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4 10:35:34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三语文《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分析

初三语文《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

  九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两年的语文学习,对现代文、文言文以及诗歌等文体都有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学习基础。但对于新诗中朦胧诗,学生在教科书中还是首次接触到,大部分学生对于其意境和意象的理解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这个阶段的学生求知欲强,对新文体有很大的兴趣,并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诗人对现实的否定和对光明的向往,以及即使面对重重磨难也不放弃希望的感情。

  2、体会诗人经历人生苦难之后对诗意人生和自由精神的感受。

  二、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诗歌的朗读技巧,学会品味诗歌语言,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感情。

  2、学会比较阅读的方法,通过诗内物象的对比,理解诗歌主旨。

  三、知识与技能

  1、了解朦胧诗及其审美特征。

  2、感知诗中“星星”的形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是理解诗中所寄托的诗人的理想及了解朦胧诗的特点。

  2、难点是“星星”的象征意义。

  教学资源

  1、教师自制的多媒体课件。

  2、上课环境为多媒体大屏幕环境。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音乐:多媒体播放莫扎特欢溢童趣的《小星星变奏曲》,请同学们用心倾听并想象月夜星空的情景。

  2、学生回答:学生诗意描述月夜星空的情景。

  3、引入课题:“的确,这茫茫夜空闪现的点点光明,令人遐思。对于经历过心灵劫难的诗人来说,‘星星’变成了点燃他灵感源的导火线,因此而催生出一曲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星星变奏曲》。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这首诗歌。”

  教学活动2 (二)走近作者,了解文体

  1、作者简介:多媒体出示作者资料。

  2、朦胧诗解说:多媒体出示朦胧诗的资料。

  教学活动3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星星变奏曲》朗诵,学生边听边欣赏。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1)为什么题为《星星变奏曲》?

  (2)诗中的星星象征什么?诗人反复咏叹星星表达了怎样的渴望?

  (3)两小节诗在结构上及语言上有什么异同点?

  3、教师点拨引导,学生交流。

  教学活动4 (四)合作探究,理解课文

  1、学生再次朗读诗歌,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1)“每一首诗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此处星星为什么要颤抖呢?

  (2)怎样理解“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星”?

  (3)“寂寞地燃烧”是什么意思?

  (4)这首诗中有几处出现了“星星”这一形象?它有什么深刻含义?

  2、教师边巡逻边指导,就学生的共性问题集体讲解。

  教学活动5 (五)揣摩运用,体味语言

  学生品读诗歌,思考下面的问题:

  1、诗人用“柔软得像一片湖”来形容夜晚,这给你怎样的感受?

  2、“鸟落满枝头”与“星星落满天空”的联想与类比,表现了怎样的意境?

  3、“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与“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这两句诗在语意上存在着怎样的关系?诗人为什么用“闪闪烁烁”来形容声音?

  教学活动6(六)归纳总结,明确主题

  星星

  光明

  美好

  星星变奏曲

  向往光明 批判现实

  寒冷严酷

  温馨美好

【初三语文《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星星变奏曲》教学设计03-03

《星星变奏曲》评课稿04-16

星星变奏曲音乐评课稿04-24

音乐评课稿:星星变奏曲03-27

数星星的孩子的教学设计02-23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07-12

《鲜花和星星》教学设计05-21

《数星星的孩子》教学设计05-02

《小星星变奏曲》评课稿08-11

音乐评课稿:星星变奏曲(精华)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