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

时间:2022-07-03 22:35:14 传统文化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如何避免流于形式这个话题,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就曾指出,只强调形式,把学习传统文化弄成作秀是不对的。这为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敲响了警钟。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目的是通过强化教育,让公众真正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与精神实质,通过一定的形式和载体,让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达到入脑入心,引导公众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涵养公民素养,提升公民素质,营造良好的崇德向善社会氛围。近年来,各地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都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就在前不久掀起的诵读国学经典活动,也让传统文化教育得以广泛开展。但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各地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还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有的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选择的对象以学生为主,而以公众为主要对象的传统文化教育开展得比较少;有的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内容的选择上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从实践的角度去引导公众;有的在探索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中,存在着重形式、造声势,而忽视了实效.......这些问题,表面上轰轰烈烈,实则“雷声大雨点小”,导致“雨过地皮湿”。有的甚至“只打雷不下雨”,公众没有真正入脑入心,不但让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更影响了传统文化的教育质量,达不到传统文化教育应有的实效。

  传统文化教育,不是而不只是会背、会写、会唱而已,更不是穿奇形怪状的衣服、行跪拜礼等形式化的东西。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得以传承和弘扬,就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式的做法,用从“准”“活”“精”三方面入手,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和实效性,才能避免传统文化教育走入形式化的误区。

  要突出“准”,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内容设置的精准度,才能“因材施教”。要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行业、不同年龄和不同的教育程度,分门别类制定详细的传统文化教育整体规划,确保不同类别、不同层次的人们都能享受到传统文化教育。要坚持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对象,来设置教学的内容;针对不同对象的喜好,选择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教学内容。达到在“投其所好”中产生潜移默化的教学效果。

  要突出“活”,增强教学方式的互动性。除了开展集中办班、举办学习活动等必要的教学形式外,还应注重教学方式的创新,注重培养教学对象的兴趣,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激发公众参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应注重教学过程的参与度,针对学生的教学中,积极鼓励家长参与到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在互动中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突出“精”,增强教学效果的“实效性”。传统文化教育要取得实效,就需要注重教学的精细化。一方面,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宣传力度,加大公众对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的正确认识,让公众从思想上重视起来,从行动上参与进来。另一方面,要注重抓好重基层打基础的事,做好传统文化教育的阵地建设,保障传统文化教育有阵地,提升教育的覆盖面。同时,还应注重传统文化教育的长效机制和保障机制建设,让公众想参与、能参与、愿参与,推动传统文化教育取得实效。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只有从机制建设入手,从形成合力入手,才能杜绝“雷大”而“雨小”,让传统文化教育流于形式,从而增强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互动性、实效性,达到应有的效果。

【传统文化教育需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06-13

职场新人理财需要避免的误区07-11

小学传统文化教育演讲09-22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3篇06-13

传统文化教育实施方案12-02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5篇03-15

传统文化教育学习心得01-21

传统文化教育心得体会11-05

传统文化教育的心得体会05-20

应届生求职时需要避免的几个观点?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