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日记》读后感

时间:2022-07-04 10:10:2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非常日记》读后感

  怀着猎奇的心理读这本书,却发现自己读完的感受是压抑的,沉痛的。良久,大脑才从轰炸般的刺痛中恢复过来。《非常日记》是甘肃作家徐兆寿先生写的。他的作品著以“问题小说”著称,而这部作品恰恰就反映的是这一类型。《非常日记》写的是一个70后的研究生从一个品学兼优的人到一个性变态者(偷女生袜子,内衣)最后赎罪自杀的整个犯罪心理历程。读完整本书,我只想明白一件事,那就是为什么一个老实善良的农家子弟会走上这条路?难道仅仅是自身的自卑,怯弱的性格?还是社会上相对开放的性观念?作者给我的回答是人生的无意义。

《非常日记》读后感

  本书有两条线,明线和暗线相互补充,映衬。一条明线是余伟在现实中的心理变化,一条暗线是日记中的“我”。现实中的余伟是一名留美归来的心理咨询师,而日记中的“我”则是本文的主人公。文章是通过余伟的活动来展开日记中“我”的心路历程。余伟以性开放为标志的心理咨询师,却因为现实中主人公的死推翻了他以前树立的种种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因为主人公的一句“您生命中灵光是什么?”问住了他,使余伟开始反思自己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幸运的是,余伟冲破了自己思想的关隘,走向新生,这里面有不少亲情的帮忙。而作者选择让主人公自杀以终结,却更多地是无法与这个世界和解以及认识到无意义后找不到出路的唯一选择。

  当然,作者写作的目的是复杂的。《非常日记》中描写最详细的是一个80年代的研究生从一个正常人到性变态者直至自杀的心路历程。80年代对于中国,是一个特殊的年代。既有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新思想,也有60,70年代旧的文化习俗。这个特殊的年代对北方大学带来的冲击也不小。通过自身努力考入名校的农村孩子,首先对他的冲击最大的是在舞台上跳芭蕾舞的漂亮女孩林眠,这是他一个农村孩子与她之间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在他那个贫瘠的小山村,女孩,女人的美丽都被沉重的生活压力压得所剩无几了,一个20岁出头的少年受到这样的冲击是合理的。其次,乡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在这个敏感和自卑的少年身上表现的十分明显。如程一涛将自己的农民父亲说成包工头的事。

  本文也真实地再现了80年代大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状态。如“上课的时候,一些教师总是心不在焉,老想着‘孔雀东南飞’,很少有愿意呆下去安安静静地做学问和教书的。他们在课堂上大骂国家政策和他们观点相左的人,有的人甚至从中央骂到地方再骂到系里,真正与课堂相关的内容却讲得很少。”学校里大部分学生都在学英语,因为都要过国家四六级,否则就毕不了业。专业课和个人爱好都顾不上了。上大学仿佛只为了一件事:学外语。这样的学风与现在的大学气氛颇有相似。

  主人公之死,虽然与其自身性格有关,更多的是与这个社会不相和解的结果,但这也确实成为80年代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个缩影。生命意义的有无,还待继续体味这一生。

【《非常日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非常的近义词08-04

非常男生作文06-09

非常有个性的座右铭07-01

非常的近义词详细解释08-04

非常和常常的近义词04-18

《非常女生》读后感07-08

非常爸爸读后感04-29

《非常妈妈》读后感04-30

《非常爸爸》读后感05-01

非常女生读后感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