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育教学中绘画心理学的作用及运用论文

时间:2022-06-25 10:13:32 绘画/书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美术教育教学中绘画心理学的作用及运用论文

  摘 要: 一个人的绘画风格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对一个人的心理状况进行反映, 因此绘画与心理学之间存在着较为密切的关系。绘画作品不仅仅是对创作者艺术概念的展现, 也是对创作者进行绘画作品创作时心理活动的具体反映。近一个世纪以来对心理学和绘画创作之间所存在关系研究, 不仅对二者之间所存在的关系进行了揭示, 还为绘画作品的分析提供了诸多方法和技巧。因此, 教师可以在美术教育工作中通过对绘画心理学知识的的应用, 对学生心理状态进行及时了解和调节, 在帮助学生心理健康发育的同时, 提升学生对于美术知识学习水平, 从而从一定程度上促进美术教育质量的提升。

美术教育教学中绘画心理学的作用及运用论文

  关键词: 绘画心理学; 美术教育; 意义; 应用;

  十九世纪末, 随着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进步, 西方世界开始从上个世纪五十年dai开始的浪漫主义运动中开始对绘画所具有的艺术价值和教育价值进行重视, 在经历了儿童绘画心理学研究、绘画治疗、艺术价值研究和绘画技巧和过程的研究这四个阶段的发展后, 逐步形成了现代绘画心理学研究的雏形。

  一、绘画心理学发展概述

  (一) 心理学基本概念

  心理学作为将人类心理变化、精神发展对人类行为所造成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项目的学科, 其所涉及到的研究内容不仅包括对人类个体情感认知、情绪引导、行为影响以及人及社交等多个领域, 还包括人类日常家庭生活、教育经历等方面对心理发展影响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心理学要对大脑活动对个体行为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解释, 另一方面心理学还要对心理机能在个体社会行为中所具有的作用进行阐述, 与多个科学领域之间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二) 绘画心理学发展概述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 英国学者库克对儿童绘画的心理特点进行了第一次阐述, 随后便在心理学界引发了一系列对于儿童绘画心理学的研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古迪纳夫第一次将绘画作为进行智力水平测试的一种手段, 并通过逐步的实验为该方法的实行制定了一套完善的标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德国医学家柯赫树木人格测量法的创立, 成为了现代绘画心理学的基本雏形, 并且经国际批准后被广泛应用于儿童精神心理的临床治疗中。后来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哈里斯、库皮茨二人对树木人格测量法的研究发展, 逐步形成了绘画心理学最早的表现形式画人测试法, 并逐渐在心理学领域的而研究和治疗中发挥出了重要的作用。

  (三) 绘画心理学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绘画心理学目前在我国主要应用于对儿童心理障碍的治疗, 通过绘画治疗使儿童逐步恢复心理健康, 正常健康的成长, 并通过绘画疗法逐步提高患病儿童的沟通与表达交际能力, 从而实现对儿童的心理疏导。并且相关专家指出, 绘画心理学的应用对儿童自闭症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儿童在绘画过程中可以通过绘画将自身情绪、心理和情感用自己的方式, 进行最直接的表达, 医生可以对其绘画作品进行特点分析, 了解自闭儿童的心理发展阶段, 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治疗建议, 对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起到辅助作用[1]。

  二、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应用所具有的必要性

  绘画心理学是对艺术创作者、对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绘画内容反映进行重点研究的一门学科, 以作者进行艺术创作时的的心理活动以及心理活动在作品中的展现作为研究的切入点, 从而实现对心理变化的研究。

  在美术教育教学中, 对于学生艺术认知的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 对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情绪进行感知和感觉的能力。这是对艺术作品进行创作时艺术创作者心理变化感知和对其所反映的情绪现实感受的能力, 如通过对作品中光影的应用、色彩的应用以及空间透视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审视, 就能够通过经验的积累逐步形成对作品所具有的内涵的感知力。

  第二, 对艺术作品中对具体形象进行默写和表现创作的能力。这是美术教育中, 使学生逐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揣摩和欣赏, 对艺术作品内涵有所理解, 并对其表现手法及形式的有所认识的基础上, 使学生能够从艺术训练逐步向艺术创作进行过度的重要教学环节。

  第三, 对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进行培养。艺术作品的创作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生对题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技巧, 以及扎实的绘画功底的掌握, 还需要学生在进行创作时通过联想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发挥, 使自己所蕴含的心理和情绪变化, 通过绘画技巧和方法, 结合具体事物在想象思维模式中的变形、夸张或分解再组合, 进行在画布上的表现, 从而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含有一定的自我色彩和精神内涵。

  第四, 逐步锻炼学生的绘画意向能力。随着学生在美术教育中学习的深入, 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欣赏能力, 学生已经具备了能够对客观世界中各种表象中进行对其心理和情感、精神变化的所含有的意象进行挖掘的能力, 使学生已经可以从创作者的角度去观察世界, 进行艺术创作, 最终实现对自身心理和情绪变化理性化的艺术表达。只有当学生对自身的认知经验和观察积累到一定层次时, 才能学会如何站在艺术创作者的角度对艺术作品中所表达的主观内容进行体验[2]。

  三、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所具有的作用

  目前美术教育的两大价值取向, 其一是从美术学科的角度出发, 注重对美术学科所具有的特点和技艺的传承和发展, 其进行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对学生艺术美感和艺术表达手法技巧的提升, 将教育教学作为其实现教育目标的工具;其二是从教育学科的角度出发, 注重于对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的发展, 将美术教育视为对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认知进行提升的一个环节。因此, 将绘画心理学应用到美术教育中, 可以使上述的两种价值取向进行平衡, 从而促进美术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 绘画心理学的应用促进教师对学生心理状况的了解

  美术教育虽然具有其较为独特的教育特点, 但仍然属于教育的大范畴, 因此其对于人才的培养方针也应遵循教育的整体人才培养方针,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进行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的前提就是要使学生具有对美术学习的正确认知基础, 这就需要师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的沟通。学生的发展之间本来就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 但又具有群体发展的一致性, 且不同学习阶段又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 这就造成教师在对学生发展状况进行关注的时候很难做好对个体发展和群体发展之间的权衡, 而教师若要解决教学工作中的这一主要问题, 就需要做到对学生心理发展和变化的了解。

  因此, 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能够有效的帮助教师对学生个体间存在的心理发展水平、兴趣爱好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了解, 从而针对学生差异进行合适的教学方法制定。

  对于绘画作品能够反映出创作者的心理世界和发展情况的研究, 已经从十八世纪延续至现在, 在此期间, 美国着名学者古德曼将艺术所具有的特性归纳总结为以下三点:艺术充实性、艺术表现性和艺术结构性。这三种特性中艺术表现性与绘画心理学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 其含义主要是指艺术作品中创作者运用隐晦的表现技巧和手法, 对其自身心里变化和精神世界进行表达的特性, 即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表现手法、色彩、技巧等方面的分析, 对创作者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有所了解。还有一些学说的研究从绘画对人类内心世界投射的角度出发, 创造了一系列心理测验方法, 并都已发展成为了当今较为成熟的主流的临床心理测试方法, 可以通过这些测试方法的标准对创作者的心理世界和精神状态进行较好地理解。

  综上, 教师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绘画心理学, 透过学生作品的表面了解到其所体现出的创作内涵和意义, 并且通过对作品的赏析、认知, 对学生个体间所存在的性格、认识、审美能力间的差异进行了解, 以此作为进行教学内容和方式调整的根据, 并能够对专业技能基础较差和发展缓慢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二) 绘画心理学的应用辅助教师美术道德教育工作的展开

  目前, 我国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对美术文化和绘画技巧教育的过度重视, 忽视对学生美术道德观念的培养。美术道德教育的忽视, 一方面是由于其概念的抽象化无法指定具体的评价办法, 且无法根据其概念设置专门教学课程;另一方面, 进行美术道德教育这是一个长期的、缓慢的过程, 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 且无法在学生的艺术作品中进行展现。致使很多教师在长期的影像中, 形成认为美术教育只需要负责对学生进行各类艺术技巧的教学, 道德教育不属于其学科范畴的错误认识。道德教育是一切教育行为进行展开的最终目的, 不管是从教育学科的观点出发还是从美术学科的观点出发, 道德教育都对美术教育的展开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道德教育中所包含的三大要素有道德情感、认知和行为, 同时也是道德教育工作进行展开的主要环节和主要教学内容, 其中绘画心理学的发展对道德情感所产生的影响最大。

  道德情感是指人类对于自身和其他个体举止、思想、意识等行为根据一定的道德准则进行评判使所产生的情感。绘画心理学的应用方法中, 绘画治疗对道德情感的培养和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因此, 教师可以通过对绘画治疗方法在教学中的使用, 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 帮助学生对自身发展进行完善, 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绘画心理学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自己认识的同时, 弱化学生情感道德发展中一些障碍所带来的影响, 有助于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和美术道德水平的提升[3]。

  (三) 绘画心理学的应用有利于学生审美、创作能力水平的提升

  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艺术认知、审美趣味和艺术表现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提升上。

  第一, 对于学生艺术认知水平的提升, 绘画与认知之间始终存在着一种较为隐秘的联系, 早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英国学者古迪纳夫就将绘画作为对儿童进行智力水平测验的一种手段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因此整个绘画的过程都离不开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 人类在人之中素具有的情绪、兴趣、体验等都会在绘画作品中有所体现, 因此进行绘画练习以及绘画技巧学习的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都对人类的认知能力产生着一定的影响。

  第二, 绘画心理学在发展初期对儿童绘画审美的喜好所进行的一系列研究中, 发现具象化拟人, 又具有夸张特点的对儿童的美术审美倾向具有一定的影响, 而较为欢快明亮的高饱和度色彩能够满足儿童的审美心理。由此向美术教育揭示, 可以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对绘画心理学的应用, 帮助学生从更多角度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 对其所运用的表现技巧和手法以及其所包含的创作情绪和内涵进行探讨, 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趣味和水平得到提升。

  第三, 绘画心理学在对人类下内心情绪和精神变化进行探析的同时, 也对人类进行事物观察和感知时所具有的感知规律进行了相关探索, 可以帮助学生对绘画技巧的变化所带来的艺术风格的变化有所了解, 从而对自己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水平进行提升[4]。

  四、美术心理学在美术教育展开中的应用策略

  (一) 注重对学生心理的培养, 拓宽美术教育认知层面

  当前, 我国的美术教育主要分为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两类, 但都属于教育的大范畴, 因此其最终目的还是实现对发展全面人才的培养。因此, 就需要通过在美术教育中对绘画心理学的应用, 培养心理健康发展又具有较强美术技能的人才, 拓宽教师对于美术教育的认知层面。

  首先, 教师应结合绘画心理学中对各个阶段学生绘画能力的发展研究, 对学生制定相应的美术教育计划。例如, 在进行儿童绘画教育时, 应结合儿童阶段的绘画心理, 遵循该阶段学生绘画技能发展的特点进行美术教育教学, 给予儿童在绘画中进行自我表达的机会, 鼓励儿童积极创作、积极表达, 对儿童绘画能力个体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正确认识和尊重, 给予孩子能力空间范围内的绘画水平的提升。

  其次, 教师还需要根据各阶段学生认知水平的差异, 对教育教学计划进行调整, 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即便是处于同一阶段的学生, 在个体能力水平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而美术教育的有效展开, 必须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认识能力的基础上。因此, 教师应根据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认知水平发展, 选定合适的绘画技巧和方法作为教学内容, 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实际绘画能力水平的发展, 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最后, 美术作为艺术表现形式虽具有的艺术表现能力, 对人审美趣味和道德情感的提升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展开时, 将绘画心理学与美术对人类产生一定影响的作用进行有机结合, 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调节和障碍排除, 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美术教育教学时, 对美术所具有的心理调节作用进行重视, 利用绘画所具有的心理治疗作用进行课程设置[5]。

  (二) 对现行的“育才”、“育人”教学指标进行调整变革

  对人才的培养既要做到对其技能的的培养, 还要兼顾道德品质的培养, 这是任何一门学科都需要遵守的教学准则, 尤其是对于艺术类学科的教学, 教学评价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因此, 对于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引进, 需要做好相应的教学评价指标的制定。在传统的艺术教育中着重对于技能培养的前提下, 加入对学生心理健康、情感及道德金康发展的评价标准, 更好地实现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实现。

  (三) 教师不断对自身教育素质进行提升

  美术教育作为以对学生美术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为教学基础的学科, 对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 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的应用, 能够帮助教师对自身不足进行正确的认识, 做出正确的完善、解决方案, 能够使教师在绘画心理学的应用实践中, 逐步实现对自身教学方法的改善, 教学内容的调整以及教学质量水平的提高, 为我国美术教育在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五、结束语

  绘画心理学虽然已经历经了数百年的发展, 但对于其在美术教育中的发展应用仍然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对绘画心理学的引用就是对当前我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有力体现, 而对于如何更好的是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中发挥其作用, 还需要广大的美术教育工作者群体不断地进行探索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格林.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00316-00316.

  [2]朱莹.美术心理学在中高职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应用刍议[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20) :108.

  [3]王战戈.绘画心理学在美术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应用[J].艺术教育, 2015 (08) :100-102.

  [4]林雪.注重儿童绘画心理学的美术教学探索[J].艺术科技, 2015, 28 (05) :26.

  [5]孙成.初中美术教学中绘画心理学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 2014 (20) :162.

【美术教育教学中绘画心理学的作用及运用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音乐教学中积极心理学运用论文07-03

广告设计中我国传统元素的作用与运用论文07-03

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的主要作用07-02

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论文07-01

高职教学管理中教育心理学的有效运用论文07-03

广告设计中绘画艺术与茶文化意象的运用论文07-02

普通心理学实验在心理教学中的作用论文07-03

绘画技术教学在美术教育的意义论文07-02

音乐教学的积极心理学运用论文07-03

心理学在高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发挥策略分析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