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

时间:2022-07-03 00:24:54 贸易/消费/租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

  清代的中原商中原由于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条件,被清廷视为重要的市场;同时,中原的人口数量增长和城镇发展迅速,自然对于商品的需求巨增;况且中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而不屑经商,直接引致全国各地的商贩在此聚集经商。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和影响之下,清代的中原商路占据重要地位,并对贸易经济产业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

  1.清代中原的主要水陆商路概述

  清代,中原地区主要设立河南省,并建立了贯通东西南北的交通运输干线和交通动脉,为中原商路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就中原商路而言,主要由驿运商路、陆上商路和水上商路组成。首先,究其驿运商路而言,它与清代税收活动和商品流通紧密相关,在河南省专门设置驿递和铺递及被驿站所替代的递运所,据《光绪会典》统计,康熙十四年间,河南共有120个驿站和885所急递铺,其中州管驿站12处,县管驿站96处,驿丞管腰驿12处。到嘉庆年间则减少到67个驿站。

  其次,究其陆上商路而言,它主要分为国道和省道,前者是指京师连接各省的道路,后者是指向省会到达府州的道路,而河南省会是开封,故陆上商路的汇集点位于开封,并形成以开封为出发点和省内其他的主要陆路运输线,而以开封为出发点的陆路运输线又分为通往北部京师、南部湖广、东部徐州、东南部南京、西部西安、西北太原、西南部巴蜀的运输线,省内其他的主要陆路运输线又分为彰德府至襄阳府、汝宁府至襄阳府、归德府至南阳府和经洛阳的南北运输线,可见陆上运输线的纵横交错的网状链接,为中原商路的形成和兴盛构建了前提条件。

  2.清代中原的贸易经济产业

  2.1种植业

  种植业主要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而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高粱、玉米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料、药材、果树等。清代中原的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和豆类,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油料、染料和烟草。首先,对于粮食作物而言,小麦是中原粮食对外输出的大项。据《清乾隆十八年八省漕运米麦豆实数》中可知:乾隆八省漕运京师的河南麦子就有8119石,而在八省当中唯有河南漕运麦子如此之多,约占八省漕运麦子的25%,故河南有着“麦收天下足”的美称,并可与“湖广熟,天下足”的水稻生产相媲美,从中可见中原的粮食贸易兴盛,如此繁忙的粮食贸易没有发达的商路支撑是不可能完成的。

  2.2手工业和采矿业

  就中原地区的手工业而言,主要分为丝织业、棉纺织业、制酒曲业及中原各地民间的小手工艺品。其中,丝织业以汤阴盛产的汤绸和开封盛产的汴绫为名,通过开封至淮安府、清江浦、颍州等水路销售各地;棉纺织业以怀庆府的温县和孟县、偃师、鹿邑县等地为名;制酒曲业有洛阳的明星酒、卫辉有百泉酒等。就中原地区的采矿业而言,主要分为煤炭业、铁矿和有色金属的开采。其中,产煤区集中于豫西、豫北的丘陵山区,通过开封至江南、南阳至襄阳的水路销售各地;产铁地集中于禹州,通过南阳至襄阳的水路而销售各地;有色金属矿产在河南并不多,但也零星分布着铜、锡和铅。

  结论

  清代的中原商路对于贸易经济产业起着巨大的作用,而种植业、手工业和采矿业之外,还有畜牧业和药业也较为发达。

【浅析清代的中原商路与贸易经济产业论文】相关文章:

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分析论文07-04

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转换论文07-04

国际贸易经济发展策略论文07-04

关于德国成为转口贸易经济国的探究论文07-04

边境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计量分析论文07-04

基于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如何调整产业结构论文07-04

机械加工工艺浅析论文07-04

针对毕业论文的浅析07-10

浅析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措施论文03-24

探析中国对外贸易经济的现状及对策论文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