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

时间:2022-07-01 12:16:22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

  《夜归鹿门歌》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此诗通过描写诗人夜归鹿门山的所见所闻所感,抒发了诗人的隐逸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欢迎阅读。

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

  师: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孟浩然。

  生:他是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他有《孟浩然集》,他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师:此前我们学过他的两首著名诗歌。

  (学生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师:他的朋友李白是如何评价孟浩然的呢?他曾经写过一首诗《赠孟浩然》,我们可以欣赏其中的几句。(PPT展示,学生诵读)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师: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是怎样一个形象?

  生:风流潇洒。

  生:“风流天下闻”足见他的风流;“白首卧松云”,可以看出他对隐居生活的惬意。

  师:马茂元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里说,在他人眼里,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今天我们学习的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将展示怎样的一个孟浩然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首诗,读出它的神韵。(板书课题)

  (学生开始自由朗读后,一生朗读。)

  师:这位同学读得有板有眼,抑扬顿挫。我把这首歌稍稍做了改动,请同学们看看这样行不行?(PPT展示)

  山寺钟鸣昼已昏,

  余亦乘舟归鹿门。

  忽到庞公栖隐处,

  惟有幽人自来去。

  生:不行。

  师:为何不行呢?我看挺好的。先看标题“夜归鹿门歌”,“山寺钟鸣昼已昏”点明时间“夜”,“余亦乘舟归鹿门”指明“归”,最后两句照应“鹿门歌”。

  生:感觉少了点味道。

  师:什么味道呢?

  生:诗的味道。

  师:诗的味道,说得很好。换句话说,被删掉的地方,就是诗歌出味的地方。那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删除诗句的诗味。

  生:“渔梁渡头争渡喧”,写出了渡头的喧闹。

  师:为何要写渡头的喧闹呢?

  生:为了反衬出山寺的幽静。

  师:为了写环境的静,我们可以正面描摹,如果以动写静,也有异曲同工之妙。比方说“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里,难道仅仅是用动来反衬静吗?

  生:不是。别的我不知道了。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诗。什么地方要重读?

  生:“喧”。

  师:为何要这样处理呢?

  生:一个“喧”字描写出尘世的喧闹,这样的情形跟山寺的静形成对照,可以隐隐约约感觉到作者那种超脱的情怀。(掌声)

  师:那为何“人随沙岸向江村”不能删呢?我们先来读读,什么地方要强调重读?

  (学生齐读)

  生:江村和鹿门,因为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世人回家,而诗人离家去鹿门,两种不同心情对比,表明了作者的隐逸情怀。

  老师:你读读,大家一起来欣赏欣赏。

  (学生范读,掌声。)

  师:情感充沛,但抑扬顿挫的味不够。“江村”应该如何读?应该用上扬调,“鹿门”要用平直调,声音可以略低,重读不一定要声音大,用虚声,也是一种强调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朗读这四句,然后大家争取把它背下来。

  师:刚才四句表达了作者的隐逸情怀。接下来大家来看这四句有什么特点?

  生(齐声):写景的句子。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景物是含情的,如果缺了景语诗就乏味了。欣赏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发挥联想和想象。“鹿门月照开烟树”是怎样一种景色呢?

  生:朦胧美,月光映衬的美。

  师:请大家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种美描述出来。

  生:朦胧的月色从天空中散落下来,铺展在地上,亦洒在了我的心头上,静静地、悄悄地,没有一丝嘈杂的声音,我独自漫步在这如烟的美景中,享受着月光的洗礼,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师:写出了月光的动态之美:一落,一铺,一洒。

  生:淡淡的月光从天空流转而下,好像薄纱,又如薄雾,似轻烟,轻轻地笼罩在树林上,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不知不觉来到了庞公归隐的地方。

  师:她是如何写月光的呢?淡淡的,像薄纱,如薄雾,似轻烟,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月光的朦胧,的确很美。刚才她用了一个“陶醉”,有道理吗?

  生:有。因为后面一个“忽”,说明不知不觉就到了庞公隐居的地方,因为朦胧的树被朦胧的月光映照得太美了,所以,作者陶醉了。

  师:联系语境来品读诗歌,值得学习。诗歌中“开烟树”为何用一个“开”呢?树如何开啊?

  生:其实这里是写树像花一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表现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师:行文至此,流露出一种喜悦与洒脱之情。那么“岩扉松径长寂寥”一句中的“寂寥”如何理解?

  生“寂静”的意思,因为这里除了作者外,没有人来居住,“寂寥”还有无奈的意思。

  师:那“自来去”是什么意思呢?

  生:逍遥自在。

  师:前面你讲他无奈,后面又是逍遥自在,好像有点自相矛盾啊?

  生:他是一个假隐士,其实他没有真正想当隐士。(学生大笑!)

  师:作何解释?

  生:他在40岁的时候去过长安,还给张九龄丞相写过一首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师:写了这首诗就说他是假隐士,理由似乎不太充分吧?刚才你运用了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解读诗歌,很好;如果我们再联系诗歌来谈谈,就更好了。“寂寥”应该有一种落寞和无奈之情吧。那为何作者有这样的感叹呢?我们还是结合这首诗歌来谈谈。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于733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的一首干谒诗,希望得到张九龄的赏识和录用,但最后张并没有赏识他。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呢!话说,孟浩然去了京城长安后,王维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一天早上,王维邀请孟浩然去交流诗歌创作,唐玄宗突然驾临,情急之下,孟浩然便躲到床底下。王维不敢隐瞒实情,如实禀告。玄宗笑了笑说:“我早就听说了这么一个人,出来吧。”于是,孟浩然从床底下爬出来拜见。唐玄宗说:“你带诗来了吗?”孟浩然说:不巧没有带来。于是唐玄宗就让孟浩然背诵几篇听听,于是孟浩然就背起“不才明主弃,多病古人疏……”唐玄宗皱起眉头,很不高兴地说,朕并没有不要人才啊,是你自己不求进取!结果,孟浩然被打发回家了。

  当然,这个故事是真是假,我们不好判断,不过这首诗的确说明孟浩然有怀才不遇的情结。

  孟浩然性格孤高狷介,不愿在权贵面前摧眉折腰,但他始终怀抱济世之志,在隐与不隐之间徘徊。所以“寂寥”还掺杂着一种无奈之情。这首歌使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位无奈的——

  学生(齐声):隐者。(板书“无奈的隐者”)

  师:这样的隐者也是古代文人的真实写照,谁不想立功、立德、立言呢?陶渊明欣然归园田,最后还不是发出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感叹?所以古代真隐士少,假隐士多,是隐士就不会留名于世了。隐士可谓各有隐衷。但是文人骨子里流淌的那份耿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师:刚才删掉的两句是写景的,先前删掉的两句是——

  生(齐声):写人的。

  师:我记得朱光潜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诗歌中如果有人的活动。比如我们以前学的“最喜小儿无赖”——

  生(齐声):“溪头卧剥莲蓬”。

  师:“卧剥”二字写出了田园生活的闲适。

  师:“夕阳西下”——

  生(齐声):断肠人在天涯。

  师:“断肠人”的出现,让诗歌有了动感,凸显苍凉。那么这首诗歌的味道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生:通过尘世中的人来反衬或对比来写自己的隐逸之路,借景物的描写来抒写自己的生活感受,有隐逸之乐,也有无奈之恨。比您改写的诗歌更具诗歌味。

  师:说得好,我接受批评。诗歌不是简单的议论和抒情,必须借助意象营造意境来言志来抒情,欣赏诗歌要知人论世,但更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背诵全诗。

  师:推荐大家阅读一本书《歌者的悲欢——全面解读唐代诗人》,这里面有孟浩然的故事,下课。

  【拓展延伸

  1.关于作者及其作品风格

  孟浩然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用他的诗来说,“朱绂心虽重,沧洲趣每怀”(《留别王维》),直到亲自在长安碰了钉子以后,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他虽然隐居林下,跟当时的达官显宦如张九龄、韩朝宗都有往还,和诗人王维、李白、王昌龄也有酬唱。还常同一些隐者、道士、上人、法师谈玄说道,他的隐遁生涯并不寂寞。

  孟浩然的诗已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隘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怀抱,给开源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博得了时人的倾慕。李白用礼赞的口吻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赠孟浩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唐诗选上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59)

  山水的清幽,伴以写法上的浑然而就,洗脱凡近,无论情、境、人都有“风神散朗”(王士源《孟浩然集序》)的气象,格外显得韵致高远。

  (余恕诚.唐诗风貌,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178)

  沈德潜说:“襄阳(孟浩然——引者注)诗从静悟得之,故语淡而味终不薄。”

  叶燮说:“孟浩然诸体似淡远,然无缥缈幽深思致,如画家写意墨气俱无。”

  苏轼称孟浩然“韵高而才短,如造内府酒手而苦无材料”。

  (苏雪林.唐诗概论,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三年:66)

  明代胡应麟说孟浩然的诗“淡而不幽,时杂流丽;闲而匪远,颇觉轻扬”。

  (罗宗强.唐诗小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54)

  2.关于这首诗

  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隐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

  (萧滌非.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80-81)

  “幽”是全诗的主色调,诗人不仅以今人、古人来反衬正衬“我”之幽独,更以黄昏、月出的景色转换来渲染色氛,月照深山,树色朦胧,巌扉松径,阗无声响,画出了与“渔梁渡头争渡喧”的人间世截然不同的幽深的山景,却也因众人与“我”同舟共济,而使这人间世与出世间有一种隔不断的联系,所以全诗幽而不冷,这也是浩然隐逸诗的共同特点。

  (赵昌平.唐诗三百首全解,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53)

  前半虚写,是拟归时所见。后半实写,是归后兴感。

  喻守真.唐诗三百首详析,中华书局,1957:60)

  开烟:全诗校:“一作烟中。”岩非松径:全诗校:“一作樵径非遥。”又“松,一作草”。廖:全诗校:“一作寞”。

  (陈贻焮.增订注释全唐诗第一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1235)

  《唐诗解》:此诗不加斧凿,字字超凡

  《汇编唐诗十集》:唐云:浅浅说去,自然不同,此老胸中有泉石。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陈继儒:明月在天,清风徐引,一种高气,凌虚欲下。知此诗可读孟诗。

  《唐贤清雅集》;幽秀至此,直是诗中精灵。

  《唐诗归折衷》:吴敬夫云:“幽”之一字,非孟襄阳其谁与?然篇不多见,即此五十六字,亦足当诸家千百言。

  (陈伯海.唐诗汇评,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527)

  3.关于“诗眼”

  诗眼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使是个所描述的事物具有“动态”,而是要使这些意象具有“特殊的动感”。“池塘生春草”的“生”字算不得诗眼,而“绿阴生昼静”的“生”字才算诗眼。……“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对于“池塘”与“春草”之间的意义连缀太直接了,它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所以读者一带而过,而“绿阴生昼静”的“生”字对于“绿阴”与“昼静”之间的意义连缀却是间接的,这种“生”乃是一种心理现象,是诗人特殊的感觉,你得仔细体验一下绿树成阴下一个人的感觉才能领会到夏日午间的树阴中那种静谧与安宁——甚至还有凉爽带来的恬淡。

  “诗眼”的凸现使诗歌意象的物理运动或自然情状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因而也使诗歌意象赢得了生命力,因此盛唐以后的诗人们似乎都迷上了这种语言技巧,我们在中晚唐诗歌中可以发现不少对偶整齐、诗眼精巧的句子,像“寒雨暗深更/流萤度高阁”(韦应物)、“蝉声静空馆/雨色隔秋原”(郎士元)、“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司空曙)、“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贾岛)、“远山笼宿雾/高树影朝晖”(元稹)、“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疏雨残虹影/回云背雁行”(马戴)、“远山横落日/归鸟度平川”(杜荀鹤)等等,而“推敲”的故事(贾岛)和“一字师”的传说(郑谷)分别出自中、晚唐,也说明了“练字”之风在当时的盛行。

  (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81、187)

【夜归鹿门歌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夜归鹿门歌》教学设计05-03

《鹿和狼的故事》教学实录07-28

《狼和鹿》课堂教学实录07-04

《狼和鹿》的课堂教学实录07-04

游鹿门寺作文06-02

狮子和鹿课堂实录07-02

狼和鹿课堂实录07-02

狼和鹿的课堂实录07-02

《狮子和鹿》课堂实录07-02

大海的歌课堂实录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