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黄煌教授《经方讲座》有感

时间:2020-08-27 12:57: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听黄煌教授《经方讲座》有感范文

  连续三天半听了南京中医药大学的黄煌教授的经方讲座,感觉老师又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思路。一个方子便讲很久,方方面面都谈到了。旁边坐着一位针灸推拿专业的学姐,她对我说她曾经读黄煌教授书的时候就感觉写得很透彻,很适合我这种非中医专业的娃~现在,我果然体会到了这种感觉。

听黄煌教授《经方讲座》有感范文

  老师直接跳出了论证中医科学与否的命题中,而是用疗效说话,旁人爱说啥说啥,我能解除患者的病痛就好。老师讲现在很多中医医院的大夫一开药就三四十味,那不叫方,只是一堆药。这让我想起了任之堂主人余浩先生的比喻:“中医给人看病开方,就像炒一个菜。在学校学习中药,学习了每味药物的功效,就好比告诉你盐是咸的,糖是甜的,辣椒是辣的,花椒是麻的。学习中药,就好比告诉你,炒麻辣豆腐需要放盐、辣椒、花椒等,但这些之间是什么比例,如何配合运用,炒出来才好吃,就是中医的`“方”了。”好的厨子能用最简单的材料做出顶好吃的菜,那好医生是不是也能用最寻常、最简单的药使人恢复正气呢?一位医生,不能仅仅考虑药材的疗效,同时还要想着药材的价格走向,哪几味药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搞成假药……综合这些因素,所以老师说“要发财请往别处,既为医就存仁心仁术”。中医与西医又有很大的不同,中医不好复制,每个人生病的时间、原因、环境不同开出的方子也不同。

  我所理解的传统医学流派可能和武术似的。有着同一个目的,却有着不一样且自成体系的的理论基础,他们之间的差异往大了说可以很大,往小了说也可以很小,所以太极的概念也就应运而生。武术有太极,中医也有,陈抟老祖总结的阴阳双鱼图是何等的贴切!中华文化的源头在“易”,而在我看来,道家的思想又是最接近易的。“渊兮,似万物之宗……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其实古老并不代表神秘,只是遗失与流散的太多让人愈发向往那埋在历史尘埃中的璀璨文明,才觉得苦涩而难得。

  我认为,学习传统文化的过程也想阴阳双鱼图所显现的那样:由易入难再回归易。诸子百家的学说著作很少有那动则几十万几百万字的论,他不过是告诉你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至于做不做,怎样做那都是要自己去琢磨。佛传有缘人的思想也是一样,这中间讲一个“悟”字,他需要你保持澄澈的心灵,人生的智慧,高尚的品德……有了这些还要加上艰苦的修炼,百炼成钢后达到至高境界然后广济天下。天道的循环大概也便在此了吧!

  曾有人说古诗是戴着镣铐舞蹈,但古诗的美和“不戴镣铐”的现代诗美感是不同的。这也就是文化的差异了吧!但文化游异同绝不是一种文化可以取得另一种文化的理由,也不能用一种文化的标准去衡量另一种文化最后得出一个我优他劣的结论。文化的作用看不见摸不着,但他渗透在生活各个方面的力量却是极大的。我们可以也应该借鉴其他文化优秀的方面,但唯一不能变的就是这条根。可惜,我们已经触动甚至是破坏了很多了。寻回华夏文明的根,是我也是众多吧友心中的梦。

  中医是从整体着眼的,我早已知道这一特征,但今天才理解了他的意思。黄煌老师不了解XX性肠叠套(好像是这个西医名儿),却能用三剂药治愈患者,这依证施药的“证”算不算中医的万能公式呢?不过也还是那句话,中药方剂再万能人也具备一定的独特性,所以才有随证加减一说。所以把握核心中医要治得病的人,不要仅仅治人得的病。先针后药,先防后治,尽量用最少的痛苦与代价去解决问题。


【听黄煌教授《经方讲座》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读《听王荣生教授评课》有感09-07

重读《听评课技术》有感07-29

最新听感恩教育演讲有感10-21

观《交通安全讲座》有感2篇09-29

听家庭教育讲座的心得体会4篇12-08

讲座的通知范文03-15

大学讲座通知范文03-13

有关讲座通知范文03-13

学《向西游记取育儿经》有感11-10

教授邀请函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