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语设计的论文

时间:2022-07-03 06:45:20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语设计的论文

  文章结构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讲究,足见每个部分的特点与要求。如果把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也看做一篇文章,那么,导入语即为“凤头”,对文章的分析、学习、探究则为“猪肚”,结语就是“豹尾”。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导入语与文章学习的设计费尽心思,以力求导入新颖,吸引学生,学习内容充实,技能培养到位。但对结语的设计往往忽略。在我看来,好的结语设计对课堂教学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甚至能产生余音绕梁的功效。

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语设计的论文

  如何才能设计好课堂教学的结语?针对这一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

  1.结语设计可根据学情及时调整处理。

  课堂教学是有现场感的,预设与生成随时交替着,即便事先设计好了结语,也可能因为课堂的即时生成,而显得难以体现课堂的生机与智慧。这时,教师如能根据学情作出及时调整,那么结语所起的作用则可能是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教授必修5 《我有一个梦想》一课时,我预先设计好的结语是“梦想,是有力量的,为梦想执着努力的人,势必有圆梦之时。马丁·路德·金就是证明。同学们,勇敢地追逐梦想吧!”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有梦想”的即兴演讲,让学生群情激越,心潮澎湃,大理想、小理想在小小课堂上碰撞,心灵的共鸣交汇成动听的乐曲。在这样的情势下,若还以事先设计的结语结束课文的学习,显然是不能很好地体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的。于是,我结合在即兴演讲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及时地调整了结语:“拥有梦想的人,是幸福的;追逐梦想的人,是勇敢的;实现梦想的人,是伟大的!我们的人生因梦想而精彩!同学们,让你我都做个追梦人吧!”

  德国的第斯多惠强调:“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学以情为主的文章自然要求师生能真正进入其中,并沿着课堂情感发展的趋势,将情感向前进一步,或向下深入一层,让学生感受到情感的强大力量。这样,语文教学既教了文,又育了人。

  2.结语设计可充分利用文体特点加以体现。

  结语设计可以考虑将文体特点融入其中。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两个课时的结语设计,我都融入了章回体小说的特点,“欲知林教头风雪夜买酒返回之后事,请听下节课分析”“欲识梁山泊上英雄好汉,请课下阅读《水浒传》”。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句话结语,学生却也能从中感知章回体小说的一些特点,同时,结语也起到了激起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之作用。

  在中国古诗词鉴赏选修课教学中,进行了宋词赏析的一般知识梳理后,为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并提高学习兴趣,我在结语设计中,选择以自己填词的方式来小结宋词学习。我设计的结语为: 《虞美人·宋词学习》“宋词学习难几许,常识要记牢。意象意境和技巧,鉴赏不离感悟情与志,风格语言多品味,辨明考查点。问君能握几多成,别似镜中望月两茫然。”学生在我自填的词中,对宋词学习的知识点再一次理清,也能感觉自己填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随之有动手创作的念头。

  将文体特点融进结语设计中,既可调动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对已学文体有较系统的认知。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结尾让学生接触到比教材更广阔的世界,进而充分体现“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课后走进更为广阔的语文学习天地,以便充分体现新课程要求,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3.结语设计可考虑结合单元要求加以强调。

  必修1—5课文是按一定要求编排的,这些要求也就成了该单元学习的重难点。除了将重难点的学习放在课堂主要时间里完成,如能在结语中再加以强调,那么学生对单元学习的目标也将更加清楚。

  教授《囚绿记》一课时,我就结合单元要求设计了这样的结语“一抹倔强向阳的绿,终究得到释放的自由,陆蠡以植物为题抒写了革命的信念。本文写作之特点与沐浴荷香月色中感受到朱自清淡淡的喜与愁,与品味着北国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秋,体会到郁达夫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一样。借景(物)抒情让情有了载体,让景(物)多了情味。”

  当然,课堂结语的设计更可以是针对一篇文章学习要求而进行的,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一次盘点,对所学内容有更完整更详细的认知。

  一堂课开好了头,更要收好尾。语文课堂教学完美有效的结尾能深化学生的认识,启迪学生的智慧,再次引起学生情感的强烈共鸣。恰如清代李渔所说“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恋,苦难遽别”。

【语文课堂教学的结语设计的论文】相关文章:

论文结语怎么写08-04

《争吵》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07-03

工业设计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分析论文07-03

年假结语07-10

课堂教学设计03-11

《回乡偶书》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07-04

《神奇的鸟岛》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07-04

《狼和小羊》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07-03

《逍遥游》的语文课堂教学设计07-03

绿色设计论文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