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财务风险控制论文

时间:2020-08-20 08:50:33 医疗/制药 我要投稿

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财务风险控制论文

  [摘要]通过对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特点分析,理清医疗固定资产投资的分阶段分析方法,找出大型医疗设备投资中风险控制的有效手段,结合财务指标体系的建立,为医院投资和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提供参考。

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财务风险控制论文

  [关键词]大型医疗设备;投资;财务风险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医用大型设备的发展速度基本达到了每三年更新换代一次。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先进医用设备的投入和使用密切相关。

  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需要大量的资金,又不能在短期内收回成本,具有较大风险;而投资作为一种战略,关系到医院的经营成败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做好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管理,对医院的发展起关键作用。

  1医疗设备的投资论证

  1.1医疗设备的特点大型医疗设备的投资具有投资金额大、影响时间长、投资风险大的特点。大型医疗设备为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发挥了作用,但总价值高,在医院的固定资产中占较高的比例。多数医院在购置时,缺乏计划性,购置前论证不充分,忽视设备的使用性和应用条件,不重视后续管理,投资风险意识不强。

  1.2投资论证的原则根据医院的长远规划,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应遵循经济适用原则、性能可靠原则、规避风险原则,需要确定投资规模及投资方式。大型医疗设备属于营运资产,带来的期望收益应在20%为佳[1]。进行技术可行性分析时,应包括安全防护性、设备可靠性、有效性、先进性、整机性能、便于使用、维护保养条件、节能性、安装配套条件、环保处理能力。商务可行性分析应估算方案的相关现金流量、计算投资方案的价值指标、价值指标与可接受标准的比较。

  1.3投资决策指标医院在大型医疗设备投资决策时,要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风险报酬等。运用一系列财务指标和管理方法进行计算和分析,提高投资决策的正确性,规避经营风险,增强盈利能力。常用的评价指标有净现值法、内部受益率法、现值指数法、投资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2]。

  2投资分析

  2.1投资风险计算医院在进行大型医用设备投资决策时,应关注风险问题,并计算风险程度。如风险同收益成正比,那么风险投资越大,要求得到的投资报酬率也越高。对于独立性方案来说,其方案的取舍不受其他投资项目的影响,只需通过经济评价指标的计算就可以评价其经济可行性。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在资金总量受到限制时,合理安排投资顺序,以及投资方案的最优组合,但是医院在大型设备投资时,通常面临互斥性投资决策:即投资方案之间不能并存,只能有取有舍。在投资决策时,某一投资项目能否被选中,既要看其自身是否可行,又要进行相互对比和筛选,以选择最优的投资方案。以医院投资1.5TMRI和3.0TMRI设备为例,不同市场需求的预期收益及相应的概率分布决定了投资风险(表1)。

  经计算得1.5TMRI的.收益期望值为150万,3.0TMRI的收益期望值为1 6 0万。标准离差率两者分别为21.08%和89.27%。从计算得知,3.0TMRI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明显高于1.5TMRI,且收费高,影响受检人群使用的积极性,其投资风险大于1.5TMRI。不同等级、规模的医院,配置MRI设备的投资决策结果差距甚远,要求各家医院根据医疗特色和擅长专业,考虑设备配置特点和使用人群,客观、公正地进行成本效益评价,供决策者定夺。

  2.2设备生命周期成本设备生命周期成本是指从前期准备工作开始到设备投入运营,并终止使用为止的全部投资费用,包括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两部分[3]。

  由于设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考虑了某个时间段的“最初购置成本”和“使用成本”的资金流转效果,其成本核算主要表现在比较具有不同资金链的各预案的优劣以及投入在大型医用设备上的全部费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技术中的“当前价值分析”尤其有意义,因为考虑了通货膨胀因素和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医院通过生命周期成本分析,比较各项备选预案,并判断每一项备选预案是否具有确定的经济价值,也可以通过生命周期成本的技术分析,判断租赁设备或购买设备成本效益的高低[4]。

  2.3投资决策的分析方法医院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的健全和有效运行,是医院防止财务风险的关键。投资决策在全面预算的基础上,一般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方法,两者各具特色,具有互补性。定性分析借助于决策者的知识、经验、分析和判断能力,虽略显偏颇、粗略,但具有全面、灵活的特点;

  定量分析借助于数学模型,提高相关数据间量的计算、分析、具有精确、客观的优点,但存在不能全面涵盖复杂多变现实问题的缺陷。因此,要想提高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应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扬长避短。

  3医疗固定资产使用的效益分析

  3.1效益评价方法通常使用成本与收益分析法、本、量、利分析法及成本比较分析法作为效益评价的方法[5]。以本、量、利分析法为例具体研究大型医用设备投资在一定时期内的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变量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在预测投资方向和投资风险方面有独到之处,将总成本细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计算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确定设备收益的保本点,以及明确保本点计算的前提条件。

  3.2设备使用效益评价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会给医院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纯粹的社会效益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可测得的社会效益主要由诊断和治疗的病例数量反映,按每年诊治的病例人数作为单台设备以及医院的设备总数所发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是计算设备使用率、有效利用率和利润率。

  在核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各种设备的实际情况,把急救设备、教学设备、普通诊疗设备、特殊诊疗设备区别开来,运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考核。也可以通过估算这些设备的应诊人次,按实际诊疗人次与估算应诊人次的比率,综合其他影响因素(正常维护、机器故障等)测算出设备使用率。设备使用率越高,说明医疗资源利用率越高,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越可观[6]。

  如果投资设备超期服役,则计算利润时分母以设备的残值(设备原价的10%)计算。医疗是一个特殊的公共服务行业,决策者在评价设备的使用效率时,应摆正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以适度的经济效益获得生存的再服务的持续发展能力。

  4总结

  4.1降低投资风险可采取的资金使用方法风险是双向的,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适当的负债经营拓宽了资金来源渠道,缓解了资金不足的矛盾,增强了管理者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医院管理者的素质和决策能力。医院的外部宏观环境日趋复杂,医院融资渠道多样,而医院财务管理的手段相对落后,适应环境变化能力不足,反应滞后,措施不力。面对万变的医疗市场竞争环境和随之而来的财务风险,医院财务人员必须识别、评估、防范规避和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建立并完善财务预测和预警系统,开展有效的风险控制工作[7]。

  4.2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

  4.2.1掌握新设备的购置时机

  医院应充分考虑大型医用设备启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做好大型医用设备到位前的场地(包括房间大小、温度、湿度、环评等配套设施的准备)、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的岗前培训等,使大型医用设备尽早投入使用。

  4.2.2充分利用硬件设备开展多种诊疗用途具有兼容功能的设备,尽可能开发多个医疗项目,应将能开展的全部项目分别计算盈亏保本点,然后归并进行分析。这样才能真实反映投资大型医用设备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对长期闲置或利用率低的大型医用设备,要分析原因,研究解决办法,及时调拨到需要的地方,确保大型医用设备满负荷运转。

  4.3建立财务预警系统医院财务预警是以财务信息数据为基础,以财务指标体系为中心,通过财务指标的综合分析、监测、预测,及时反映医院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的变化,并对医院各环节发生或可能发生的经营风险发出预警信号,提出有效防范措施,避免财务危机的发生,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8]。尤其在医院负债经营的情况下,诸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比率等财务指标,对及时发现潜在风险、提出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等提供重要参考。

  对于占医院近1/4资产[9]的大型医疗设备,需要运用财务管理手段贯穿设备管理的全过程,从“经济型、效率性、效果性”三个方面,对购置大型医用设备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出比较全面、科学的评价,更好地解决设备引进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的动态管理难题,既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又能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大型医疗设备投资的财务风险控制论文】相关文章:

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分析论文10-02

控制化工工艺设计风险分析论文08-30

医疗设备维修安全防护措施的论文10-14

关于医疗设备管理的制度建设论文10-04

医疗设备成本管理与效益分析论文12-10

进口医疗设备维修技术研究论文10-13

怎么控制投资P2P理财产品的风险09-19

医疗设备购销的合同09-12

医疗风险的保证书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