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的关系》说课稿

时间:2020-09-17 19:55:08 教材 我要投稿

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的关系》说课稿

  我的说课题目是《力与运动的关系》,是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三节内容。我将从教材、本节课的教法、学法指导、课堂教学过程,展开分析。

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的关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的地位

  本节教材内容是对第八、九两章中关于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的一个总结,是学生建立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的关键。

  本节教材特点:一是通过生活实例和演示实验进行分析,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二是书中的插图有启发性和趣味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较以前的编排有很大的改变,将力的作用效果,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放在一起使知识相对集中,并且便于将力与运动的关系关系讲述的更加透彻。

  学生情况分析分析: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这一观点恰好和建构主义理论相符合,所以,我们就必须分析学生的原有的认知结构,

  ①第八章学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条件为本节课的深入讨论奠定基础。

  ②学生在生活中见到许多力的作用效果的例子,对二力平衡现象也比较熟悉。

  ③但学生在生活中对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可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例如:“认为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不属于运动状态的改变”,“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等其它一些错误的认识都是我们这一堂课要解决的问题。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知道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②通过观察和分析,激发探究力的作用效果的兴趣,从而进一步认识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③知道物体受力不平衡时运动状态如何改变

  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习的兴趣;

  ②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学会用观察、比较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拉近生活、社会、科技与物理的距离;

  ②渗透科学、技术、社会(STS)教学的指导思想。

  ③通过对情景、图片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认识到,单靠一个人的能力,很难取得成功,只有人与人之间相互合作才能共同发展。

  二、说教法

  分 析教育哲学主义认为:教学不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强迫,而是一种施教者和受教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及学生 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择恰当的合作方式,使合作过程成为一个愉快和充满智能挑战的过程,营造民主宽松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淡化课本结论,注重知识的来龙去脉,再现知识的探究过程和方法,使学生的理智过程获得实质性的发展和提升。

  在这知识的再生产中学生经历了改造自己头脑的创新训练。学生在将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整合、推演,不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策略,竞争中取胜的创新能力自然得到提高。

  所以本堂课采用:讲授、讨论、概括归纳的方法进行教学

  三、说学法

  学 生在经历了观察、思考、讨论、交流等一些学习过程,从中总结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有了更加深刻的认 识。学生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由对科学的好奇而产生的锲而不舍的执着追求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非智力因素得到提高,无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份厚 礼也会回报给勇于探索的学生。

  四、教学过程

  “引题”心理学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人们需要维护自己的观点或信念的一致,以保护心理平衡。倘若在某种新的情境中,出现了与人们原有的观点和信念不一致的地方,这时就出现了认知冲突,问题意识便油然而生,人们就要力求改变自身的观念或行为,以达到认知平衡。

  所以在引题时,我先利用学生熟悉的力可以改变物体形状的实验,使学生回忆起这一知识,然后再利用几个视频设置新的问题,因为在这些图片中力并没有改变物体的形状,从而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望。

  1、关于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教学

  (1)通过引题创设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各视频的含义分别得出,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由快变慢、由慢变快。这一过程总教师主要提供素材、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己分析,使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并能对知识进行总结。

  (2) 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速度方向的改变,这一点学生不易接受,原因有二,其一学生不知道速度是有方向的物理量,其二源于学生的前意识,他们看到物体速度不变 时,就自然而然产生状态不变的想法。所以,这里应该是本堂课的一个难点,我的突破办法是设计一个用磁铁改变小球运动方向的实验,通过实验使学生在获得感性 认识的基础上,建立方向改变也属于运动运动状态改变的正确观念。

  (3)学法指导

  教会学生学习是每一个老师的梦想,其实这些梦想的实现就是在平时下功夫,在上面的分析过程完成之后对整个过程进行回顾,帮助学生梳理我们的分析过程和分析方法,教会学生遇到问题该怎样分析,从哪些角度去分析,这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关键。

  2、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

  (1)整体思路:这一知识点分三步讲述,首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其次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情况。

  (2)不受力的教学安排

  先提出问题,然后复习牛顿第一定律,引导学生分析,最后得出运动状态。

  (3)受平衡力的作用

  给出条件“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线上的力,会怎么样运动?”,结合实例“静止在课桌上的书本”、“悬挂的电灯”得出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再结合实例匀速运动的火车,分析得出物体可能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受非平衡力的作用

  这里分一下几种情况讨论

  ①非平衡力,但有两个力

  A、提问:“车要加速运动应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力大于阻力,物体加速运动”

  B、提问:“车要加速运动应满足什么条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力小于阻力,物体减速运动”

  ②非平衡力,但只一个力

  A、以自由落体(不给学生提这个概念)为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球的受力情况,观察它的运动情况,得出结论。

  B、以平抛运动为实例,先让学生分析受力情况,在复习受力分析、惯性的同时,再观察球的运动状态,然后进行总结。

  (5)学法指导

  ①先对这一部分的讨论进行总结,得出力与运动的关系的关系。

  ② 提示学生注意我们的学习方法,先分析物体不受力的情况;再分析受平衡力的情况,这里面又分析了运动和静止两种情况;最后分析受非平衡力的四种小情况。这样 做有两个目的,其一使学生构建一个完善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知识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其二教会学生怎样讨论问题,从简到繁,逐条讨论。

  五、小结

  先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过的主要内容,让这些知识同化到学生原有的知识体系中去,以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苏科版版教材八年级下册《力与运动的关系》说课稿】相关文章:

教科版修订版六年级下册教材目录12-28

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苏科版12-21

湘版美术教材第八课《门》说课稿03-19

部编版新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匆匆说课稿范文12-02

人音版教材使用心得11-23

高中物理教材目录科教版12-25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说课稿11-06

苏教译林版牛津英语评课稿11-03

岳麓版历史必修说课稿11-03

人音版教材使用心得3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