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熊和小老鼠》课后反思

时间:2022-06-22 17:20:23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胖胖熊和小老鼠》课后反思

  昨天上了一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胖胖熊和小老鼠》,之所以规之为“综合艺术活动”,是因为这节课将文学作品与打击乐演奏融合在了一起。它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活动,从文学作品中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从而提高语言发展能力,也不同于传统的节奏乐活动,为一首特色鲜明的乐曲编配伴奏,而是通过欣赏理解文学作品培养幼儿的打击乐演奏技能以及发展幼儿的节奏感,使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故事里潜移默化的探索各种声音,从中感知节奏美、表现节奏美、培养节奏感。

《胖胖熊和小老鼠》课后反思

  这个活动的趣味性和节奏的难易程度其实适合在中班年龄段进行,但考虑到我园幼儿节奏乐活动基础比较薄弱,因此我选择了在大班进行授课。从备课到活动的前一分钟我对教学环节的设计始终没有确定很明确的流程,因为一年了没有接触孩子们,对他们的节奏感和节奏水平难以预测,活动中设计的几个环节我不能确定他们能否接受,抱着随机观察、随机教学、随机调整的心态开始了教学活动。

  为了缓解幼儿长时间等待听课老师的紧张,我让幼儿全体起立问候老师早后,请他们放松心情大笑四声,这个环节其实也是为后来练习胖胖熊笑声的节奏打下基础。孩子们笑过后有些忘形,还好我紧接着请他们闭起眼睛等待我带来的礼物,把他们亢奋的情绪又抑制了回去,由此可见,在以后的活动中开始部分不能一下就调动起幼儿的兴奋点,尤其是不熟悉的班级,否则教师很难做到收放自如。

  在接下来的身势练习中,我引导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用跺脚、拍腿、拍手、踮脚、脚尖点地等动作,拍打出不同类型的节奏来演绎故事角色和情景,这个环节我先运用分解的方法来单独练习,接着请幼儿听故事看我的指令来训练节奏,在练习中协调能力一遍比一遍好,当我再出示图谱后,幼儿几乎用了两遍就把完整的一张大图谱流畅的演奏了下来,非常出乎我的意料。但是在这个环节的分解练习节奏时,我虽然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熊爸爸、熊妈妈、熊哥哥走路轻重不同,演奏时要注意轻重的力量控制,但在整体练习中,孩子们几乎用了相同大的声音,我却没有细致的对幼儿进行提醒,导致后面使用打击乐器演奏时,孩子们都忽略了用声音的轻重表现胖胖熊一家不同角色的特点。

  在为本次活动选择打击乐器时,我原来还设计的有大鼓(熊爸爸)、响板(熊哥哥)、檫(西瓜放筐),但还是担心幼儿不熟悉乐器养成不正确的使用习惯,因此只选择了用铃鼓和双响筒两种乐器来变化声音表现节奏。上课的前一天,我曾带着乐器让孩子们熟悉了一下,并简单讲解了正确的使用方法,在课上有一部分幼儿掌握的很好,但也有个别幼儿使用的方法不正确,我没有给于及时的纠正。“把西瓜放进筐里”的声音原设计是用手拍鼓边,在活动中我没有给予幼儿明确的要求,致使幼儿用与胖胖熊走路一样敲击鼓面的方法表现了“放西瓜”的声音。还有故事结束时胖胖熊赶跑小老鼠的节奏类型我没有预先设计出来,只让幼儿随意用声音表达纷乱慌张的场面,现在课后再来反思,我觉得 XX X | XX X | 这个最难的节奏型孩子们只练习了几遍就学会了,而追赶小老鼠的节奏如果设计成X XXXX |X XXXX | 幼儿也一定能够学会。可见我没有深入的了解孩子,低估了他们的节奏能力。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学习兴趣浓厚,他们的节奏能力非常出色,说明我们的孩子潜能是无限的,只是我们没有给他们创造机会去挖掘去开发。课后我和几位老师讨论这节活动,大部分老师感觉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高涨,但是整个活动中缺少音乐的融进,我想这也是老师对节奏乐活动的一种美好期待,运用为故事编配节奏激发幼儿的兴趣,从而学习简单的打击乐演奏技能并感知节奏的美妙,是打击乐训练的初期教学方法,选择短小而生动的故事在小班和中班都可以进行,当幼儿掌握了乐器的正确方法,有了对节奏的敏感性后,融进音乐为其演奏,便可使幼儿节奏乐演奏的水平逐步提高。

【《胖胖熊和小老鼠》课后反思】相关文章:

胖胖熊和小老鼠音乐说课稿06-28

《小老鼠的旅行》课后反思06-22

中班语言活动的《胖胖兔减肥》课后反思06-21

《小老鼠于啤酒桶》课后反思06-23

中班绘画胖胖熊减肥教案11-25

《酸的和甜的》课后反思06-22

蝴蝶和花课后反思06-22

狼和鹿的课后反思06-22

蚂蚁和蝈蝈的课后反思06-22

《和时间赛跑》的课后反思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