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齐华《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

时间:2022-03-24 01:19:23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张齐华《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课堂实录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张齐华《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张齐华《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

  交换律是被普遍使用的一个数学名词,意指能改变某物的顺序而不改变其最终结果。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 张齐华《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欢迎阅读。

  师:喜欢听故事吗?

  生:喜欢。

  师:那就给大家讲一个“朝三暮四”的故事吧。听完故事,想说些什么?(结合生发言板书:3+4=4+3)

  师:观察这一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教师板书这句话)

  师:其他同学呢?(见没有补充)老师的发现和他很相似,但略有不同。(教师出示:交换3和4的位置和不变)比较我们俩给出的结论,你想说些什么?

  生2:我觉得您(老师)给出的结论只代表了一个特例,但他(生1)给出的结论能代表许多情况。

  生3:我也同意他(生2)的观点,但我觉得单就黑板上的这一个式子,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好像不太好。万一其它两个数相加的时候,交换它们的位置和不等呢!我还是觉得您的观点更准确、更科学一些。

  师:的确,仅凭一个特例就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样的结论,似乎草率了点。但我们不妨把这一结论当作一个猜想(教师将生1结论中的“。”改为“?”)。既然是猜想,那么我们还得——

  生:验证。

  师:怎么验证呢?

  生1:我觉得可以再举一些这样的例子?

  师:怎样的例子,能否具体说说?

  生1:比如再列一些加法算式,然后交换加数的位置,看看和是不是跟原来一样。(学生普遍认可)

  师:那你们觉得需要举多少个这样的例子呢?

  生2:五、六个吧。

  生3:至少要十个以上。

  生4:我觉得应该举无数个例子才行。不然,永远没有说服力。万一你没有举到的例子中,正好有一个加法算式,交换他们的位置和变了呢?(有人点头赞同)

  生5:我反对!举无数个例子,那得举到什么时候才好?如果每次验证都需要这样的话,那我们永远都别想得到结论!

  师:我个人赞同你(生5)的观点,但觉得他(生4)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综合两人的观点,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我们每人都来举三、四个例子,全班合起来那就多了。同时大家也留心一下,看能不能找到“交换加数位置和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有及时告诉大家行吗?(学生赞同,随后在作业纸上尝试举例。)

  师:正式交流前,老师想给大家展示同学们在刚才举例过程中出现的两种不同的情况。

  (教师展示:1.先写出12+23和23+12,计算后,再在两个算式之间添上“=”。2.不计算,直接从左往右依次写下“12+23=23+12”。)

  师:比较两种举例的情况,想说些什么?

  生6:我觉得第二种情况根本不能算举例。他连算都没算,就直接将等号写上去了。这叫不负责任。(生笑)

  生7:我觉得举例的目的就是为了看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到底等不等,但这位同学只是照样子写了一个等式而已,至于两边是不是相等,他想都没想。这样举例是不对的,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大家对生6、生7的发言表示赞同。)

  师:哪些同学是这样举例的,能举手示意一下吗?

  师:明白问题出在哪儿了吗?(生点头)为了验证猜想,举例可不能乱举。这样,再给你们几位一次补救的机会,迅速看看你们写出的算式,左右两边是不是真的相等。

  师:其余同学,你们举了哪些例子,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8:我举了三个例子,7+8=8+7,2+9=9+2,4+7=7+4。从这些例子来看,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生9:我也举了三个例子,5+4=4+5,30+15=15+30,200+500=500+200。我也觉得,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注:事实上,选生8、生9进行交流,是教师有意而为之。)

  师:两位同学举的例子略有不同,一个全是一位数加一位数,另一个则有一位数加一位数、二位数加两位数、三位数加三位数。比较而言,你更欣赏谁?

  生10:我更欣赏第一位同学,他举的例子很简单,一看就明白。

  生11:我不同意。如果举得例子都是一位数加一位数,那么我们最多只能说,交换两个一位数的位置和不变。至于加数是两位数、三位数、四位数等等,就不知道了。我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

  生12:我也更喜欢第二位同学的,她举的例子更全面。我觉得,举例就应该这样,要考虑到方方面面。(多数学生表示赞同。)

  师:如果这样的话,那你们觉得下面这位同学的举例,又给了你哪些新的启迪?

  教师出示作业纸:0+8=8+0,6+21=21+6,1/9+4/9=4/9+1/9。

  生:我们在举例时,都没考虑到0的问题,但他考虑到了。

  生:他还举到了分数的例子,让我明白了,不但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交换两个分数的位置和也不变。

  师:没错,因为我们不只是要说明“交换两个整数的位置和不变”,而是要说明,交换——

  生:任意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看来,举例验证猜想,还有不少的学问。现在,有了这么多例子,能得出“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个结论了吗?(学生均认同)有没有谁举例时发现了反面的例子,也就是交换两个加数位置和变了?这样看来,我们能验证刚才的猜想吗?

  生:能。

  (教师重新将“?”改成“。”,并补充成为:“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师:回顾刚才的学习,除了得到这一结论外,你还有其它收获吗?

  生:我发现,只举一、两个例子,是没法验证某个猜想的,应该多举一些例子才行。

  生:举的例子尽可能不要雷同,最好能把各种情况都举到。

  师:从“朝三暮四”的寓言中,我们得出“3+4=4+3”,进而形成猜想。随后,又通过举例,验证了猜想,得到了这一规律。该给这一规律起什么名称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揭示“加法交换律”,并板书。)

  师:在这一规律中,变化的是两个加数的――(板书:变)

  生:位置。

  师:但不变的是――

  生:它们的和。(板书:不变)

  师:原来,“变”和“不变”有时也能这样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结论,是终点还是新的起点?

  师:从个别特例中形成猜想,并举例验证,是一种获取结论的方法。但有时,从已有的结论中通过适当变换、联想,同样可以形成新的猜想,进而形成新的结论。比如(教师指读刚才的结论,加法的“加”字予以重音),“在加法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那么,在——

  生1: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不会也不变呢?(学生中随即有人作出回应,“不可能,差肯定会变。”)

  师:不急于发表意见。这是他(生1)通过联想给出的猜想。

  (板书:“猜想一: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不变?”)

  生2:同样,乘法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会不会也不变?

  (板书:“猜想二:乘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3: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会不变吗?

  (教师板书:“猜想三:除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商不变?”)

  师:通过联想,同学们由“加法”拓展到了减法、乘法和除法,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思考。除此以外,还能通过其它变换,形成不一样的新猜想吗?

  生4:我在想,如果把加法交换律中“两个加数”换成“三个加数”、“四个加数”或更多个加数,不知道和还会不会不变?

  师: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全新的猜想!如果猜想成立,它将大大丰富我们对“加法交换律”的认识。(教师板书“猜想四:在加法中,交换几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现在,同学们又有了不少新的猜想。这些猜想对吗?又该如何去验证呢?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合适的方法试着进行验证。

  (学生选择猜想,举例验证。教师参与,适当时给予必要的指导。然后全班交流。)

  师:哪些同学选择了“猜想一”,又是怎样验证的?

  生5:我举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8-6=2,但6-8却不够减;3/5-1/5=2/5,但1/5-3/5却不够减。所以我认为,减法中交换两个数的位置差会变的,也就是减法中没有交换律。

  师:根据他举的例子,你们觉得他得出的结论有道理吗?

  生:有。

  师:但老师举的例子中,交换两数位置,差明明没变嘛。你看,3-3=0,交换两数的位置后,3-3还是得0;还有,14-14=14-14,100-100=100-100,这样的例子多着呢。

  生6:我反对,老师您举的例子都很特殊,如果被减数和减数不一样,那就不行了。

  生7:我还有补充,我只举了一个例子,2-1≠1-2,我就没有继续往下再举例。

  师:哪又是为什么呢?

  生7:因为我觉得,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猜想,那猜想就错了。

  师:同学们怎么理解他的观点。

  生8:(略。)

  生9:我突然发现,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对的,我们必须举好多例子来证明,但要想说明某个猜想是错的,只要举出一个不符合的例子就可以了。

  师:瞧,多深刻的认识!事实上,你们刚才所提到的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正例”,至于不符合猜想的例子,数学上我们就称作――

  生:反例。(有略。)

  师:关于其它几个猜想,你们又有怎样的发现?

  生10:我研究的是乘法。通过举例,我发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也不变。

  师:能给大家说说你举的例子吗?

  生10:5×4=4×5,0×100=100×0,18×12=12×18。

  (另有数名同学交流自己举的例子,都局限在整数范围内。)

  师:那你们都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生11:在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

  生12:我想补充。应该是,在整数乘法中,交换两数的位置积不变,这样说更保险一些。

  师:你的思考很严密。在目前的学习范围内,我们暂且先得出这样的结论吧,等学完分数乘法、小数乘法后,再补充举些例子试试,到时候,我们再来完善这一结论,你们看行吗?(对猜想三、四的讨论略。)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选择完成教材中的部分习题(略),从正、反两面巩固对加法、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并借助实际问题,沟通“交换律”与以往算法多样化之间的联系。

  怎样的收获更有价值?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我明白了,加法和乘法中有交换律,但却没有减法交换律或除法交换律。

  生:我发现,有了猜想,还需要举许多例子来验证,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准确。

  生:我还发现,只要能举出一个反例,那我们就能肯定猜想是错误的。

  生:举例验证时,例子应尽可能多,而且,应尽可能举一些特殊的例子,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更可靠。

  师:只有一个例子,行吗?

  生:不行,万一遇到特殊情况就不好了。

  (作为补充,教师给学生介绍了如下故事:三位学者由伦敦去苏格兰参加会议,越过边境不久,发现了一只黑羊。“真有意思,”天文学家说:“苏格兰的羊都是黑的。”“不对吧。”物理学家说,“我们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苏格兰有一些羊是黑色的。”数学家马上接着说:“我觉得下面的结论可能更准确,那就是:在苏格兰,至少有一个地方,有至少一只羊,它是黑色的。”)

  必要的拓展:让结论增殖!

  师:在本课将结束时,依然有一些问题需要留给大家进一步思考。

  (教师出示:20-8-6○20-6-8 ;60÷2÷3○60÷3÷2)

  师:观察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什么变化了吗?

  生:我发现,第一组算式中,两个减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算式中,两个除数也交换了位置。

  师:交换两个减数或除数,结果又会怎样?由此,你是否又可以形成新的猜想?利用本课所掌握的方法,你能通过进一步的举例验证猜想并得出结论吗?这些结论和我们今天得出的结论有冲突吗,又该如何去认识?

  专家评析张齐华教学的《交换律》一课

  一堂有价值的数学课,给予学生的影响应该是多元而立体的。有知识的丰厚、技能的纯熟,更有方法的领悟、思想的启迪、精神的熏陶。事实上,数学的确拥有这一切,而且,也可能传递这一切。然而,出于对知识与技能的盲目追逐,当今数学课堂忽视了本该拥有的文化气度和从容姿态。知识化、技巧化、功利化思想的不断弥散,让数学思想、方法和精神失却了可能生长的土壤,并逐渐为数学课堂所遗忘,这不能不说是当今众多数学课堂的悲哀。近年来,在观念层面的探讨不少,真正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的却不多。可喜的是,在张老师的这一节课中,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努力,以及由此而带来的变化。透过课堂,我们似乎触及到了数学更为丰厚的内涵,感受到数学教学可能呈现的更为开阔的景象。

  对于“交换律”,一贯的教学思路是:结合具体情境,得出某一具有交换律特征的实例,由此引发猜想,并借助举例验证猜想、形成结论,进而在解释和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认识。本课,在宏观架构上并未作太大开拓。然而,在保持其整体架构的基础上,这一堂课在更多细节上所给予的突破却是十分显见。我们不妨重历课堂,去找寻这些细节,并探寻细节背后的意蕴所在。由“3+4=4+3”得出“交换两数的位置,和不变”的猜想,似乎再自然不过了。然而,教师略显突兀的介入,以“交换的位置,和不变”的细微变化,确又发人于深思。正如案例中所提及的,“一个例子究竟能说明什么”,是得出结论?还是仅仅是触发猜想和验证的一根引线?这里关乎知识的习得,更关乎方法的生成,关乎学生对于如何从事数学思考的思考。 “验证猜想,需要怎样的例子”的探讨,更是折射出了张老师独特的教学智慧。曾经,在太多的课堂里,我们目睹这样的情形:学生举例三、四,教师引导学生匆匆过场,似乎也有观察、也有比较、也有提炼。然而,我们却很少琢磨:观察也好、提炼也罢,它究竟该建立在怎样的基石之上,再换言之,在“简洁”和“丰富”之间,谁才是“举例验证猜想”时应该遵循的规则。张老师的尝试与表达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突破。“举例”不应只追求简约,例子的多元化、特殊性恰恰是结论准确和完整的前提。没有老师适时的点拨与引导,学生如何才能有此深度体验?无此体验,我们如何能说,学生已经历过程,并已感悟思想与方法?

  触及我深思的问题还在于,是什么原因触发了这一节课将原来的“加法交换律”置换成了“交换律”?是内容的简单扩张?是教学结构的适度调整?随后的课堂,给了我清晰的答复。“加法结合律”只是一个触点,“减法中是否也会有交换律?”“乘法、除法中呢?”等新问题,则是原有触点中诞生的一个个新的生长点。统整到一起时,作为某一特定运算的“交换律知识”被弱化了,而“交换律”本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猜想-实验-验证”的思考路线、由“此知”及“彼知”的数学联想等却一一获得突显,成为超越于知识之上的更高的数学课堂追求。这何尝不是一种有意义、有价值的探索?

  课堂的结尾,我们依然看到了教师对传统保守思路的背叛。确定的、可靠的结论已经不再是这一堂课的终极追求,结论的可增殖性、结论的重新表达、问题的不断生成和卷入,仿佛成为了这堂课最后的价值取向。即便是颠覆原有的结论,也在所不惜。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教师对于数学知识的“战略性”忽视,因为,教师心有大气象。

  数学是什么,数学可以留下些什么,数学可以形成怎样的影响力?答案并不唯一。但我以为,数学可以在人的内心深处培植理性的种子,她可以让你拥有一颗数学的大脑,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理性、审慎地看待问题、关注周遭、理解世界,这恰是这节课给予我们的最大启迪。而数学的文化特性,恰也在于此。

【张齐华《加法交换律》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01-10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评课稿05-31

《要下雨了》课堂实录03-12

《女娲造人》课堂实录05-09

《在山的那边》课堂实录04-12

王君爱莲说课堂实录04-15

机械摆钟课堂实录07-29

加法教学设计11-03

《青山不老》的课堂实录11-02

田忌赛马优秀课堂实录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