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的教案

时间:2021-01-15 17:04:05 教材 我要投稿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的教案

  具体教学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的教案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学生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美。

  (4)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第2课时《立体图形的拼组》是在一年级上册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提供一些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这一节课在设计上可分三个教学环节来进行教学。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感知特征。首先让学生观察正方体、长方体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不仅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了复习,也培养了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能力。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图形的拼组。这里包括正方体的拼组、长方体的拼组、正方体和长方体放在一起的拼组。我们老师要本着新课标所提出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必须以学生的亲身体验为基础让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教学时始终可让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和喜好来拼组,然后拼好后互相交流欣赏,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到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欣赏到了几何美和数学美。培养学生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第三个教学环节是做纸筒。可以提出你能用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纸,借助胶水的帮忙,做一个我们学过的立体图形来吗?这里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操作,使他们初步体会到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

  具体教学可以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拼摆,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人合作,从多角度去欣赏他人的良好心态。

  这一单元2课时教学是按照教科书和教学用书的编排意图来制定的.。但我认为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可以开放教材、活用教材把这块内容分3课时进行教学。2课时教学时,例1──体会平面图形的特征(包括一个做风车活动),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的教学内容,为第1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和年龄特征,考虑到教学时间的限制,可以大胆地冲破了教材和教参的束缚,依据新理念重组教学内容,再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这一节课内容分解为两课时。怎样分呢?可以将教科书中规定选用的一页半教材内容(例1、例2、做一做),改为只用半页教材内容(例1),删去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再增加探究各种平面图形之间的转换关系为第1课时。然后按感知特征探究关系做风车这样的顺序来呈现教材,课题也就要相应调整,叫图形的转换也许适当些。那例2──感知平面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就为第2课时平面图形的拼组。第3课时的内容就为例3──感知立体图形的关系(拼组活动)。当然,根据不同班级的实际情况,我想各位老师也会有具体不同的课时安排。应该说不管怎样安排都是为了更好地展示教材内容,力求做到开放教材、活用教材,使教材为我所用。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教材分析》的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认识小数教材分析12-30

语文第三单元科学与发现单元教材解读12-08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11-06

八上第六单元教材分析12-08

一年级上册教材简介语文教案12-13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材分析-小学数学工作总结11-07

数学教材分析心得体会07-22

小学一年级语文汉拼教材分析提纲教案07-25

关雎教材分析12-24

《秋天》教材分析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