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2020-08-31 18:30:54 语文 我要投稿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2017—2018年七年级期末统考试卷在题型上依然延续了相同的题型:选择题25题共50分,非选择题4大题共50分。从总体来看:本年试题依然有很大的灵活性,对知识理解上的考察,相关专题的归纳,占很大的分值。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1、试卷基本情况分析:

  (1)覆盖全面

  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实现了全面覆盖,25道选择题20课的内容都有涉及,多是考察的重点知识,还有几道选择考察的是归纳性知识,譬如24题即考察的是第四单元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替顺序。选择题整体难度较去年降低。

  非选择题的综合性依然比较强,涉及的知识点有分封制、商鞅变法、秦始皇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与光武中兴两大治世局面、本学期涉及的经济活动、魏晋时期的文化等。

  (2)以图读史

  以图读史依然是本次考查的一个重点,本次试卷考查的更加灵活,依然是书上的图片,要求学生从图片中读出相关信息。

  (3)联系热点

  2017年一档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引起热议,本次试卷要求学生模仿越王勾践剑守护词,为司母戊鼎写一篇守护词。既可以考查学生的历史知识,又可考查学生的文学素养。

  (4)论从史出

  历史材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近些年来,考题更是依据材料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融汇贯通。七年级的试题更侧重检测学生读史料的能力,在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出现的材料题占总分值的一半以上。

  2、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本校七年级共11个班级675人,全年级平均分为58.63,最高分为98,最低分为8,差距十分之大。全年级优秀率为12.59,良好率为31.56,及格率为54.07。

  (1)选择题

  本次失分题主要集中在第1、2、7、18、19小题上。

  第1题的失分点在于学生无法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第2题的失分点在于学生不能区分什么“生产工具”。第7题,失分点在于学生未认真读题,没有选择“嵌错工艺”。第18题,依然将曹操记错为三国时期的人物。第19题为书中的.材料,学生不认真读材料,而是记错为当时讲的另外一个知识点。

  (2)非选择题

  第26题分3小题。第(1)题共6分。其中分封制2分,商鞅变法的内容为4分。失分点主要在分封制,失分原因在看不懂材料,或者读错题。第(2)题共4分。失分原因在于学生不认真,把“公元前221年”看成“221年”,从而答错方向。第(3)题共2分。本题的失分点在于学生不能理解“趋势”这个词,不理解“地方行政制度”,以后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问题理解能力的培养。

  第27题分4小题。第(1)题2分,本题只要把握住铁质农具和牛耕的作用即可得分,失分多是不懂题的意思,出现空题现象。第(2)题6分,本题的得分率较高,除了一些学生空题以外,大部分学生能“依葫芦画瓢”写出对“司母戊鼎”的守护词(时期、规格、价值)。第(3)题2分,失分点为学生不懂“经济活动”分为哪几个,乱写的较多。但若是学生认真对题干,或者对课本知识点较熟,就能答出“商业”。第(4)题4分,考查学生阅读史料和归纳的能力,失分点第一在于学生读不懂材料,第二在于学生不明白分值跟答题点的关系,4分的题误认为只需要答一点。

  第28题分3小题。第(1)题2分,考查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失分点在于错别字,多写成“修”或者“体”。第(2)题8分,答出“文景之治”和“光武中兴”各2分,答出共同原因2点即4分。失分点在于 ①学生读不懂题,不明白何为“治世局面”②问共同原因却分开回答 ③错别字,主要集中在“武”字。

  第29题分3小题。第(1)题4分,“造纸术”《兰亭集序》各占2分,失分点多在于“纸”写错字。第(2)题6分,民族交融2分,历史文化价值6分。“民族交融”为失分点,学生联系性和读图能力不强。第(3)题2分,问传统文化的发展的特点,得分率较高,只要明白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开放性”“包容性”等等即可。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相关文章:

高一历史期末试卷分析11-09

六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分析08-24

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11-07

高二历史第一学期教学计划6篇11-05

历史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06-30

第一学期期末五年级语文试卷分析07-28

第一学期舞蹈总结01-18

第一学期教育随笔01-04

大班第一学期班务总结07-02

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15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