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行业考察的核心能力

时间:2023-02-04 11:35:07 职场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不同行业考察的核心能力

  不同行业、不同职位考察的关键能力是相同的,许多工作的思考角度也是类似的。只要找准共通点、让自己的能力提升,就能以不变应万变。

  【不同行业考察的核心能力】

  大部分人的工作最终都会聚焦为一点:解决问题。

  从横向看,不同行业不同职位,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虽然不同,但解决问题时考察的核心能力却是相通的,比如如何分析问题、如何提出解决方案、如何将方案落地、如何持续不断地总结和改进方案等等。

  从纵向看,同一行业同一职业,层级越高,要解决的问题越抽象、越复杂,例如要判断行业趋势,规划公司的战略发展,还要提前预测问题,准备不同的解决方案等等。

  所以,无论是横向跨行还是纵向职业发展,我们都是在不断地训练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能力。能快速学习新知识,将概念和数据加工为可供分析决策的信息。

  抽象逻辑分析能力。采用更高效的思维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难题分解为具象问题。

  创造力。针对分析后的问题,提出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执行力。由想法到落地,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改良方案。

  沟通能力。协调多方资源,调动他人辅助自己贯彻方案。

  一、学习能力

  学习的过程,从某种角度可视为信息处理的过程。

  我们接触一个全新的概念,通过练习巩固不断加深对它的理解,直到能够灵活运营,将其转化为可供分析决策的信息。

  比如,商业模式是一个概念,我们通过不同产品的价值定位、分销渠道、客户关系等方面加深对它的理解,能够识别出不同商业模式,并且可以灵活运用,根据不同产品的特性,提供建议的商业模式方案。

  学习能力的提高,就是在更短的时间内提高处理复杂信息的速度。

  复杂度指信息的抽象程度和信息量,速度指处理同类信息的熟练程度和处理全新信息的反应速度。

  那么,如何提高学习能力?

  在《如何利用大脑的优势高效学习》这篇文章中,我总结了一些方法:

  (1)解决信息抽象化的难题:一开始接触新概念,可以通过建立联系,将抽象模型转为具象信息,进行熟悉场景的联想。

  (2)解决信息量大的难题:在熟悉概念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炼同类型信息的相似特征,抽象出一套自己的认知模型,比如同类题型包含哪些相似变量,解题有哪些通用的步骤等等。

  (3)提高处理同类信息的熟练程度:参考他人的成熟模型,同时在运用中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模型,根据不同的场景,设计具体的操作步骤。将熟练运用这种模型的能力内化成一种本能。

  (4)提高处理全新信息的反应速度:通过对比异同建立起模型间的联结,将其作为更大模型结构网的一部分。

  然后我举了一个落地的例子,阐述我如何参考既有模型和自己的从业经历,快速了解一个新的行业:

  首先建立起对这个行业的整体认知。了解行业发展的整体态势、行业最新的投资趋势、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产品/服务/业务模式等,思考目标公司的价值环。

  然后寻找新行业和你现在所处行业间的共性,加深对这个行业的认识,同时转行增加筹码。

  之后找准某一点,深入研究,结合自己思考形成独到的观点,或根据自己的优势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策略。

  最后,在面试的时候,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准备的内容说给面试官听,要有深度,而且恰到好处。

  关于学习能力还有三点要注意:

  第一,学习意愿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过去十年,互联网变革一次又一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边界。教科书里过时的理念已不再适用于这个时代,我们现在掌握的认知,从商业模式到管理方式,未来也必定会被不断推翻和迭代。

  这个齿轮在加速旋转,未来必定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社会。

  所以,即便你不跨行,也有太多需要学习的新知识,而主动学习的人会占据先发优势。

  第二,如果说学习意愿解决了从0到1的难题,学习能力则是实现了从1到1000的跨越。

  在学生时代,许多人投入大把时间寒窗苦读,但却是做了无用功,导致投入的时间与产出的结果不对等。进入职场也同样如此,加班加点不等于有效的解决方案,更换不来有效薪酬。

  所以,学习能力会制约一个人的成长速度,但如前面所说,经过刻意练习,学习能力是可以不断提高的。

  第三,学习能力类似于元认知,渗透在不同能力中。

  例如,当我们按别人的方法训练沟通和表达技巧,这是在提高我们的沟通能力。但如果我们同时能结合实践和个人特点,改善方法,以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这里体现的就是学习能力。

  二、抽象逻辑分析能力

  当你刚入门一个全新的行业,老板交给你的大多是执行性任务,具体而直接,就像一道给出运算步骤的计算题,只要细致认真,就能交出一份不错的'答卷。

  但随着职业的提升,你被分配的任务越来越抽象、越来越复杂,解决问题的步骤、时间节点都需要你设计和把控,你慢慢成为一个脑力工作者,而你的下属则成为执行层。

  越抽象的问题,压缩的信息量越大,信息复杂度越高,对人脑抽象思维的要求也就越高,大部分人都要通过刻意才能习得这项能力。

  但同时,掌握这种快速处理抽象复杂信息的能力,可以让你在更短时间内创造出更大的价值,获得更多的经济回报:

  企业高层,要思考行业趋势、竞争格局、公司品牌等更抽象的问题,每一个决策都会影响企业的发展,薪酬也更高。但要担此重任,你对行业的把控、对品牌的认知、抽象分析的能力等都要到一定的高度,否则只会站得越高,摔得越深。

  同样,管理咨询师、金融分析师等职业都要在短期内进行高强度思考,帮助企业高层做出决策,这对分析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所以这些职业溢价空间大,回报率高,收入更丰厚。

  我们也能够倒推:如果要获得职位的上升,就要让自己能力足以分析和解决这些更抽象和复杂的问题。

  所以,如果你的工作只是具体的执行某个任务,不妨花一些时间思考,将这些任务一点一点变得更加抽象和复杂,并且尝试根据公司和行业的发展做出决策。

  比如,老板分配的任务是收集电影行业TOP10公司的资料,那么你可以思考: 为什么要收集这些公司的资料?这些资料的用途是什么?我还可以从哪些维度收集资料?这些公司的优势和特点是什么?是否隐藏着行业发展趋势?我们公司的发展是否符合这一趋势……

  老板的最终目的是对某一复杂问题做出决策,如果我们递交的资料中,包含了他尚未想到、但对决策很有帮助的信息,会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所以,思考这些问题这不仅能训练我们的思维,还有利于我们的职业发展。

  三、创造力

  我曾强调,要能对行业的痛点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

  “七天快速了解一个行业”的过程中,咨询师会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搜集关键数据和信息,撰写基本的行业报告。

  这一步拉开的差距并不太大,因为是直接套用总结好的模型。

  真正的差异在于,咨询师是否从相同的数据中获取更多的决策信息,是否能用相同的模型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是否能在接触不同行业的过程中,提炼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模型,然后运用这套模型,设计不同的分析方法,帮助自己快速熟悉一个全新的领域、提供相应的咨询服务。

  同样的,真正拉开差距的,不是我们搜索了多少信息,而是我们是否能形成自己的见解,是否能结合自己的经验、专业知识,对这一行业的痛点和问题做出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解决策略。

  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在思考:

  同样一个问题,如何能提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为什么咨询师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出更具参考性的意见?

  是他们更聪明?更专业?

  不,是因为他们经过了大量的刻意练习。

  首先,新入门的咨询师要具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例如人力资源、战略咨询等,学习大量的分析模型,这些模型本身就是麦肯锡等各大知名咨询公司,在大量实践案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

  其次,他们会在不同项目中历练,大多项目都要在短期内进行高强度高效输出,要求百分之百专注投入。

  他们将学会的模型不断运用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中,在无数次提交方案的过程里,他们不仅能获得经验丰富的咨询师的修改意见,还能通过企业实施方案后的效果、发生的问题等,获得进一步反馈,从而不断地总结和反思学到的模型,慢慢摸索出一套自己独特的分析方法。

  对待同一问题,咨询师已经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拥有更高效的分析方法和抽象思维能力,所以能在更短时间内提出更有参考价值的意见。

  从另一角度看,所谓的创造性解决方案,或者说某一秒突然的灵感,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建立在大量可供决策的有效信息和反复思考基础之上的。

  这里分享一个让我印象很深的故事:

  德国化学家凯库勒一直冥思苦想,想找出苯分子的结构式。一天晚上他思考到深夜,朦胧中睡着了,感觉眼前出现旋转的碳原子,碳原子长链像蛇一样盘绕卷曲,忽见间蛇衔住自己的尾巴,不停地旋转。凯库勒像触电一样猛然醒来,突然灵感迸发:“为什么不用六角形的环状结构来表示苯分子?”就这样,他成功地提出了苯环的结构假说。

  这一过程中,凯库勒不仅要有丰富专业的化学知识,保持专注思考的习惯,而且要能敏锐地进行知识链接,从蛇的旋转想到苯的结构式。

  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从记者编辑到产品经理,我的转行感悟》一文中,反复强调共通性,因为我认为这是一种更高效的思考方式:

  高级咨询师,看到的信息、使用的模型和初级咨询师是相同的,但却能在更短的时间内推衍出更深层的结论,这除了得益于他们的分析方法,还源于他们能利用共通性快速理解一个新的事物。

  随着了解的行业越来越多,大脑里建立的相关神经元也越来越多,它们开始由单个的点逐渐形成网状的结构,构成一个知识通路。在进入一个新行业时,高级咨询师能快速触发原有通路理解新事物,然后又迅速建立新的联系,扩展原有的知识结构,形成良性循环。

  每一个信息点就像独立存在的神经元,但我们使用共通性去思考时,就像神经突触间进行信息传递和反应,更能激发出创造性思考。

  四、执行力

  过去一直认为执行只是一个简单的动作:DO。

  但现在发现执行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包括计划、实施、反馈、改进等环节,每个环节都可能难以预期的风险。

  比如在做计划时,我们要将方案拆分为明确的步骤,为每个步骤设立符合SMART原则的目标:

  具体(Specific)

  可衡量(Measurable)

  可达到(Attainable)

  关性(Relevant)

  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但许多方案都是全新的,具体工作内容可能没有人做过,需要的工作时间也难以预期,而且方案在落地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未预期到的实际问题,不仅需要我们对方案进行重新评估、改进,还可能造成整个计划的延期。

  从这个角度看,执行力不单单只是JUST DO IT,而是要能像项目经理那样把控风险、管理进度。

  这点会在以后的文章中详细分享。

  五、沟通能力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里谈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

  人类可以通过建构想象共同体,进行大规模分工与协作。

  当人类聚集成一个组织,并且认同这一概念(如企业),就能扮演属于自己的角色(企业员工),在并不熟识彼此的情况下,和成百上千的陌生人分工协作。

  这个组织本身,其实是一个超个体。

  我在《生命的起源》中介绍了这一概念:

  单个原子微不可见,但无数原子聚集可以形成庞大的星球、宇宙;

  细胞个体无法存活,但无数细胞却能组成功能复杂的生命体;

  无数简单的货币交易形成复杂的金融体系;

  无数个体组成高度分工的人类社会……

  大量个体集合成的超个体,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物质堆积,而是能产生1+ 1>2的协同效应。

  这一过程中,有三大要素必不可少:个体,协作规则,信息通路。

  个体:形成超个体的独立因子。

  协作规则:个体进行能量交换、协作交流的规定。

  信息通路:个体真实协作时发生反应、进行信息交互的通道。

  根据这三大要素的属性,超个体现象可以分为三类:

  自然界中的超个体:例如原子、神经元、细胞组成生命体。

  人类社会中的超个体:例如公司、国家的产生。

  人类创造的超个体:例如货币体系、金融交易。

  其中,人类社会的超个体现象比自然界更为复杂,因为:

  【个体】与细胞、神经元不同,人类是具有自我意识的生物,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所以人们会自主选择是否遵从协作规则。

  【协作规则】由于诉求不同,要制定出平衡各方利益的规则也就更加复杂和困难。

  【信息通路】再加上心理、社会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人类社会中信息的流转无法像自然界中那样通畅透明。

  也就是说,大规模的分工协作赋予人类前所未有的能力,使超个体创造的巨大效益,但个体越多,规模越大,协作难度越高。

  这也真正凸显出沟通协调能力的重要性,沟通者不仅要有高超的表达技巧,还要能洞察人性,制定出一套平衡各方利益的协作规则,游说各方。

  不管我们身处何处,如果沟通能力这一杠杆足够强大,就能敲动更大规模的分工协作。

  最后

  不同行业都会不同程度考察这五大核心能力,只是侧重点略有不同。

  从我经历过的几个岗位看:

  初级咨询师和记者编辑更注重学习能力、抽象逻辑分析能力和创造力。两者都要分析和处理大量信息,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提交系统性和逻辑性强的报告/文章。

  初级产品经理则更侧重抽象逻辑分析能力、执行力和沟通能力。评审过会后,日常工作很大一部分都在协调各部门资源,推动产品开发进度。

  当职位越高,侧重的能力会发生改变,比如沟通能力会进一步升级为团队管理能力、个人影响力等,这里就不详述了。


【不同行业考察的核心能力】相关文章:

职业核心能力介绍06-27

面试的英语能力考察07-13

面试潜质能力考察06-20

行业不同对智商的要求不同06-21

产品经理需要具备的核心能力07-12

小升初面试五能力是考察重点06-22

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论文12-16

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和核心能力07-12

职业核心能力中自我学习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的论文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