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蹈教育与手舞足蹈论文

时间:2022-06-21 05:27:31 舞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舞蹈教育与手舞足蹈论文

  摘要:舞蹈应该针对不同的人群和年龄层因材施教。儿童的世界是奇妙的,每个孩子都应该享有舞蹈教育的权利。对于儿童舞蹈来说,艺术是次要的,教育才是主要的。“手舞”“足蹈”是儿童的天性。

浅谈舞蹈教育与手舞足蹈论文

  关键词:舞蹈教育;编舞技法;“手舞”“足蹈”的儿童乐趣。

  一、舞蹈教育

  舞蹈教育作为一门人文艺术学科,是人类丰富多姿的舞蹈文化。舞蹈作为表达人类感性的艺术,沟通着身体与灵魂,感情与智慧之间的联系。教师在舞蹈教学中既要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又要塑造其健全的人格,这是舞蹈教育的追求和最终目的。健全的人格是一个人健康发展的保障。学生人格的培养不能仅靠说教,教师的榜样作用同样重要,而且往往事半功倍。因此,教师人格的塑造是未来教育成功的关键。

  舞蹈艺术以人体作为载体,情感的表达和传递更是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动觉,即由感官接收直抵心理和肌体深处,舞蹈教育过程伴随着很强的参与性。教师应当以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支撑,以非凡的敬业精神和对学生无私的爱为信念,以对社会和学生强烈的责任感、正义感为动力,责无旁贷地培养出有高尚的审美情趣,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的舞蹈人。

  二、编舞技法

  舞蹈作品的产生是舞蹈活动的起点,没有编导就没有作品。舞蹈编导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艺术修养,使自己的审美能力既保持大多数观众的紧密联系,又高于大多数观众,既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由于舞蹈艺术是一种人体的有规律的运动,人的语言是不可能做出全面解释的。“口传身教”是舞蹈最基本教学法,它的特性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因此在于:一、首先要对现实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与体悟,并进一步运用舞蹈思维准确捕捉,提炼肢体语言。二、对主题动机在初步完成的基础上,继续通过各种编舞技法赋予其在形式、力量与性质上的变化。三、在创作人物形象时还必须关注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与精神气质。四、特定时期与物定地域的时代特征、风格特征都要同具体的人物形象相吻合。

  三、“手舞”“足蹈”的儿童乐趣

  儿童的世界是奇妙的。奇思妙想的主意,趣味横生的形式,其乐无穷的效果成为儿童舞蹈永恒追求的主题。而趣味恰是它的一面旗帜,体现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一种能动的体验方式,乐观向上的同时又促进健康成长。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手舞”“足蹈”表述在,一个付诸上肢语言,一个借助下肢言说;一个侧重于挥臂表达事理,一个偏爱于以踏地抒发情绪,一个着重于手语的信息沟通,一个好似脚语的情感传递;一个在安静中塑造形象,一个于移动中寻找平衡;表面看起来上肢与下肢总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但实际上两者有着各种不同的趣味与功能。

  1、“手语”舞蹈的拍打趣味性

  “舞”主要是关于上肢的动作,主要强调手臂的运用,如拍拍手、摇摇臂、搭搭肩、推拉、扬抬、托按等。上肢手臂的局部变化可以创造丰富的“手语”舞蹈动态语言。从而构成“手语”舞蹈的三性:

  一是“手语”舞蹈的形象性。如果突显手部的舞蹈应用功能,充分利用上肢的“手舞”动作设计,可以巧妙地创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比如通过手掌的伸展可以表现光芒闪耀的星星;手的儿童乐趣背的波浪起伏可以摸拟空中飞翔的小鸟,加之臂膀的三节配合可以展现大鹏展翅;手指的弯曲变形可以模仿小人、小动物以及禾苗等实物形象。“手舞”的动作设计凸现了指、腕、臂的奇思妙想,具有形态可塑性、模拟再现性和观察创造性的特点。

  二是“手语”舞蹈的趣味性。手语舞蹈的游戏种类很多,可以通过勾手指、拉手推掌、拍手、行礼、摇臂、摆手等行动实现,同时还可带上卡通的趣味手套做手掌游戏等,最大程度上体现手的灵活运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互动等。如拍掌是孩童中最有意思的游戏之一,可以单人自拍双人对拍,三人交替拍掌及多人围圈击掌等。也可以拍肩、拍背、拍腿、拍地,还有胸前击掌、高空击掌、斜手对掌等花样。一个司空见惯的拍掌动作,经拍打的主题动机变化,从而提炼成“手语”舞蹈的基本语汇。

  三是“手语”舞蹈的智能性。“手舞”又可称之为“身体的第二张嘴”,比如手臂的展开表示接受,手臂的收缩表示拒绝,一摆手表示欢迎,一摇臂表示再见。在日常编舞训练中,使孩子懂得用手的方式来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用手臂与身体共同搭起爱的小屋。手与手的触摸传递着卡人与人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还有爱与爱的沟通,都体现了社会的和谐。

  2、“脚”语舞蹈的踢踏趣味性

  双脚在想象中似乎没有双手重要,但在舞蹈范畴中脚的重要性不亚于手。正如我们常把舞蹈表演称作“跳舞”,可见“舞蹈、”总是用脚来跳的。对于下肢的运动状态,特别是脚下的步伐运用统称为“蹈”,凡是带有“走”和“足”字旁的动作都归属于这个范畴。比如踢踏、跳跃、踩踏等动作,通过脚下关节各种形式的运用,而创造出丰富的“脚语”动态语言,构成了“脚语”舞蹈的三性:

  一是“脚语”舞蹈的动律性。脚语舞蹈主要表现在儿童层面上突出脚部的舞蹈应用功能,利用下肢“足蹈”的动作设计,巧妙地完成舞蹈的编排,体现了“脚语”的功律性特点。比如藏舞被誉为中国版的“踢踏”,是典型的强调脚下变化的舞蹈,有锅庄、弦子、库马拉、长靠、退踏步、抬踏步等类型。中国有着丰富的民间舞蹈资源,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舞蹈动作,成为我们“脚语”舞蹈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是“脚语”舞蹈的游戏性。下肢有多种趣味的游戏。比如转圈、双人对踢、多人编花篮、S穿步、方步及各类形式的脚下步伐和跳跑步伐等。这些趣味横生的《脚语游戏》素材构成了儿童舞蹈的主体,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游戏舞蹈的特点。

  三是“脚语”舞蹈的多样性。在日常生活中,脚的功能无非就是走、跑、蹦跳几种简单的类型,而“脚语”舞蹈设计大大拓展了双脚的功能。通过下肢的三节运用,可以创造出无穷的步伐。比如高吸腿跳、踏步、前后步、踢跳步、踮步等。“脚语”舞蹈还具备舞队的特点,强调群舞的队型变化和舞台调度,从而体现了步伐的多样性。

  结语:儿童舞蹈要与儿歌民谣和游戏相互融合,注意观察生活捕捉形象进行创作,寻找它独特的规律和载体形式。在元素教学法的启发下,依据身体的某一个部位或关节,寻找一个创造动机进行趣味编排。要真正在舞蹈教育中营造一个“快乐”与“趣味”的氛围,笔者认为仍然是一个长期需要思考的课题。

【浅谈舞蹈教育与手舞足蹈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舞蹈教育教育学论文06-25

浅谈舞蹈教育现状06-27

浅谈儿童舞蹈教育07-02

浅谈儿童舞蹈教育的意义07-02

浅谈家庭教育论文06-27

舞蹈教育教学论文02-17

舞蹈教育专业论文11-28

浅谈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06-25

浅谈舞蹈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06-27

浅谈教育中的德育论文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