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时间:2022-07-02 12:46:04 农业经济管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提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间题仍然是科研与生产脱节的问题。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科技主管部门的职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决策功能和强化服务功能;农业科研单位的改革在总体上要沿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向进展,既要保证国家重点课题和优势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又要让一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入市场,从事科技开发和推广。要采取建立以省级农科院为主体的农业科研体系,强化科研单位与农业部门的合作,筹建省级农业技术专业市场等措施来促进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的逐步正常化。

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1.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要解决的问题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仍是如何解决科研与生产脱节这个难题。科研与生产脱节的主要表现是:一是科研滞后于生产,对市场需求反映迟钝;二是科技导入生产的机制受阻,科研与推广部门之间的合作淡化;三是农业生产中急需的需求信息反馈速度慢。

  农业科技改革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使科技应用于生产,服务于生产。但是,从浙江省的情况看,1993年农业生产又出现了严重的滑坡,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下降10.2%,春粮减产20.2%,早稻减产17.3%,秋粮预计减产。.2%;棉麻生产下降;油菜面积和产量下降23.5%和24.6%;经济作物生产也稳中有降;畜产品生产基本持平;基层农技人员流失达1/3以上,有的市县减幅达47.2%;全省不少地区尤其在经济发达地区出现了“调整无路、消极减种、盲目降低复种指数”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和科技政策的不到位。由于体制转换使农业科研单位与农技部门谋求经济利益,改善自身条件和待遇的意识增强,特别是“撤扩并”后,基层农技站线断、网破、人走、心散”;而农业科研系统的职能转换、人才分流尚未完全形成,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增产技术的到位。由此,在体制转换过程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把农业科研、推广、生产联结起来,围绕市场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是当前需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2.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向、内容和重点

  2.1科技主管部门的改革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首先要完善科技管理体系。科技主管部门一直作为国家行政机构行使科技决策管理的职能。然而,经济体制的转换,科技主管部门的职能必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为此,科技主管部门改革在于完善决策功能和强化服务功能。科技主管部门的决策功能主要加强科研立项工作放完善科技政策。农业科技立项工作的改革关键是解决科技发展项目和资金的无效性、重复性和滞后性的问题,为此在保证基础和应用研究等代表来生产力项目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的前提下,一切课题的立项必须紧紧围绕市场展开,即科研立项必须进行市场预测,考虑未来市场的容量和社会需求;课题的下达要避免承担单位的多元化和资金分散;要打破单位界限组建新型的课题组和协作组,要减少课题的下达数量把部分课题纳入市场调节。科技主管部门改革的重点是加强服务功能,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具有双向功能的技术市场网络,一方面把现有的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导向生产领域,转化为生产力;另一方面要把生产中的科技需求信息反馈到科技领域,形成新的科研项目进行科技研究与开发;二是要筹建科技开发银行或科技合作基金,为科研开发推广提供资金支撑。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科研与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使得科技投入趋向多元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资金需求增加,同时,现在全国已有较多的省级农业科研单位成立了内部银行,进行内部融资和借贷,有力地促进了科研、开发、推广工作的开展。为此,进一步筹建科技开发银行或科技合作基金,将有利于科研工作走向市场,有利于技术成果的转化,并为农业科技体制的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2.2农业科研单位的改革

  农业科研单位的改革在总体上是沿着“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向进展,但农业科研单位都普遍存在着该稳的稳不住,该分的分不出的间题。就稳住一头而言;稳住一头就是要保证国家、部、省的攻关、重点、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和优势学科的研究与发展,其根本点是稳定科技队伍.而队伍的稳定取决于待遇;就放开一片而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放开一片”的实质就是让一部分科技人员直接进入市场,而科技人员靠什么进入市场将是改革碰到的最大难题。我国几十年来的农业科技体制是把整个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包下来,僵化的体制并没有产生庞大的实用技术成果,造就出的科技人员又缺乏经营意识和直接进入市场的能力,而且农业生产作为特殊产业使得农业技术需求并非想象的那样旺盛。为此人才分流如何“放”,“放”到什么程度将是改革碰到的一个难题之一。从外部看,农业科研单位的改革,要采取创造条件和“推一把”的办法。所谓创造条件就是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撑;“推一把”就要是让农业科研单位有紧迫感和危机感,防止“稳”得过死,过多,使它们产生内在发展的动力。从内部看,农业科研单位改革首先要确立应该稳定的项目、学科和科技队伍,并提供相应的政策保证,使从事科研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待遇不得低于从事科技开发的科技人员;其次是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防止技术成果的损失和浪费,这是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薄弱部分,是农业科研单位管理中的最薄弱的环节,也是最应重视的问题;再次要利用重大技术成果创办更多的科技实体,增加经济收入,为分流创造条件;第四是要采取自愿分流和强行分流相结合的办法,让一部分科技人员进入科技实体或直接进人市场从事科技开发、推广。总之,农业科研单位改革不能等,要以人才分流为前提,同时创造条件。

  3.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措施

  3.1建立以省级农科院为主体的多层次、功能较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

  以行政区划设置农业科研单位是造成条块分割.科研低水平重复的主要原因。科技体制的条块分割导致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置缺乏层次性,功能单一,科技力量过于集中于研究领域,科技推广和开发力量薄弱;机构与课题的重复设置也产生了巨大的内耗;同时,农业生产的发展也要求农业科研单位拿出一部分科研力量去弥补农技部门技术人员流失造成的空缺。为此,建立以省级农科院为主体的多层次、功能较完善的农业科研体系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建立以省级农科院为科研主体,市县农科所为推广、开发主线的科研、推广、开发联合体,形成在业务上具有指导关系的科技体系,有利于科研、推广、开发工作的全面发展。该体系的建立一是要明确省、市、县各级农业科研单位的不同功能,打破各级研究所都抓住科研不放的不利局面;二是在业务上必须具有领导功能;三是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体制;四是应有助于农业科研单位走向经济自立。

  3.2强化科研单位与农技部门的合作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相对独立的农业科研系统和农业科技推广系统有利于强化各自的功能,并为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体制转换,各自的服务功能中的有偿服务不断强化,经济利益在科技服务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由于经济利益与个人名誉难以协调一致,导致两大系统缺乏统一行动的内在动力甚至造成技术成果所有权与推广权的垄断和对立,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合作有所淡化。当前,农业科技推广部门是一头放掉了,一头抓不住,困难重重,而农业科研单位尚缺乏足够的能力和意识直接进入市场,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用市场机制加强科研与推广部门的合作是当前一个重要任务。科研系统与农技部门的合作属于不同经济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其必然是以经济利益共享为前提。在以往的农业科研与推广的合作中,主要是以松散型的联合为主体,合作关系不紧密,服务功能差,容易产生矛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建立股份制、合作制的紧密型联合体,建立较完善的科技协作网,建立广泛的新技术、新产品联销网络,使科研单位与农技部门的合作得到强化。

  3.3筹建省级农业技术专业市场

  随着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科研工作的范围不断扩大。农业科研主体已从单一的种、养殖业等第一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拓展到新农药、专用肥、畜(蚕)药及疫苗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工业,特别是近几年来农副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把农业科研工作推向第二产业的研究;近几年农村经济发展,又提出了乡镇规划、环境保护、信息服务、政策法规咨询等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开发工作不断加强,为农业服务的科技第三产业正在形成。为此,农业科研工作范围不断扩展,更具综合性、社会性。如何快速传递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需求信息,满足社会的需要,也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过程中的新任务,新挑战。要使农业科研、推广、生产通过市场达到更有效地结合,筹建省级农业技术专业市场符合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该技术市场在容纳本省农业技术成果推广开发,传递技术供求信息的同时,还必须多渠道、多形式的引进全国乃至国外的最新技术成果进行技术贸易。该技术市场要维护科技、推广、生产三者的利益,促进三者间的共同发展,使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推广和信息交流逐步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论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相关文章:

农业科技口号12-30

最新盐业体制改革07-10

农业科技口号5篇03-17

论述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07-13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09-02

三、论述题(,40分)07-10

论述银行与保险合作的法律困境07-13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问题07-10

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总结06-09

农业科技发展情况调研报告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