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时间:2022-10-06 14:50:14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阅读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1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初中阶段“阅读能力”的任务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从“教学控制论”的角度看,上述要求是初中阶段阅读教学的总要求,即总目标。要达成这一总目标,自然要有一个复杂的实施过程。这一实施过程就是完成现代文阅读任务的教学过程。要使这一教学过程得到科学的、有机的全面控制,并形成一个完整的运行机制,以保证总目标的达成,就需要对总目标加以逐层分解,使之细目化、行为化。

  大纲对“阅读能力”要求的这6句话, 归纳起来是从“会读”和“读会”两个方面提出要求的。“会读”主要指掌握阅读的基本方法。即“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默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断”和“能熟练使用常用字典、词典。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读会”则主要指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即“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以及“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会读”和“读会”是辩证的统一,只有“会读”才能“读会”,“读会”了,“会读”的能力就得到了相应的提高。下面我们把“九义”大纲所规定的“阅读能力”这一总目标,按布卢姆认知领域的四个层面,本着“分层优化”的原则予以分解,并分述于后。

  一、认读感知能力

  整体的认读感知能力是现代文阅读能力的最基本的能力,它包括如下能力要求:

  1.能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概内容。懂得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在语句中的含义,包括常用字的正音、正字、释义以及基本字义、词义的辨析等。

  3.能懂得作者是怎样写的.,即文章要表达什么中心,层次结构怎样安排。

  4.能感受课文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即爱什么、恨什么,歌颂什么,反对什么等。

  5.能辨别各种文体,懂得各种文体的要素,并根据各种文体的特点进行阅读。

  6.能把握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自己的疑难问题。能利用有关材料自己解决疑难问题。

  7.能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

  8.能指出常用的修辞方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和反问)。

  9.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0.能用摘录或制作卡片等方法积累阅读材料, 记忆或背诵一些精彩的片断。

  这个层次采用的阅读方法是“速度概览”,从记时阅读到限时阅读,最终达到每分钟500字的阅读速度。

  二、理解分析能力

  “理解分析能力”比“认读感知能力”高一个层次。这个层次的特点是训练更为复杂的心智活动和思维能力,它伴之以“精读细研”的阅读方法,以达到对课文(阅读材料)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它包括如下能力要求:

  1.能积累较多的词汇,理解关键性词语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

  2.能分析文章的段落结构,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

  3.能整体感知语段或篇章,理清文章的线索和作者的思路。理解作者选取了哪些材料,表现了什么中心,采用什么文体及表达方式,文章怎样起承转合等。

  4.能抓住一段文字的中心,找出关键性语句(中心句),分析与其他语句之间的关系。

  5.能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语体特点阅读课文,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

  6.能从文章的内容中体会作者的态度和观点,能分析主题思想及其意义,并作出自己的评价。

  7.能领会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及其在文中的作用。

  8.能就课文内容、语言、写法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问。

  9.能分析段落层次间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懂得承接、过渡和照应。

  10.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写读书心得笔记,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三、鉴赏评价能力

  鉴赏评价能力是较高层次的阅读能力。九义教材从初一开始就安排了相关的课文和训练,如《〈咏柳〉赏析》《笑的武器》以及按不同年段,循序渐进地安排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的阅读训练。这些都是获取鉴赏评价能力的最好范例。其能力要求是:

  1.能就一篇课文或阅读材料或内容、或语言、或写法作出评价。

  2.能欣赏文中的优美、精辟的语句。

  3.能欣赏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描写。

  4.能根据不同的文学体裁及特点阅读欣赏文学作品。

  “鉴赏评价能力”的显著特征是:它必须以“理解分析能力”为前提,即必须对一篇课文或文章进行全面的剖析,在此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好在什么地方,不足的是什么,由此进一步加深对课文或文章的理解,从而欣赏、品味那些脍灸人口的作品,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四、迁移运用能力

  应该说“迁移能力”是阅读能力的最高层次,是阅读能力的“活化”,使“得法子课内”的知识向课外延伸和扩展,从而“得益于课外”,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出神入化的境界。前述训练所获得的阅读能力,就成为一种驱动力,一种自然的习惯,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读更多的东西,获取更多、更为广泛的知识,或有创造某些新事物(如提笔作文)的冲动,使这种“阅读”成为带有创造性的阅读,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阅读领域,具有了更高的阅读能力。“迁移运用能力”在“九义”大纲中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求,但人教社编的“九义”教材的课后练习中安排的大量的比较阅读以及“课内自读”和“课外自读”等都是这种“迁移运用能力”的训练,这都是不可忽视的。

  “目标层次”实质上就是一种阅读能力层次。作为教学依据的语文教学大纲,不可能把教学要求写得非常具体,它较为抽象笼统,有一定的模糊性:它有利的一面是便于施教者根据不同的对象灵活掌握,使其具有一定的弹性,更好地发挥大纲的调控功能;不利的一面是使师生难以把握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头发胡子一把抓,要么围着升学考试的指挥棒转,要么凭教师的爱好或经验随意处置,对教学深度、广度的把握缺乏客观的标准,产生随意性,因此使得每个年段、每个学期乃至每个单元没有明确的训练重点,缺乏梯度,导致了教学的盲目性。也因为如此,使教学很重要的一个环节——评价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使各种层面上的教学检测缺乏效度和信度,难于正确判定教学质量的优劣。无论是从认知规律角度看,还是从教学的现状来要求,目标层次的划分是极为必要的。加强对阅读教学的宏观调控。做到心中有数,这是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在教学实践中,一堂优质的阅读教学课,也许就包含几种阅读能力的综合培养,体现出几种能力层次的统一性。任何一种教学过程,它应该是“整体感知→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迁移运用”这样一个认知过程和逻辑顺序,而区别仅在于由于年段的不同,教学要求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如初一年级着重培养“整体感知”的能力,初二年级着重培养“理解分析”的能力,初三年级着重培养“鉴赏评价”及“迁移运用”的能力,各个年段按其重点兼顾其他能力的培养,就体现了各种能力之间的相关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教学中选取先进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的设计,既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突出训练的重点,又注意教学内容、各种能力目标的相关性和综合性,这是抓好现代文阅读教学,提高阅读能力的关键所在。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 篇2

  一、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语文课文与数学、地理“课文”不同,其他学科的“课文”只是学习学科知识的材料,语文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二、课文中包含可能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因素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面临两个学习任务:

  1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的理解和感受;

  2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

  三、建议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

  1找准链接的点,即确定教学内容,明了学习任务;

  2设计链接通道,即教学的方式方法

  四、阅读教学的重要原则

  1、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始终都是学生这一阅读主体的理解和感受;在阅读教学之前、之中之后,学生对一篇课文的理解感受应该有明显的变化。

  2、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的是这一篇课文;学生要获得的,是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

  五、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

  1、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

  2、指导学生学习新的阅读方法

  3、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学生利用掌握的阅读图式解读文本,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交流和分享中,同学们相互触发,教师择机点播,学生往往能获得新的语文经验,加深丰富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文学鉴赏教学的路径:引起学生欣赏;带领学生欣赏;教练学生欣赏。

  选文功能及相应的路径:

  1、把课文当定篇教:学生的学习任务是深入的理解、感受这些经典名篇,理解和感受他们何以是经典,理解和感受他们超越时代的思想、情感和杰出的艺术表现力。“定篇”的教学离不开读和背,同时不能止于读和背,要真切的领会,切身的理解它历经淘沙的魅力和伟大。“定篇”类型的教学,往往要经历“引起学生欣赏”、“带领学生欣赏”以及参读相关资料等过程,并辅之以“唤起补充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 等路径。所以会用较多的教学课时。

  2、把课文当例文教:定篇是教课文,例文是用课文教阅读方法,分两种情形(1)当做学习“客体知识”的例子。语文知识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指涉客体,比如语言知识、文学知识、文章知识等;一类指涉主体与客体的交往活动,比如阅读方法、写作策略、口语交际的知识等,(2)当作学习写作的例子。

  3、把课文当样本教:基本上是“组织学生交流和分享语文经验”,让学生提问题,老师归类,师生共同解决,完成解读。

  4、把课文当用件教:由这篇课文引发去做其他事情,这里的课文已经退化为学习材料了

  5、把课文当“引子”教:特指“由节选引向长篇作品”、“由选篇引向整本书阅读

  “读写结合”的路径:以写促读,以读促写(课文是写作材料的来源;课文时写作命题的触发点;课文是仿写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