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材料绘画

时间:2022-07-05 08:35:59 绘画/书法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谈综合材料绘画

  在当代艺术领域,生活中常见的几块石头、一堆纸片一旦被艺术家安置在画面上,这些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材料便以艺术的名义登堂入室,被艺术界称为响当当的艺术品。现成品的直接利用,考验了大众的接受度和艺术的开放尺度,这种不再局限于绘画材料和表达媒介的艺术作品很难被界定和归属到哪一个画种。于是这些建立在非绘画材料上的艺术品便拥有了一个具备绝对包容性和创新性的名字——综合材料。综合材料绘画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在媒介材料、技法风格上趋于自由、跨界、不拘一格,拥有形式上与语言上的新变化。新生事物携带着满满的朝气和张扬的个性呼啸而至,吸引着艺术家们不停的去尝试和探索,于是,对材料绘画的研究和考察便应运而生。

  什么是综合材料绘画

  很多人认为1917年的达达主义者杜尚将小便池上摆放到博物馆,便是世界上最早的综合材料运用。其实不然,综合材料艺术在西方的首次出现是在1908年,当时以毕加索为代表的一批画家运用一种新的技术与材料,将墙纸、乐谱、油画布、硬纸板等材料拼贴到画面中。并模仿油漆匠利用类似梳子的工具制造木纹的效果,他们把沙子、木屑及颜料混合以制造特殊的质地,试图制造出各种肌理效果,后来这一创作时期被称为“综合的”或“拼贴的”立体派。立体主义的代表画家是毕加索和布拉克。他们并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只是每个人按着自己的思想去探索。正如毕加索所说:“当我们搞立体主义时,并没有搞立体主义的打算,而是要表达我们身上的东西。”

  立体派分为三个阶段:一是1907年到1910年的初期立体派,它的画风受到黑人雕刻及塞尚的影响,呈现了多视点的表现法。第二阶段是1910年到1911年的分析的立体派,这个阶段的立体派画面风格趋向空间平面化。第三阶段,是综合的立体派,画家们将不同状态及不同视点所观察到的对象,集中地表现于单一的平面上,造成一个总体经验的效果。综合的立体主义不再从解剖﹑分析一定的对象着手,而是利用多种不同素材的组合去创造一个新的母题,画面中出现了素材和文字,并且采用实物拼贴的手法,试图使艺术家接近生活中平凡的真实。这一阶段又被称为综合立体主义。综合立体主义已经是综合材料绘画的雏形,越来越多样的现成品材料在画面上直接拼贴和运用,渐渐演变为综合材料艺术。

  从综合材料绘画作品的共性中,我们便可得到初步定义:综合材料艺术,是艺术家将材料作为媒介运用于绘画当中,通过材料的特殊性能,让画面具有特殊的肌理、纹理,从而打

  破传统绘画的造型方法及形式语言,用这种新的技法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所以也可以说,综合材料绘画是相对于现代绘画中的部分非传统材料的绘画作品来讲的。

  立体主义、波普艺术等一系列艺术运动,推动了艺术家创作观念的改变和综合材料的运用。艺术家陆续采用混合材料,如各种油性、水性颜料,或是泥土、玻璃、纤维、钢铁、化学试剂等在绘画中不停的尝试运用。他们突破传统艺术形式,开拓新思维。演变至今天,综合材料绘画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绘画形式存在,而是由于本身媒介材料的自由多变和技法风格的复杂新颖,它已渐渐发展成为一种艺术思维而存在。不仅仅是受到了艺术家们的喜爱,同时它也满足了人们在艺术审美上的多种需求,为人们带来多样化的选择与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综合材料绘画的形式语言或特点

  综合材料不是一个画种,我们无需去追寻它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所处地位和发展前景,因为它是自由的、创新的被附着在几大画种之上。但是它仍然具备本身独有的形式语言和基本属性。

  首先,综合材料中大量现成品的使用,使作品本身透露着其时代性和当下性。安塞姆·基弗的作品便是一个综合材料绘画反映时代性特征的代表。他是战后德国的新一代艺术家,痛苦地承载着历史的重负。在艺术中,他不同于弗洛伊德用传统油画材料的形式来通过面貌的描述来表达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的一种苦闷和张力,他是选用被腐蚀过的铅——这种有着阴郁色调的废金属材料,在画面上解恨似的纵横描绘,来表现战火烧过的大地、坠落的飞机、破败的废墟等,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他的艺术是对德国战后人民生存环境的描述和反思,是人类深层心灵活动与精神力量的体现。由此可见,将综合材料运用于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以材质的特殊性加强艺术表现力,而且材料还承载着一定的精神内涵。它通过材料本身所代表的时代特征与艺术家的个人观念相结合,反映一定的时代感和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

  基弗作品中呈现的社会张力影响了中国的一代艺术家,中国的二十世纪大部分艺术家去德国学习基弗的绘画语言。比如许江在基弗的影响下,探索并建立了在自己个性和本民族立场上的一种专属自己的绘画语言。他的《葵园》等作品,都是他探索中国艺术对这个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对世界艺术的一种建设。

  其次,综合材料具有情感性。综合媒材的形式语言和其它语言形式一样,是艺术家表达对世界的认知和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是表达特定内涵的中介体。寻找到一种贴切的媒材传达这种情感,使媒材自身的属性和相互之间的属性达到协调统一,是使综合媒材形式语言成为表达艺术家情感的必备条件。比如著名女性雕塑家施慧的纤维作品,她选用最喜爱、最接

  近自己内心的纸浆在创作中整合、重塑,将这一大自然中的朴素材料与自己的思想观念相结合,来传达自己对自然的关照以及内心朴素淡然的心境。

  最后,综合材料具有表现性。当代艺术家在研究媒材的物理性、空间性和精神性的文化内涵时,从媒材形式语言的角度去考虑表现力,会考虑对对媒材、色、质的把握能力;媒材之间属性与张力之间关系的把握能力,以及媒材与文化内涵、人文环境间的关系。艺术家要做的就是从利用媒材与人文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去发挥媒材的表现力。正如塔皮埃斯所说:“如果不使创作活动取决于人的内在运动和对时间、地理、文化诸种环境的反映,那我就很难想象出这样的创作活动。”

  在对媒材、色、质的把握能力和对时间、地理、文化诸种环境的反应方面,也有很多优秀的代表作品,比如谷文达的《联合国》与《红灯计划》以及徐冰的《天书》。1987年,徐冰从《康熙字典》等字典与古书中找出一些偏旁部首,破天荒地将其毫无规则地凑在一起,编篡出一套连自己都不认识的“伪汉字”,之后再将其一一刻印在木头上,排列成活字印刷板。这些谁也不认识的“伪汉字”被视作对中国千年文化的嘲讽和挑战。徐冰依靠这个作品领引观众通过与未知状况的对抗来了解自身本性,观众被驱使着去重新思考书面文字的价值和可靠性。徐冰也是在前卫艺术时代敢于第一个勇敢说出‘官方语言的空白和传统文化的无力’的人。{这些都是通过综合材料的。。所衍生出的思考,画家要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

  由此可见,综合材料有其时代性和当下性的特点,艺术家如果能做到正确使用和准确把握媒材的特点,会让作品表现出事半功倍的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