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20:25:44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

  1.掌握诗歌的内容并背诵全诗。

  2.品位诗歌意境,领悟诗歌主题。

  3.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重难点分析:

  1、颈联中所包含的哲理意义。

  2、本诗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诗词美读电脑教学平台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秒。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唐诗《次北固山下》(板书、明确学习目标)

  资料助读

  1、诗歌知识

  通常所说的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龟虽寿》。而把唐朝新出现的律诗、绝句叫近体诗。如《钱塘湖春行》就是律诗,《登鹳雀楼》就是绝句。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规定有:“八句可分为四联,中间两联必须两两对仗,是两对对偶句。首联叫颔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每联的最后一个字为韵脚,它们相同的韵母为所压的韵。

  绝句与律诗的区别:绝句是四句两联,律诗是八句四联。

  【走进作者】王湾是洛阳人,生卒年不详,于先天元年,即公元712年,也就是杜甫出生那年中了进士。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途经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北固山,在今江苏省镇江市北,三面环江,为名胜之地。)时,写下了这首诗《次北固山下》。该诗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一联而闻名于天下,今天我们还记得他的名字就是因为他写下了这首诗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以诗传”呀。

  解题:《次北固山下》中“次”是停泊的意思。“北固山”是山名,江苏镇江北。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朗读明义

  1. 听录音范读。(给发音不准的生字词注上拼音;把握这首诗的朗读节奏,找出这首诗的韵脚和所压的韵。)

  明确:韵脚为“前、悬、年、边”

  所压的韵为“an”

  2.学生自由朗读。3.朗读展示

  次/北固山下

  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参照注释以及小提示,对每句话进行描述或感悟。

  小提示:

  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

  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

  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

  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

  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

  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

  (首联:旅途路过苍苍的北固山下,我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

  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这是诗人的想象,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这一联写诗人到达北固山所见到的美丽景色:“青山”和“绿水”。――――旅途之景

  颔联:春潮正涨两岸江面更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这一联讲诗人是在哪里见到的景色?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提到“潮平”?

  当时的风大么?能不能将“风正”改为“风顺”?

  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潮平”一语为下句中“江春”一语作铺垫。

  我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帆船模型,从“风正”入手,让学生认识到,风的方向与船行走的方向完全一致;接着,我又问学生,能不能说成“风顺一帆悬呢?”让学生结合“悬”来区分“风正”与“风顺”的意思,大家讨论后一致认为:不能用“风顺”,因为帆没有鼓起来,当时风不大。

  此时,我将船托在嘴边,以风吹帆,问道:“‘风正’时帆该悬挂在什么方向?”

  “那你们看看书中的插图,发现了什么问题没有?”

  “画错了!画错了!帆的方向画错了!”不少学生吃惊地瞪大了眼睛。

  “你们真不简单,居然能挑出专家的毛病!”我顿了顿,提高了音量,“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我们是能发现很多真理的。不迷信权威!做学问就要敢于向权威挑战!同学们,让我们为自己鼓掌!”

  这一联写江中景色以江面之阔衬一帆之孤,展现了一幅雄伟壮观的长江画面,从而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山水的思想感情。

  颈联:残夜还未消退,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面上已散发出春天的气息。

  诗人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和“入”突出江南春来早的特征,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感,表达出诗人滞留异地的思乡之情。这一联妙在不仅描写景物入神,而且富于生活哲理:新事物脱胎于旧事物之中,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表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江面之景

  尾联:给家乡写的书信怎样才能送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这一联用归雁捎书寄托情思,表达了客子怀念家乡的深情。

  诗人远行在外,漂泊异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乡洛阳呢?还是托付在春光中北归的鸿雁替自己问候洛阳的家人吧。

  短短的一句话,诗人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乡思之情呼之欲出。)

  5.背诵古诗

  6.概括本诗的主旨。

  知识拓展

  1.《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明确: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2.为什么诗人会起思乡之情?

  古时候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独在异乡为异客,学生答每逢佳节倍思亲,而此时正是旧年未过新春已悄悄来临的时候。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3.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同学们能例举一些学过的写乡愁的诗歌吗?

  (如李白的《静夜思》、王安石的《泊船瓜州》等)

  4.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设想:

  参考理解:

  4.①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超出了一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③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海日”两句从章法上看,有导出结尾一联的作用,这就是说,它跟诗人的乡愁有关。“生”和“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生”和“入”二字的第二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生”和“入”二字的第三妙处,又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生”和“入”二字的第四妙处,还在于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这两句找到了更高层次的交汇点、碰撞点:天人两合,物我一理。整首诗才浑然一体,让人感到此二联去掉那一个,便都找不到最能都负载诗人此时此地心情的最佳景物。这一联在此诗中起转折作用,诗题为“次北固山下”,“次”当“停驻、停泊”讲,此联刚好写第二日早上又早起赶路,“海日”承上联“潮平两岸阔”而来,“生残夜”从将尽未尽的夜色中升起,“江春入旧年”一句写作者情绪陡转,眼前景色使作者乡情陡生,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无奈情绪便很自然的产生。

  3.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

  (学生各抒己见,自由作答,参考理解要点:古代交通的限制,运用了雁的意象,乡愁人人有,人的情感归宿)

  课堂检测:

  一、填空(2*6=12分)

  《次北固山下》作者______,______人,______代诗人,他经镇江到江南一带去,一路行走,当舟次北固山下时,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心中的情思,吟成了这一千古名篇。题目中“次”是________的意思,本诗属______言____诗。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设计04-29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04-23

二次根式教学设计08-01

二次函数的教学设计04-01

信息技术下的教学设计(8篇)04-29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06-01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04-03

《一次成功实验》教学设计05-19

《第一次……》教学设计05-17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