋月圆,万家团圆,我们会同苏轼一起举杯祝愿——

  【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九月九日,我们听见王维的思乡心切——

  【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又是一年春来到,王安石的《元日》再次在耳畔回响——

  四、活动

  课下继续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了解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以及节日的习俗,搜集与节日相关的诗词。ppt出示活动要求:

  1.确定2∽3个传统节日填写下面的括号,了解方式和了解内容在括号中用“√”表示,小组确定活动方案,课下开展活动。

  节日名称:( 、 、 )

  了解方式:(网络查询、询问长辈、图书馆查询图书……)

  了解内容:(时间、由来、习俗、过节过程、相关诗词……)

  记录方式:(表格式、摘要式、思维导图式……)

  2.小组确定活动方案,全班内交流。课下开展活动。

  以上案例为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个阶段,以《古诗三首》为基础,激发活动兴趣和愿望,组建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分工合作探究。第二个阶段可以依据第二个“活动提示”,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提醒学生适时交流活动的进展,讨论用怎样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并引导学生在必要时调整活动计划和方案,安排0.5∽1课时。

  综合性学习活动成果展示交流阶段,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汇报、展示学习成果,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交流,并完成学习任务,可以用2.5∽3课时。

  通过为期两周左右的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处理信息、人际交往等能力以及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同时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张红利:河南省内黄县实验小学语文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安阳市语文名师。联系电话:15137262000)

【《跟着传统节日学诗词》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古诗词教学设计07-02

古诗词教学设计06-05

学与问教学设计07-17

《学弈》教学设计07-18

《为学》教学设计04-02

《学弈》教学设计06-12

学弈教学设计03-10

学与问教学设计05-27

《学棋》教学设计05-30

《学奕》教学设计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