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22:11:14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方山子传》教学实录

  听说你正在寻找《方山子传》的教学课件?虽然它是一篇不太好理解的文言文,不过小编还是找到了有关《方山子传》的教学实录,希望你的教学愉快!

《方山子传》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把握文章变化多端、随物赋形的巧妙构思。

  2、 了解传主(方山子)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

  3、 体会作者苏轼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情感。

  教学重点

  打动作者苏轼的方山子之“异”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作者苏轼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情感。

  教学设想

  抓住核心问题层层拓展,重涵咏,多体悟。

  学情分析

  在扫除文言障碍的基础上广泛收集学生的问题,发现学生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三点:这篇传记的独特写法;方山子是怎样一个人;苏轼抱何种态度。据此确定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把握“变传之体”

  交流学生所写“陈慥小传”。

  问:对照原文,体会苏轼行文有些什么特别之处?

  明:变化多端(倒叙、补叙)、随物赋形(切合隐士身份)。

  二、理解方山子之“异” (了解传主的独特个性与人生取向)

  抓住关键语句“余既耸然异之”设问,层层展开:

  问1:方山子乃苏轼昔日好友,黄州重逢,苏轼为何“耸然异之”?

  [品读第二节,思考方山子“异”在哪里。]

  (学生找出方山子之异处若干)

  问2:对方山子身上这些特异之处,作何理解?

  (品味细节描写,体会方山子的隐者风度:通达洒脱,恬淡自适)

  问3:古代隐者多如此,苏轼为何偏偏对方山子“耸然异之”?

  明:因眼前的方山子相比十九年前,变化太大,判若两人。

  [品读第三节,领略少年陈慥的风貌:英姿雄发,侠气弥胸。“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侠”与“隐”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此奇妙的统一在方山子身上,实在是一个“异人”!]

  问4:昔日侠士又是如何变成眼前的隐者的呢?

  [品读第一节,了解方山子人生的三个阶段:少年侠士、壮年儒生、晚年隐者,并探寻其“折节读书”和“晚遁于光黄间”的原因。]

  由“不遇”自然过渡到下一环节:探究“东坡之叹”

  三、体会苏东坡之“叹”(体会作者在人物身上所寄寓的情感)

  抓住疑难语句“而岂山中之人哉!”“此岂无得而然哉?”“方山子傥见之与?”层层设问:

  问1:想到方山子一波三折的人生变迁,苏轼不由得感叹“而岂山中之人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明:为之惋惜,为之不平——也道出了自己心底的抑郁。

  问2:文章至此又补叙出陈慥的家世背景,这又说明了什么?

  [品读第四节,思考陈慥的人生选择:舍富贵,甘遁隐,是“真隐士” 。]

  问3:苏轼如何看待方山子的选择?“此岂无得而然哉?”体现了他怎样的态度?

  明:也有迷惑不解,但终于理解了,释然了——相信方山子一定是由所得,是精神层面的大自由、大欢喜。

  问4:行文至此,苏轼忽然又宕开一笔,写道:“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对此我们又作何理解?最后一句传达出怎样的思想情感?

  [品读第五节,体会“异人”之所指,领悟作者是以含蓄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方山子这样的“异人”的仰慕、向往之情。苏轼在思考方山子行事的同时,也在反省自身:如何才能走出精神的困境,重获心灵的平和——方山子遭遇“不遇”时的选择,对于苏轼,是一种宽慰,也是引领。]

  四、总结:这是一次对话,是苏轼与挚友的对话,也是我们,穿越了时空,与作者的心灵对话——课后不妨多读读东坡作于黄州的诗文,将这一番对话继续下去,相信会有更多体悟……

  教学后记

  本课教学的着眼点在于问题的设计,设疑以激趣,希望学生在问题的导引下能体会文章“个中三味”,与苏东坡展开一次心灵的对话。问题的设计主要考虑的以下几点:

  提问要有针对性。要切合学生实际,于学生有疑处质疑才是有价值的问题。

  定向发问。若笼而统之让学生满篇去找“方山子之异”,则可能把文章拆得七零八落,东一榔头西一棒,影响到对人物整体形象的认知,也不易体会文章巧用倒叙、补叙的妙处。不如定向发问,如“品读第二节,思考方山子“异”在哪里”, “品读第三节,领略少年陈慥的风貌”,这样发问,更有利于学生对此节中的细节描写做深入体会。

  提问有梯度、有层次。若先抛出学生最感困惑的几个句子(“而岂山中之人哉!”“此岂无得而然哉?”“方山子傥见之与?”),则很可能陷入思维的盲区。不如先易后难,待学生对“方山子之异”的多重内涵有了思考理解之后再来探讨“东坡之叹”,层层设问,一步一个台阶,学生不会感觉太艰深,也更乐于去发掘作者深微的内心。

  提问的方式要力求能激活学生的思维,避免一成不变的发问形式。如“古代隐者多如此,苏轼为何偏偏对方山子‘耸然异之’?” “昔日侠士又是如何变成眼前的隐者的呢?” “苏轼问道‘方山子傥见之与?’在苏轼看来,方山子会见到异人吗?”……富于变化的提问方式可以点亮学生的思维,激活课堂。

【《方山子传》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实录范文07-04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课堂实录07-02

张衡传课堂实录07-02

苏武传课堂实录07-02

课堂实录苏武传07-02

《伶官传序》教学实录(通用11篇)03-06

小学语文《冬夜读书示子聿》教学实录与评析07-04

《松树金龟子》课堂实录07-02

《地震中的父与子》的课堂实录07-02

六一居士传课堂实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