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沉睡魔咒》的鉴赏

时间:2020-12-31 11:04:28 电影 我要投稿

关于电影《沉睡魔咒》的鉴赏

  《沉睡魔咒》 (Maleficent, 2014) 是迪斯尼童话电影 《睡美人》 (1959) 的衍生外传。 同为迪斯尼的童话改编电影, 这两部电影在故事情节、人物、 气氛和音乐等方面都具有互文关系。 但 《沉睡魔咒》 致力于讲述一个与 《睡美人》 不一样的故事, 它将叙事视角放在反派女巫玛琳菲森的身上,目的是为女巫翻案。

关于电影《沉睡魔咒》的鉴赏

  哈罗德布鲁姆 (Harold Bloom) 在研究诗人的时候提出了 影响的焦虑 这一理论, 他认为:当强力诗人面对前辈伟大传统时, 他必须通过进入这个传统来解除它的武装, 通过对前文本进行修正、 位移和重构, 来为自己的创造想象力开辟空间。同理, 当一个艺术家在改编前辈作品的时候,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推陈出新, 开拓自己的创作空间。 电影 《沉睡魔咒》 的拍摄在向迪斯尼 1959 年的 《睡美人》 致敬的同时, 也力图突破前人的影响, 创造一个全新文本。

  

  电影 《沉睡魔咒》 和 《睡美人》 都取材于格林童话 《睡美人》, 两部电影都扩充了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增加了公主与王子相爱等人物的行动元素。 但作为一部以颠覆 1959 年 《睡美人》 为目标的电影, 《沉睡魔咒》 对这个前文本进行了多方面改写。

  1.重构故事框架。 1959 年迪斯尼 《睡美人》 的故事框架与格林童话的 《睡美人》 大体相符。 作为对格林童话的呼应, 电影以说书人讲述童话书的方式展开。 其情节设置与原作基本相符: 公主出生被祝福 (诅咒) 诅咒实现王子救公主婚礼。 在这部电影中, 公主是叙事的核心人物。 而 《沉睡魔咒》 的叙事核心则围绕反派玛琳菲森展开。 电影重新设置了故事框架, 将 1959 年电影说书人的叙述框架改为人类王国与精灵王国从分裂到统一的过程, 从而突出了精灵王国女王玛琳菲森在电影中的核心地位。 电影还在原有公主与王子的主线之外增加了玛琳菲森和史提芬之间的爱情故事, 为玛琳菲森性格的转变埋下伏笔。

  2.修正人物性格。 《沉睡魔咒》 中的人物在外形上与 1959 年的 《睡美人》 保持了最大限度的相似, 安吉丽娜朱莉扮演的玛琳菲森冷艳妖魅, 艾丽范宁饰演的奥罗拉公主清纯可人。 但 《睡美人》中单纯的人物性格, 在 《沉睡魔咒》 中被复杂化,甚至被颠覆。

  电影 《睡美人》 (1959) 中玛琳菲森是个彻头彻尾的大反派, 她行为乖张, 仅仅因为没有得到邀请就诅咒了奥罗拉。 她自称是邪恶的化身, 不惜绑架王子阻止公主苏醒。 但在 《沉睡魔咒》 中玛琳菲森则复杂得多。 她的性格经历了从单纯轻信、 被仇恨扭曲疯狂, 最终成熟稳重的变化。 但不论在她成长的哪个阶段, 玛琳菲森的主导性格仍是善良, 正因如此, 她才能从疯狂的复仇中清醒过来, 找到幸福。 这样的性格设定让 《沉睡魔咒》 中的玛琳菲森显得更加丰满完整。

  除了玛琳菲森的形象之外, 《沉睡魔咒》 中的人物较之 1959 年的电影还有很多性格修正, 如国王史提芬从善变成了恶, 三个仙女从善良热心变成了鼓噪讨厌, 等等。

  3.改 写价值观 。 美国学者杰克齐普斯 (JackZipes) 认为迪斯尼给童话下了咒语, 使童话成为传达其意识形态的工具。而 《沉睡魔咒》 似乎打破了这个魔咒, 这部电影对前文本的改编抛弃了迪斯尼童话电影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的价值观, 尤其是性别观念。

  1959 年的 《睡美人》 体现了迪斯尼童话电影中刻板的性别观念。 电影中男性作为家长 (国王) 与拯救者 (王子), 代表了权威、 力量和秩序; 女性则被分成了两类, 以玛琳菲森为代表的女巫是需要被清除的不安定因素, 而以奥罗拉和好仙女为代表的好女人则以臣服于男性权威的方式得以存在。 电影的最后王子用真爱之吻救醒公主, 宣扬了真爱等于异性恋婚姻的价值取向。

  《沉睡魔咒》 则让女性成为了力量和秩序的代表。 玛琳菲森是精灵王国的女王、 她拥有强大的力量和善良的内心, 最终促使两个国家走向和平; 奥罗拉选择帮助女巫战胜父亲, 更有行动力。 这部电影中的男性角色则较为逊色。 国王史提芬自私贪婪, 堕入仇恨中无法自拔; 王子则沦为花瓶, 连真爱之吻都不起作用。 这部电影反讽地让女巫吻醒公主, 颠覆了迪斯尼童话电影传统的真爱之吻, 瓦解了真爱等于异性恋婚姻的价值取向, 代之以更广泛的真爱内涵。

  通过对电影 《睡美人》 的叛逆性再造, 《沉睡魔咒》 在迪斯尼电影中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二

  乔纳森库勒指出: 互文性与其说是指一部作品与特定前文本的关系, 不如说是指一部作品在一种文化的话语空间之中的参与, 一个文本与各种语言或一种文化的表意实践之间的关系, 以及这个文本与为它表达出那种文化的种种可能性的那些文本之间的关系。迪斯尼改编的童话电影不仅仅与童话相关, 更体现出电影与各种话语的对话。

  相较于迪斯尼之前的两部童话改编电影 《白雪公 主 与 七 个 小 矮 人 》 ( 1937) 和 《 灰 姑 娘 》(1950), 电影 《睡美人》 (1959) 增加了王子的戏份, 王子拯救公主的戏码成为全片的高潮。 其中男性=施救者, 女性=被救者的人物设计, 既呼应了格林童话中的男权意识, 也体现了二战后美国社会的思想。 二战时期, 美国政府鼓励中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 生产战时物资。 战后出现了劳动力过剩的危机, 加之美国妇女的就业冲击了传统妇女的性别角色, 保守派开始要求妇女回家。 当时的杂志甚至宣称 做个好妻子, 好母亲, 简而言之, 做个好家庭主妇是世界上一切工作中最重要的。 迪斯尼电影中塑造的被动等待、 主动回归家庭生活 (奥罗拉和3 个仙女) 的好女人形象, 正符合这种保守的意识形态。

  杰克齐普斯指出, 从 1937 年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开始, 迪斯尼的童话改编电影就垄断了童话的话语权, 只要提起著名的经典童话, 不论是 《白雪公主》 《睡美人》 还是 《灰姑娘》, 今天的孩子和成人们都会想到沃尔特迪斯尼。 由于迪斯尼电影的巨大影响力, 加上其潜在的儿童 教育者 的身份, 使这些电影中的意识形态备受人们的诟病。质疑声主要针对其中的白人种族主义倾向、 性别刻板印象, 尤其是其公主形象和真爱之吻的神话对下一代 (特别是女孩) 产生的巨大影响。面对这些批评, 迪斯尼也在不断调整。 在 《公主与青蛙》 (2009) 中, 迪斯尼让公主变身为希望闯出一 番 事 业 的 黑 人 姑 娘 蒂 亚 纳 ; 在 《长 发 公 主 》(2010) 中, 公主变成了富有行动力的拯救者 ; 在《冰雪奇缘》 (2013) 中, 迪斯尼则颠覆了自己生产的真爱之吻的神话。

  电影 《沉睡魔咒》 的出现, 可以视为对 《冰雪奇缘》 的呼应。 在 《冰雪奇缘》 中, 迪斯尼的童话电影第一次将结局落在女性同盟的达成, 而非异性恋的婚姻之上。 从这个层面上看, 半年后上映的《沉睡魔咒》 相当于 《冰雪奇缘》 的姊妹篇。 迪斯尼通过这两部电影回答了学界对于自己的批评。 尤其是在 《沉睡魔咒》 中, 我们能看到迪斯尼的自我调侃: 王子公主被边缘化, 反派玛琳菲森逆袭成为女主角; 真爱之吻出现在同性之间, 且需要建立在长期相处的基础之上; 3 个仙女的毛手毛脚说明女性不一定都适合家庭生活; 皇室身份并非与生俱来不容置疑从这些富有自我批判精神的改编来看, 迪斯尼在 《沉睡魔咒》 中不仅颠覆了 1959 年的 《睡美人》, 也在尝试颠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叙事手段。 这样的自我戏谑让这部电影叫好又叫座, 迪斯尼童话电影的传统变更看来已不可避免。但以 《沉睡魔咒》 为代表的迪斯尼的童话电影是否真的颠覆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传统, 开启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新时代呢?

  三

  杰克齐普斯曾系统研究过迪斯尼童话电影,他认为从 《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 开始, 迪斯尼童话电影模式就已形成并不断被复制, 这一模式包含以下元素: (1) 女孩爱上了男人 (常常是一个王子), 或者想要追逐自己的梦想; (2) 邪恶的女巫、 后母, 或者某种邪恶力量想要贬低女孩的身份, 或者杀死她; (3) 这个被迫害的女孩被诱拐,或者被撵出去; (4) 这个被迫害的女孩奇迹般地被某个王子或者男性气质的帮助者拯救; (5) 圆满的.结局, 表现为婚礼、 财富、 社会地位上升或者对皇室身份的确认。

  从故事模式看, 《沉睡魔咒》 的故事并不新颖。具体而言, 可以归纳为这样的对应关系: (1) 玛琳菲森爱上了史提芬 (未来的国王), 奥罗拉公主爱上了菲利普王子; (2) 史提芬的贪欲伤害了玛琳菲森; 3 个仙女的漫不经心差点害死年幼的奥罗拉; (3) 玛琳菲森被隔绝在精灵王国痛斥爱人的背叛, 奥罗拉被诅咒引诱陷入沉睡; (4) 奥罗拉的纯真让玛琳菲森幡然醒悟, 玛琳菲森的真爱之吻救醒了奥罗拉; (5) 玛琳菲森重新获得精灵王国和人类王国的认可, 奥罗拉成为两个王国的新主人, 并收获了爱情。

  从这一系列的对应关系可以看到, 《沉睡魔咒》 仍遵循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模式。 虽然相较于前文本, 《沉睡魔咒》 更加复杂, 它使用了双线索结构, 让玛琳菲森和奥罗拉两代人的经历形成对照关系并且时时交错, 这使得它能在传统的王子公主的故事框架之外讲述一个不一样的故事。 但它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与众不同的感觉是因为这部电影巧妙地偷换了一些成分, 从而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中最成功的转换就在于其将迪斯尼经典模式中的性别身份反转: 邪恶的女巫被贪婪的国王取代; 男性气质的拯救者转变为女性同盟的自救。 通过这两种身份的转化, 迪斯尼在这部电影中彰显了女性的力量, 获得了好评。 然而这部电影在其看似激进的性别观念之下, 仍有一些保守的地方。

  首先, 虽然 《沉睡魔咒》 用女性替换了男性拯救者, 但这个故事的核心仍是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叙事中常用的善恶二元对立。 从电影精灵王国和人类王国的故事背景设定来看, 精灵王国代表了善, 而人类因其贪婪而堕为邪恶的一方, 最终是在被精灵抚养长大的公主奥罗拉接管之后, 人类王国才开始转向善的一方。 另外, 虽然电影刻意想要塑造复杂的人性, 但主人公仍是善恶分明的, 玛琳菲森的善中带恶和史提芬的恶中带善很好地组成了一对二元对立的关系。

  其次, 虽然 《沉睡魔咒》 中真爱的内涵被扩大了, 但电影的真爱主题仍然没有变化, 这也是迪斯尼童话电影的经典叙事元素。 相较于浅薄的一见钟情的真爱之吻, 这部电影花了很多篇幅刻画玛琳菲森对奥罗拉的母爱, 甚至启用安吉丽娜朱莉的亲生女儿饰演幼年时期的奥罗拉。 电影将外貌凶恶的女巫变成了温柔而具有保护欲望的母亲。 在这部电影中, 正是母爱让玛琳菲森从仇恨中清醒过来, 转变为具备真爱之吻魔力的人。 但这部电影预设了女性天生就有母爱这一前提, 电影中玛琳菲森的母爱来得突然, 缺乏铺垫。 这一处理方式与以前迪斯尼童话电影中的一见钟情十分类似。 通过真爱的名义, 迪斯尼成功地让女巫被母爱收编, 回归到正常的家庭模式中。

  可见, 在颠覆性的外衣之下, 《沉睡魔咒》 用更加隐秘的方式继承了迪斯尼童话电影的传统, 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迪斯尼童话电影家族中的一员.

【关于电影《沉睡魔咒》的鉴赏】相关文章:

《沉睡魔咒2》观后感11-09

关于电影的日记11-22

关于电影日记08-27

关于电影长津湖的文案10-27

关于电影作文8篇01-01

关于电影作文九篇01-04

关于电影合同7篇07-24

关于电影合同三篇07-21

关于中秋节古诗鉴赏07-21

励志的电影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