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的介绍

时间:2022-07-04 13:05:05 书籍 我要投稿

有关书籍的介绍

  典籍、载籍、书籍是一个概念吗?

有关书籍的介绍

  简单说,这三个称谓是同一概念,但出典各不相同。《孟子·告子下》说:“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此处的“典籍”,汉赵岐注曰:“谓先祖常籍法度之文也。”即关于先祖法度的文字记载。《尚书序》称:“及秦始皇灭先代典籍。”《后汉书·崔寔传》说皇“少沈静,好典籍”。这两处的“典籍”,就是书籍的意思了。《史记·伯夷列传》说:“夫学者载籍极博,犹考信于六艺。”《后汉书·班固传》说班固“及长,遂博贯载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这里的“载籍”也是书籍的意思。“书籍”则是为了传播知识、介绍经验、宣扬思想、阐述主张,通过思维创作、用文字图画或其他符号书写、刻印在一定载体上的著作物。因此典籍、载籍、书籍只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称谓,本质上没有区别。

  什么叫初期书籍?

  中国书籍史分为两个阶段,一个叫初期书籍阶段,一个叫正规书籍阶段。这两个阶段中,书籍的制作材料有所不同,也有交叉。所谓初期书籍,是指早期文字记录,或者说是档案材料,例如甲骨文书、青铜器铭文、早期石刻资料等。这些东西,说它是书籍,却又缺乏正规书籍的完整内涵;说它不是书籍,又是当时人们思想支配下人类活动的忠实记录,具备了书籍的某些特征和因素,因此在书史研究中被称为初期书籍。

  什么是正规书籍,其制作材料有哪些?

  书籍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它的意识形态,一种是它的物质形态。当意识形态要用文字表现时,就要面临着附材料的问题。这个被着附的材料,即书籍的制作材料。正规书籍出现之后,内容不断丰富,文字不断加长,初期所采用的甲骨、青铜器、石块、玉片等材料不敷应用,于是就出现了竹书、木简书、缣帛书。关于从初期书籍到正规书籍所使用的书写材料,春秋、战国之交的墨翟有过较为全面的阐述。

  《墨子·贵义篇》中说:古圣贤王为了将治世之道传给后世子孙,以便其有所遵循,有所效法,就将他们的治世之道“书之竹帛,镂之金石,传遗后世子孙”。

  《墨子·明鬼篇》中说:“古者圣王必以鬼神为,其务鬼神厚矣。又恐后世子孙不能知也,故书之竹帛,传遗后世子孙。咸恐其腐蠹绝灭,后世子孙不得而记,故琢之盘盂,镂之金石以重之。”

  《墨子·兼爱篇》中说:“何知先圣六王之亲行也?子墨子曰:‘吾非与之并世同时,亲闻其声,见其色也,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之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

  墨子的这些话,虽然不是为了阐述书籍制作材料,却是纸书出现以前我国书籍制作材料的高度概括。根据他的总结,在纸张作为书籍的制作材料以前,金属器皿、石块、玉片、竹简、木简、版牍、缣帛,都充当过书籍的制作材料。纸张出现并取代上述材料成为书籍制作的主流载体,在我国历史上已经是较晚的事情了。

  如何对书籍制作材料进行加工?

  王充《论衡·量知》记载:“竹生于山,木长于林。截竹为筒,破以为牒,加笔墨之迹,乃成文字……断木为契,木片之为板,力加刮削,乃成奏牍。”这是竹简、木牍制作过程的粗略描述,即选好竹子后,视书籍用简长短,将竹子一段段锯成竹筒,再用刀斧将竹筒劈开,成为竹简。同理,在选好、伐倒树木后,视书籍所用简、牍的长短,先横向锯成一段一段的圆木,再纵向劈削成厚薄一致的木板,然后根据不同需要将木板裁成方版或板条。方版用于写短文,板条制成当木简。《礼记》载“百名以下书于方,百名以上书于策”,即指不足百字的短文用方木版写;百字以土的长文,方版写不下,则要写在编连成册的竹、木简上。但竹木经过简单加工后,还不能直接用于制作书籍。湿木必须背干,否则不但容易生虫朽蠢,还会干燥变形;新竹带有青皮,不易吃墨,且含有水分,也易生虫朽蠢,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才能用来书写文字。西汉末年,刘向作《别录》说:“新竹有汁,善朽蠹。凡作简者,皆于火上炙于之……以火炙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蠢,谓之杀青,亦曰汗简。”经过加工的竹、木,再作为书籍的制作材料,历经2000余年仍可完好如初。建国前后出土的大批竹木简,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缣帛作为书籍的制作材料也需加工。一般用于制作书籍的缣帛,要在上面画出或事先织出边栏和界格。黑色的称“乌丝栏”,红色的称“朱丝栏”。这种加工是对竹木简册书籍的模仿。帛书的上下两道边栏,显然是竹木简册上下两道编绳的模拟;而行字之间的界线行格,则是条条竹木简形象的再现。《后汉书·襄楷传》记载,汉顺帝时琅邪宫崇曾呈献一部道家作品《太平清领书》,凡一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即在洁白的缣帛上写着乌黑的文字,文字间画着朱红界行,卷首接青色绫子,绫子上用朱笔注明划分段落的小标题。这就属于极其精细的加工了,可见中国古代帛书的卷面制作已相当精美。

  制作书籍用纸怎样加工?

  纸取代简、帛充当书籍制作材料时,首先在形式上模仿简书和帛书。简书由编绳和简片编连成策,帛书的上下边栏和乌丝栏或朱丝栏的界格正是模仿这一点。纸张比帛轻软,便于裁剪也更易着墨,容易装帧成型。所以纸书在边栏、界行的描模上,仿照帛书模拟简策的形式。现存的4万余件敦煌遗书,绝大多数都画有边栏界行,正是纸张作为书籍制作材料加工的证据。在质料保护上纸书也一仿竹简“令汗去其青,易书复不蠢”的原则,在制成书籍前对纸张进行保护性加工处理,如涂布、染潢、打蜡等几种常见手法。

  涂布是造纸流程中的工序之一。作为造纸原料的植物都含有果胶酸,果胶酸在造纸帚化过程中可以脱去大部分,但仍会有一部分残留。纸的老化快慢、寿命长短即取决于纸张含酸多少和空气中酸性物的侵蚀程度。古人造纸时涂布本意是在于增白,以便书写时更加自如。但其使用的白垩粉、石膏粉、滑石粉、面粉等原料,多是低碱性物质,涂在纸上后与残留在纸中的果胶酸中和,从而减缓纸的老化,延长纸的寿命。染潢就是用黄檗树茎部的内皮汁染纸。这种汁呈黄色,味苦嗅香,也是中药,可解毒清热。其中所含生物碱主要是黄连素性质的小檗碱,具有杀灭虫卵的作用。色黄,符合古代阴阳五行观念中的尚黄要求;味苦含碱,可防虫杀卵避蠢;小檗碱,亦可与残留低酸中和,起到脱酸、防止纸张老化的作用。古人还在写好的典籍上打蜡以防纸张受潮霉变,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表现。

  如何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书籍用纸?

  中国古来纸张的品种繁多。蔡伦造纸时,以“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为纸”。当时的布是用麻类纤维织造的布,称为麻布。敝布是破旧无法穿用的麻布。渔网也是用麻绳编织的,废弃不用时可用于造纸。麻头、破布和破渔网,本质上都是麻类植物纤维。这是我国最初造纸时使用的原材料,并沿用至今。蔡伦队造纸原料进行了拓展了,指的是他始创用“树肤”造纸。“树肤”即树皮,此举促进了皮纸的产生,同样直至今日、赓续未断。我们所见到的敦煌遗书,大部分都是麻纸,少部分是皮纸。公元9世纪李肇著《国史补》云:“纸则有越之剡藤、蜀之麻面、……韶之竹笺。”韶指今广东韶关一带,表明隋唐时期造纸原料已开始使用竹子。我国南方特别是闽、粤两省,盛产竹子,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造纸原料。直竹纸的抄造也延续至现代。还有其他一些造纸原料,但主要是麻、皮、竹二种,以及各种混料纸。总体上讲,五代之前的古书用纸,以麻纸为主、皮纸为辅;辽、宋、金、元的古书用纸,以皮纸为主、麻纸为辅;南宋、元、明、清的古书用纸,则是竹纸、皮纸并行。从地域上说,辽、宋、金、元时北方多用麻纸,南方多用皮纸;蜀、江、浙、皖、赣等地多用皮纸,闽、粤则用竹纸。

【书籍的介绍】相关文章:

经商必读的书籍介绍07-03

GRE作文书籍的相关介绍07-03

介绍外国名著的书籍02-24

备考新GRE的作文书籍介绍07-03

书籍02-04

书籍的经典素材07-05

经典书籍作文07-19

书籍的名言11-07

书籍的句子12-27

书籍的日记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