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用字现象

时间:2020-11-20 19:19:36 教材 我要投稿

浅析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用字现象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用字现象分析

浅析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用字现象

  训诂学界通常用“A,通B”注释通假字,用“A,同B”注释异体字,用“A,后来写作B”注释古今字。本文也采用同样的注释方式对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有关用字方面的注释进行分析。

  (一)古今字误注成通假字

  通假是古书籍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用字现象,一个词原本有为专门记录它而创的字,但作者常常不使用它,而是借用了一个与它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取代它,这样两个字就形成了通假关系,这借来的字就被称作“通假字”。古今字是由同源分化或同音假借而一前一后产生的记录同一个词的不同书写形式,先出现的称古字,后出现的称今字。在古代,字非常少,一个文字常常会表示多种意义,这也就造成了词义表达的混乱。于是,为了避免在理解一些书面语言时产生误会,常常会给这种字所记录的某一个意义造一个新字以求分辨,这便形成了古今字。从产生时间及音形义关系来看通假字与古今字:通假字与本字是共时的,二字只需要声音相同或相近,字形与字义可以没有任何联系;古字与今字则是历时的,一前一后产生,二字不仅在字形上有一定联系,字义上也相通。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课下的注释中,有多处将古今字误注成了通假字,比如: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文原注为:共,通“供”,供给。“共”是群纽东部,“供”是见纽东部,见群旁纽,均属舌音,二字虽读音相近,但并不是通假关系。《说文解字》:“共,同也。”“共”的本义是共同,后引申出供给等意义。为了分担“共”字的压力,于是后人就为“共”加了形旁,造出“供”字,由“供”专门承担“共”的引申义“供给”,“共”字则专门负责其本义。文中“共”应为“供应、供给”义,这并不是“共”现在的意义,而是后起字“供”的含义。由此可见,“供”是后起字,其本字为“共”,二字是古今关系。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必修二《赤壁赋》)课文原注为:冯,通“凭”。两个字都是並纽蒸部平声,同纽同韵,读音极近。《说文解字》:“冯,马行疾也。”“冯”的本义是马跑得快,后引申出“依靠、凭借”等义,先秦古籍中常用“冯”来表示“凭借、依靠”的含义。后来人另造“凭”字分担“冯”的“凭借”义。目前,“冯”的本义很少使用,仅用来表姓氏。“凭”字在出现时间上要迟于“冯”,所以它们应为古今关系,而非通假。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必修三《寡人之于国也》)课文原注为:涂,通“途”,道路。两个字都是定纽鱼部平声,同纽同韵,读音相同。《说文解字》:“涂,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渑。”“涂”的本义是水名。《说文解字》未收录“途”字,“涂”字后来被假借表示道路义,于是人们将“涂”字变换形旁另造“途”字表道路义。可见“途”字晚于“涂”,“涂”是本字,“途”是后起字,二者是古今关系。4.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必修四《廉颇蔺相如列传》)课文原注为:孰,通“熟”,仔细。两个字都是禅纽觉部入声,同纽同韵,读音极近,但不是通假关系。“孰”的本义是生熟的“熟”,在古代并没有“熟”这个字,一直用“孰”字表示这一含义。“孰”字在后来专门被用作疑问代词,后人就为“孰”另加了形旁造出一个新字“熟”,表示“生熟、熟悉、”等义,“熟”字慢慢地取代了用作本义的“孰”。可见“熟”是一个后起字,是今字,“孰”“熟”二字是古今关系。5.臣以险衅,夙遭闵凶。(必修五《陈情表》)课文原注为: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二字都是明纽文部上声。《说文解字》:“闵,吊者在门也。”本义为有凶丧,忧患。《说文解字》中无“悯”字。可见“悯”字在产生时间上明显晚于“闵”。在先秦古籍中也多用“闵”表“忧患、哀怜”义,后来人为“闵”另加形旁造出新字“悯”,由“悯”字来记录“怜悯,忧患”等义,原文中“闵”的含义为“不幸、可忧患的事”,这一义项现在由“悯”记录。所以“悯”是一个后起字,“闵”是古字。

  (二)通假字误注成异体字

  汉字的产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了一个很长的发展过程,造字机理不同,也就出现了一字多形现象。所谓异体字,就是读音与意义完全相同,仅形态结构或结构部件位置等不同的字。一个字可以产生一个或好几个异体。从产生时间及音形义关系上来看,异体字是共时的,不仅读音要相同,意义也要相同,但字形间不需要有任何联系。1.无能为也已。(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课文的原注为:已,同“矣”。“已”是喻纽之部上声,“矣”是匣纽支部上声,二字韵部相近,且都是喉音,读音相近。这两个字都可充当语气词,表命令或请求,但仅就这一用法相同。比如“已”有“停止、完毕、已经”等义,而“矣”没有,两个字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已”与“矣”不是异体字。2.不顾恩义,畔主背亲。(必修四《苏武传》)课文的原注为:畔,同“叛”。二字都是並纽元部去声,同纽同韵,读音极近。《说文解字》:“畔,田界也。”畔的本义是田界。《说文解字》:“叛,半也。”“叛”是形声字,从反,从半,半亦声。“反”是指相反,“半”指“半路上”。“半”与“反”联合起来表示“原本同路的两人在半路上分手,变成相背而行”。因此,“叛”的本义是半路分手,各奔前途。“畔”与“叛”的含义没有任何关联,因而不是异体字。文中的“畔”字应为“背叛”的意思,这一义项现在由“叛”承担,二字只是因为音近而通假。3.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必修四《苏武传》)课文原注为:旃,同“毡”,毛织的毡毯。“旃”与“毡”都是章纽元部平声,二字同纽同韵,读音极近。《说文解字》:“旃,旗曲柄也。”“旃”的本义是赤色的曲柄旗。而“毡”则指用兽毛做成的片状物,两字的意义并没有任何关联。原文中“旃毛”指“毡毛”,但这并不是“旃”的意义而是“毡”的本义,故二字为通假关系。“毡”为本字,“旃”为通假字。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必修四《苏武传》)课文原注为:去,同“弆”,收藏的意思。二字都是溪纽鱼部上声,同纽同韵,读音极近。“去”的本义是离去,而“弆”的本义是收藏。通假字与形声字的声旁关系非常密切,古人在写字时图省事,一般来说会用笔画少的声旁来代替本字,“去”与“弆”也正是这样,由于“弆”字是一个难字且并不常见,古人便用“弆”的声旁“去”表“弆”。这两个字意义却相差甚远,只是因音近而通假。5.空自苦亡人之地。(必修四《苏武传》)课文的原注为:亡,同“无”。“亡”是明纽阳部平声,“无”是明纽鱼部平声,阳鱼对转,读音相近。“亡”的本义是“逃走”,后引申出“消失、没有”等义。“无”的本义就是“没有”,“亡”字所具有的“伤亡、死亡、灭亡”等义,“无”字没有。“亡”在文中是没有的意思,这一义项现在由“无”承担,“亡”与“无”也是因音近而通假。二字意义并不完全相同,注二字为异体字显然是错误的。

  (三)古今字误注成异体字

  古今字与异体字的概念在上面已提及,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中有一组古今字被误注成异体字,即:信义安所见乎?(必修四《苏武传》)课文的原注为:见,同“现”。“见”与“现”都是匣纽元部平声,同纽同韵,读音极近。《说文解字》:“见,视也。”“见”的本义是看见,后引申为显露。《说文解字》中没有“现”字。“现”的本义是显露,物体只要能被看见,它自己一定会显露,“现”的意思是“见”的引申。在“显露”这一意义上,古籍多用“见”字,可见,“见”是古字,“现”是今字。

  (四)其他

  1.两字不存在字际关系在人教版高中语文文言文注释中,有一组字并没有任何字际关系却被注为异体字。原文为:“俨骖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必修五《滕王阁序》)课文原注为:俨,同“严”,整齐的样子。《说文解字》:“俨,昂头也。”本义是昂头,后引申为庄重、整齐等。《说文解字》:“严,教命急也。”本义是紧急,后引申出严格、尊敬等义,“严”字并无整齐的含义,且“俨”自身就有整齐的意思,所以二字间没有任何的字际关系。2.同一字组前后注释不一致这种情况在教材中共有两组:一是“已”与“矣”;二是“反”与“返”。“无能为也已”(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已”课下标注为:已,同“矣”。而“汤之问棘也是已”(必修五《逍遥游》)中的“已”却是:已,通“矣”。同一个字组,一个用“同”注,另一个却用“通”,明显存在矛盾。同样,“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必修一《荆轲刺秦王》)注释为:反,通“返”。而在“适莽苍者,三餐而反”(必修五《逍遥游》)中注释为:反,后来写作“返”。“反”与“返”一处被注为通假关系,另一处却被注为古今关系。

  二、对高中语文教材把三种文言文用字现

  象混为一谈的一些改正建议让学生明晰用字现象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解决注释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教材编著者、教师及学生三者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首先,教材编著者应对文言文注释的编撰更加严谨,使注释既具有科学性和统一的标准,又符合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这也就需要教材编写者多方了解,多方调研,深入了解文言文用字教学中的问题,听取师生的反馈意见,对文言文用字方面的注释进行修改。同时,语文教材中应有文章向学生介绍用字方面的理论知识,否则,学生只会对这一方面的知识懵懵懂懂,一知半解。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用字方面的知识时不宜过于繁杂,要详略得当,深入浅出,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教师又不可完全信赖教材中的注释,要有自己的见解,会独立思考,勇于质疑。最后,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应充分利用注释,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对待用字方面的注释,学生可大胆质疑、独立思考,而不是对课下的注释一味迷信、盲从。此外,学生也可对用字方面的注释进行系统的归纳总结,有疑惑的地方可查阅各类典籍,或与老师讨论解决。

  参考文献:

  [1]陈蒲清.文言文基础知识问答[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郑雨化.常用通假字选择[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3]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4]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1-5)[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力.古代汉语[M].北京:中华书局,2008.

  [6]唐作藩.上古音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3.

  [7]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13.

【浅析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的用字现象】相关文章:

语文新教材运用中的四新12-08

语文《猫》教材设计12-18

浅析海外幼儿华文教材的存在意义01-02

语文教材培训心得01-14

语文园地二之教材12-25

苏教版小学语文望月教材12-24

《白杨》语文教材理解12-21

语文教材瑕疵梳理12-20

新编语文教材解读12-17

关于语文园地三的教材设计12-23