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

时间:2023-03-29 17:34:11 毅霖 信息技术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评课稿准备工作,评课是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的判断。那么问题来了,评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 篇1

  这是一节自由创作画图的课,察看老师是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孩子们天生的一种潜力,但要看老师是否给予自由的空间,给他们一片无尽的天地,让这种潜力发挥出来!黄老师的课堂设计理念非常科学,就把这一点作为本课的重点,而且分步进行层层深入,分两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初稿,第二课时才将作品展现出来,让学生有计划,有思考余地,整个课堂很完整!

  黄老师的课思路清晰,板块分明,围绕内容,有效展开,很值得大家学习!

  特别是还设计了迎合孩子心理特点的三个闯关游戏。游戏是让孩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学有所乐,学得轻松,学得高效!老师设计的'这三个游戏,可体现出老师的别具匠心,非常的巧妙,很有创意,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创意。这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让黄老师的课堂精彩绽放,得以升华!

  其他方面,比如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创作前的相互交流,作品展示后的评价讨论,都是新课程新理念的体现,黄老师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设计理念得科学性!非常赞赏!

  我评黄老师这节课为“百节好课”!我将在我的课堂教学设计中好好学习运用黄老师的这些设计理念,向市的“百节好课”靠拢!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 篇2

  听了杨老师的一堂课,我们收获良多。从这堂课可以看出:

  1、杨老师的功底深厚,经验丰富。他所讲授的解题方法及解题思路清晰,独到,形象直观,不光是学生容易接受,就连听课的老师也觉得耳目一新,有收获。

  2、杨老师平时训练有素,如果能像他那样,对学生长期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可以培养大批的尖子生。这堂课起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3、杨老师上课非常沉着,淡定,准备充分。课件做得很好,把每道题的解题思路都演示得形象具体。例如:第一题的演示,第二题线段图的演示,还有第五题的演示。

  这是一节思维训练课,因而所讲的内容只有少数拔尖的学生能理解和掌握。为了能面向大多数学生,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我们觉得可以做如下的处理:

  1、顺序由易到难。先出示一道或两道稍微简单点的思维题,让大多数孩子能解答,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2、尽管老师本堂课的主题是《画图的方法解题》,但是所选的题目难度都比较大,很多孩子很难画出图来,有的图也很难理解。这时可以要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比如:用方程,或者其他方法,并且要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寻求解题的方法,提高解题的能力。

  3、本节课题量大,很多题目只有少数人能明白,可以减少题目的数量,把题目讲透,让大部分学生能听懂,能学会。这样会让他们有成功感,会激发他们学难题的兴趣和欲望。

  我们一定要向杨老师学习,要把思维训练落实到每节课,要长期抓下去,这样学生的思维会有一个质的飞跃。非常感谢杨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引领课。杨老师,您辛苦了!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 篇3

  《用画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是四年级下册数学的内容,本课例题的叙述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但对学生而言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因此,部分学生读题后会处于似懂非懂、无从下手的状态,独立画图梳理信息也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状态,针对学生困难进行指导。恽洁老师首先出示准备题,帮助学生分析题意,指导学生如何画图,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画图,使学生对如何画图有一个感性认识,然而引入例题,让学生读题理解,画图,接着进行交流、指导,从而突破难点。

  在此基础上,恽洁老师多元变式,巩固策略。让学生主动而有效地运用画图方法并内化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里出示的题目既有长变化的,也有宽变化的,也有长、宽同时变化的',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画图、分析、解答的过程,一方面培养学生的画图技能,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寻找变化中的不变的因素,渗透以不变应多变的思想,从而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解题技能。

  建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一位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引领者的教学理念,要舍得让学生有较多的时间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思维,激活学生学习的乐趣。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 篇4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是学生在学习了利用单幅线段图解决问题和列表的策略收集和整理信息,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用画线段图收集和整理信息解决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或稍复杂的问题。刘茜老师是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虽然对整个教材的把握有待提高,但她准备充分,事先准备了多块小黑板。课始,她先提问:“长方形的面积怎样求?”接着出示一道复习题:梅山小学有一块长方形花圃,长8米,宽6米,原来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这样的设计,符合学情,学生既复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也为新授打下了伏笔。接着,把复习题改为例题,例题的`叙述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但对学生而言毕竟是以前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因此,部分学生读题后会处于似懂非懂、无从下手的状态,独立画图梳理信息也会有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及时地发现学生状态,针对学生困难进行指导。刘老师首先让学生试着画一画,并在巡视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半成品”:

  一是图没有画完整;

  二是对增加部分的长度没有敏感,不符合整幅图的大小比例。通过“对半成品加工”的方式,对画图进行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突破难点。

  几点建议:

  (1)教师语言要明确、有启发性。特别是本节课知识难度较大,所以问的问题要明确,使学生得到信息后马上明白要考虑什么问题,使学生迅速理清解题思路。

  (2)教师要善于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这样既共享了资源,又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3)教师要充分利用示意图帮助每一个学生理解即长方形的宽是不变的,它既是现在长方形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的宽。

【《信息技术画图》评课稿】相关文章:

画图的方法解题评课12-28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评课稿11-07

信息技术评课稿07-20

信息技术课评课稿12-24

信息技术课评课稿07-28

小学信息技术评课稿11-12

信息技术评课稿【荐】08-04

【精】信息技术评课稿08-05

信息技术评课稿【热门】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