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望天树》教学方案分析

时间:2022-07-05 01:41:07 语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课文《望天树》教学方案分析

  课文《望天树》教学方案分析

课文《望天树》教学方案分析

  一、教学目标

  1、认真体会作者赞美望天树不畏艰难,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在描述望天树的成长过程时,注意首位呼应,上下过渡的写作方法,以及文中拟人方法的运用

  二、课文分析


  1、望天树这种树很少有人了解,甚至有些人不知道是不是真有这种树,所以我们在安排预习的时候,除了读课文还可以让他们调查望天树到底是什么样的树,这样他们学起来会更感兴趣。 望天树一般高70米,直径两米多,最高达93米,是云南最高的一个种树,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产于海拔700-1100米的河谷坡地,是热带雨林的上乘优势树种,由于它高于众树之顶,故名望天树,并被列为全国八大珍惜植物之一。

  2、首先要整体感知课文,说出这篇课文是写望天树什么。 写了望天树由嫩芽长成参天大树的艰难历程。

  3、思考望天树的成长过程可以分成几部分 第一部分:在恶劣的环境下奇迹般的长出嫩芽,第二部分:它惨遭不幸,却勇敢的战胜困难,顽强的生长起来。第三部分:在历经磨难之后,终于长成参天大树。

  4、望天树的成长过程可以看出望天树有着怎么样的品质? 总结一下学生的发言:不畏艰难,奋发向上,具有坚定的信念和执著的追求。

  5、在这篇课文中拟人手法的运用,形象生动。作者始终用“你”称呼望天树,把树当作人来称呼,生动亲切。文中多处赋予植物人格化的举止,野葵花“轻视”望天树,山岩“痛苦地流泪”,是全文笼罩着人格化的氛围。

  6、这篇文章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首尾呼应,过渡自然。文章的开头写望天树冒出“生命的嫩牙,结尾则落笔在望天树已长成“地球上最高的树”,开头和结尾形成一种呼应。”这种属于事物发展的前后呼应。本文的行文过渡自然,在结束第一段的描写时,作者说“阳光,就是你向上的目标┅┅”,而在第二段的描写时,首先说“阳光也有被折断的时候┅”上下段用“阳光”衔接,巧妙自然。其他的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找,并分析起到了怎样的过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