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原理的企业培训应用效果论文

时间:2021-01-04 10:48:55 心理学 我要投稿

心理学原理的企业培训应用效果论文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大企业都越来越重视员工的整体素质要求,以此来提高整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利用心理学的原理成了各大企业最重视的课程,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理论联系实践中帮助每一位员工发挥自己最大的能力,为企业做出更多地贡献。本文就是探讨了在企业中是如何应用心理学实践并用多种检验方法对所产生的效果进行测量分析。

心理学原理的企业培训应用效果论文

  【关键词】心理学;企业培训;员工效果

  一、企业培训中对心理学原理的概述

  在解读中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功能和行为的科学,包括两大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心理学研究涉及的方面有很多有许多的领域,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一直运用大脑神经系统的运作来解释个体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运用这些科学来探讨的心理学所产生的生理作用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的。

  (一)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著名的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来的,他通过小白鼠实验验证了强化理论,证明了任何的行为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强化而获得,只要不断地对同一正确行为进行不断地强化就会产生正强化的效应,对应的减弱某种不良行为的强化就叫做负强化,利用强化理论可以强化企业员工的好行为削弱不良的行为,对企业发展很有重要[1]。

  (二)动机理论

  动机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提出了行为动机理论,他利用对动物的实验结果提出行为动机理论,就是指很想得到某些东西,或者躲避一些让人生厌的事物。凭借以往的经验,我们通过某些手段来达到我们要采取的行动。动机理论不仅很好说明了人是如何去主动完成任务,更说明了为什么这样而不那样去做。有了强大的动机就会主动完成任务,对企业的管理至关重要。

  (三)潜能

  我们总说潜能是无限的,在心理学中潜能也是不断研究的课题,弗洛伊德曾说,心理结构主要是潜意识的,潜意识是精神生活的一般性基础。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们总是会受到潜能的影响。潜能更帮助我们更有信心的去完成某项工作,做到我们自己都以为做不到的事情,激发潜能对于企业来说就是新开发创造的源泉,重视员工潜能的开发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多地效益[2]。

  二、根据具体公司内部人员情况而定的企业培训课程问题

  (一)心理培训课程不系统

  在企业的利用心理学原理的培训课程中,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导致课程设计不严谨,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心理学原理包含很多种有发展心理学、学习心理学、人格心理学比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性别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文化心理学、进化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多重分类,而其中要选择好自己企业适合的门类,然后编制成相关的培训课程。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在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原理中选择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课程是不容易的,企业有大有小,人员有多有少。所以就导致了这种培训课程的不系统和不健全。

  (二)员工对培训课程认可度不高,导致创造力下降

  一般企业每天每个人的任务量都是满满的,而且也经常出现加班的状况,所以员工本来的工作就很繁重,再加上要参加这种培训课程更是苦不堪言。很多员工不愿意花费时间在这种培训上,他们觉得无关紧要的事情就不要拿来耽误正经的工作。所以,大多数的员工对此类的培训课程是很不重视的。如果还要参加此类课程的培训,就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和创造力的发挥。久而久之,员工们就会厌倦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最严重的影响就是导致员工的离职现象的发生,推行此类课程要注意方法,从员工的角度适宜的全安排员工去学习。

  (三)推行阻力大,效果欠佳

  由于推行得不到员工的认可,就导致了此类培训课程的推行阻力大,实行起来效果就不能够像预想的那样。要多加强沟通,从员工角度,想员工所想。员工的工作量已经很重,再去安排一些其他的培训课程更是不合时宜,在体会到员工的难处再去制定相关的课程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3]。

  三、提高心理学原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措施

  (一)因人而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一个企业中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以及各种外部环境的差别下,员工对此类课程的接受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在制定依托心理学原理的培训课程时要从员工的特点出发,因材施教,根据员工出现的工作上的问题去制定相关系列的课程,然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去解决员工在工作中出现的状况。去充分的展现一个企业所体现的人文关怀,要做就请专业的人员制定专业的课程体系,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让员工们的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注重强化动机,激发工作激情

  依托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强化理论的原理,解决好企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良的问题,有很多都工作上的问题都可以运用强化理论。强化理论最关键的是强化好的行为,让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打造整齐有序的工作环境,给员工一个好的刺激就是应用正强化的原理,在这一点上企业可以对设立一些奖项,和奖金之列的奖励办法,让优秀的人更加优秀,得到应有的奖励,让后面的人也能效仿,成为一种鼓励机制才鼓励员工更多地创造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形成全行业的积极的工作氛围,每个人都勤勤恳恳尽职尽责的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并大胆创造,为企业创造更多新鲜的事物,赢得更加辉煌的前景。

  (三)转变态度,热情工作

  员工们的自我意识往往占据了工作决策的绝大部分原因,我们都希望每一位员工乐观积极的去迎接每一天的工作和生活。很多刚刚入职的员工对工作还不是那么的适应,会出现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通过心理学原理的培训课程让员工转变以前的观念,懂得如何更好地平衡工作与生活,如何面对刚刚工作的改变,去勇敢的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才是最重要的。所以课程设置要让员工对自己的工作充满热情,充满信心去完成每一天的工作。此类课程的设置中要关注员工激情的培养,响应公司的号召全心全意的完成工作。

  (四)开发潜能,提倡创新

  在我们提到的潜能理论中,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在课程设置上要注重激发员工潜能意识的相关课程,开发出员工身上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特点,在设置课程时要让员工知道自己的目标,并想办法去实现这些目标,企业在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给员工创造出良好的外部条件,在心理学课程的培训下,壮大员工的创新意识,敢于研究探索新鲜的事物,并结合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来设定自己的未来的职业生涯,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五)团结一致,共创企业未来

  每个企业都是一个小型的社会,里面有很多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处理的游刃有余,所以在课程设置时要关注人际关系这一点,传授给员工人际交往的技巧,以及人与人沟通的技巧,来作为每一个员工成长的台阶。要把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交往贯穿于工作之中,给员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正确的团队理念去打造优秀的企业。所以在培训中要特别关注企业队伍的建设,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的去干一项工作才能是企业更加的强大起来,更有和其他企业的竞争力,才能在这日益竞争的社会中站稳脚步。在课程中灌输团结一致的理念,让所有员工都积极的参与工作,为企业创造出更多地价值和更长远的效益[4]。

  四、心理学原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的效果展现

  本着心理学原理的角度,去开展企业培训课程是符合科学的。将心理学与企业发展相辅相成也给企业注入了新的力量来源,尽管还存在很多的不足,但在每个企业的发展中能够意识到问题并去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加快整个企业发展的脚步,创造出更好的企业未来,现在很多企业还没有此类的课程体系存在,所以在企业中实践效果的展现也是对这种企业课程的推广和展现[5]。

  五、总结

  现在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企业的发展也原来越关注到了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上,那么开展一心理学原理为培训课程的企业实践,就打开了企业发展的大门。每个员工都有无限的潜能等着企业去开发去创造。把企业管理的更加完善此类培训课程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经过不断地实践,企业也能根据自己的员工的特点制定出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一些课程,从而开发出员工的潜能和创造激情,形成团结一致的企业团体,为企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为企业效力。总之心理学原理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是非常成功的为企业的发展产生效用,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综合的素养,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美国心理学会教育事务局专门小组,盛群力.“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心理学原理——重构和改革学校的架构[J].远程教育杂志,2003(06):22-24.

  [2]张锋.“心理学原理”课程建设的理论与实践[J].云南高教研究,1995(01):54.

  [3]梁豫秦.心理学原理在思想教育中的运用[J].胜利油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04):49-51.

  [4]金洪源.应用“学与教心理学原理”减轻儿童课业练习负担[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6(01):81-86.

  [5]韩旭华,张乃钲.依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培养激发学习动机[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1,2(02):63-64.

  作者:邓宇 单位:苏州优备精密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心理学原理的企业培训应用效果论文】相关文章:

自动化技术在企业的应用论文08-18

企业项目管理战略应用实施现状论文10-19

幼儿心理学培训心得12-21

对我国企业应用战略成本管理的建议的论文11-08

分层技术在计算机软件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论文01-10

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应用研究论文11-10

现代企业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应用论文01-14

知见心理学培训有感01-20

时间管理模式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论文08-02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的应用的论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