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山歌教学后记

时间:2021-01-07 12:25:44 语文 我要投稿

溜溜山歌教学后记

  导语:《溜溜山歌》是一首安徽民歌,在教学中,我从民歌入手。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溜溜山歌教学后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溜溜山歌教学后记

  教学目标 :

  1、通过学唱歌曲《溜溜山歌》,产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初步掌握“下滑音”的演唱。

  3、音乐游戏。

  教学重点 :

  能用自然、诙谐的声音演唱歌曲《溜溜山歌》,表现出劳动的气氛。

  教学难点 :歌曲中下滑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 : 钢琴、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

  导入师:有谁知道刚刚那首歌曲的名字么?(生举手回答)

  师:看来你对这首民歌很熟悉,是呀,这就是有名的江苏民歌《茉莉花》。我们也曾在音乐课上学过一些民歌,下面,请竖起你们的小耳朵,一起听听,一起来感受到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播放民歌《溜溜山歌》。

  二、新授

  (一)衬词

  1、感受歌曲师:很多民歌里都有衬词,你来听听这首歌里有哪些衬词?

  你们的耳朵真灵!再听听歌曲,一边听一边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几处衬词。

  听范唱。

  呈现歌词

  生:四处

  2、学唱“溜溜”

  师:真是一群善于发现的孩子!是的,歌曲共出现了四处衬词。安徽人民是勤劳善良的,他们经常边唱着歌儿边劳动。让我们跟着歌声去寻找他们,一起享受劳动的乐趣!

  3、下滑音师:你们发现了什么?(歌谱中有一条波浪线)这叫做“下滑线”,其实我们已经会唱下滑音了,不信你们唱一唱。(生回忆“溜溜”唱法,再次加深印象)下滑音的演唱就是这样。

  (二)学唱歌曲

  1、感受旋律,跟琴哼唱师:劳动了这么久,我们休息一会儿,请你们用LU轻声跟着我的琴声哼唱(弹一句哼一句)

  2、学唱第一段

  (1)听范唱,默唱。

  师:多动听的旋律呀!请你跟着范唱在心里默唱。

  (2)跟范唱学唱师:你们的小耳朵认真听了么?那么就请你跟着音乐轻声唱出来。

  (3)跟琴唱歌,巩固歌曲。

  师:唱了一遍,你感觉自己还有哪一句可以唱的更好一点?(根据情况,拎出来练)

  师:看来你们的小耳朵确实是一对会听音乐的耳朵!让我们跟着琴声唱一遍吧。

  (4)字头咬字师:从你们的歌声中,我感觉到了劳动的喜悦。下面听我来唱一唱和你们唱的有什么区别(师突出每一句第一个字头的演唱)

  师:民歌讲究字头的演唱,要求咬清楚每句话的'第一个字。你们这样唱一唱。师:这首歌曲短小但却寓意深刻,歌曲中唱到一棵树不成林,一根单纱难搓绳,让我们听听第二段又是怎样唱的。

  3、对唱歌曲

  (1)师生对唱师:他们劳动的多欢呀!我想和同学们用对唱的形式表现出他们辛勤劳动的样子,我唱第一段,你们唱第二段。

  (2)男女生对唱,分别站起来唱师:你们也来试试这种演唱形式,男女生对唱,男生先唱。(你们合作的真好!)

  4、完整演唱歌曲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我们不仅学会了一首好听的溜溜山歌,也获得了大丰收,这不正是团结的力量么。这首山歌的寓意也正是如此。让我们再一次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把这首山歌自信的唱出来吧!(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拓展

  音乐游戏:夸秋天。

  四、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唱了一首安徽民歌(溜溜山歌)。我国的民歌有如绚丽的百花遍野盛开,希望同学们课后利用好自己那对会听的耳朵,收集或学唱一首民歌,下节课上我们一起听一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溜溜山歌》教学反思

  《溜溜山歌》是一首安徽民歌,在教学中,我从民歌入手。首先让学生欣赏不同民族的歌曲,让学生知道在我国的各个地区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然后自然导入到新授的歌曲。

  教学中学生发现歌词多次出现衬词“溜溜”,从而知道歌名由此而来。全曲由两个加入衬词的乐句组成。宫调式,一段体结构,二四拍,音域为一个八度。歌词富有劳动生活的气息,它以“独木不成材,单线难搓绳”的生动比喻,告诉人们团结起来力量大,大家拧成一股绳,没有办不到的事情。歌中的衬词是汉族民歌特别是劳动号子的特点。

  《溜溜山歌》的旋律、节奏虽然比较简单,但滑音、切分音以及同字不同音高的掌握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难,因此,我采用辅导——拍击节奏——视唱——哼唱——齐唱——一领众和等教学方法来教授歌曲。为了让学生能够领悟到劳动号子中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在歌曲教学中我不断地用接龙演唱的形式让学生感受。

  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知道按民歌的题材可以分为小调、劳动号子、山歌,于是我还找来具有其鲜明特点的三首歌曲《茉莉花》《打麦号子》《对山歌》让学生充分感受民歌的魅力。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感知、理解、操作多种手段,以教师示范、引导相互合作,力争达到教学目的,让学生在理解山歌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