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

时间:2020-12-23 19:37:45 语文 我要投稿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根据我国著名的古代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关“草船借箭”的情节改写的,《草船借箭》这个故事是谋略里的谋略,下面由小编整理了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欢迎查看。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一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上课前老师请杨济清同学给大家讲个故事,仔细听哦,看谁能听出她讲的是什么故事?(生完整连贯地讲故事)

  生:这是“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

  师:你听得真仔细!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是——(生齐答)诸葛亮和周瑜!根据你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你想如何来评价他们?

  生:周瑜心胸狭窄、小肚鸡肠。

  师:这两个词用得真好!

  生:周瑜妒忌心强,但据我了解他也是个才华横溢、英俊潇洒的人。

  师:你能一分为二地评价一个人物,很好!

  生: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智者的化身。

  生:他智慧超群、精明能干。

  生:他神机妙算、足智多谋……

  师:看来大家对这两个人物的了解还真不少,你知道这个故事出自我国哪本古典文学名著吗?

  生齐答:《三国演义》!

  2、师:对!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来欣赏《三国演义》中的又一个精彩故事。(板书:草船借箭)你想怎样读这个课题?

  生:我想重读“借”这个字,这样可以强调是诸葛亮在向曹操“借箭”。

  师:体会得非常到位!那你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读课题吧!(生读)

  师:同学们,题目是一篇文章的“文眼”,我们常常可以从文章的题目洞悉它的中心内容,读课题时你完全可以带上自己的理解,大家也来试着读读课题吧!(生齐读)

  3、师介绍“草船借箭”发生的背景(采用图示,清晰明了,便于学生理解)

  [评析]:通过讲“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评价“诸葛亮”“周瑜” 两个人物,为学习课文内容做了准备。指导学生读好课题,为下面体会“借”字的精妙用法做了铺垫。此环节意在把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课外资源有效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由“诸葛亮三气周瑜”的故事自然过渡到“草船借箭”,引入新课水到渠成。

  二、初读课文,了解“草船借箭”的经过:

  1、师: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阅读全文,注意把句子读准确、通顺。(生认真读文)

  2、认读词语,师强调“擂鼓”中“擂”(多音字)的读音及“妒忌”中“忌”字的写法。

  3、理解词义,师:“妒忌”一词你怎么理解?

  生:就是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就心生怨恨。

  师:理解得很准确!谁能结合课文第1自然段再来说说对这个词的理解?(生读第1自然段)

  生:我觉得“妒忌”就是周瑜看到诸葛亮比自己有才干就心生怨恨。

  师:你会怎么读这一段?(生读,注意重读了“挺”和“很”两个词)

  师:让我们带上对“妒忌“一词的理解齐读这一段。(生齐读)

  师:因为妒忌,所以周瑜才会————

  生:想办法来刁难诸葛亮。

  生:让诸葛亮十天造好十万支箭。

  生:想借十天造好十万支箭这件事来治诸葛亮的罪,没想到他承诺三天就能造好(师相机板书)

  师:文中两人是如何对话的?请两位同学分角色读读第二自然段中的对话(生分角色朗读)

  师总结:这就是“草船借箭”的起因!

  4、师:了解了“草船借箭”的起因,谁能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草船借箭”的经过?(一生详细具体地进行介绍)

  师:内容介绍得具体又条理,但老师的要求是用简洁的语言讲讲,谁能讲得更简洁?

  (一生简明扼要地讲述)

  师:嗯,这次就好多了,既简洁又完整!

  [评析]: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全文内容,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及经过。我将重点放在了理解“起因”上,结合对“妒忌”一词的理解,比较轻松地处理了课文一、二自然段的内容,对“经过”只是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完整地讲讲,下一步重点进行研读。

  三、切入中心,领悟“神妙”:

  (一)抓住中心句,理解体会:

  1、师:整个故事是围绕哪句话讲的?请你画出全文的中心句。谁来读一读?(生读)

  (出示句子: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师:你怎么理解“长叹”一词?想像一下,周瑜说这话时心情怎样?

  生:“长叹”就是长长的叹息。我想周瑜会非常佩服地说这句话,因为从草船借箭这件事他看到诸葛亮确实比自己强。所以,说这句话时他的语气应该比较诚恳。

  生:我的看法和她恰恰相反,我认为周瑜会更加嫉妒诸葛亮,他说这句话时应该是忌恨的语气。

  生:我想周瑜会非常无奈地说这句话,因为诸葛亮确实比他聪明,虽然他不愿承认这个事实但又不得不承认,他仰天长叹一声,无可奈何地说了这句话。

  师:大家各有自己的理解,最后这位同学不仅体会到了周瑜当时的语气,还想象了他的动作,非常好!那就根据自己的理解去读读这句话吧!注意要读出周瑜的语气,还可以加上自己的动作(生声情并茂地读:或仰天长叹,或紧缩双眉,或捶胸跺足……)

  [评析]:从课文中心句入手,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周瑜的“长叹”,体会他当时的心情。个性化的理解,个性化的朗读,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

  2、师:“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  生:“神机妙算”就是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计谋高明。  师:对词语的理解非常准确,结合课文,围绕这个词你还有什么问题要问?  生:我想问周瑜为什么说诸葛亮神机妙算?

  生:我想问诸葛亮为什么会如此神机妙算?  生: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  师:大家提的问题相信都可以通过读书求得解决,现在我们集中研究“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点出中心问题)

  [评析]: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我启发学生抓住“神机妙算”一词自由质疑,逐步归纳、提炼出中心问题,下一步引导学生重点去体会、感悟。

  (二)、体会诸葛亮的“知天文”

  师:我们常称赞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的“知天文”主要体现在哪里呢?请你带着这个问题用心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待会儿与同学交流。

  生:我觉得他的“知天文”主要体现在“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这句话中(出示句子)

  师:谁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指导学生读出雾之大)

  师:诸葛亮在大雾漫天之时向曹操借箭,会不会是凑巧赶上这样的天气呢?谁能联系课文说说?

  生:我觉得不是巧合,因为文中说“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时候,诸葛亮秘密把鲁肃请到船里。”

  生:这说明诸葛亮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天气。

  生:这说明诸葛亮算准了第三天四更时候会大雾漫天,才不急不慌、镇定自若。

  师:“镇定自若”这个词用得真好!诸葛亮是什么时候决定在这个时间出发的?

  生:三天前立军令状的时候。

  师:也就是说,早在三天前立军令状时他就已经料到三天后的四更时候会有一场漫天大雾,这要归功于他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所以坐在船中的他才会笑着说——(生接读:“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师:从“笑着”一词你读出了什么?

  生:诸葛亮信心十足。

  生:他非常有把握。

  生:诸葛亮胸有成竹、从容不迫。

  师:“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这是话中有话呀!你能把诸葛亮没说出来的话说出来吗?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箭手朝我们射箭;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箭手朝我们射箭,箭多得会像下雨一样;  生: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一定会叫弓箭手朝我们射箭,这10万枝箭我是借定了!

  师:你能“笑着”读读诸葛亮的话吗?(生读)

  师:此时诸葛亮和鲁肃正坐在船中,假如你是鲁肃,看到这场大雾,怎么想?

  生:他会感到害怕,心里很着急:雾这么大,要是误入曹军的水寨怎么办?

  生:他会大吃一惊: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今天会有这么大的雾啊!

  生:他会连声佩服:诸葛亮这是神算啊!

  师:不止鲁肃会佩服,假如周瑜知道诸葛亮早在三天前就算准了会有大雾,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评析]:此环节我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品读、体会,问题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同时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积极地进行拓展,学生不再是停留在课文文字的表面,而是谈出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此基础上的朗读也就比较到位了,最后落脚到全文的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的体会加深了一层。

  (三)、体会诸葛亮的“懂地理”

  1、师:江上大雾弥漫,诸葛亮在天还没亮时就把船靠近了曹军水寨,他是怎样布船的?

  (生读,出示两个句子:

  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儿摆开……

  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

  师:你知道诸葛亮为什么一开始先要“船头朝西,船尾朝东”再“把船掉过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吗?

  生:我觉得他是想让船的一侧受满了箭,再让另一侧来受箭。

  师:天亮时,诸葛亮的船队是怎么回去的?找一个词来概括。

  生:顺风顺水   师:你怎么理解“顺风顺水”?

  生:就是顺着风向和水流的方向。   师:想想水往哪个方向流,当时的风向又是怎样的?(生在示意图上用箭头标注)   师:长江水由西向东流,受满箭的二十条船正是趁着顺风顺水的优势,飞一样驶出二十多里,曹操追也来不及了。他能利用“顺风顺水”的条件是巧合吗?

  生:不是,这都是因为他事先做好了周密的安排。

  生:这是因为他懂得利用地理优势。

  师:是啊,假如周瑜知道诸葛亮早就算准了借箭的地理位置,巧妙地安排好了,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评析]:此环节抓住关键词句,借助示意图让学生理解了“顺风顺水”一词,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诸葛亮之所以能“顺风顺水”是与他事先的周密安排、巧用地势分不开的,最后又落脚到全文的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体会又加深了一层,朗读更有感情。

  (四)、体会诸葛亮的“识人心”

  1、师:周瑜、曹操、鲁肃三人性格各不相同,这一切均在诸葛亮的掌握之中,他巧妙进行利用才使得“草船借箭”的计划得以顺利实施。下面我们分三个小组展开对这三人性格的探究,看看他们的性格分别是怎样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诸葛亮又是如何巧妙利用的?(三个小组分别展开讨论、交流)

  师:下面把你们交流讨论的成果展示给大家吧!

  生:我觉得曹操是个谨慎多疑的人,他看不清虚实不会轻易出兵。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文中提到:“江上雾很大,敌人忽然来攻,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要轻易出动。只叫弓箭手朝他们射箭,不让他们靠近。”

  师:诸葛亮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才敢大张旗鼓,趁大雾天气假装进攻曹营。

  生:诸葛亮知道鲁肃忠厚老实、守信、懂得顾全大局,特地向他借船,还让鲁肃事先帮他准备好一切。

  师:他是如何准备的?(生读第4自然段)你现在知道为什么要准备这些东西了吗?

  生:这些都是“借箭”时必不可少的。

  生:诸葛亮知道周瑜聪明过人,所以不让鲁肃向周瑜提借船之事。

  生:他还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妒忌自己、给自己设下了圈套,可他将计就计,不仅成功借得十万支箭,还让周瑜心服口服。

  师:看来大家对文中几个人物理解已非常透彻了!假如此时周瑜知道一切,包括他自己都在诸葛亮的胜算中,他一定会长叹一声,说——(生接读: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评析]:此环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了集体的智慧,放手让学生们自主学习、讨论交流,老师只作点拨指导,既节省了学习时间,学生学得还有实效,最后又一次落脚到全文的中心句——“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学生体会更深了,朗读更有感情了。

  四、拓展延伸:

  1、师:“草船借箭”实际上是诸葛亮从曹操那里智取了十多万枝箭,为什么课题却用“借”字?你觉得这个字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生:我觉得“借”字用得很恰当。船受满箭后,诸葛亮吩咐军士齐声高喊:“谢谢曹丞相的箭”,我们平时借了别人东西后总会说些感谢的话,诸葛亮是这样在“借箭”后对曹操表示感谢的。

  生: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不是诸葛亮在表示感谢,而是在讽刺曹操,意思是:你上当了,白白送了十万多支箭。

  生:我觉得“借”字用得很巧,俗话说“有借有还”,诸葛亮得到这十万多支箭不是不还,在以后交战时他会全部归还给曹操。

  师:你知道他什么时候去还吗?

  生:不知道。

  师:他在“赤壁之战”中将借得的箭如数奉还,课下大家可以读读“赤壁之战”的故事。

  [评析]:一个“借”字的体会使得课堂上闪现出求异思维的火花,不仅提高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更重要的是学生敢于、乐于去表达自己的理解,把他们学习的潜力充分挖掘了出来。最后我巧妙地留了个“小尾巴”,激发了学生课下继续去读名著的兴趣。

  2、师:《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或人物还有许多,你还知道哪些?

  生:我还知道关羽,他侠肝义胆、智勇双全、武艺高强。

  生:我知道“诸葛亮七擒孟获”和“空城计”的故事。

  生:我知道“桃园三结义”的故事。

  生:我还知道《三国演义》中与人物相关的歇后语,比如: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

  [评析]:此环节请学生介绍《三国演义》中耳熟能详的故事或人物,学生热情高涨,有效地拓展了文本内容,课内外资源有效整合,体现“大语文观”。

  五、作业布置:

  讲讲“草船借箭”的故事,继续读《三国演义》中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故事。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二

  师: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一篇课文,大家一起说,学哪一课?生:《草船借箭》(教师板书课题)

  师:谁知道这个“箭”是什么样子?生:前边是一个三角形的铁头,中间是一根竹竿,后面有翎毛。

  师:大家再看这个“剑”,(板书“剑”字)和“箭”一样不一样?生:不一样。这种剑后面是一个把儿,前边有剑刃子是一种短兵器。

  师:这位同学的.发言中有一个词非常重要,谁注意到了?生:他说的“短兵器”很重要。

  师:对不对?(生齐:对)是的,战场上短兵相接时,用的是这个“剑”,有手把,双面刃;这个“箭”是远战时用的,所以文中周瑜问诸葛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知道了吧?生:(齐)知道了。

  师:我再提一个问题,谁知道“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的时候。

  师;三国,都有哪三个国?生:有东吴、西蜀,还有一个魏国。

  师:你知道东吴由谁统治吗?生:孙权。

  师:西蜀呢?生:刘备。

  师:那么魏国呢?生:魏国,原来是曹操保着汉献帝,后来曹丕篡位,他当了魏国的皇帝。

  师:那是以后的事了。在我们今天讲的这个故事里,曹家还没有人当皇帝,但是魏国的大权实际上在曹操的手里。对不对?生:对。

  师:大家结合预习想一想,“草船借箭”的故事,讲了哪几个人物?生:讲了周瑜、诸葛亮,还有鲁肃和曹操。(教师板书这四个人名)

  师:刚才在讲三国的情况时,曹操提到了。现在我要问,诸葛亮是谁,哪个国家的,干什么的?生:诸葛亮是西蜀刘备的军师。

  师:也是丞相,对不对?好像现在的国务院总理。周瑜呢?哪国的?干什么的?生:他是东吴的都督。

  师:什么是都督?生:就是统帅三军的元帅。

  师:对,相当于现代的总司令或国防部长什么的。鲁肃呢?生:鲁肃是东吴的一个将领。

  师:对,东吴的一个大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这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也就是说,什么事情把这些人联系起来的?一个一个说,诸葛亮和周瑜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周瑜很妒忌诸葛亮,想用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答应了。

  师:这句话说通没有?“想用十万支箭为难他”,通吗?生:我认为他没有说清楚。应该是,周瑜想陷害诸葛亮,想用十天造好十万支箭来为难他,可是诸葛亮说,他只用三天。

  师:简单地说就是周瑜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答应了。可以不可以?生:我认为您说的有点不对了,光说造箭.不说期限,那什么时候造出来都可以。应该说在短时间内造好十万支箭。

  师:他的发言是要强调“短时间”内。具体的问题,我们研究课文时还要议论,现在只说什么事情把他们联系起来——他让他造箭,他答应了,简单地说,联系起来没有。生:联系起来了。师:诸葛亮和鲁肃是怎样联系起来的?生:诸葛亮向鲁肃借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很简单,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

  师:还能再简单吗?生:鲁肃帮助诸葛亮。

  师:鲁肃帮助诸葛亮,鲁肃主动帮助?生:我认为就是借船造箭。

  师:还是不正确。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可以吗?(生答:可以)最后看诸葛亮和曹操是怎么联系起来的?生:最简单的方法回答是:曹操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诸葛亮没去,曹操就借给他了?生:曹操中了诸葛亮的计,借给了诸葛亮十万支箭。

  师:再说得明确一点。生:诸葛亮用计借来曹操的十万支箭。

  师:很好。那谁能把这几个人的联系,用一段话连起来说一下。生:周瑜请诸葛亮造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鲁肃借给诸葛亮船,帮助诸葛亮造箭,诸葛亮用计谋向曹操借来了十万支箭。

  师:说得不错。刚才他说的这一段话,实际上就是课文的什么?生:(齐)主要内容。

  师:如果我现在请大家给课文分段,能分不能分?(学生沉默)

  师: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生:这件事情的起因,我认为是周瑜妒忌诸葛亮,让诸葛亮在短期内造箭。

  师:可以吗?(生:可以)事情的结果,刚才没说,是什么?生:诸葛亮得到了箭。

  师:那么剩下的这部分内容是故事的什么?

  生:(齐)经过。

  师:可以分几段。生:(齐)三段。

  师;如果我想把“经过”再分成两部分,可以不可以?(生:可以)好。诸葛亮请鲁肃帮忙,鲁肃答应了。这是什么?我要求不说刚才那句话了一他请他帮忙,他答应了,不这样说了,怎么说?生:这一部分是做借箭的准备工作。

  师:好。这才是(指去向曹操借箭的有关板书)——生:正式的借箭过程。

  师:我提最后一个问题,在这几段中哪一段是最主要的内容?生:经过是主要内容。

  师:在经过里面“准备”和“借箭”谁是更主要的内容?生:经过中“借箭”是最主要内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在这个故事发生的前后,三国起了变化了。三国,是三足鼎立,好像大鼎的三条腿。现在,孙、刘已经联合起来了,共国抗御曹操。要记住这一点,对理解课文很重要:“孙、刘联合,共同抗曹”。下课。

【草船借箭名师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能源家族”教学实录11-26

元日教学实录范文10-04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10-02

“机械效率”教学实录12-06

中学课文《穷人》教学实录10-22

《爱莲说》多媒体点拨教学实录09-17

悯农二教学实录范文10-04

爸爸的菜园教学实录范文10-03

祖父的园子教学实录范文09-25

《喜爱音乐的白鲸》教学实录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