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视角下化学教师职业要求探析论文

时间:2022-06-25 10:14:25 教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化学教学视角下化学教师职业要求探析论文

  摘要:

化学教学视角下化学教师职业要求探析论文

  化学一门涉及人类社会以及国民生计的科学, 化学发展对化学教学产生较高的职业要求, 包括课程设计能力, 教学过程中多维解题方式以及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关键词:

  化学教学; 教师职业要求;

  “化学是一门中心的, 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1]。由自然环境和大气以及生命以及能源等多个科学领域组成。近、现代化学始于18世纪50年代。化学从实验化学进入定量化学时期, 主要标志是拉瓦锡元素概念的提出结束然诉说及随后道尔顿原子学说的提出。而作为“学科”进入学校体制的化学教育教学活动则延迟到19世纪中叶, [2]恰为化学分支 (二级学科) 形成之后。化学研究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界里存在的物质, 而且包括人类创造的新事物。

  一、化学教育与教学价值

  “化学中最有创造性的工具是设计和创造新的分子。”[3]化学在于“物质利益方面包括改善人类健康, 食物原材料的提供, 改变生活的质量和喜悦, 提升生产效果与减弱对自然的依赖性;精神利益方面包括对文化的贡献, 国际交流, 帮助人们破除迷信和实施科学方法的训练等”。

  (一) 化学教育的发展

  早期着名化学家的教育实践活动, 不管中外, 都蕴涵着丰富的, 先进的教育思想。如法拉第 (Faraday M) 提倡的“最理想的的实验是简约, 大型和新的实验”, 以及“讲演人最重要的先决条件是有一个好的过渡”的论断。结合我国实践来考察, 化学教育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为成型期, 《秦定学堂章程》 (1903) 规定, 正规直系教育为:初等小学堂5年, 高等小学堂4年, 中学堂5年, 高等学堂3年, 大学堂3年或4年, 通儒院3年或4年。从19世纪的末期一直发展, 直到20世纪中叶, 高等教育是化学教育改革最大的推动力。[4]进入20世纪中叶一直发展到70年代末期的时候, 当代化学伴随着快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5]从20世纪80年代的开始至今, 化学教育处于一个新的关键时期。

  (二) 化学教学的价值

  化学教学作为科学教育的一部分, 科学教育发展、更新的理念展现了化学教学的精髓, 忽视了人文教育, 以及对于人文教育和科学教学相互结合的关系, 正确定位并实施化学教学的价值。化学教学承担着启蒙教育, 有利于开发智能, 教育人的特别任务。具有以下四种价值。一是化学教学是教育的一个分支, 是国家主要管理的教育人们的机构和方法。二是全社会都会参与化学教学中, 进而完成下学校内开设化学课程、在社会中普及科学知识等活动。三是化学教学承担着启蒙教育, 有利于开发智能, 教育人的特别任务。四是化学教学是一种社会预期的结果。作为国家教育计划地。按照厘定的教育内容, 实施相应的教育行为, 理应达到预期的结果。

  二、化学课程结构及目标特征

  化学发展与人类的文明密切联系在一起, 到今日已形成突飞猛进的发展趋势, 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及物质文明先导的身份立足于社会中, 进而为社会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现代化学及其他学科的交换, 融合, 综合, 使化学课程不再是以往的经验形式, 逐步转变成新的课程体系。

  (一) 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课程结构是指课程体系中的各个要素和要素之间成立的关系, 教学目标和课程目标的载体。课程结构的更新与落实是完成课程目标的基本前提。因此, 课程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特别位置使其变成课程改革的关键。我们根据化学课程的结构层次不同, 将其分成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大类。前者包含按什么形式来组织化学课程等相对宏观的问题, 后者从微观的角度反映化学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的结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

  (二) 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美国学者拉尔夫·泰勒 (Tyler R W) 在20世纪70年代曾提出过四个基本的问题, 即学校要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利用什么样的教学经验来完成教学目标?怎样有效率的利用教学经验?怎么知道这些目标是否在被完成?这些问题逐渐演化成课程研制的目标模式:确定目标, 选择经验, 组织经验与结果评价。后来的学者进一步归纳为目标, 内容, 组织和评价四个方面, 其中课程目标是课程制定的关键问题, 人才培养的效率、课程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及教科书的编写等方面都直接受课程目标的影响。

  三、化学课程对化学教师职业的要求

  我国开展的素质教育中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将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为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就要求教师职业生涯必备三种能力。

  (一) 化学教师要具备教学设计的能力

  一节化学课, 能否取得成功其关键就在于教学设计是否合格。因此, 化学教师一定要具备较高的教学设计能力, 这样不仅能使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 还能使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教学设计是化学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更是评判化学教师的水准是不是符合规定的一个核心参数。改善化学教学的实施步骤, 使教学质量上升这与对化学教师的教学设计进行一系列培育是息息相关的。

  在化学教学的环节当中, 化学教师一般教授的内容囊括了物质的特性, 改变和变化方式会特定的准则进行, 但也不排除例外。化学教师必须明白这一道理, 并且在第一时间教授给学生。如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里, 氢元素后面的金属是无法从酸中置换出氢气的, 但下列两个化学反应可以做到。

  (2) 活泼非金属可以把不活泼非金属从其化合物里面置换出来, 但下列化学反应不行:2KCl O3+I2=Cl2+2KIO3

  (3) 存在一样元素的两化合物氧化还原的时候, 此元素化合价既上升也下降, 例:

  特殊地, 在下列化学反应里, Cu的化合价仅下降, 无上升。

  (二) 教师要注重同一题型的不同解题思路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目标旨在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其创新思维。在制定教学设计时, 化学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某一类题型的时候, 讲解的方法不止一种, 例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法对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进行区分: (1) 碱溶液区分, 在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溶液中分别逐滴滴加碱溶液, 则前者会出现白色沉淀进而转变为灰绿色最后得到红棕色产物, 而后者则会有棕色沉淀生成, 以下是Fe2+和Fe3+与碱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4Fe (OH) 2+O2+2H2O=4Fe (OH) 3↓ (红棕色)

  (2) Na2CO3, 将碳酸钠溶液逐滴滴加到二价和三价铁离子溶液中, 两者分别会有白色沉淀和棕色溶液的现象出现, 反应方程式如下:

  (3) 用铜片区别。将铜片分别放入到含有Fe2+的溶液和Fe3+的溶液中, 两者之间分别会出现无变化和蓝色溶液的变化, 以下是反应过程中的方程式:

  (三) 教师要学会培养学生化学创新思维

  学生的综合素质主要体现在其创新能力上, 而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最好的表现形式。一般可以给学生上课发言的权利, 实行一问一答的模式,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 培养学生敢于说不怕错的精神。如在老师讲解到CO的还原有关问题时, 因为学生在之前以前了解到了氢气也具备着还原能力, 而且在以前的课堂还动手做过实验, 那么就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 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 探索新的解决方案。问题可以设置为以下:第一, 氢气与CO的还原性谁更强, 两者是否可以等价互换, 原因是什么?第二, 氢气与CO的实验设备是否完全一致, 请说明原因。第三, 为什么要给CO的还原装置中添加了澄清石灰水?它的作用是什么?第四, 如何区分氢气与CO?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如CO的还原性能以及实验装置每一个部分的作用,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一步一步深入分析实验结果, 验证自己的猜想。这样重要的内容就由学生用实验来验证其正确性, 比如说区分氢气与CO, 就需要用到澄清石灰水来验证。

  总之,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师要具备前所未有的教育能力, 而具备良好的教学设计能力是最关键的。与此同时化学教师要具备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基将化学知识巧妙运用在解题过程中。化学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文献

  [1][3]Ro布里斯罗.华彤文, 宋心琦, 张德和, 等译.化学的今天与明天:-门中心的、实用的与创造性的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88:1、4.

  [2]张家治, 张培富, 李三虎等.化学教育历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5.

  [4][5]刘知心.化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2、3.

【化学教学视角下化学教师职业要求探析论文】相关文章:

高中化学课堂内外结合的教学探析论文07-03

化学小论文毕业格式规范要求!07-10

利用实验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探析论文07-03

文化视角下的城市雕塑论文07-03

表达视角下阅读教学的创新实践分析论文07-02

浅析多媒体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探析07-02

从化学视角认识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的教学方案07-02

新课标要求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论文07-02

游戏精神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07-03

关于无机化学与有机化学的考试要求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