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时间:2022-07-03 01:09:15 职业/专业/职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探析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语教学必须首先是学科性的,特别是在大学本科及以上教育层次的人才培养中,利用外语来掌握外向型学科的理论体系和了解本学科的前言学术发展动态是双语教学的根本目标。同时,双语教学还应该是面向实践和以满足社会对专业的实际应用需要为目的,注重提高学生掌握和使用第二语言的能力。从双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来看,高水平的师资、适宜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学生的主动学习意愿和实际外语水平、教材的选用以及良好语言环境的营造等可控因素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

探析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

  一、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定位

  首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涉外性很强的专业,利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应服务于构建和拓展本专业学科体系,以满足学生获得专业知识的要求。很多经贸专业的主干课程,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课程的知识体系,或脱胎于国外的相关学科,或反映国外最新实践和惯例规则的要求,采用英文讲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学科发展趋势。经贸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掌握我国和主要贸易伙伴国的法律法规,掌握国际贸易、国际物流基础理论和惯例规则,能灵活分析和解决多变市场环境下商务问题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双语教学实施的首要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学科知识,过分强调语言而忽视实际学科教育的需要是不可取的。

  其次,国际经贸专业的双语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业务操作能力,提升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经贸工作的涉外性质决定了教学中外语应用要反映实践的需要,人才培养成功与否最终要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检验。目前,动手能力差和外语实际应用能力弱,是当前我国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国际经贸专业如果不能在教学中以学生的就业前景为导向,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反馈评价结果来调整专业课教学,那么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基于实践平台的双语教学应是未来专业发展的重点。

  二、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从双语授课实践看,双语教师的专业水准及英语应用水平,学生的基础外语水平以及应用英语机会的多少,学生对先修课程的掌握程度,都是影响学生双语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目前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双语教学师资力量不足

  教授经贸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师,既要扎实地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要能够自如地应用英语,这是保证双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我国早期不重视外语教育,这导致目前大部分专业课教师的外语习得属于晚期浸入式,其后续外语学习机会也有不确定性,他们的外语听说能力相对较弱,这与双语教师应在各种场合都能近乎同样流利地使用两种语言听、说、读、写和思维的“平衡双语人”[3]8的要求有较大差距。同时,国际经贸专业双语教学的内容涉及商务谈判、外贸合同条款的磋商和签订、信用证下的审证和制单、争议处理和索赔等实际操作问题,如果教师没有相关贸易实际工作的经验,条框化地讲解教材和国际惯例规则,易使教学环节与实际操作脱节,难以在教学中把握重点,同时会使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对文本和案例的理解上,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缺乏实践

  环境在国际经贸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大部分课程的设置是以实践为导向的,比如商务交流、商务合同与谈判、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等课程,实践环节越丰富,越有利于双语教学效果的达成。但是,在我国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中,实践环节一直相对薄弱。目前,经贸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教学中都包含实验教学环节,意图让学生通过全程仿真的进出口业务训练,掌握进出口业务的实际操作,但是,教学软件更多是模拟外贸环境,侧重从流程和参与贸易角色的角度辅助学生理解书本内容,这和贸易实战存在不小差距。校内的商务仿真实验替代不了真正的贸易企业实习,而由于种种原因,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缺少对贸易工作直观感性的认识,就很难意识到外语在课程教学和贸易实践中的重要性,很难激发对双语课程的学习热情,更谈不上利用实践环节强化对贸易专业知识的应用了。

  (三)课程体系缺乏系统性

  目前,双语课程的开设,一般由专业课的任课教师提出申请,在符合学校开设双语课基本条件的基础上,再由学校进行统一的考评认定。某课程是否采用双语教学模式,多是任课教师根据自己的英语水平决定的,而不是根据专业实际需要所做的统一规划,这不利于学生对双语课程的延续性学习,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后续课程的任课教师开展双语教学的积极性。

  (四)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在双语教学中,外语是讲授学科知识的媒介,如果学生外语基础较差,跟不上教师的授课思路,就谈不上有积极的响应,进而直接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由于大学生生源范围遍及全国,学生基础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大班授课中常出现程度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听不懂的现象,这会进一步影响学生对双语授课的认可。据调查,大多数自认为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都对双语授课持否定态度,他们的考评成绩也不理想。所以,学生的基础外语水平差是制约双语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因素之一。

  三、国际经贸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思路

  (一)对双语师资力量进行“事前干预”,择优选拔双语课教师

  对双语师资力量进行“事前干预”,体现在对拟开课教师的语言能力筛选和培训上。学校要优先选择有国外学位和访问研修经历的教师任课,对其他有意开设双语课的教师要进行不少于一个学期的脱产英语培训,然后根据培训考核结果确定其能否胜任双语教学。同时,学校要建立双语课教学奖励机制,如提高双语教师的计酬课程系数,鼓励教师出国研修外语等,以切实提高双语教师的授课积极性。此外,学校要建立长效稳定的双语师资培育机制。国际经贸专业的主干课程任课教师应该定期到外贸、银行等对口单位进行实践,避免教学内容老化或与实际工作需要脱节,缩短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要求之间的距离。

  (二)加强实践课教学

  在国际经贸专业的专业课教学中,实践环节越丰富,越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巩固,越有利于双语教学效果的实现。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在课程设置中适当增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要从实验室软件仿真模拟到校外实习或参观,逐步将学生引入实际工作环境。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实验室的商务仿真系统不能代替校外的专业实习,在没有条件的情况下学校至少应该邀请具有丰富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定期给学生开设讲座。

  (三)合理设置双语课程体系

  从专业建设的角度看,双语课程的开设不应是孤立的,应从课程体系的高度系统规划。根据河南工业大学经贸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学科平台课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这些课程依次分布在第一学期到第五学期;双语课程在第四学期以后开设,在第四和第五学期前半学期开设双语国际商务、商务交流、商务合同与谈判等课程,第五学期后半学期逐步在具有一定难度并能体现专业特色的专业平台课(如国际贸易实务、国际结算、粮食期货实盘操作、国际物流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课程)中有选择地开设双语课程。实践证明,这种课程体系设置较为合理,从课程考核和学生座谈反馈的情况来看,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情况良好。

  (四)采取多样化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注重实时反馈和监

  控双语授课的教学组织方式是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教师选择适合学生身心特征和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与手段,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得特别重要。首先,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者,在课堂上双语的使用比例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外语水平来确定。其次,教师要避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可以在案例教学中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得到足够的语言和专业知识应用训练,从而保证他们学习的能动性,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最后,双语课教师要针对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课下预习和作业的完成情况确立明确的考核机制,并及时总结分析,从而使学生更注重自我学习。只有这样,双语教学才能最终达到基于语言应用能力的应用型经贸人才培养的目标。

【探析国际经贸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论文】相关文章:

软件开发专业双语教学论文07-03

国际贸易双语教材分析论文07-03

探讨软件开发专业双语教学模式的论文07-03

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建设探析论文07-03

跨专业考研可行性分析07-03

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策略分析论文07-03

关于机械专业教学研究的分析论文07-03

浅谈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论文07-03

高职校企共建软件技术专业教学探析论文07-03

在高职院校推行多媒体英语教学的可行性分析的大学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