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外语教学课堂研究论文

时间:2021-01-03 12:15:05 语文 我要投稿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外语教学课堂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变革和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外语教学课堂的互动,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多种媒体和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介入,改变了传统课堂。当代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等手段,传递信息、交流情感,建构、合作“互动式”的过程。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言教学研究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外语教学课堂研究论文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课堂互动;多元识读能力

  引言

  外语教学课堂互动一直备受教育研究者和教师本身关注。基于社会学的概念,互动是指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群体之间、群体和群体之间互相影响的作用和关系。传统的外语教学课堂多是教师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灌输式”授课。学生处于记忆强化、接受老师讲授知识的被动不平等的地位。随着外语教学的不断变革和科技信息的日新月异,外语教学课堂的互动也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由于多种媒体和多种教学方法手段的介入,改变了传统课堂模式。当代外语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言语信息和非言语信息等手段,传递信息和交流情感的建构合作“互动式”的过程。本文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维度,对外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符号进行分析。

  一、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综述

  众所周知,语言课堂的互动对于课堂教学的效果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这是提高语言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手段,也是激发语言学习者学习兴趣、自信和学习自主性的非常有效的方法。另一方面,通过课堂互动,教师也可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好地营造轻松、和谐、平等的语言环境,促进有效教学。互动研究始于1981年Long提出的“互动假说”理论,认为从本质上可分为认知互动和社会互动。前者从认知互动研究关注学习者内在的认知机制和语言环境的互动,后者社会互动更多地从外部社会人际交际的角度来研究语言习得。基于对知网期刊核心文献的索引,笔者以外语课堂互动为主题词,共搜索文献201篇。根据其关键词的共现关系,教学互动、课堂互动、互动模式,以及课堂话语、学习过程、教学效果和语言能力、语言输入和意义协商等,是文献中多出现的关键词。2004年,王丽萍在《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互课堂》中较早提出交互外语课堂教学概念[1]。徐锦芬将1997年到2009年国内外外语课堂互动研究的论文,从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把国内外研究的特点和趋势进行综述,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启示[2]。2014年,李异飞在《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中,从课堂互动研究的理论背景、互动课型,以及互动策略、模式和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综述[3]。李素枝于2011年对中外外语课堂教学模式的互动研究进行分析[4]。刘琴和王淑芹分别于2005年、2006年关注情感认知互动策略的研究和互动话语模式的研究[5][6]。2011年,刘岩从教育技术开发的方面,描述了基于RIA技术的学习互动平台[7]。多媒体网络技术出现后,多维互动更成为研究者的关注点。2013年,李冬燕等就大学外语教师的多模态课堂话语实现路径进行了个案分析研究[8]。2013年,王莲在《多模态英语视听说课堂的互动分析》中,对不同课型互动分析研究[9]。可见,互动研究从理论深入到实践,从教师与学生互动、课堂内互动到教师和教育教学技术层面的多维互动,从单纯的环境客体的因素方面的互动到情感认知互动策略,已取得成效。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相关理论依据

  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和各种媒体技术给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知系统都被纳入交流的范围。单一模态的交流更多地被多模态所取代。按照社会符号学家(Hodge&Kress)的观点,当今对意义的理解,已经不再是单一符号层面的问题,而是一个从各种社会符号系统中综合而来的多模态形式。[10](P112-130)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话语活动往往具有多模态性(multimodality),而当今的大多数话语分析,都是以文本为基础。科技的日新月异,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革新,不仅在语言的观察和分析上,而且在语言的教学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前由于技术的限制,无法呈现如空间、环境、背景音乐等其他符号系统对语言系统的作用和影响,多模态的研究让自然话语的分析进入新的领域,更全面和细致地分析话语意义,从而更好地理解话语和说话人的意图。多模态话语分析作为西方话语分析理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不断发展完善。国内对于多模态话语研究,在近十年内,从最开始的理论的引进和学习,到后来对它的理解分析和应用。胡壮麟(2007)研究关注多模态化和意义的多模态构建[11]。朱永生(2007)则进一步关注了多模态话语的理论研究方法[12]。李战子(2003)和叶起昌(2006)等,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理论和应用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也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媒体领域,如广告、电影海报、新闻话语和网络微博等[13][14]。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文章虽然出现在各个领域,但是,多模态教学环境下的各方面的研究论文还有待深入。比如,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下的多模态意义的建构和话语分析的研究,以及对课堂教学上各模态的协作和分配,以及学生在多模态环境下的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和课堂互动方面的研究等。鉴于此,本文旨在对大学英语多媒体互动教学语境中开展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言教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维度,深化了对语言教学的研究,特别在当今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多模态话语分析有助于了解教师多媒体教学效果的现状,从而提高多媒体教学效果,帮助教师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和信息化素养。

  三、外语课堂互动教学中的多模态话语符号分析

  正如自然话语一般,外语教学课堂也是一种言语交际场所,经济文化的全球化对语言交际也提出了新要求,外语课堂教学随之也发生着改变,从传统的以读写为主的识读能力的单一固化的交流,到多媒体信息时代下的多元识读能力的培养和多元动态的交际。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是简单的提问回答形式的知识讲授和理解接受过程。这是一个静态的、封闭的、单向的过程,多数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教学进度和教学任务,忽视学生的理解和课堂的有效互动反馈。当今的大班教学的模式,即使在多种媒体介入外语教学课堂后,这种情况也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看到的多媒体信息也只是老师教授信息的多元化呈现,学生虽然大多会对多媒体呈现的信息感兴趣,但是,还是处于一种被动吸收的地位。有些教师没有把互动交流反馈融入到多媒体教学中,只是把板书简单地复制到多媒体PPT上,单纯播放和观看英语视频音频材料,而这些材料有没有和相关的教学有机地结合,有没有产生互动反驳教学,应值得反思。信息时代下的多媒体教学的“叫好不叫座”,让教师感受到多媒体呈现的信息很多,学生乐于接受,但是学生多为被动的接受者,很多时候教师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主导课堂,学生缺乏自主性,学生成为科技信息的被动接受者,使得多媒体辅助教学变成多媒体主导教学。因此,外语课堂教学需要多模态教学,提供和创造条件,培养大学生阅读各种媒体和模态提供的信息的多元识读能力,建构自我对外界的认识及其多元语言文化意识。

  (一)多模态化的外语语言教材语料的.选择

  外语课堂的互动,教师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是其展示传授知识的前提。在多元信息时代下,教师对教材、教学媒体和各种可用的教学资源的利用和整合,成为互动外语课堂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既然自然话语都是多模态性,人们在交际中的理解,也就不是单一性的,其要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各种信息来进行交际。在外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教材和语料的选择,也是如此。研究者编写语言教材和教师备课准备各种模态的语料时,不是把各种模态单纯地罗列和添加,它不是1+1=2的关系,而是让多种模态生成无限意义的潜能,也就是1+1>2的关系。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多种模态的语料是应该相互结合、相互配合,各种模态的互动,使得语篇获得更多、更丰富的意义。作为外语课堂互动教学,多模态化的语言教材和语料的选择,是互动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在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中,认真的备课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备课中对语言教材语料的理解,又体现了教师的多元识读能力,和能否在多元语言文化下,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根据Kress&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多模态语篇的整体意义是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的结合,是不同模态符号体现意义的综合体。可见,多模态教学语篇也是一样的。以笔者讲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为例。这个系列大学英语可分为《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译教程》《快速阅读》。此教科书系类就是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教材中有图片、视频和音频,以及多媒体教学课件和课外的网络教学系统等丰富的媒体资源。教师在研读和备课时,需要的也是在能够理解这些多元信息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到,在编写过程中,编者是关注各种多媒体符号,把多种符号资源有机整合建构,即对教科书的意义构建。教师在认识和理解教科书上意义表达的多元性后,就可以在课程的讲解和活动的设置中,充分理解和利用各种符号资源,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学生的兴趣,使多模态教学语篇的互动意义发挥到最大的功效。

  (二)多模态化下外语课堂教学互动交际模式

  外语课堂教学的互动,虽然分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媒体资源互动,但是,课堂教学中的互动很难单独孤立地进行。在多媒体信息时代下的外语教学,师生之间的互动不是在单一的模态下进行的。课堂教学中的视觉符号,例如,老师的板书和老师在讲解中播放的视频资料、图片等,老师的各种非语言符号,例如,手势、体态、面部表情,以及教室的内部环境等,都对教学中的互动起到重要的作用。以笔者讲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为例,在备课的过程中,教材本身就有丰富的多种模态的语篇和语料。在信息时代下,外语教师的备课中还有一个引起较多争议的多媒体课件问题。当前的多媒体外语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多媒体教学课件一直是教育技术学、语言学、计算机等学科研究的一个部分,它涉及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故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使用上,即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设备的限制、自身科技信息的运用等诸多因素,多媒体教学课件并没有像其开发和研制者所设想的那样,能在教学信息的传递和课堂互动方面有着巨大的变化。实际是多媒体课件并没有对大多数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质的变化,学生们也只是对其抱有好奇而已。以视觉符号为例,新版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在Lead-in引言部分都有相关主题的大幅的背景图片,在其多媒体课件中,也有对应的辅助理解的图片和视频材料。这些为互动课堂提供了良好的语料。外语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充分研究这些视觉符号怎样和自身的备课设想有机的结合,使图片等视觉符号产生的意义很好配合自身的授课,从其中挖掘学生感兴趣、适合学生互动的话题,或者可以交流的知识点,而不是任由学生选择或不加节制地观看。以听觉符号为例,听说能力是视听说课堂上师生都很重视的部分,“在听觉模态中,不仅包括教师和学生发出的口语语言符号,还包括其他一些听觉模态符号。在视听说课堂上,教师应充分运用听觉模态进行有效的互动,从而提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语料之间的有效互动。”[6]以非语言符号为例,这类的模态符号通常是被划分为语言符号之外,但它又对交际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语言表达积极的外语教师,假如其面部表情严肃,站在教室的角落里,那么,其语言表达的热情也会被学生质疑。因为其体态语的信息已传递了不友好的信息,这些信息和其语言信息结合在一起传递给学生,学生的反馈就不难想象,互动也无从说起。

  四、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虚拟外语互动课堂中的应用

  虚拟外语课堂是多媒体信息时代下的一个产物。网络课堂、远程教育等,都是多种模态在异地或者历时教育的应用。传统意义上的多模态教学语篇的话语分析,是基于一般意义上的教室教学,而虚拟外语课堂衍生了时空的概念,如网络课堂、远程教育,都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时空概念,教学语篇中的互动意义也有了新的内涵。科技的发展,给外语教学也带来了新的机遇,“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让空间和学习又有了新的内容,多维学习空间产生了,多模态话语的研究也自然走向多维学习空间。谢蓉蓉就多模态话语分析在未来网络课程的应用时,提出了“多模态虚拟课程”的理念。她提出了三种多模态虚拟课程:观影式虚拟课程、参与式虚拟课程和游戏式虚拟课程[15]。无论是哪种虚拟课程,互动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传统课堂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各种资源的互动模式,和界定是否适合多维学习空间中的虚拟课堂,将是未来虚拟外语课堂需要继续研究的方向。笔者在后续课程《通用职场英语》中,启用了智能教学APP蓝墨云班课,其虚拟教学助手就分为小墨和小蓝。小墨就是笔者的教师助手,它不仅可以通过学生在手机APP终端的学习数据定期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还会自动分析学生作业和建议,表扬和帮助学生。而对于学生来说,小蓝是定制化的服务,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小蓝,小蓝就是老师课外的虚拟分身。这既是虚拟教学技术的一个革新,也是多模态虚拟课程在手机端的一种呈现形式。虚拟外语课堂解决了时空的二维问题,从时间和空间上,为外语学习者提供了便利,其互动还是基于历时的“面对面”的讲授和交流,或者在一定时间内,让学习者可以自由地选择,给予参与者充分的自主性,互动在参与者主动的选择和交流中进行。虚拟外语课堂理念,将传统的虚拟外语课堂发展到了三维和四维的学习感受空间,使课堂信息的呈现方式、课堂交互方式发生了变革,互动也因为虚拟课程本身的不同,而赋予了新的内涵。在虚拟空间中,时空概念、教学资源及教学场地和设备等,都有了更好的发展,教学的互动也可以场景化、游戏化、重复化和开放交际化。

  五、结论

  外语教学中的多模态语篇话语分析,改变了以往的以师生、以文本为基础的交流研究模式,其关注的是正常多媒体教学语境下的交际,即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话语活动。多媒体教学中各种意义符号系统都被重新赋予意义,以前的图像、颜色等视听觉方面的符号,在教学中得到了空前的关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意义在于,它跳出了仅仅关注话语分析的意义符号系统,不仅关注语言的意义,也关注人们没有重视过的其他符号系统,诸如图像、音乐、颜色、动画等所起的作用显示出来,从而更全面地解读了话语意义,诠释了外语多媒体课堂教学中的意义建构,有利于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的重新审视,有助于多媒体教学的教研和革新。多模态话语分析为语言教学研究和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深化了语言课堂和课堂互动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丽萍.外语教学如何进入交际互动课堂[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10):22-25.

  [2]徐锦芬,曹忠凯.国内外外语/二语课堂互动研究[J].外语界,2010(03):51-59.

  [3]李异飞.我国外语教学课堂互动研究回顾及发展趋势分析[J].外语界,2014(04):47-53.

  [4]李素枝.中外教师英语课堂互动模式对比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02):34-39.

  [5]刘琴.外语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社会学建构及对话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5(30):45-46.

  [6]王淑芹.外语课堂互动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6(02):139-140.

  [7]刘岩,赵利平.基于RIA技术的学习互动平台在外语教学中作用的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11):280-282.

  [8]李冬艳,孟庆玲.大学外语教师多模态课堂话语实现路径探析[J].前沿,2013(17):110-112.

  [9]王莲.多模态英语视听说教学中的课堂互动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3(15):141-143.

  [10]Kress,G.&Leeuwen,TheoVan(2ndEdition).ReadingImages:TheGrammarofVisualDesign[M].London:Routledge,2006.

  [1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1-10.

  [1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82-26.

  [13]李战子.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研究,2003(05):1-8.

  [14]叶起昌.超文本多语式的社会符号学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06):437-439.

  [15]谢蓉蓉.多模态虚拟课程———基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的未来网络课程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2(04):75-78.

【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外语教学课堂研究论文】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课堂多媒体教学研究的教育理论论文11-17

巧用多媒体生成能动课堂的论文11-16

家居装饰设计的研究论文07-18

外语学习中的错误研究论文08-08

多波束通信设备设计与实现论文01-11

高中多媒体引入课堂的利弊分析的论文11-04

图书馆的设计语言研究论文01-11

战略成本管理研究与探讨的论文11-09

当代雕塑材料的情感因素研究论文08-21

公共管理实验研究论文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